- 年份
- 2024(7691)
- 2023(11107)
- 2022(9252)
- 2021(8307)
- 2020(6887)
- 2019(15363)
- 2018(15030)
- 2017(29277)
- 2016(15351)
- 2015(17364)
- 2014(17351)
- 2013(17625)
- 2012(16930)
- 2011(15521)
- 2010(16114)
- 2009(15484)
- 2008(14543)
- 2007(13113)
- 2006(12181)
- 2005(11575)
- 学科
- 济(74737)
- 经济(74667)
- 业(41266)
- 管理(38838)
- 企(30988)
- 企业(30988)
- 中国(30884)
- 融(27231)
- 金融(27231)
- 银(26056)
- 银行(26040)
- 行(25425)
- 地方(25234)
- 方法(23475)
- 农(21717)
- 数学(20457)
- 数学方法(20309)
- 业经(18445)
- 制(17807)
- 财(16724)
- 农业(14783)
- 贸(13633)
- 贸易(13613)
- 地方经济(13579)
- 学(13228)
- 易(13155)
- 产业(13042)
- 发(12469)
- 中国金融(11358)
- 环境(11288)
- 机构
- 学院(227151)
- 大学(224126)
- 济(100344)
- 经济(98153)
- 研究(84668)
- 管理(80741)
- 中国(72054)
- 理学(67156)
- 理学院(66292)
- 管理学(65286)
- 管理学院(64861)
- 科学(49350)
- 财(49144)
- 京(48991)
- 所(43436)
- 中心(39569)
- 研究所(38846)
- 财经(37536)
- 农(36673)
- 江(36335)
- 经(33800)
- 北京(32142)
- 经济学(31833)
- 范(31487)
- 师范(31193)
- 院(30488)
- 州(30033)
- 业大(29547)
- 经济学院(28752)
- 农业(28289)
- 基金
- 项目(139331)
- 科学(109690)
- 研究(105348)
- 基金(98853)
- 家(85293)
- 国家(84559)
- 科学基金(71384)
- 社会(67393)
- 社会科(64194)
- 社会科学(64184)
- 省(55946)
- 基金项目(52118)
- 划(46666)
- 教育(46323)
- 编号(42968)
- 自然(42875)
- 自然科(41774)
- 自然科学(41766)
- 自然科学基金(41002)
- 资助(40022)
- 发(37717)
- 成果(35638)
- 重点(32384)
- 课题(31381)
- 发展(30870)
- 展(30340)
- 部(30226)
- 创(29517)
- 创新(27738)
- 国家社会(27679)
- 期刊
- 济(120909)
- 经济(120909)
- 研究(77572)
- 中国(51446)
- 融(40543)
- 金融(40543)
- 农(34864)
- 财(34793)
- 管理(31765)
- 学报(30659)
- 科学(30483)
- 教育(24505)
- 大学(23524)
- 农业(23125)
- 学学(22117)
- 业经(21103)
- 经济研究(19679)
- 技术(19368)
- 财经(18681)
- 问题(16713)
- 经(16201)
- 贸(13244)
- 国际(12320)
- 商业(11988)
- 业(11949)
- 理论(11902)
- 技术经济(11388)
- 现代(11058)
- 经济问题(10727)
- 实践(10578)
共检索到374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辉 张康洁 张怀英 刘兆阳
以我国31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和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2005、2010和2015年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变化。研究表明:(1)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地区也符合此整体趋势;相比之下,在我国一二三产业中,工业的发展水平最高,农业次之,第三产业最低。(2)从整体来看,虽然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处于拮抗期且耦合协调度不高,但其大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处于勉强协调类型的省份数量由原来的北京、天津、上海3个省份增加至9个省份。(3)就空间角度而言,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呈"东高—西低"格局,即东部沿海省份和东北地区的辽宁省耦合协调度较高,中部省份次之,而西部省份的耦合协调度最低且处于濒临失调状态。(4)从空间关联性来看,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并且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HH型主要集聚在东部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
关键词:
三次产业 融合发展 时空分异 耦合协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辉 张康洁 张怀英 刘兆阳
以我国31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和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2005、2010和2015年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变化。研究表明:(1)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地区也符合此整体趋势;相比之下,在我国一二三产业中,工业的发展水平最高,农业次之,第三产业最低。(2)从整体来看,虽然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处于拮抗期且耦合协调度不高,但其大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处于勉强协调类型的省份数量由原来的北京、天津、上
关键词:
三次产业 融合发展 时空分异 耦合协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 姜长云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为此,需要把握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度,做好市场引领、创新驱动、资源依托、特色取胜的文章,抓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关键。建议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引导资金和风险补偿基金,加强政策支持,开展试验、示范区建设。
关键词: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月琴 陈璇 赵夫明 杨虹 吕玉龙
竹产业发展面临挑战亟需转型,产业融合为其提供了新思路。基于3次产业融合的视角,以浙江省安吉、龙游两个县183个竹产业利益相关者的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分析浙江省竹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政策因素、技术因素和市场因素对浙江省竹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程度较大,总效应分别为0.255、0.246、0.246;其次为资源因素,为0.241;而组织因素起到的作用相对最小,为0.179。提出促进浙江省竹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1)加强政策扶持,推动竹产业稳健型发展;(2)加强技术创新,实现竹产业现代化发展;(3)加强市场建设,促进竹产业高效益发展;(4)提升资源利用,推进竹产业可持续发展;(5)强化组织引领,带动竹产业协调性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月琴 陈璇 赵夫明 杨虹 吕玉龙
竹产业发展面临挑战亟需转型,产业融合为其提供了新思路。基于3次产业融合的视角,以浙江省安吉、龙游两个县183个竹产业利益相关者的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分析浙江省竹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政策因素、技术因素和市场因素对浙江省竹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程度较大,总效应分别为0.255、0.246、0.246;其次为资源因素,为0.241;而组织因素起到的作用相对最小,为0.179。提出促进浙江省竹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1)加强政策扶持,推动竹产业稳健型发展;(2)加强技术创新,实现竹产业现代化发展;(3)加强市场建设,促进竹产业高效益发展;(4)提升资源利用,推进竹产业可持续发展;(5)强化组织引领,带动竹产业协调性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文静 王昌森 张震
文章从“内在逻辑”和“外部动力”两个维度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模型,利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面板数据,分析2009—2019年中国31个省份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二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动态演变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在时间上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梯级分化分布格局;从时空演变来看,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呈现整体上升的态势且初步实现了高级耦合协调,在空间上呈现“东升西降、南高北低”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类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力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两大产业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的影响最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闫章秀
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在地区方面,东部地区的经济基础优于中西部,但信贷投入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效果高于东部地区;在产业方面,第三产业受信贷支持的效果最明显,第一产业受信贷支持的效果最差;在长短信贷方面,短期贷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为此,国家应保持对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直接投入力度,拓宽中西部地区的融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密切关注中长期贷款的风险,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关键词:
产业发展 信贷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书钦 滕剑仑
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文章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数字经济对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获得的数字红利比东部及中部地区更加显著。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机制。基于此,各个地区应在进一步巩固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更好地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三次产业 融合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晓杰
"三农"问题一直是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文献回顾及经验事实的分析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不啻于一种有益的探索。本文着重分析了现代农村发展中三次产业融合的条件、发展模式及路径分析。研究认为应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同时指出产业集群是促进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模式 产业集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朱克俊 张深友
2015年以来,中央多次提出要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并把它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安徽是农业大省,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探索出符合本省资源优势和体现地方特色的多元化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模式,对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过程中,财政支持政策应当大有可为。本课题以安徽省为例,在总结分析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支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三次产业融合 财政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乔为国 周卫峰
产出是为了满足需求,本文在对需求结构考察的基础上,特别是对具有层次性的居民消费需求结构考察的基础上,解释了为什么国家投资对第三产业大幅倾斜,但产出中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而第二产业比重大幅提高,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国际比较中,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而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等产业结构特征。最后,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并对我国应该执行什么样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需要层次性 需求结构 产业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新韶
商贸流通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发展深刻影响了我国宏观产业布局。本文以2006-2016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根据商贸流通业发展特征构建了主成分分析因子,并采用三次产业结构指标衡量了商贸流通业发展与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总体发展有效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但由于各省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这一推动作用存在较大不同。基于此,我国对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应有所偏重,尽快缩小各省份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三次产业 结构升级 省级面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斌斌 豆媛媛 贺舒琪 张爱霞 喻敏 刘丹
文章立足数实融合背景,将共生理论引入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在深入阐释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1—202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相关计量经济模型对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化、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间存在持续稳定的共生条件与融合基础,其融合发展的共生系统由共生条件、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以及共生环境共同构成,其融合共生模式主要表现为以高新技术牵引为动能的内源互惠型融合共生模式和以产业链和产业功能拓展为导向的嵌入一体化融合共生模式。(2)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历程呈现动态演进特征,主要经历了4个融合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期(以资源管理为重点),第二阶段为初始期(以产品服务为主线),第三阶段为变革期(以市场需求为平面),第四阶段为重构期(以产业转型为主体)。(3)2011—2020年,31个省域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呈现梯度差异特征,形成了“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的空间格局,且表现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和区域固化效应,其中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为融合发展引领区。(4)数字产业、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活力是促进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反而加剧了“数字鸿沟”与“融合壁垒”问题的凸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超 程宝栋 谢屹 宋维明
论文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运用1954—2014年各省木材产量数据对中国木材产业的发展阶段以及时空格局变化规律展开了分析。研究表明:1)Gompertz模型显示木材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2)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显示木材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转移趋势和显著的区域聚集特征,尤其在2000年以后,南方集体林区逐渐形成了木材生产"热点";3)根据重心模型显示的移动轨迹,可以将木材产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经济驱动时期、经济驱动与生态驱动相持时期、生态驱动时期,木材产业的时空格局演变是这两种驱动力量相对均衡的结果。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重视森林资源培育、适时放开采伐限额、由行政监督向购买社会服务转变等促进木材产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超 程宝栋 谢屹 宋维明
论文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运用1954—2014年各省木材产量数据对中国木材产业的发展阶段以及时空格局变化规律展开了分析。研究表明:1)Gompertz模型显示木材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2)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显示木材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转移趋势和显著的区域聚集特征,尤其在2000年以后,南方集体林区逐渐形成了木材生产"热点";3)根据重心模型显示的移动轨迹,可以将木材产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经济驱动时期、经济驱动与生态驱动相持时期、生态驱动时期,木材产业的时空格局演变是这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