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4)
2023(14881)
2022(13040)
2021(12059)
2020(10328)
2019(23715)
2018(23805)
2017(46005)
2016(24761)
2015(27988)
2014(27978)
2013(28186)
2012(26296)
2011(24134)
2010(24583)
2009(22889)
2008(22249)
2007(19490)
2006(17674)
2005(15947)
作者
(74534)
(61868)
(61656)
(58666)
(39587)
(29513)
(27923)
(24111)
(23501)
(22209)
(21225)
(21032)
(19961)
(19607)
(19149)
(19080)
(18253)
(18192)
(17880)
(17720)
(15587)
(15372)
(14924)
(14085)
(13890)
(13869)
(13744)
(13523)
(12585)
(12221)
学科
(117962)
经济(117839)
管理(69418)
(65511)
(51700)
企业(51700)
方法(47633)
数学(41500)
数学方法(41059)
中国(30028)
(27283)
地方(26140)
(25414)
(24641)
业经(23529)
(21652)
(19324)
贸易(19310)
(18678)
农业(18102)
(17207)
银行(17146)
(16776)
环境(16607)
(16599)
金融(16597)
(16460)
理论(16346)
地方经济(15623)
技术(14668)
机构
大学(370732)
学院(365595)
(154349)
经济(150968)
管理(141971)
研究(128881)
理学(122122)
理学院(120677)
管理学(118669)
管理学院(117998)
中国(95089)
(79759)
科学(78863)
(70430)
(65939)
研究所(59899)
(57678)
中心(56254)
财经(56163)
(54260)
业大(52901)
北京(51067)
(50860)
(49169)
师范(48737)
经济学(47384)
(46507)
农业(45198)
(43722)
经济学院(42420)
基金
项目(242376)
科学(189781)
研究(177322)
基金(175511)
(153153)
国家(151935)
科学基金(129014)
社会(112165)
社会科(106208)
社会科学(106174)
(93325)
基金项目(93177)
自然(82869)
自然科(80888)
自然科学(80864)
教育(80235)
自然科学基金(79398)
(79013)
资助(72554)
编号(72139)
成果(59682)
重点(54460)
(53729)
(52509)
课题(49783)
(49530)
创新(46346)
科研(46016)
国家社会(45964)
教育部(45868)
期刊
(177286)
经济(177286)
研究(114110)
中国(68714)
学报(57811)
科学(53581)
管理(53251)
(51400)
(50565)
大学(43279)
学学(40492)
教育(37995)
农业(35683)
(32848)
金融(32848)
技术(31033)
经济研究(28993)
财经(27944)
业经(26624)
(23988)
问题(23081)
图书(21983)
技术经济(19093)
理论(18574)
(18003)
(17875)
现代(16740)
实践(16699)
(16699)
商业(16691)
共检索到550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闫朝阳  张翔  
目的:分析我国三大经济支撑带卫生服务效率差异、极化和分层的动态变化。方法:超效率DEA、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结果:京津冀地区效率值均高于0.8,低于1;"一带一路"中西北、东北地区低于东南地区;长江经济带的效率在2016年下降明显;2016年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区内差异明显增加,京津冀与"一带一路"地区2016年区间差异最大;2011—2015年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和"一带一路"地区核密度估计曲线重心向右移动,波峰逐步陡峭且宽度变窄,2016年"一带一路"双峰消失但重心左移,长江经济带重心左移且双峰分布。结论 :京津冀地区卫生服务效率协调性较好且稳定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近年来效率变动较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兆斌  陈春燕  
随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决定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区域的研发投资环境逐渐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以关联度和AHP法为基础,对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带主要省市的研发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显示,三大经济带虽然各具优势,但受产业结构、知识存量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珠三角地区的总体研发投资环境最弱,亟需改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我国服务业区域发展研究"课题组  林洪  
本报告是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等三大经济圈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中的第三产业各类法人单位基本情况的统计数据(约160.33万个)进行整理分析、开发利用的成果。报告系统梳理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现状,深入探讨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特征,分析和揭示影响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三大经济圈相对先进的服务业区域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及发展经验进行比较和总结。报告最后对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服务业区域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蕾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方法,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2000-2004年的教育投入弹性进行估计,揭示了这三个区域经济增长率与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差异,并得出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和转移支付力度这一结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戴永安  张曙霄  
经济区域化是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考察各类城市参与经济区域化的获益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Byrnes和Storbeck(2000)的方法,基于城市经济效率的视角,考察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化收益水平,并基于Tobit模型对影响区域化收益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三大经济区的区域化收益存在显著差异,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化收益最高,长三角地区次之,珠三角地区最低。进一步的计量分析发现,专业化分工和技术研发能力有利于区域化收益的实现,而外资的引进、政府的作用和城市空间影响则扩大了区域化收益,多样化分工和对外贸易对区域化收益的影响尚不明确,分地区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沙莎   邵丽娜   锁忠花   吴晶   郎颖  
目的:对我国及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效率的纵向变化趋势和空间集聚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测量2012—2021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效率,运用Dagum基尼系数以及分解法来测量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地区差距的大小及来源,用Kernel密度估计法研究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效率的纵向变化趋势和空间集聚特征。结果:我国总体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在不断增长,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呈现集中趋势特点;各地区医疗服务效率水平差距并未扩大,但发现部分地区内差距仍然显著。结论:全国医疗服务效率小幅增长,地区差距总体下降,但基尼系数显示地区间贡献率仍是主要差距来源。全国卫生服务效率总体集中,但部分地区效率较低,内部差距明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史胜安  夏珑  张春明  
本文采用20032015年中国三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选取DEA-Tobit两阶段模型,测算三大经济区域的财政支出效率,并回归分析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外开放程度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的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珠三角区域则有显著负向显著;城镇化水平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珠三角则有显著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和国有经济比重只对京津冀区域财政支出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慧文  
金融服务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是个复杂系统,受多种因素影响。鉴于集成系统评价的精确性要求和产业集群竞争力本身非精确性的特征,本文在全面回顾当前不同理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建立金融服务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国内三大经济圈所属域内省市(区)金融服务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在比较三大经济圈金融服务业集群竞争力差异的基础上,形成三大经济圈金融服务业集群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磊  朱彤  郑妍妍  
利用我国三大经济区中六个省份的出口和GDP变量,检验出口是否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是否带动出口。透过单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各经济区不同省份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为增强出口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优化产品结构,并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海英  张纯洪  
我国省际卫生经济投入产出的Malmqust生产率指数在绝大多数地区呈现平均上升趋势。我国卫生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增长较快的省份,其生产率增长源泉几乎都来自于技术进步的变化,与此同时,相对于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省际卫生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并未获得相应改善。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各省区的相对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而从技术进步变化趋势看,除了西部几个省份以外,2002~2007年间全国各省区卫生经济投入产出的技术进步效应都非常显著。相对技术效率的进一步分解结果表明,西部各省区的卫生经济投入产出并未出现拥挤状态,此时的规模无效应该是卫生资源投入不足所导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传忠  冯晶  张咪  
从区域和部门两个维度,技术转移可分为国家间技术转移、国内跨区域技术转移以及技术从生成部门向使用部门的转移。本文通过构建技术转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泛环渤海经济圈、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及所属省份技术转移绩效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高,北京和上海等龙头城市技术转移绩效最突出,吉林、黑龙江、海南、云南和贵州的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低。为提高技术转移绩效,应提升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供给能力以及对他们的需求能力和消化能力;建立完善区域性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传忠  冯晶  张咪  
从区域和部门两个维度,技术转移可分为国家间技术转移、国内跨区域技术转移以及技术从生成部门向使用部门的转移。本文通过构建技术转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泛环渤海经济圈、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及所属省份技术转移绩效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高,北京和上海等龙头城市技术转移绩效最突出,吉林、黑龙江、海南、云南和贵州的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低。为提高技术转移绩效,应提升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供给能力以及对他们的需求能力和消化能力;建立完善区域性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中介机构,助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探索完善区域技术创新协作及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发挥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全国及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海良  黄德春  姚惠泽  
三大经济区域能源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我国总体能源利用水平。通过研究能源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关系,可以较好分析能源效率提高的原因,从而为全国节能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本文将知识存量纳入生产函数,使用1995-2008三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选取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三大经济区域的能源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回归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的各指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能源效率普遍要高于环渤海区域;2007年经济危机导致三大经济区域能源效率降低,同时却迫使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增长较快。另外,能源效率的改善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都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强  周克红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三个区域,也是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三个区域。本文采用Theil系数分析了三大经济圈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并对利用外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大经济圈实际利用FDI差异变化平稳,区域内差异显著大于区域间差异;实际利用FDI对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有积极的长期影响,都是促成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种影响在长三角的表现要强于其他两大经济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魏建飞  高威  李强  蒲雨池  李彤辉  
研究目的:明晰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效率的空间差异及驱动机理,协同推进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方法:以长江经济带130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模型、空间分类、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进行差异格局分析,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识别驱动机理。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系统兼顾城镇发展、农业生产和生态保育等重要功能,各子系统共同影响着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进程,国土空间效率由城镇空间效率、农业空间效率和生态空间效率构成,旨在强调以最小的要素投入析出最大的综合效益。(2)高效率区以上海、重庆、武汉、长沙等为核心,呈现由内向外密度递减的多核心圈层结构,低效率区呈基底状连绵分布在上游云南、贵州等地。空间关联特征具有较强的正向相关作用,各空间的关联主导类型存在差异且空间集聚效应显著,局部LISA形态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的空间关联效应。(3)国土空间效率差异演进受外部社会经济和区域本底因子的双重影响,外部社会经济因素中经济发展、财政支撑、工业化进程、土地城镇化进程能够显著推动效率提升,行政面积和地形地势等内部因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效率的变化。研究结论: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且集聚效应显著,未来发展要时刻把握社会经济要素与资源环境要素对国土空间效率的共同驱动作用,推动区域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