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60)
- 2023(19033)
- 2022(16522)
- 2021(15328)
- 2020(13098)
- 2019(29997)
- 2018(29747)
- 2017(57908)
- 2016(31167)
- 2015(35183)
- 2014(35295)
- 2013(34658)
- 2012(32062)
- 2011(29009)
- 2010(29480)
- 2009(27217)
- 2008(26497)
- 2007(23284)
- 2006(20717)
- 2005(18480)
- 学科
- 济(140281)
- 经济(140128)
- 管理(89906)
- 业(84632)
- 企(69640)
- 企业(69640)
- 方法(62140)
- 数学(54616)
- 数学方法(53787)
- 中国(36254)
- 农(33564)
- 财(33016)
- 学(29022)
- 业经(28798)
- 地方(28492)
- 制(24690)
- 贸(23295)
- 贸易(23278)
- 农业(22582)
- 易(22547)
- 理论(21728)
- 银(20684)
- 银行(20631)
- 务(20375)
- 财务(20287)
- 财务管理(20237)
- 融(20159)
- 金融(20157)
- 和(19977)
- 行(19697)
- 机构
- 大学(452959)
- 学院(451088)
- 济(187288)
- 经济(183391)
- 管理(175768)
- 理学(152196)
- 研究(151456)
- 理学院(150486)
- 管理学(147526)
- 管理学院(146695)
- 中国(112975)
- 京(96096)
- 科学(92662)
- 财(86796)
- 所(76127)
- 农(70451)
- 财经(69652)
- 研究所(69164)
- 中心(68332)
- 业大(65915)
- 江(65794)
- 经(63253)
- 北京(60897)
- 范(58386)
- 经济学(57895)
- 师范(57794)
- 农业(55111)
- 院(54814)
- 州(52972)
- 经济学院(52009)
- 基金
- 项目(302275)
- 科学(237708)
- 基金(219693)
- 研究(219314)
- 家(191772)
- 国家(190223)
- 科学基金(163387)
- 社会(138292)
- 社会科(131120)
- 社会科学(131086)
- 省(117243)
- 基金项目(115242)
- 自然(106758)
- 自然科(104332)
- 自然科学(104305)
- 自然科学基金(102414)
- 教育(101877)
- 划(99017)
- 资助(92620)
- 编号(89099)
- 成果(72520)
- 重点(67639)
- 部(66918)
- 发(64116)
- 创(62300)
- 课题(61410)
- 创新(58144)
- 科研(58027)
- 教育部(57600)
- 国家社会(57071)
- 期刊
- 济(204801)
- 经济(204801)
- 研究(134178)
- 中国(83014)
- 学报(70830)
- 管理(66482)
- 财(65624)
- 科学(64498)
- 农(62774)
- 大学(54141)
- 学学(51057)
- 教育(48997)
- 农业(43108)
- 技术(41301)
- 融(39998)
- 金融(39998)
- 财经(34686)
- 经济研究(34295)
- 业经(31866)
- 经(29733)
- 问题(26637)
- 统计(23960)
- 技术经济(23111)
- 业(22369)
- 图书(22009)
- 理论(21426)
- 策(21361)
- 贸(20941)
- 商业(20230)
- 科技(20201)
共检索到664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江雪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model)的计量方法,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1978~2003年的经济总体就业弹性和非农就业弹性进行估计,揭示了这三个区域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差异,论证了东部地区就业弹性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并对它们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就业弹性 三大经济地带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蕾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方法,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2000-2004年的教育投入弹性进行估计,揭示了这三个区域经济增长率与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差异,并得出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和转移支付力度这一结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海波 彭新敏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量企业"走出去",ODI对我国国内的就业效应已经成为理论研究者和决策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0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总体来看,ODI对我国国内就业产生替代效应;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来看,高收入地区ODI对国内就业产生补充效应,中等收入地区ODI对国内就业具有替代效应,低收入地区ODI对国内的就业效应不显著;从不同教育水平地区来看,高教育水平地区ODI对国内的就业表现为补充效应,而中等教育水平和低教育水平地区ODI对国内的就业表现为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教育水平能正向显著影响ODI的就业弹性,收入水平对ODI的就业弹性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就业效应 动态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赖德胜 包宁
文章利用1997~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动态就业弹性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短期就业弹性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但长期就业弹性的区域差异并不大,短期就业弹性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就业调整速度、劳动的生产效率和产业结构不同引起的。较低的短期就业弹性使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波动的情况下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来增加产出水平,同时调整产业规模、实现与东部地区产业的有效对接,促进区域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晔
本文借鉴Combes et al.(2007)的城市与区域集聚效应测量方法,运用长三角16个城市、珠三角13个城市和环渤海地区19个城市1994—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三个经济区的城市和区域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珠三角的城市集聚效应在1990年代最强,但近年却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其区域集聚效应表现最弱;长三角在城市和区域集聚效应两方面都表现得最为突出;环渤海经济区的城市集聚效应最弱,而在区域集聚效应上表现良好。进一步地,文章认为集聚力与扩散力的"循环累积"决定了三个经济区内集聚效应的强弱,并且针对它们在人力资本和技术的外溢性以及产业同构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丛颖
本文利用1999-2012年我国31个省级的面板数据,从区域视角对我国住房需求弹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住房需求弹性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东部省份住房需求以刚性需求为主,中部和西部区域省份显示出微弱的住房投机属性。最后,本文对政府未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住房需求 价格弹性 收入弹性 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军丽
文章对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三大产业就业弹性的模型设定与检验,剖析了各个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及其变动,为解决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就业结构 就业弹性 协整检验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赵春艳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各省1996-2005年人均GDP及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关系分别进行了模型拟合,结论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显著,而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是需求导向型的。其次,就各次产业与人均GDP的关系看,第一产业与人均GDP呈现负相关关系,而第二、三产业与人均GDP呈现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三次产业结构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晓卫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上证综指、上证180指数与上证50指数的走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上证180及上证50指数推出的初期其走势均弱于上证综指,有悖于这两种股指的建立原则,说明初期计算这两种股指的股票组成不合理,但经过每半年一次的调整,再验证经过两次调整后各指数的走势,已趋于合理,即符合它们各自的定位。用协整理论检验了这三种指数走势具有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从而从理论上肯定了这样一个三层金字塔型的指数结构的可靠性。
关键词:
股票指数 面板数据 平均指数 协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凤阁 仲深 周忠元
随着城市服务经济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运用1990-2008年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城市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服务业增长有积极作用,但由过度集聚而带来的负外部经济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城市服务业 区域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蒲勇健 魏亚敏
本文在金融开放的背景下,研究了我国省域金融成熟度的空间相关与区域收敛性问题。基于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标体系,全面衡量各省2001~2010年金融产业发展程度。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β收敛进行分阶段探索。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在开放过渡阶段呈现显著的β收敛特征,地区差异在减小;而在全面开放阶段,呈现显著的发散特征,地区差在增大,金融开放加大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
关键词:
金融成熟度 空间自相关 区域收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邵建春
笔者在对2001年2013年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就我国对高收入经济体服务贸易出口的具体影响因素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来自高收入经济体的FDI以及双边经济增长等因素均对我国向高收入经济体的服务出口显示出正向促进作用,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双边距离则显现出负面影响。
关键词:
高收入经济体 服务贸易出口 引力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邵建春
笔者在对2001年~2013年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就我国对高收入经济体服务贸易出口的具体影响因素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来自高收入经济体的FDI以及双边经济增长等因素均对我国向高收入经济体的服务出口显示出正向促进作用,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双边距离则显现出负面影响。
关键词:
高收入经济体 服务贸易出口 引力模型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燕 龚新蜀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09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扩展型C-D函数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与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是形成区域就业差异的长期原因。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对区域就业量的短期影响在四大经济区中又是不稳定的。因此,准确把握不同区域特点,以就业优先为指导,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方向,才是实现就业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升级 就业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俊强 李大胜
通过对2000年到2005年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份广义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发现广义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贡献最大,农业经济增长存在规模经济报酬递减现象。规模经济报酬递减与农业本身分工困难有关。因此,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应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规模经济报酬递增。
关键词:
广义农业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面板协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幸福指数与保险业务拓展的关联度实证研究——基于宏观经济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
我国省域金融成熟度的收敛性——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金流量与基金投资行为——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FDI规模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30个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检验
中国区域对外直接投资的收敛性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环境治理与环境质量改善——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产出弹性、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基于西部地区面板模型的经验研究
农村金融排斥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我国文化财政投入与产出关系——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我国物流通道的生产服务效率研究——基于SFA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