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0)
- 2023(14048)
- 2022(12383)
- 2021(11508)
- 2020(9753)
- 2019(22525)
- 2018(22674)
- 2017(44466)
- 2016(23918)
- 2015(27043)
- 2014(27350)
- 2013(27365)
- 2012(25589)
- 2011(23331)
- 2010(23644)
- 2009(22032)
- 2008(21346)
- 2007(18802)
- 2006(17079)
- 2005(15548)
- 学科
- 济(115783)
- 经济(115659)
- 管理(66787)
- 业(62554)
- 企(50060)
- 企业(50060)
- 方法(46483)
- 数学(40553)
- 数学方法(40173)
- 中国(29159)
- 农(27211)
- 地方(26595)
- 财(25065)
- 学(24246)
- 贸(23410)
- 贸易(23395)
- 易(22717)
- 业经(22560)
- 制(19608)
- 农业(18371)
- 和(16368)
- 银(16214)
- 银行(16160)
- 环境(16037)
- 地方经济(15867)
- 融(15733)
- 金融(15731)
- 行(15530)
- 理论(15349)
- 技术(14123)
- 机构
- 大学(354952)
- 学院(351261)
- 济(151865)
- 经济(148734)
- 管理(136713)
- 研究(123429)
- 理学(117512)
- 理学院(116107)
- 管理学(114254)
- 管理学院(113622)
- 中国(91969)
- 京(76135)
- 科学(74217)
- 财(69718)
- 所(62781)
- 研究所(56803)
- 财经(55411)
- 农(54032)
- 中心(53834)
- 江(51489)
- 经(50169)
- 业大(49846)
- 北京(48865)
- 经济学(46995)
- 范(46172)
- 师范(45779)
- 院(44647)
- 经济学院(42183)
- 农业(42098)
- 州(41575)
- 基金
- 项目(230448)
- 科学(180284)
- 研究(169098)
- 基金(167124)
- 家(145247)
- 国家(144086)
- 科学基金(122571)
- 社会(107311)
- 社会科(101668)
- 社会科学(101642)
- 基金项目(88650)
- 省(87934)
- 自然(78394)
- 自然科(76450)
- 自然科学(76430)
- 教育(76147)
- 自然科学基金(75047)
- 划(74327)
- 资助(69610)
- 编号(68567)
- 成果(56399)
- 部(51515)
- 重点(51364)
- 发(50166)
- 课题(47110)
- 创(46922)
- 教育部(44067)
- 国家社会(44025)
- 创新(43866)
- 科研(43639)
- 期刊
- 济(173755)
- 经济(173755)
- 研究(112052)
- 中国(64294)
- 学报(53574)
- 管理(51779)
- 财(50918)
- 科学(49831)
- 农(48436)
- 大学(40304)
- 学学(37977)
- 教育(34880)
- 农业(33391)
- 融(32028)
- 金融(32028)
- 技术(29608)
- 经济研究(28846)
- 财经(27587)
- 业经(26180)
- 经(23618)
- 问题(23345)
- 贸(19960)
- 技术经济(18608)
- 理论(17949)
- 图书(17378)
- 国际(17064)
- 业(16977)
- 现代(16423)
- 商业(16182)
- 实践(16026)
共检索到532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磊 朱彤 郑妍妍
利用我国三大经济区中六个省份的出口和GDP变量,检验出口是否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是否带动出口。透过单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各经济区不同省份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为增强出口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优化产品结构,并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俞树毅 高峰 张燕
文章采用2005-2010年我国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城市面板数据,分析经济增长、投资结构与环境效应的关系。研究显示:各经济区的SO2和烟尘排放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环渤海和珠三角的水污染存在恶化趋势。环渤海、长三角的工业化与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国内企业已对环境污染无消极影响,FDI亦不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但在珠三角却是存在的,且珠三角工业化仍以环境污染的加剧为代价。从城市规模而言,环境污染在规模较小的城市更为严重。因此,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实行有差别的环境政策和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 经济区 投资 城市规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邦海 严汉平 李冀
以塞尔指数衡量的我国西部三大经济区区域经济增长α收敛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该区域整体经济差异的主要构成为区域内经济差异,区域内差异与区域间差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而成渝经济区区域内经济差异所占整体经济差异的比重在三大经济区中最大。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变系数条件收敛方程模型所进行的条件β收敛性分析进一步显示,在整体区域经济差异相对乐观的同时,区域核心城市经济增长多呈现发散状态,这将使该区域经济差异扩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士婷
本文以中国三大经济区域软实力量化分析为切入点,借鉴中外学者关于软实力相关理论,界定区域软实力内涵及构成要素,由6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构建城市软实力结构方程测量模型型,通过对中国290个城市样本及连续3年动态数据拟合并检验该结构方程模型型,分析计算全国290个城市连续三年软实力构建得分。运用聚类分析及多元尺度分析方法,阐明环渤海区域软实力发展在中国三大经济区的现状现状,针对环渤海区域软实力构建中存在的不足足,提出了提升人力素质、储备人力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软实力 环渤海区域软实力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海良 黄德春 姚惠泽
本文利用含有知识存量的生产函数,通过Malmquist测算中国三大经济区域1995—2008年的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情况,并检验即期和滞后期的环境规制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997年的国企改革和2007年的经济危机都严重影响了生产率的增长,前者对长三角影响较大,而后者对珠三角尤为明显;即期的环境规制对生产率增长的正向作用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不同造成的,而滞后期环境规制对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生产率增长 波特假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永明 米冠旭
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三方面,比较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发现,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定位不准确,教学脱离实践,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由此,天津高校物流人才建设应顺应市场变化,重点培养中高层物流人才,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高质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关键词:
三大经济区 物流人才 培养模式 天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晔
本文借鉴Combes et al.(2007)的城市与区域集聚效应测量方法,运用长三角16个城市、珠三角13个城市和环渤海地区19个城市1994—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三个经济区的城市和区域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珠三角的城市集聚效应在1990年代最强,但近年却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其区域集聚效应表现最弱;长三角在城市和区域集聚效应两方面都表现得最为突出;环渤海经济区的城市集聚效应最弱,而在区域集聚效应上表现良好。进一步地,文章认为集聚力与扩散力的"循环累积"决定了三个经济区内集聚效应的强弱,并且针对它们在人力资本和技术的外溢性以及产业同构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凯 牛秀敏
消费、投资、净出口是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构成的三大要素,分析这三大要素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对正确认识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1978-2012年我国经济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历年来三大要素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以及其贡献率、拉动率等进行了测算和分析,从而揭示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征。
关键词:
消费 投资 净出口 国内生产总值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也光 王京
本文基于三大经济区的视角,以2014~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倾向匹配的方法,实证分析了2016年实施的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研发具有显著激励效应,且政策效应呈现普适性;相比京津冀与珠三角,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长三角经济区研发投入促进效果更显著。建议从完善所得税优惠政策及相关税收政策的配合方面促进企业研发。
关键词:
所得税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 研发投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三大经济区经济结构与经济实力的比较"课题组 黄荣清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三大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总量的41%,引领着全国经济快速发展。本文运用第二次经济普查相关资料从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企业生产效率等方面研究分析了三大区域经济模式、发展规律及三大经济区域的特点,提出合理发展的方向,为我国其他地域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企业生产效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戴永安 张曙霄
经济区域化是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考察各类城市参与经济区域化的获益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Byrnes和Storbeck(2000)的方法,基于城市经济效率的视角,考察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化收益水平,并基于Tobit模型对影响区域化收益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三大经济区的区域化收益存在显著差异,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化收益最高,长三角地区次之,珠三角地区最低。进一步的计量分析发现,专业化分工和技术研发能力有利于区域化收益的实现,而外资的引进、政府的作用和城市空间影响则扩大了区域化收益,多样化分工和对外贸易对区域化收益的影响尚不明确,分地区的...
关键词:
城市经济效率 区域化收益 Tobit回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立成 牛勇平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根据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的数据,首先对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做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然后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对三大经济区域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做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认为,在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中,长三角地区在各项指标中几乎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科技活动人员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再次是R&D经费支出;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率与科技活动经费增长率及R&D经费支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较为微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志鹏 郑蕾 李方一
论文基于2007—2010年中国30个省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结合线性规划建立了多区域投入产出优化模型,研究了环境约束下中国八大经济区的出口结构优化。结果表明:2007—2010年需要提高服务业和农业的出口比重,同时降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的出口比重,通过以上结构调整达到最优出口结构,可以实现在不增加碳、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废水排放的基础上促使全国GDP分别提高6.84%和8.17%。东北区域、黄河中游区域、长江中游区域、大西南区域和大西北区域需要降低的出口部门较多,且多集中在高能耗高排放产业;东部沿海区域、南部沿海区域、北部沿海区域需要提高的出口部门较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2010年东部沿海区域、南部沿海区域和大西北区域的总体出口结构优化度比2007年有所提高。在八大经济区中,东部沿海区域和南部沿海区域由于区位优势,其出口结构整体优化度相对较高,而东北区域则最低。地理区位对于区域出口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志鹏 郑蕾 李方一
论文基于2007—2010年中国30个省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结合线性规划建立了多区域投入产出优化模型,研究了环境约束下中国八大经济区的出口结构优化。结果表明:2007—2010年需要提高服务业和农业的出口比重,同时降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的出口比重,通过以上结构调整达到最优出口结构,可以实现在不增加碳、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废水排放的基础上促使全国GDP分别提高6.84%和8.17%。东北区域、黄河中游区域、长江中游区域、大西南区域和大西北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德友 ,顾俊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