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79)
2023(15188)
2022(13039)
2021(12124)
2020(10330)
2019(23521)
2018(23658)
2017(45955)
2016(24822)
2015(27980)
2014(27979)
2013(28244)
2012(25864)
2011(23316)
2010(23536)
2009(22374)
2008(22155)
2007(19858)
2006(18014)
2005(16070)
作者
(72808)
(60545)
(60251)
(57195)
(38444)
(28954)
(27254)
(23653)
(22834)
(21631)
(20517)
(20345)
(19298)
(19159)
(18521)
(18341)
(17876)
(17858)
(17427)
(17348)
(15037)
(14992)
(14635)
(13959)
(13599)
(13572)
(13524)
(13498)
(12154)
(11991)
学科
(106266)
经济(106127)
(100373)
管理(82223)
(81652)
企业(81652)
(48289)
方法(46772)
数学(37505)
数学方法(37157)
业经(33376)
农业(32051)
(31281)
中国(28196)
(23497)
(21736)
财务(21675)
财务管理(21639)
企业财务(20468)
技术(20176)
地方(19948)
(19564)
贸易(19550)
(19045)
(18823)
(18639)
(18071)
理论(17972)
(16984)
(16974)
机构
学院(366947)
大学(363288)
(151876)
管理(151644)
经济(148807)
理学(130610)
理学院(129299)
管理学(127528)
管理学院(126864)
研究(117468)
中国(92314)
(77088)
科学(70644)
(70503)
(69860)
(58648)
业大(56980)
财经(56133)
(55268)
中心(53948)
农业(53612)
研究所(52793)
(50892)
北京(48421)
(45485)
师范(45129)
(44305)
经济学(44061)
(41843)
经济管理(41318)
基金
项目(240936)
科学(190277)
研究(180620)
基金(175064)
(150588)
国家(149175)
科学基金(129353)
社会(114613)
社会科(108274)
社会科学(108245)
(94670)
基金项目(93667)
自然(82688)
自然科(80737)
自然科学(80717)
教育(80404)
自然科学基金(79315)
(77878)
编号(75732)
资助(70856)
成果(60777)
(53570)
重点(52539)
(52063)
(51759)
课题(49911)
创新(47685)
(46534)
国家社会(46496)
教育部(45828)
期刊
(176147)
经济(176147)
研究(109001)
(69295)
中国(67491)
管理(57200)
(54116)
学报(53691)
科学(51398)
农业(46880)
大学(41678)
学学(39519)
(36012)
金融(36012)
教育(34804)
业经(34441)
技术(32011)
财经(27301)
经济研究(25716)
(24106)
问题(24087)
(23317)
技术经济(20049)
理论(18525)
现代(18216)
商业(17789)
(17368)
科技(17322)
图书(17096)
实践(16748)
共检索到546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强  
我国农村正处于转型时期,由传统农业经济向多样化经济转变,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伴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转型,农户兼业现象越来越普遍。据第一次农业普查,1996年农户兼业率为43.18%,其中二兼农户(以非农为主)占15.52%。分东中西部地区来看(划...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延军  
针对三大地带经济波动研究的匮乏以及各地带经济波动与我国总体经济波动的密切联系,本文利用H-P滤波以及单位根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三大地带的经济波动以及它们与总体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总体经济波动与三大地带经济波动在曲线走势上并没有太大差别,并且是中部地带而不是东部地带对我国总体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大,而西部地带对我国总体经济波动基本上没有影响。本文还对以上研究结论给出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全勇,黄威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玉梅  任国柱  
三大地带从总体上反映了我国的宏观地域差异,本文从三大地带耕地资源时空演变特点入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认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充分分析区域差异,并提出了区域平衡、生态平衡,数量平衡、质量平衡、配套措施等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月卿  李双成  
本文采用人均GDP指标,对1978-2002年我国三大地带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动态时序分析,剖析了三大地带经济差距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无论是绝对差距、相对差距还是综合差距,三大地带经济区域差异均呈现扩大趋势,尤其是以20世纪90年代初期最为显著。究其原因,除了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外,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强度、对外开放程度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均具有重要影响。为缩小三大地带的经济差距,除加强对中西部的投资建设外,应加快对中西部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中西部的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宏  孙根年  
国内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主体,对省级区域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状况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其发展竞争现状与局势。依据1996-2005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国内旅游客流量统计指标,运用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理论,分析了1997,2001,2005年3个特征时段各省区市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态,按东、中、西3个地带划分出各自的4种市场竞争态类型;并通过对3个时段的比较,揭示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态的转移及核心驱动因素,将其归纳为相对稳定型、持续增长型、跳跃增长型、周期波动型、稳定回落型5种转移类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朝先  
本文根据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RP)的数据,计算了1993-2004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δ收敛和绝对β收敛的情况。结果表明,自1993年以来,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内部并没有出现大家通常所认为的“俱乐部收敛”,各地带内部省份之间的经济差距仍然在演变发展之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莎莎  裴金平  
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是旅游发展中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过运用经济重心和锡尔系数等地理模型,选取1995-2008年中国各省域的旅游数据,对中国三大地带旅游发展的总体差异、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异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从提高中国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和缩小三大地带旅游发展非均衡差异的层面提出中国三大地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福象  朱蕾  
本文对两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了拓展,并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和区域间反馈效应的前、后向联系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对中西部的溢出效应不及后者对前者的显著,中部地区没有发挥区域经济的纽带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域协调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实现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产业协调和区域福利补偿,必须加快产业转移,扩大区域间公共知识溢出的效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蕾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方法,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2000-2004年的教育投入弹性进行估计,揭示了这三个区域经济增长率与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差异,并得出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和转移支付力度这一结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伞锋  
借鉴国际上常用的方法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对外开放度,以及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净出口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行测算后,本文认为三大地区间对外开放度的差异是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在进一步分析东部地区FDI与进出口贸易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对东中西部间对外开放度差异的扩大,以及东部地区各省对外开放度的差异给出了解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友国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域间需求侧综合、分需求类型及部门的产出、增加值和劳动报酬溢出-反馈效应,供给侧综合及分部门的产出、消费、资本形成、出口和总需求溢出-反馈效应。研究方法:基于三大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供需双向溢出-反馈效应指标,编制相应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各地区各类溢出和反馈效应在20022010年总体上升,但仍须提高。东部各类溢出乘数明显小于中部和西部。同一区域不同效应的主导部门往往差异很大。不同区域的同类需求侧主导部门通常明显不同,但同类供给侧主导部门却很相似。研究创新: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友国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域间需求侧综合、分需求类型及部门的产出、增加值和劳动报酬溢出-反馈效应,供给侧综合及分部门的产出、消费、资本形成、出口和总需求溢出-反馈效应。研究方法:基于三大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供需双向溢出-反馈效应指标,编制相应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各地区各类溢出和反馈效应在2002~2010年总体上升,但仍须提高。东部各类溢出乘数明显小于中部和西部。同一区域不同效应的主导部门往往差异很大。不同区域的同类需求侧主导部门通常明显不同,但同类供给侧主导部门却很相似。研究创新:测算和比较需求侧和供给侧多种区域间溢出-反馈效应。研究价值:深化同类研究并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琳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农村居民市场需求差异性 ,得出 :①东中西部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水平、消费层次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且差距呈明显的扩大趋势 ,其中以东西差距尤为显著。一般所言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制约我国农村市场的开拓 ,在区域分布上主要体现在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 ,因此 ,切实增加中西部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是开拓我国农村市场的关键 ,并提出了增加中西部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②东中西部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差异性及消费需求结构的多元性、层次性 ,在客观上要求 ,开拓农村市场必须立足于农村市场实际 ,分地区分层次进行 ,并提出了分地区分层次启动农村市场的主要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江雪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model)的计量方法,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1978~2003年的经济总体就业弹性和非农就业弹性进行估计,揭示了这三个区域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差异,论证了东部地区就业弹性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并对它们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