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8)
- 2023(16585)
- 2022(14226)
- 2021(13271)
- 2020(10899)
- 2019(25129)
- 2018(25179)
- 2017(47900)
- 2016(26249)
- 2015(29641)
- 2014(30030)
- 2013(29849)
- 2012(27873)
- 2011(25616)
- 2010(25907)
- 2009(23885)
- 2008(23453)
- 2007(20713)
- 2006(18774)
- 2005(17052)
- 学科
- 济(113357)
- 经济(113232)
- 管理(70958)
- 业(68060)
- 企(53149)
- 企业(53149)
- 方法(45037)
- 数学(38779)
- 数学方法(38353)
- 中国(35186)
- 农(33737)
- 地方(30334)
- 业经(26171)
- 财(25167)
- 学(24608)
- 农业(22751)
- 制(21156)
- 贸(20255)
- 贸易(20236)
- 易(19550)
- 银(19080)
- 银行(19023)
- 行(18392)
- 环境(18272)
- 融(18213)
- 金融(18210)
- 发(17730)
- 和(17448)
- 理论(16862)
- 技术(16545)
- 机构
- 大学(383551)
- 学院(381533)
- 济(152043)
- 经济(148566)
- 管理(145825)
- 研究(136220)
- 理学(124768)
- 理学院(123180)
- 管理学(121100)
- 管理学院(120386)
- 中国(102186)
- 科学(85067)
- 京(83878)
- 财(70916)
- 所(70021)
- 农(64327)
- 研究所(63533)
- 中心(60191)
- 江(58135)
- 业大(56398)
- 财经(55702)
- 范(54546)
- 师范(54066)
- 北京(53814)
- 经(50411)
- 农业(50019)
- 院(49574)
- 州(47162)
- 经济学(45383)
- 师范大学(43890)
- 基金
- 项目(253491)
- 科学(198437)
- 研究(186786)
- 基金(181520)
- 家(158569)
- 国家(157215)
- 科学基金(133162)
- 社会(116502)
- 社会科(110165)
- 社会科学(110138)
- 省(99343)
- 基金项目(96438)
- 自然(85329)
- 教育(85019)
- 划(84403)
- 自然科(83276)
- 自然科学(83251)
- 自然科学基金(81714)
- 编号(76952)
- 资助(74276)
- 成果(63842)
- 发(58157)
- 重点(57428)
- 部(55608)
- 课题(54227)
- 创(52134)
- 创新(48684)
- 科研(47951)
- 国家社会(47275)
- 教育部(47029)
- 期刊
- 济(177142)
- 经济(177142)
- 研究(118463)
- 中国(78896)
- 学报(61133)
- 农(60442)
- 科学(57478)
- 管理(54779)
- 财(50247)
- 教育(46573)
- 大学(45748)
- 学学(42788)
- 农业(41924)
- 融(36487)
- 金融(36487)
- 技术(32839)
- 业经(30215)
- 经济研究(27403)
- 财经(26574)
- 问题(23825)
- 经(22723)
- 图书(21061)
- 业(20919)
- 理论(18875)
- 科技(18528)
- 技术经济(18478)
- 资源(18171)
- 版(17835)
- 贸(17784)
- 现代(17611)
共检索到582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全勇,黄威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芳 张文斌 栾贵勤
文章指出了三大地带的协调发展 ,离不开中部地区中坚作用的发挥 ,同时阐明了目前影响中部地区发挥“承东启西”作用的主要因素及其解决方案。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中坚作用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晓琴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地理和政策上的得天独厚的便利,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区域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就是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只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问题。
关键词:
城乡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国工业经济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史修松
本文以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相关统计资料,分析了1978-2009年间我国工业经济的区域差异、变迁及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工业经济区域差异较为明显,1978-2009年区域差异呈缩小、扩大、缩小趋势,三大经济带对差异的贡献不同,东部地区是差异的主要来源;在工业经济发展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除了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外,地区物质资本的投入、国外直接投资、工业基础设施和市场开放程度等都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且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程度不同。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萌
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与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两者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在本文中,笔者深入分析了城镇化与电子商务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状况,指出两者的协调发展能够有效地降低区域差异,促使区域均衡发展。除此之外,笔者还进一步提出推动城镇化与电子商务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城镇化 电子商务 协调发展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莎莎 裴金平
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是旅游发展中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过运用经济重心和锡尔系数等地理模型,选取1995-2008年中国各省域的旅游数据,对中国三大地带旅游发展的总体差异、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异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从提高中国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和缩小三大地带旅游发展非均衡差异的层面提出中国三大地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三大地带 锡尔系数 旅游发展差异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蔡美香 任保平
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种差异性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新的区域合作机制,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推进区域产业的转移和整合。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性 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景普秋
矿业开发特殊性引起矿区与城镇、乡村之间的冲突,加剧了城乡之间的非平衡,统筹矿—城—乡发展是城乡协调在资源型区域的特殊表现。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区域矿区、城镇、乡村之间的对立:产业单一与空间布局的分散性,弱化了城市的聚集经济效益,资源租金收益的流失与转化,加剧了矿区、城镇、乡村的收入差距,矿业开发负外部性,恶化了城镇建设、乡村生产与生活环境。矿—城—乡协调发展基本思路为:通过产业多元化与空间集中布局促进矿—城—乡经济协调,通过矿业收益合理分配与资源财富共享促进矿—城—乡社会和谐,通过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补偿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
关键词:
资源型区域 城乡协调发展 矿业开发 山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振坤 潘存治
本文根据协同学原理,对乡镇企业与农业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二者关系需经过资金竞争→劳动力竞争→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提出了乡镇企业与农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目的指标、总量指标、结构比指标)以及原则(农业稳定发展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合理占用资源原则、生态效益原则)。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乡镇企业与农业协调发展的各种比例关系及相关政策进行了定量化研究,为进一步制定农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晔 吴殿廷 杨欢 岳晓燕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是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关系随时间变化依次经历效率优先阶段、效率-公平兼顾阶段、公平优先阶段,协调发展的本质特征就是达到城乡效率与公平最大化。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需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特征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通过效率-公平协调度计算,以我国五个代表性区域为例,归纳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同类型,并分别对每种类型的城乡发展现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各类型城乡统筹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协调度 区域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燕磊 盛广耀
区域协调是城市群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通过评价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各城市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的发展指数以及综合发展指数,进而计算各指数的差异度,对不同城市群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域综合协调发展水平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最好,各项发展指数均好于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城市群;在分项发展指数上,三大城市群均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度最高,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度次之,环境治理水平的差异度最低;从发展趋势上看,珠江三角洲综合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趋于好转,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度仍在上升,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度下降,三大城市群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度均有升高趋势,三大城市群环境治理水平的差异度变动幅度不大。结合对三大城市群发展协调性的分析,提出了促进中国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
城市群 区域协调 差异度 协调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长虹
区域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战略──以河南为例苗长虹(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对国民经济整体而言,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系统。它们之间能否做到有机协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工业化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城乡社会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国民经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盛和 蒋芳 张擎
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极为显著的区域差异。文章根据多元数据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省际差异特征,剖析了其形成因素;对我国未来区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差异特征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鲁河 张茜 陈晓红
将点轴开发的典型地区——哈大齐工业走廊作为研究区域,在指标体系构建和模糊数学理论的支持下,建立协调度模型,深入分析哈大齐工业走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度,并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解,以探讨影响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协调度呈阶段性变化特征,哈尔滨和大庆的协调度经历了3个阶段,即上升—下降—上升,齐齐哈尔只经历了上升—下降2个阶段;除了哈尔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在2006年属于濒临失调以外,其他的均属于协调类型;哈、大、齐的社会经济指标对生态环境发展的影响大小不同,3座城市影响最大的指标依次是:实际利用外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油消费量,生态环境指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影响最大的指标分别是:工业废气排放量、交通噪声平均值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调整这些方面,才能使哈大齐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