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93)
2023(4599)
2022(4157)
2021(4162)
2020(3799)
2019(8380)
2018(8582)
2017(18001)
2016(9623)
2015(11047)
2014(11320)
2013(11524)
2012(10921)
2011(9854)
2010(10361)
2009(10229)
2008(10538)
2007(9698)
2006(9085)
2005(8457)
作者
(27613)
(22728)
(22345)
(21696)
(14460)
(10716)
(10547)
(8655)
(8521)
(8316)
(7691)
(7562)
(7124)
(7074)
(7032)
(6873)
(6663)
(6640)
(6605)
(6489)
(5753)
(5550)
(5404)
(5282)
(5168)
(5162)
(5148)
(5056)
(4526)
(4354)
学科
(39501)
经济(39352)
(28217)
管理(27586)
(21956)
企业(21956)
方法(18431)
中国(16654)
数学(14652)
数学方法(14432)
(13222)
(12988)
(12315)
(11849)
银行(11845)
(11266)
(11156)
保险(11064)
业经(9492)
(9141)
金融(9140)
(8470)
贸易(8464)
(8310)
理论(7919)
(7776)
(7592)
财务(7574)
财务管理(7548)
(7304)
机构
大学(145273)
学院(143286)
(61770)
经济(60315)
管理(54495)
研究(46861)
理学(44456)
理学院(43977)
中国(43790)
管理学(43281)
管理学院(42992)
(36677)
(31403)
财经(27503)
科学(24630)
(24582)
(24008)
(22478)
中心(22166)
北京(21507)
研究所(20484)
财经大学(20214)
经济学(18883)
(18359)
(18345)
师范(18276)
(18168)
经济学院(16941)
(16129)
业大(15570)
基金
项目(76809)
研究(60643)
科学(60045)
基金(55745)
(46016)
国家(45565)
社会(40184)
科学基金(38675)
社会科(36752)
社会科学(36735)
基金项目(28707)
教育(28066)
(27838)
编号(26133)
资助(24198)
(23991)
成果(23696)
自然(22638)
自然科(22056)
自然科学(22049)
自然科学基金(21660)
(18620)
课题(17678)
(16905)
重点(16531)
教育部(16479)
项目编号(16161)
人文(16029)
(15475)
社科(15459)
期刊
(76183)
经济(76183)
研究(53596)
中国(29426)
(28259)
(24757)
金融(24757)
管理(21349)
(17526)
学报(16648)
科学(16269)
教育(15631)
财经(14264)
大学(13624)
学学(12460)
(12035)
业经(11993)
经济研究(11646)
农业(11105)
技术(10994)
问题(10807)
(9863)
理论(9399)
国际(8568)
实践(8422)
(8422)
统计(7649)
技术经济(7160)
图书(6986)
(6926)
共检索到240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捷  张琳  
我国社会保险立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2010年《社会保险法》颁布,预示着我国社会保险发展进入新阶段,但其立法存在缺憾并导致实施面临诸多困境。当前,应该以保护公民社会保险权为核心进行顶层规划;以科学化、本土化和可操性强为目标进行制度优化。同时,要注意改进研究方法,为完善社会保险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邢会强  
我国社会保险的"费改税",在立法层级上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社会保险税法",而不能再像以前税法制定时的通常做法那样由国务院制定"社会保险税暂行条例"。我国制定"社会保险税法"的同时,《社会保险法》的相关条文以及我国现有的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也应同时予以修订。鉴于社会保险税的特殊性,相关的税法理论也应予以拓展,如传统的税收法定原则应发展为"税收动态法定原则",应变通税收的无偿性特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章惠琴  
本文通过对重庆农妇"剖腹自医"悲剧的分析,认为社会保险法制度设计初衷值得赞赏,但是路径选择发生偏差,试图用大一统的制度设计来解决全国的问题,偏离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社会保障制度好坏的唯一评价标准,应当是社会成员应有的社会保障权利能否得到实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怡哲  
2010年10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称《社会保险法》),并定于201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社会保险法》是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第一部基本大法,涉及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丁·费尔德斯坦  王燕燕  
社会保险是各国最重要、开支最大和最具争议的一项政策,而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社会保险的支出也日益增加,从而成为各国亟待改革的重要政策领域。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保险的概念、提供的必要性及评估的原则这三个宏观问题,继而以美国为例,剖析了美国当前具体的社会保险项目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老年医疗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政策选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文中  
《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医疗保险理赔适用代位追偿原则,且适用情形比《保险法》的规定要宽泛。从防范道德风险的需要出发,我国的商业医疗保险也有必要在理赔中适用代位追偿原则。当医疗保险同其他保险发生竞合时,应该按照一定规则在各保险人之间确定主要赔偿责任和补充赔偿责任,如果医疗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超过其应负责任,其可以向其他应负责保险人代位追偿。医疗保险机构的代位追偿权是被保险人行使选择权且保险人履行保险义务后的派生权利,不应该是保险人的选择权。不过,社会医疗保险需要对被保险人的选择权作适当限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荣华  徐馨  
《社会保险法》明确了病残津贴适用条件、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各项费用标准,以及社会保险的救济途径,这给劳动仲裁工作带来了不小影响,对于这些规定的具体适用,急需出台明确标准和规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朝才  李天舒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发展又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基础,因而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7—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该法实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法实施能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且这种正向影响长期显著。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该法实施对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行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率低、初创期和成熟期的企业创新促进作用更强。机制分析结果显示,该法实施强化了对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监管和对劳动力雇佣的保护,劳动力成本随之上升,企业有动机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抵御利润下降的风险,进而可以激励企业使用相对价格较低的资本要素替代劳动力,“倒逼”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评估该法的实施效果领域的文献,对引导企业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完善社会保险激励补偿机制方面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江金满  
社会保险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共济的重要法律制度。自1994年提出社会保险立法动议以来,15年过去了,我国社会保险法的立法过程几经波折,却迟迟未能出台。2008年12月22日,社会保险法草案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审议并向社会各界征询意见和建议。草案的公布,说明终于要立法了,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祥武  
作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法,《社会保险法》对我国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作出了系统性安排和原则规定。本文从立法技术、理念、策略等方面分析梳理了社会保险法的制度创新与不足之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磊  刘文华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在经历了国家保障、变革过渡时期后,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并呈现出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国家公权力为手段、以互助共济为基石等特点。社会保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如制度设计不合理、保障能力不可持续以及救济渠道不甚顺畅等问题,需要我们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出发,顶层设计优化框架,促使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发展,走向成熟。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飞  黄瑾  罗靓溪  
社会保险缴费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机制。2011年7月颁布的《社会保险法》增加了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使企业面临更高的用工成本和更低的自由现金流水平,迫使其在财务压力和投资效率之间寻找平衡点并调整投资决策。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社会保险缴费增加提高了企业劳动力雇佣成本,减少企业可支配现金流,降低企业投资水平;但同时也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审慎投资决策,进而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在竞争度较高的行业、注册地在东部以及融资约束程度较高时这种效应更为显著,原因在于这些企业更加敏锐地感受到社会保险缴费增加带来的财务压力。因此,社会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企业投资行为来达到资源分配和经济调控的目的。在此制度背景下,中国要持续推动减税降费改革措施,有针对性地实施补助政策,以鼓励企业稳定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同时还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志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以及国务院颁布的有关保险的条例和决定的实施,为我们研究社会保险与商业性人身保险的关系,提供了法律、法规依据。笔者通过对这些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的学习,就二者的关系问题谈一点认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费平  
《社会保险法》贯彻落实十年来,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对《社会保险法》贯彻落实十年来社保经办服务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回顾,并总结了社保经办服务建设的相关经验,同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最后,就完善社会保险经办的法律条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同斌  刘文龙  付婷婷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研究中国社保征管制度改革与要素收入份额变动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2011年《社会保险法》的实施为切入点,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社保征管力度加强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增强社保征管力度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原因在于社保和薪酬福利增进产生的“收入效应”十分显著,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要素“替代效应”不显著。在此基础上,《社会保险法》实施和社保征收机构变更叠加引起的社保征管力度“加码”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显著增强,降低企业社保费率也有助于充分发挥社保“严征管”在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中的推动效应。通过合理评估社保征管制度改革产生的要素收入分配效应及厘清其作用机理,能够为精准提升社保征管效率和有效缩小收入差距提供新的现实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