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3)
- 2023(7936)
- 2022(6838)
- 2021(6712)
- 2020(5680)
- 2019(12995)
- 2018(13126)
- 2017(26420)
- 2016(14529)
- 2015(16484)
- 2014(16392)
- 2013(16417)
- 2012(15355)
- 2011(14034)
- 2010(14329)
- 2009(13246)
- 2008(13067)
- 2007(11830)
- 2006(10808)
- 2005(9704)
- 学科
- 济(61727)
- 经济(61668)
- 农(46730)
- 业(43682)
- 管理(33037)
- 农业(30616)
- 企(21794)
- 企业(21794)
- 方法(21098)
- 数学(19226)
- 数学方法(19061)
- 中国(19042)
- 业经(17246)
- 制(16504)
- 地方(14747)
- 财(13834)
- 体(12300)
- 贸(11378)
- 贸易(11371)
- 易(11045)
- 银(10776)
- 银行(10764)
- 发(10457)
- 农业经济(10423)
- 行(10382)
- 融(9448)
- 金融(9445)
- 村(9245)
- 农村(9227)
- 策(9027)
- 机构
- 学院(205251)
- 大学(198628)
- 济(86890)
- 经济(85025)
- 管理(76137)
- 研究(68631)
- 理学(65052)
- 理学院(64364)
- 管理学(63451)
- 管理学院(63075)
- 中国(55707)
- 农(50339)
- 京(41796)
- 财(40704)
- 科学(39169)
- 农业(38097)
- 所(33963)
- 业大(33865)
- 中心(32752)
- 江(32215)
- 财经(31338)
- 研究所(30108)
- 经(28269)
- 范(27883)
- 师范(27688)
- 北京(26228)
- 州(25516)
- 经济学(25261)
- 院(24138)
- 经济管理(23474)
- 基金
- 项目(127640)
- 研究(101324)
- 科学(99332)
- 基金(89335)
- 家(75871)
- 国家(75068)
- 科学基金(63509)
- 社会(63212)
- 社会科(59389)
- 社会科学(59372)
- 省(51999)
- 基金项目(48336)
- 教育(46135)
- 编号(45046)
- 划(42014)
- 自然(37471)
- 成果(36844)
- 自然科(36414)
- 自然科学(36405)
- 自然科学基金(35752)
- 资助(35188)
- 课题(30341)
- 农(29626)
- 发(29532)
- 部(29293)
- 重点(28327)
- 性(26514)
- 创(26099)
- 制(25926)
- 国家社会(25388)
- 期刊
- 济(106562)
- 经济(106562)
- 研究(63319)
- 农(55293)
- 中国(44439)
- 农业(37203)
- 财(29059)
- 学报(28191)
- 科学(27209)
- 融(25373)
- 金融(25373)
- 教育(24042)
- 业经(23927)
- 管理(23183)
- 大学(22964)
- 学学(21580)
- 技术(18846)
- 业(16685)
- 问题(16610)
- 财经(14885)
- 农村(14622)
- 村(14622)
- 农业经济(14269)
- 经济研究(14246)
- 经(12782)
- 经济问题(11491)
- 版(11348)
- 世界(11249)
- 贸(10379)
- 资源(9935)
共检索到319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光太
2007年我国实施的首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在促进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合作社法》是首次制定,国情的不同决定了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地区与国家的合作社法,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合作社治理机构方面,存在监督机构不健全、治理机构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鉴于治理机构是合作社的中枢,迫切需要修改《合作社法》予以完善。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治理结构 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小红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一部旨在促进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经济基本法。本文以经济法干预方式为进路对该法进行全面分析和解读,建议从合理界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念、放宽成员资格限制、健全民主表决机制、具体细化扶持措施、完善相关立法等角度完善该法,以期真正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实现立法初衷。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完善 国家干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海
以惠顾返还为主的盈余分配原则为基础,既可以梳理201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改进,又可以揭示其尚需进一步完善之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强化合作社惠顾返还为主的盈余分配原则、新增联合社规则并坚持合作社原则、放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法人之特殊性的表现等方面改进较为突出,但因其未区分成员出资与非成员出资的不同类型并进行差别制度设计、允许法律性质不确定的土地经营权与林权出资且"固定保底收入+浮动分红"配套规则的缺失,对遵循合作社原则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因而尚需进一步完善。在未来实施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可以从实践操作和地方立法两个层面完善其不足。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苏
从法律视角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境成因及对策进行探讨,认为应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拓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渠道;借鉴美国新一代合作社经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能力;立法应允许以家庭承包的农地抵押,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抵押担保财产范围。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宝玉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本控制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效应。通过对合作社民主治理制度的规范化和持续化建设、对外围社员退出权的保护以及合作社内部较为丰富的社会资本能够较大程度上提高外围社员的参与激励和融资比例,弱化合作社资本控制的消极效应,合作社的资本控制不必然导致合作社功能弱化。
关键词:
合作社 资本 控制 逻辑 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剑峰 李静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设计是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而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却表现出制度设计与实际运作的冲突问题,诸如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律直接配置与社员协议配置的冲突,社员民主决策和少数人控制的冲突,社员民主监督与监督形式主义的冲突等。因此,需要合理配置合作社的机关及权力,将"能人治社"与民主管理相结合,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以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治理结构。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法人治理结构 民主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骆清
要加强我国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扶持,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形成规范有序的长效机制。针对现存的不足,建议通过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条例》,统一明确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扶持的力度,完善税费减免政策,强化金融支持措施,建立技术扶持制度来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政府扶持 立法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社梅
本文分析了制度创新和人文关怀对合作社治理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合作社治理一方面要在质量控制、产业链经营、利益分配、风险防控等核心制度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另一方面,要遵从合作社的本质特征,积极打造人文关怀与公益精神相结合的合作社文化软实力。政策启示在于:(1)面对我国大多数合作社发展初期实力弱小的现实,政策支持应采取效率优先、逐步向公平转变的宽容性战略;(2)规范合作社的发展应充分重视人文关怀氛围的营造,政策支持重心应逐步聚焦到人的培育与合作社文化建设上来。
关键词:
合作社治理 制度创新 人文关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社梅
本文分析了制度创新和人文关怀对合作社治理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合作社治理一方面要在质量控制、产业链经营、利益分配、风险防控等核心制度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另一方面,要遵从合作社的本质特征,积极打造人文关怀与公益精神相结合的合作社文化软实力。政策启示在于:(1)面对我国大多数合作社发展初期实力弱小的现实,政策支持应采取效率优先、逐步向公平转变的宽容性战略;(2)规范合作社的发展应充分重视人文关怀氛围的营造,政策支持重心应逐步聚焦到人的培育与合作社文化建设上来。
关键词:
合作社治理 制度创新 人文关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观来
实践中,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我国现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此却缺乏相应救济手段。《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改时应当增加社员权的诉权保护。诉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社员直接诉讼和社员代表诉讼。社员直接诉讼旨在保护社员个人利益,社员代表诉讼则旨在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进而保护社员利益。本文即重点针对社员代表诉讼进行制度构建与制度完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邵科 徐旭初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异质性是指有别于传统合作社成员特征的成员之间的特征差异化,它的根本表现在于成员间基于基本特征的利益诉求差异。以社员入股额度为参考变量的成员异质性对合作社治理结构造成重大影响。浙江省88家合作社的数据和相关讨论表明,现阶段成员异质性是无法彻底消除的;不需要社员人人入股;不强求股东社员均衡持股,但要发挥好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机制;要确保理、监事会间的相对同质性,并促使理、监事会实现有效制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富青
面对传统合作社制度存在的内在缺陷,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新一代合作社表现出明显的公司化发展倾向。我国新兴的农民专业股份式合作社与之类似,也呈现出利润最大化的价值趋向。对这些一反传统合作社制度的现象应视为合作社制度的创新,它不是合作社的终结,而是对传统合作社的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顺应了合作社组织形式发展的潮流,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关键词:
合作社 公司化 法律形态 法律回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文杰
我国应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劳务等非货币财产出资;对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由成员大会讨论决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作价为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宜规定一个最低资本限额,以保护交易安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产的归属,应考虑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产构成的不同类型分别加以确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可考虑实行"一社两制",即对外来资本实行按出资额分红,对农民成员则实行资本报酬有限、按交易额分配盈余的原则。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所有权 盈余分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静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基础是其组织属性、本质特征和产权结构。制度安排是成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合作社的理事会结构、决策方式、监督机构的设置等都对合作社的规范运行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完善合作社的决策机制、健全理事会制度、完善监督制度,以促进合作社的规范运行。
关键词:
农民 专业合作社 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仵希亮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分析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是所有者、惠顾者、雇员身份的一体,其融合了竞争者、消费者、政府、社区、自然环境的利益,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从属于企业治理结构,由传统生产者单方治理上升到成员、管理人、生产者等利益相关的共同治理。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利益相关者 共同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