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7)
- 2023(3873)
- 2022(3368)
- 2021(3202)
- 2020(2941)
- 2019(6441)
- 2018(6933)
- 2017(13938)
- 2016(7576)
- 2015(8950)
- 2014(8961)
- 2013(9279)
- 2012(9058)
- 2011(8461)
- 2010(8647)
- 2009(8259)
- 2008(8306)
- 2007(7709)
- 2006(7137)
- 2005(6676)
- 学科
- 济(26948)
- 经济(26924)
- 管理(19780)
- 业(15326)
- 方法(12025)
- 中国(11786)
- 数学(11099)
- 数学方法(10968)
- 企(10799)
- 企业(10799)
- 图书(10189)
- 书馆(9673)
- 图书馆(9673)
- 财(8581)
- 农(8417)
- 学(8338)
- 制(8082)
- 工作(7328)
- 税(6697)
- 银(6346)
- 银行(6328)
- 贸(6236)
- 贸易(6231)
- 行(6184)
- 易(6115)
- 税收(6069)
- 收(6014)
- 业经(5120)
- 和(5063)
- 农业(4892)
- 机构
- 大学(118561)
- 学院(112663)
- 济(43534)
- 经济(42301)
- 管理(41332)
- 研究(38393)
- 理学(33592)
- 理学院(33148)
- 管理学(32603)
- 管理学院(32344)
- 中国(31220)
- 京(25739)
- 财(24934)
- 科学(23528)
- 图书(20799)
- 书馆(20272)
- 图书馆(20269)
- 所(20258)
- 财经(18775)
- 江(18433)
- 研究所(18003)
- 农(17763)
- 中心(17542)
- 北京(17064)
- 经(16811)
- 范(16629)
- 师范(16498)
- 州(15841)
- 业大(15300)
- 农业(14093)
- 基金
- 项目(65928)
- 研究(49775)
- 科学(49485)
- 基金(46195)
- 家(40378)
- 国家(40091)
- 科学基金(32077)
- 社会(30094)
- 社会科(28481)
- 社会科学(28474)
- 基金项目(24571)
- 省(23960)
- 编号(23246)
- 成果(21675)
- 教育(21469)
- 划(21357)
- 自然(19106)
- 资助(18678)
- 自然科(18554)
- 自然科学(18542)
- 自然科学基金(18178)
- 项目编号(15221)
- 部(14801)
- 重点(14642)
- 发(14158)
- 课题(13931)
- 一(12833)
- 科研(12754)
- 国家社会(12469)
- 创(12440)
共检索到189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琼
软法亦法、软硬共治是我国公域法治的重要特色。《公共图书馆法》作为公共文化领域的重要立法,文化权利的高度自决性与民众对公共图书馆需求的柔性属性决定了《公共图书馆法》的软法特征明显,形式虽软、效力较硬。相较于硬法"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在《公共图书馆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应注重社会舆论、行业自律、利益驱动机制的重要作用,注重软硬法合力,共同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实现。
关键词:
软法 公共图书馆法 文化权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林华 楚天舒
在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在内的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中,法律义务主体分为行政机关、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同的义务主体,其法律义务的性质也不尽相同,其他组织和个人承担的是消极不作为义务,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承担的是具体给付义务,行政机关承担的则是抽象给付义务。传统的文化法律实施机制(即文化执法模式)建立在威慑理论基础上,适用于文化市场监管领域的私权利主体。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中的行政机关、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都是承担公共服务、履行公共职能的公权力部门,传统针对私权利主体的文化执法模式不能适用或不宜适用,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中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也不能直接适用针对文化市场监管的文化执法模式。基于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中法律义务主体和义务内容的性质,宜对承担公权力职能的行政机关和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适用公共文化法律实施的软法机制,对属于私权利主体的其他组织和个人扩展适用公共文化法律的文化执法机制,进而构造出一种软法机制和传统机制交融的公共文化法律实施模式。图1。表1。参考文献39。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柳英
英国《公共图书馆法1850》是世界范围内公共图书馆领域的第一部国家立法,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但受时代局限,这部法案在设置主体、设置方式、经费获取与使用三个主要方面存在着一些制约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障碍。1850年到1919年是英国公共图书馆立法史上立法活动最为频繁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英国政府通过拓展设置主体的范围、放宽经费获取和使用条件的限制、简化设置程序等主要方式消除了阻碍英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各种限制因素,促进了英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英国 公共图书馆法 法律修订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丽君 陈宇 宋雅婧 谢诗韵 张钰
2018年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法》是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具有国家法效力的图书馆立法,是落实我国公民文化教育权的一项重要法律。但是,该法存在法律疏漏以及与其他相关法律规范不协调的问题。为了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以期裨益该法未来的修改完善。本文汲取法理学思想,综合法律文本质量、立法价值、立法成本与经济效益以及法律实施的社会效果等因素,初步搭建了《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后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标准以及评估方法4个方面,以期细致考察该法立法的质量(科学性)和实行后的效果(实效性),核心是评估该法实行后在政府治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方面的影响。本文期望此评估指标体系样本能为《公共图书馆法》实施三至五年后正式启动立法后评估提供理论参考和支持,并对该法未来的修改完善提出法理分析和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长秋
在当代社会公共治理领域,软法作为国家法的补充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领域还存在比较严重的国家法律缺失问题,而作为软法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则在公共图书馆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出现弥补了我国现有图书馆立法领域的不足,起到了替代法的作用。软法应对与硬法治理相结合是今后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方面的一个必然趋势,在此情势下,我国需要尽快出台"图书馆法"。
关键词:
软法 硬法 图书馆立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琳琳 刘晓晨
文化权是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与运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硬法不同,文化权的实现主要依赖宣传、鼓励权利主体自我选择,是一种软法规范。文章以软法为框架,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等公共文化服务立法,发现均具备软法特征,在配置权利义务责任和公共资源方面产生实际效力。根据公共文化服务立法的软法属性,应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利用常态化、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制定实施保障和制裁机制,促进文化繁荣。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立法 文化权 软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成发
为了加快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使图书馆员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公共图书馆法的内涵、属性等,文章主要从公共图书馆法的要素、属性及原则、法律关系,以及法律责任与法的适用等公共图书馆法的法理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法律 应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娟萍
文章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法》所呈现的政府管理思想主要内涵和特色,反映了政府对于公共事务从"管理"到"治理"的重大变革,也就是强调法治基础下政府职能的转变,发挥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优势,明确社会作为公共事务治理主体的地位。也解析了政府管理公共图书馆的思想来源于图书馆理论研究、图书馆员的实践活动、其他学科的贡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成发
基于法理学的基本思想,主要从公共图书馆法的客体之概念、表现切入,重点就公共图书馆法客体要素中的物、人、精神以及行为结果等进行阐释。旨在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提升公共图书馆对其法律客体问题的认知和判断,从而真正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立法 法律客体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牛淑娟
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公共图书馆法》作为"第一类项目"纳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这意味着第一部关系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国家立法有望在本届人大任期届满时出台。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相较于2012年《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吕润生
我不是图书馆界的专业人士,只是一名法科学生,但我经常会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可以说是公共图书馆的一位忠实读者。平时我对图书馆的工作和事业也很关注并有一些了解,也经常翻阅贵刊等图情类刊物。这次看到我国第一次准备为图书馆立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既感到非常高兴和期待,也想为完善征求意见稿尽自己的一点力量。阅读全稿后,我想提出几点建议:一、应在第二条明确本法所称的"公共图书馆"是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小琴
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关于《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关心这项工作,因为这部法律的出台,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图书馆的国家法律。《公共图书馆法》从立法到现在也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能够走到今天是我们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相关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我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朱胜
图书馆是收集、保存和传递人类知识与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系统的设立和运行,为促进国民知识共享、提高国民素质和实现终生教育提供基本保障。但是公共图书馆的设立与运行离不开法律的规制。美国图书馆的法律体系和政策框架对于图书馆建设和运行具有重大影响。认识法律在图书馆事业的作用,可以帮助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完善其政策、应付潜在的法律问题并减少法律责任风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朱胜
图书馆是收集、保存和传递人类知识与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系统的设立和运行,为促进国民知识共享、提高国民素质和实现终生教育提供基本保障。但是公共图书馆的设立与运行离不开法律的规制。美国图书馆的法律体系和政策框架对于图书馆建设和运行具有重大影响。认识法律在图书馆事业的作用,可以帮助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完善其政策、应对潜在的法律问题并减少其法律责任风险。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米传振
研究《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技术有利于降低图书馆事业法律规范的立法成本,提高立法效率和立法质量,实现立法目的,贯彻落实法律。在形式结构上,《公共图书馆法》对草案附则的调整比较合理。在内容结构上,将"坚定文化自信"纳入立法宗旨是合理的,但应考虑原条文从具体到抽象、从微观到宏观的表述顺序。在立法依据上,应明确宣示"依据宪法,制定本法"。在权利义务规范上,该法的权利性规则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图书馆事业提供了激励,也为主管部门的管理提供了合法性支撑,还调动了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由于未明确法律责任,该法的大部分义务性规则在结构上是不完整的,这使该法的落地面临不少障碍。在语言表达技术上,该法在必要情况下使用了一些模糊语词,但过多使用模糊语词会导致法律成为具文,为了确保制度的可行性,今后在制定具体的实施规范时应使用语义明确的语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