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7)
2023(9743)
2022(8415)
2021(7940)
2020(6891)
2019(15463)
2018(15334)
2017(31207)
2016(17031)
2015(19231)
2014(19561)
2013(19209)
2012(18003)
2011(16360)
2010(16937)
2009(16567)
2008(16837)
2007(15367)
2006(14012)
2005(13328)
作者
(48071)
(39725)
(39641)
(38212)
(25544)
(18783)
(18215)
(15232)
(15101)
(14637)
(13592)
(13236)
(12815)
(12775)
(12653)
(12397)
(11850)
(11701)
(11605)
(11594)
(10189)
(9684)
(9675)
(9092)
(9090)
(9059)
(8950)
(8923)
(8003)
(7704)
学科
(64960)
经济(64850)
管理(57414)
(54034)
(43526)
企业(43526)
方法(26713)
(24494)
数学(23560)
数学方法(23159)
(22997)
中国(22612)
(19847)
(17570)
银行(17560)
(16697)
业经(14893)
(14634)
贸易(14625)
(14520)
财务(14480)
(14470)
金融(14468)
财务管理(14438)
(14353)
(13782)
企业财务(13599)
(13562)
(12438)
农业(11974)
机构
大学(246969)
学院(246637)
(107508)
经济(105037)
管理(95161)
研究(81408)
理学(78999)
理学院(78191)
管理学(76995)
管理学院(76502)
中国(71505)
(60963)
(52049)
财经(45419)
科学(43625)
(40840)
(40806)
(39675)
中心(38556)
研究所(35258)
北京(34205)
(33778)
财经大学(33352)
经济学(33134)
(31544)
(29977)
师范(29758)
经济学院(29668)
(29383)
业大(29307)
基金
项目(144588)
科学(114457)
研究(111544)
基金(105500)
(88840)
国家(88077)
科学基金(75949)
社会(71728)
社会科(67986)
社会科学(67970)
(54569)
基金项目(54099)
教育(51585)
自然(46522)
(46212)
编号(46109)
自然科(45392)
自然科学(45380)
资助(45033)
自然科学基金(44561)
成果(40692)
(33903)
(33286)
课题(32618)
重点(31998)
(30589)
(30163)
教育部(29869)
(29336)
人文(29109)
期刊
(127914)
经济(127914)
研究(86741)
中国(52204)
(48328)
(38966)
金融(38966)
管理(37798)
(31799)
学报(29390)
科学(29049)
教育(25903)
大学(24111)
财经(23383)
学学(22474)
技术(20562)
业经(20539)
农业(20214)
经济研究(20032)
(19897)
问题(17305)
(15814)
理论(14205)
国际(13917)
实践(12665)
(12665)
技术经济(12019)
统计(11862)
(11786)
现代(11731)
共检索到403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青武  
不可争辩条款制度通过约束保险公司撤销保险合同的权利,强化保障保险消费者的保险合同权利,但同时也可能诱发保险消费者的道德风险。本文重点围绕我国保险法关于不可争辩条款制度的规定,结合他国立法例,论述我国不可争辩条款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程琦  夏黎  
不可抗辩条款是新《保险法》的一大亮点,该条款的增修对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与我国旧《保险法》相关条款和发达国家不可抗辩条款进行对比研究后,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该条款对投保人、保险代理人和保险公司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针对该条款对保险业带来的经营风险和管理问题,从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层面和保险行业监管角度提出了有效规避风险、提升管理水平的应对策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郁青峰  
不可抗辩条款从期限上限制了保险人因投保人如实告知上的瑕疵而解除保险合同的权利,该规则已为绝大部分国家的寿险业所采纳。在本次《保险法》修改过程中,要求完全引入该规则的呼声愈来愈高。然而,对于不可抗辩规则的欺诈例外问题,研究和关注程度不够。完善的不可抗辩规则,既要维护保险客户的合法权利,又要最大限度地避免逆选择和道德风险,本身就包含欺诈例外的要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贺克玲  
2009年2月28日,新《保险法》颁布,其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这一条款不仅能够规范保险人行为,保护投保方利益,更能适应国际惯例,提高我国保险人的竞争能力,迎接外资保险的挑战。本文回顾了不可抗辩条款的历史进程,并对其修法价值进行了陈述,最后立足国情,对不可抗辩条款在实际操作中提出了一些的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波  
我国现阶段正经历社会公众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危机,为缓解此信任危机,2009年保险法修订时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由此引发了广泛的关于相关道德风险的争论。时至今日,该条款已施行了超过三年的时间,目前正是该类保险合同纠纷高发的时期。本文以代表性案例和社会实证调查材料为基础,分析了保险行业信任危机的实际情况,对相关道德风险的担忧作出了回应,肯定了不可抗辩条款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推动该条款过程中的不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晓安  孙蓉  
我国新《保险法》第16条正式引入了国际上通行的不可抗辩条款,这一条款的引入必将对我国保险业的经营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梳理了国际不可抗辩条款引入的缘起及其发展进程,力图从国际视角分析引入该条款的必要性,并重点剖析了其对保险业的正面及负面影响,进而在分析我国不可抗辩条款立法目的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保险业的应对之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德齐  
保险合同解除权制度体现了私法的意思自治原则和当事人对契约实质公平的追求。体系建构不但是完善保险合同解除权制度的有效方法,也是其目标所在。建构保险合同解除权制度体系,需要将保险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行使条件、行使期限、行使方式和行使的法律后果等五个要素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发现《保险法》合同解除权制度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改进的对策。《保险法解释(三)意见稿》从被保险人和投保人继承人的解除权资格、投保人合同解除的期限等方面对其中部分问题做出了回应,但从建构完整的制度体系来看仍显不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婉华  张勇  
简述了我国物流保险业及其法律制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行物流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健全相应法规体系,完善保险制度、整顿3PL市场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樊启荣  
不可抗辩条款是人寿保险契约中一个独特的保单抗辩规则,为阻却保险人因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在缔约之际违反如实告知义务而享有的解除权而设,以督促保险人在合理期间内尽核保调查义务,保护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所享有的寿险保单上的合理期待或信赖利益,体现了对被保险人之生命价值的特殊关怀,具有很强的伦理价值评价功能,以及对保险单除外责任条款之内容控制作用。我国保险法应当依据我国寿险业之现状,移植和借鉴不可抗辩条款法则,以提高对广大保险消费者的法律保护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乔香兰  王杰  
作为我国三大金融安全防线网之一的存款保险制度对于稳定金融秩序、保障存款人利益、维护民众信心、安定社会诚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从理念的提出到制度化建设的整个历史进程,然后指出我国目前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构建我国新型存款保险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文中  
《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医疗保险理赔适用代位追偿原则,且适用情形比《保险法》的规定要宽泛。从防范道德风险的需要出发,我国的商业医疗保险也有必要在理赔中适用代位追偿原则。当医疗保险同其他保险发生竞合时,应该按照一定规则在各保险人之间确定主要赔偿责任和补充赔偿责任,如果医疗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超过其应负责任,其可以向其他应负责保险人代位追偿。医疗保险机构的代位追偿权是被保险人行使选择权且保险人履行保险义务后的派生权利,不应该是保险人的选择权。不过,社会医疗保险需要对被保险人的选择权作适当限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宏  杜熠飞  
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对分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稳定十分重要。但是存款保险制度发挥的公共安全网作用可能会诱导存款者忽视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和风险,增强了银行冒险的积极性,导致监管机关过分依赖存款保险制度而放松监管职责。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杜静  杜磊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长期缺失导致市场主体关系扭曲、主要参与者行为变异,破坏的是存款市场的"适当性规则"。"存款没有风险"的社会大众心理预期不断膨胀,经济和金融可以容纳的空间越来越小,加上受未来结构调整等叠加性因素的影响,极有可能超出其可以承载的底线,从而出现不可预测和不能控制的风险。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稳定的"压舱石",既要对存款人和存款机构未来的行为做出界定、进行约束,又要对已经存在的市场行为与业务格局实施调整,着力解决好更新理念、优化格局、管控行为、回归本源和监管增值等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华  马幸荣  
存款机构的高负债经营,容易使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问题甚至发生倒闭风险。为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和银行的经营安全,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以此来增强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维护金融稳定。存款保险制度亦成为我国银行业保护存款人利益的有效选择。但存款保险在发展中面临着一些制度上的障碍。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快存款保险立法,变隐性存款保险为显性存款保险;在金融机构推行强制存款保险;发挥存款保险机构在银行破产中的功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学雷  李海燕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有关经营吸收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并缴纳存款保险费,在投保机构出现经营危机或破产倒闭时,由保险机构向投保人提供财务救援或由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一种机制。2006年12月11日,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