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5)
2023(5408)
2022(4221)
2021(4083)
2020(3119)
2019(7001)
2018(7082)
2017(13836)
2016(7293)
2015(8527)
2014(8668)
2013(8577)
2012(8154)
2011(7449)
2010(7666)
2009(7431)
2008(7337)
2007(6960)
2006(6500)
2005(5665)
作者
(21483)
(17812)
(17604)
(16891)
(10872)
(8213)
(8063)
(6746)
(6546)
(6465)
(5841)
(5804)
(5579)
(5569)
(5409)
(5304)
(5184)
(5060)
(5036)
(5020)
(4498)
(4420)
(4382)
(4165)
(4046)
(4034)
(3989)
(3907)
(3575)
(3421)
学科
(29923)
经济(29901)
管理(19623)
(18145)
中国(14234)
(12840)
(12068)
企业(12068)
方法(10429)
数学(9333)
数学方法(9272)
(8155)
农业(8066)
业经(7549)
(7509)
银行(7507)
(7281)
(7126)
地方(7116)
(6453)
贸易(6446)
技术(6384)
(6338)
(6061)
金融(6060)
(5318)
教育(4934)
环境(4930)
(4920)
(4890)
机构
学院(109320)
大学(106903)
(45617)
经济(44508)
管理(39179)
研究(37508)
理学(32195)
理学院(31869)
管理学(31484)
管理学院(31275)
中国(31031)
(23963)
(23868)
科学(21030)
(18545)
财经(17961)
(17399)
中心(17292)
(16982)
研究所(16201)
(16154)
北京(15893)
(14568)
师范(14460)
(14346)
业大(14085)
(13750)
经济学(13720)
财经大学(13102)
农业(13024)
基金
项目(62826)
研究(52852)
科学(48239)
基金(41353)
(34746)
国家(34376)
社会(31484)
社会科(29672)
社会科学(29665)
科学基金(28090)
(25842)
编号(23881)
教育(23829)
基金项目(21532)
(21308)
成果(20626)
课题(17242)
资助(16156)
(15348)
(14780)
自然(14725)
自然科(14234)
自然科学(14228)
项目编号(14096)
重点(14061)
自然科学基金(13930)
(13909)
(13837)
(13701)
(13074)
期刊
(57527)
经济(57527)
研究(37349)
中国(26750)
(17123)
教育(16892)
(16198)
管理(15649)
(13810)
金融(13810)
学报(12676)
科学(12496)
农业(12064)
技术(11403)
业经(11290)
大学(10310)
学学(9217)
经济研究(8927)
财经(8627)
问题(8460)
(7435)
图书(7164)
(6982)
(6863)
论坛(6863)
理论(6693)
科技(6677)
实践(6104)
(6104)
职业(5824)
共检索到180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婧   宋茜   陆苗   查燕   吴文斌  
[目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优势区和商品粮输出基地,被誉为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和“压舱石”。加强黑土地保护,夯实我国粮食生产的“第一粮仓”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国家战略。[方法]文章运用数据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黑土粮仓”发展现状、科技支撑“黑土粮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支撑我国“黑土粮仓”建设的战略与对策。[结果]缺乏科技攻关目标顶层设计、黑土地资源底数和保护利用边界认识不清、耕地质量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不足等是我国“黑土粮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新形势下,以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平衡以及促进产业发展为目标,提出了未来科技支撑“黑土粮仓”建设的技术发展路线和重大科技行动建议。[结论]应从顶层科学统筹布局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加大种质创制、退化阻控与耕地保育科技创新、强化技术先导对产业健康发展支撑,以点带面推动技术模式落地,力争为我国“黑土粮仓”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红生  
蓝色粮仓建设对保障食物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催生新兴产业、彰显国家权益、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突破产业瓶颈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科技和产业背景下,如何卓有成效地构建蓝色粮仓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明确了蓝色粮仓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蓝色粮仓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实现渔业产业由大国向强国跨越以及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能力的总体目标,从聚焦重大需求、构建科技创新链,坚持原创驱动、突破重大科学问题,强化集成示范、支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实施途径,即按照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示范全链条布局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谋划,陆海统筹布局,针对种质创制、健康养殖、资源养护、友好捕捞、流通加工五大产业类型需求,实施良种引领、空间拓展、技术升级、产业示范四大行动,建立智慧养殖、智能捕捞、绿色加工三大体系,满足优质蛋白供给和产业转型升级两大需求,最终构建中国特色的蓝色粮仓。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一飞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其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具备资源禀赋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素有"粮仓"之称。然而东北"粮仓"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却面临着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民收入状况不理想、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水土资源不匹配、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等瓶颈制约。东北"粮仓"农业现代化发展要破除瓶颈制约,就需要在充分认识东北"粮仓"粮食生产的农业区域价值基础上,进行优化二元结构、延伸现代化农业产业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强化农业科技研发与转化等方面的有效路径探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吕火明  许钰莎  刘宗敏  
粮食是民生之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提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为四川粮食安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历史逻辑看,四川粮食发展早、产量大,自给有余,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余粮外运,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从理论依据看,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直接体现,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举措,也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从现实需要看,四川粮食产业面临增产稳产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要素约束趋紧、单产增长疲软、产业质效不高等现实困境,迫切需要立足新时代要求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鉴于此,从加强耕地保护和调整品种结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创新经营模式、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科技支撑、构建利益均衡机制和柔性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会娟  牛敏  韩立民  
推进"蓝色粮仓"建设是在陆地食物生产体系得到充分开发、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通过挖掘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生产潜力,进一步满足居民不断升级的食品消费需求的战略选择。本文从食品消费需求升级的表现特征入手,结合海洋食物供给体系的具体现状,提出应对食品消费需求升级的"蓝色粮仓"建设思路与路径。研究表明:为了迎合居民食品消费升级需求,"蓝色粮仓"建设须统筹数量保障、质量保障和消费环境优化等多重目标来实施"一揽子方案",并面向消费需求升级重构涵盖多主体协同的资源保育基础模块、以高效生态与空间拓展为特征的核心生产模块、面向广域多元消费需求的贸易流通模块以及为核心环节提供各项服务的辅助模块的海洋食物供给产业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运连鸿  
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强调连片开发、集约经营,切实推进规模化开发;注重装备大型农业机械,加快机械化进程;突出科技化,着力提高科技化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蓝红星   贺唯玮   胡原  
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既是加快建设大国粮仓的先行示范,更是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本文在深入剖析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与新发展理念、粮食安全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率先阐明其新内涵、新特征和新标准,并提出可行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了理论指引。粮食安全是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核心目标,后者是保障粮食空间安全的实践基础。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是新时代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下,要素更集约化、结构更均衡化、功能更多样化、链条更综合化、发展更生态化的大国粮仓,遵循“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藏粮于仓”四大实践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清华  
一天,同门师妹,宁波大学胡求光教授给我打来一个电话,期望我对她的专著写一个书评,我也没有多想,自认都是黄门(黄祖辉老师)弟子,研究的主题应差异不大,随口就答应了。没想到,几天后,寄到书案的专著《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与浙江蓝色牧场建设路径研究》,粗粗翻了一下,让我倍感头大。一个全新的领域,如何来评,能否完美交卷,成了我近一个月来心中的结。既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彤轩  
我国粮食已连续6年持续增产,但粮食安全的近忧和远虑始终存在,这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而不稳有着密切直接的关系。保证国家粮食长久安全,归根到底是要有稳定可靠的生产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健全财政支持粮食生产政策的"瞄准机制",进一步向具有资源优势、比较优势的粮食核心产区聚焦,从而提高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效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日光  
本文以详实的史料介绍了作为“天子外仓”的通州粮仓,及其自金代产生,经元、明、清几个不同时期的变化,重点介绍了“廒”的特点。文章反映了古代通州的粮食储运状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志国  胡太祥  李淑媛  
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自然条件优越,耕地集中连片,素有"粮仓"美誉。为保护"粮仓"优势,海伦市国土资源局近几年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加大土地占补平衡和整理力度,效果颇为显著。质量与数量占补双平衡。首先,一直坚持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耕地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明秀  李冉  巩腾飞  薛敏  姜成明  
本文以实地调查、文献分析为基础,阐述了"渤海粮仓"的概念内涵;引入SWOT方法,基于"渤海粮仓"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分析,揭示了"渤海粮仓"建设的战略背景、建设现状、研究进展与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渤海粮仓"建设的推进策略。研究表明,土壤瘠薄盐碱、淡水资源匮乏、科学技术、政策机制和综合效益是影响"渤海粮仓"建设的关键因素。"渤海粮仓"建设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效益评估机制;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坚持农企主体地位;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和完善产业链;强化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科技指导;加大财政支持,完善配套设施,建立盐碱地粮食补贴制度,加强监管服务,落实优惠政策。研究结果可为推进"渤海...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咸庆军  陈俊旗  崔伟华  庞瑞  
在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中,重点对地下粮仓结构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进行了建设,包括地下粮仓建造过程仿真实验、钢筋混凝土地下粮仓结构受力性能数值仿真实验和地下粮仓储粮生态环境数值仿真实验。3个虚拟仿真实验相互联系,从而为地下粮仓结构的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素材,为地下粮仓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园园  李想  韩立民  
合理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建设"蓝色粮仓"是中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保障措施,需要各产业内服务功能的实现作为支撑。而当前中国"蓝色粮仓"服务体系十分分散,因此如何为"蓝色粮仓"建设做好全面服务工作则极为重要。本文从产业组织视角出发,通过建立"蓝色粮仓"技术产业联盟、"蓝色粮仓"服务产业联盟,积极投资公私合营模式(PPP),解决技术创新、"蓝色粮仓"相关产业社会服务功能、基础设施建设等服务需求。本文认为,政府应当积极转变职能,做好服务者角色,设计合理制度安排,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中国"蓝色粮仓"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