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5)
- 2023(7324)
- 2022(6346)
- 2021(5964)
- 2020(5189)
- 2019(11794)
- 2018(12031)
- 2017(24167)
- 2016(13276)
- 2015(15139)
- 2014(15452)
- 2013(15291)
- 2012(14665)
- 2011(13201)
- 2010(13571)
- 2009(13380)
- 2008(13451)
- 2007(12467)
- 2006(11374)
- 2005(10665)
- 学科
- 济(55908)
- 经济(55810)
- 管理(43903)
- 业(39276)
- 企(31904)
- 企业(31904)
- 方法(24011)
- 数学(21185)
- 数学方法(20926)
- 财(18383)
- 制(18038)
- 中国(17822)
- 农(15093)
- 银(12109)
- 银行(12090)
- 体(12005)
- 业经(11687)
- 贸(11587)
- 贸易(11577)
- 行(11554)
- 易(11351)
- 税(10630)
- 学(10431)
- 融(10431)
- 金融(10429)
- 务(10183)
- 财务(10155)
- 财务管理(10124)
- 税收(10074)
- 体制(10019)
- 机构
- 大学(200012)
- 学院(197576)
- 济(86489)
- 经济(84669)
- 管理(72798)
- 研究(66849)
- 理学(61247)
- 理学院(60586)
- 管理学(59612)
- 管理学院(59246)
- 中国(54323)
- 财(47020)
- 京(42727)
- 科学(37327)
- 财经(35614)
- 所(33973)
- 经(32046)
- 江(31012)
- 中心(30453)
- 研究所(29771)
- 农(28874)
- 经济学(27824)
- 北京(27583)
- 财经大学(26197)
- 业大(25348)
- 经济学院(25110)
- 州(24362)
- 范(24317)
- 师范(24084)
- 院(24054)
- 基金
- 项目(117191)
- 科学(91990)
- 研究(87799)
- 基金(85617)
- 家(73541)
- 国家(72941)
- 科学基金(61787)
- 社会(57144)
- 社会科(54135)
- 社会科学(54124)
- 基金项目(44466)
- 省(44095)
- 教育(40821)
- 自然(37646)
- 划(37275)
- 自然科(36725)
- 自然科学(36716)
- 自然科学基金(36065)
- 资助(35848)
- 编号(35574)
- 成果(31283)
- 部(27562)
- 制(27359)
- 重点(26472)
- 课题(25107)
- 发(24777)
- 教育部(24030)
- 国家社会(23904)
- 创(23715)
- 性(23520)
共检索到316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力
1.通过相应措施缓解增值税累退性。增值税名义税率等要素形式上的公平往往是实质税负不公的制度性因素,这就需要通过"游离于基本制度之外"的优惠措施予以缓解。改革应以减少税收优惠、简化税制为原则,尽可能减小免税交易范围,避免造成对经济的扭曲,缓解累退性。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我国在设置增值税优惠税率时应当立足于税收公平、征管高效和降低税收成本的原则,可以考虑通过对少数生活必需品实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乔 伍红
我国营改增试点全面铺开后,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下一步增值税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什么?现行增值税还存在什么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厘清。一、营改增后增值税制度所取得的成效(一)优化了商品和劳务税的税制设计1994年的税制改革确立了增值税与营业税并立的商品和劳务税的制度框架,商品生产、销售征收增值税,劳务提供征收营业税,增值税作为共享税,由国税局负责征收,营业税作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由地税局负责征收。两税并立,分别征收,割裂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外购劳务与服务的重复征税难以消除,不利于第二产业外购劳务,也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乔 伍红
我国营改增试点全面铺开后,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下一步增值税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什么?现行增值税还存在什么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厘清。一、营改增后增值税制度所取得的成效(一)优化了商品和劳务税的税制设计1994年的税制改革确立了增值税与营业税并立的商品和劳务税的制度框架,商品生产、销售征收增值税,劳务提供征收营业税,增值税作为共享税,由国税局负责征收,营业税作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由地税局负责征收。两税并立,分别征收,割裂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外购劳务与服务的重复征税难以消除,不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甘孜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杨庆环 周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但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随着营改增试点的全面推开,以营业税为主体的地方税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重构地方税体系的过程中,可实现保护环境和增加地方税收双重目的的"绿色税收"被寄予厚望。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将有利于构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绿色税收体系。党的十九大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环境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走"绿色税收"的路子,努力改善环境状况,是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年志远 王一棠
1.多方位推动"放管服"改革工作。第一,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结合《关于进一步深化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环境的若干意见》,税务总局和各级税务机关在当前市场发展环境下,应当减少和优化税务行政审批流程,增加自主纳税申报服务点的数量,取消部分烦琐、滞后业务的审批流程,简化纳税人基础的申报、迁移、注销手续;制定和推行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滕风华
"营改增"全面实施以来,对原增值税与营业税之间的问题和原增值税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但是在实践中,现行的"营改增"和原增值税政策之间仍未有效融合,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引起各种问题,不仅增加了纳税人的遵从成本和税务机关的征收成本,又影响增值税政策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本文结合"营改增"政策在实际执行中的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云霞
自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市交通运输业与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始进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从上海市的运行情况看,营业税改增值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重复征税,降低了税负,但在课税对象的广度、税率的设计、税负的公平性、进项税额的抵扣、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以及税收征管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缺陷,亟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营业税 增值税 改征 缺陷 完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伟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租值消散角度解读自2012年开始的"营改增"试点改革。增值税就是政府在与企业的分成合约中所获得的土地租金的组成部分,与营业税相比,权利界定更为清晰,租值消散更少。"营改增"会使租值消散下降,有利于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根据这一思路笔者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税收制度 租值消散 分成合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江涛
营改增实现全覆盖,标志着我国消费型增值税制业已建立,但与科学化、国际化、法制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后营改增时代完善增值税制度要按照中央确定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征管机制,拓展税收功能,简化税制设置,建立更加公正、简明、高效的增值税制。
关键词:
营改增 增值税 中性 立法 现代税收制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江涛
营改增实现全覆盖,标志着我国消费型增值税制业已建立,但与科学化、国际化、法制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后营改增时代完善增值税制度要按照中央确定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征管机制,拓展税收功能,简化税制设置,建立更加公正、简明、高效的增值税制。
关键词:
营改增 增值税 中性 立法 现代税收制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晖 岳树民
本文全面地阐述了"营改增"的经济效应,着重分析"营改增"对企业税负变化、财税体制改革与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作用。剖析了已有研究成果的观点、分歧与原因。结合文献及改革趋势,认为需通过减并税率、清理税收优惠,以进一步发挥增值税中性作用;针对部分行业对过渡性政策表现出的不适或政策缺位,未来应逐步完善立法、慎发过渡性政策;此外,结合国内外税制变动趋势应加强征管、增强国际竞争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绿敏 徐冬华
银行业是我国营业税收入来源的主要行业之一,对银行业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下一步营改增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国际上最常见的三种银行业增值税模式,考虑到税收中性及保证地方财政收入等因素,建议银行业按6%的税率计征增值税且计税依据与营业税时基本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银行业营改增对银行业本身、企业客户及政府财政的影响。
关键词:
银行业 营改增 税率 计税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闫翠翠
从短期看,"营改增"后,因为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税收征管体系及央地税收转移机制不完善等,个别行业或者企业税负会有所提高,地方收入可能减少。但从长远来看,"营改增"具有极强的体制机制结构性改革意义,是推动我国税收治理、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行为规范的有力工具。政府要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公共管理创新,同时企业也要加强管理创新,这样才能在发挥"营改增"体制机制结构改革作用的基础上,确保"营改增"目标的全面实现。
关键词:
营改增 管理创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闫翠翠
从短期看,"营改增"后,因为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税收征管体系及央地税收转移机制不完善等,个别行业或者企业税负会有所提高,地方收入可能减少。但从长远来看,"营改增"具有极强的体制机制结构性改革意义,是推动我国税收治理、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行为规范的有力工具。政府要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公共管理创新,同时企业也要加强管理创新,这样才能在发挥"营改增"体制机制结构改革作用的基础上,确保"营改增"目标的全面实现。
关键词:
营改增 管理创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庞凤喜 凌瑜明
全面推进"营改增",实现增值税对营业税的完全替代,已成为中国"十二五"时期税制改革的一项基本目标。但通过深入考察可以发现,有限推进"营改增",继续保留营业税一定范围内的征收空间仍是明智之举。若全面推进"营改增",则有较为明显的三大效应出现:一是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全面降低,而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化不确定;二是国税机关征管成本、执法风险上升,而地税机关的征管资源却闲置浪费;三是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及地方税体系建设能力进一步弱化。因此,在继续稳妥推进"营改增"的同时,对增值税链条机制影响不大的行业以及难以按规范的增值税实施征收的行业继续保留营业税,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
服务业“营改增” 征收空间 抵扣链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