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8)
2023(14047)
2022(12170)
2021(11764)
2020(10039)
2019(23276)
2018(23514)
2017(46912)
2016(25393)
2015(28802)
2014(29137)
2013(28597)
2012(26234)
2011(23824)
2010(24265)
2009(22591)
2008(22149)
2007(19591)
2006(17411)
2005(15720)
作者
(73045)
(60102)
(59841)
(57272)
(38470)
(28690)
(27478)
(23633)
(22907)
(21872)
(20535)
(20124)
(19178)
(19075)
(18798)
(18614)
(18085)
(17975)
(17286)
(17285)
(14921)
(14824)
(14725)
(13801)
(13627)
(13554)
(13447)
(13406)
(12094)
(11685)
学科
(98154)
经济(98043)
管理(73159)
(71466)
(57847)
企业(57847)
方法(48077)
数学(42512)
数学方法(41787)
中国(28873)
(27222)
(26326)
(21074)
业经(20986)
(19688)
贸易(19678)
(19669)
(19201)
(19049)
银行(19012)
地方(18201)
(18061)
农业(17570)
理论(17540)
(16829)
金融(16827)
(16231)
财务(16153)
财务管理(16114)
(15976)
机构
大学(361111)
学院(360937)
管理(145502)
(143662)
经济(140355)
理学(125077)
理学院(123763)
管理学(121441)
管理学院(120787)
研究(116119)
中国(93526)
(77236)
(70741)
科学(70722)
(57973)
财经(55711)
(54913)
中心(53984)
(53136)
研究所(52298)
业大(51471)
(50467)
北京(49628)
(46225)
师范(45863)
(43666)
农业(42877)
经济学(42233)
(42197)
财经大学(41381)
基金
项目(237562)
科学(186370)
研究(175908)
基金(171485)
(147555)
国家(146320)
科学基金(126168)
社会(108372)
社会科(102662)
社会科学(102635)
(92288)
基金项目(90148)
自然(82754)
教育(81800)
自然科(80808)
自然科学(80791)
自然科学基金(79307)
(77811)
编号(73854)
资助(73139)
成果(60720)
(52742)
重点(52362)
课题(50488)
(49666)
(48755)
项目编号(45616)
教育部(45455)
创新(45370)
科研(45249)
期刊
(157234)
经济(157234)
研究(111974)
中国(66350)
管理(53547)
学报(52048)
(51630)
(49772)
科学(48776)
(42014)
金融(42014)
教育(41013)
大学(40097)
学学(37629)
农业(33893)
技术(32335)
业经(26416)
财经(26411)
经济研究(25225)
(22308)
问题(20468)
理论(19441)
图书(18578)
实践(17899)
(17899)
技术经济(17885)
统计(17254)
(16900)
现代(16554)
(16530)
共检索到535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学立  
P2P借贷模式自产生起,迅速在不同国家开始复制,由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信用体系,随着而来的是对P2P借贷模式的创新变异。就我国来看,主要是由"线上"P2P借贷模式向"线下"P2P借贷模式转变,并且日益演变为以"线下"P2P借贷模式为主导的趋势。本文对"线下"P2P借贷从其运作模式、运作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进一步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学立  
P2P借贷模式自产生起,迅速在不同国家开始复制,由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信用体系,随之而来的是对P2P借贷模式的创新变异。就我国来看,主要是由"线上"P2P借贷模式向"线下"P2P借贷模式转变,并且日益演变为以"线下"P2P借贷模式为主导的趋势。本文以山东省"线下"P2P借贷发展为例,从其运作模式、运作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进一步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璐  
本文在对国内P2P平台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P2P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并通过梳理国外网络借贷平台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时军  张红霞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模式,其深度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金融,能够起到缓解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融资难问题。本文在分析P2P借贷模板和运行机制的差异基础上,进一步分析P2P借贷模式的主要风险,借鉴国外具有代表性的P2P借贷模式风险监管体系的经验,最终为完善我国P2P借贷模式风险监管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长江  杨金叶  
2013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速度较快,有效助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但P2P网络借贷平台暴露出平台机构风险、融资者风险、投资人风险和监管者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当前,在鼓励P2P网络借贷平台创新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坚持加强引导、规范和监管理念,采用"行业自律+监管"模式,尽快引入资金第三方存管和平台"去担保"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有效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鹏程  吴志国  赵京  Melissa Guzy  
近年来P2P借贷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监管架构。本文对P2P借贷的优势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在借鉴英美等国P2P借贷行业监管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的P2P借贷监管应当兼顾投融资效率和投资者保护,在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尽量给P2P借贷平台足够的发展空间;加快民间信贷和隐私保护等立法进程刻不容缓;P2P借贷行业应当由中央银行和银监会联合监管,并需要建立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
[期刊] 改革  [作者] 卢馨  李慧敏  
P2P网络借贷具有贷款期限短、金额小、重视贷款者信用材料、融资门槛相对较低等特点。现阶段,我国P2P网络借贷面临政策法律风险、监管风险、洗钱风险、操作风险、网络风险、信用风险。防范P2P网络借贷风险,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应明确监管主体,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扩大征信范围,完善全国征信系统建设。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角度来讲,应完善网络技术,降低网络风险;明确金融职责,强化操作流程。从借贷者和贷款者角度来讲,应建立借款者与贷款者之间的互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学立  
由于我国对金融业的改革开放相对其他产业保守,金融抑制、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在很大领域内普遍存在,以致难以发挥金融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润滑剂、推动器的作用。当前,一方面,急需资金的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工商户难以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支持;另一方面,我国出现了大量拥有闲置资金需要出借的中产富裕阶层。因此,作为金融中介,连结资金需求和供给双方的个人与个人之间借贷(P2P)的民间金融机构就出现了。本文通过梳理归纳目前国内几种主流P2P借贷平台运营模式,从多角度提出对其将来更加规范科学合理发展的监管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成蕴琳  单永娟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P2P网络借贷应运而生。文章介绍了P2P网络借贷的主要商业模式,分析了P2P网络借贷的主要风险,并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平台监管、提高安全技术、建立信用管控体系、促进行业自律以及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绘  沈庆劼  
2011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以年均500%的速度爆发式增长。2013年,全年成交额超过2 000亿元。截至2014年6月末,我国P2P平台数量已达911家。自2006年我国P2P网络借贷诞生以来,演变出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不同模式风险各异,给投资人与监管者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就我国P2P网络借贷模式中的五种核心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我国P2P网络借贷中的五类主要风险,并从征信体系、信息披露、产品信用评级行业以及自律标准等四个方面,对现有监管思路提出补充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庄晨  邢博  范小云  
文章选取国内目前运行较好且有代表性的人人贷、拍拍贷、陆金所稳赢—安e贷和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四家P2P平台的基本运作模式和主要参数、资金端与资产端对接、风险控制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线上与线下结合的O2O模式或将成为我国P2P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金融机构平台将根据各自的优势呈现差异化发展的态势,风险资产定价能力将成为平台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科学的风险管理将成为P2P平台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亚飞  李会  
从产品定价权的角度,将我国P2P网络借贷产品定价模式划分为市场导向型和平台导向型两种,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降低P2P行业的金融风险,从P2P网贷产品定价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的空间并不大,而从清除P2P网贷产品定价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着手,可发挥的空间非常大。研究认为,现阶段P2P网贷产品定价亟待解决两大难题:一是P2P网贷平台定位的偏失,某些平台发挥着信用中介的功能;二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相对于传统金融产品而言,无论是市场导向性还是平台导向型的P2P产品定价模式,都加剧了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和P2P平台为避免"暴雷潮"的再次降临,一是要引导P2P平台回归信息中介平台的功能本位,二是要规范第三方资金存管,三是要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虹茜  曾万平  
P2P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业态,填补了中小微企业部分资金缺口,为居民闲散资金提供了一个投资渠道。然而,由于相关部门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水平较低,加之平台自我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不完善,资金被挪用、"跑路"问题频发和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行业面临严重的声誉乃至生存危机。为此,亟须加强对网络借贷行业的风险研究,建立有效的行业监管体系,从而加强保护网络平台投资者的利益,促进网贷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姚莲芳  
P2P网贷平台如何通过业务模式的改进来降低借贷行为内生的信用风险是本文关注的重点。P2P网贷平台业务有无担保以及担保机制不同,其内生风险机制也不同。我国P2P网贷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业务模式逐步融入了"中国元素"。扩大信用评估数据来源范围、寻求线上与线下模式的平衡、采用个人信用评级方式是P2P网贷平台发展的方向,为适应集约化趋势,未来还应发展互联网金融产业集群。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叶文辉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借贷的迅猛发展,其背后隐藏的诸多风险也逐渐暴露。本文对近期P2P平台风险事件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梳理,重点剖析了其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包括:通过"活期理财+债转"业务设定类资金池,存在期限错配、短投长借风险;信息披露不透明,甚至涉嫌虚假宣传,严重误导投资者;虚构标的"自融"、实际控制人监管缺位等违法违规事件频发;未建立行业准入和退出制度;平台提供产品担保,偏离"信息中介"的定位等。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构建和完善P2P行业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准确、全面的信息报告和披露制度;实施"穿透式"风险监管;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回归平台"信息中介"定位等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