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0)
- 2023(17024)
- 2022(14561)
- 2021(13445)
- 2020(11222)
- 2019(25535)
- 2018(25490)
- 2017(48955)
- 2016(27033)
- 2015(29671)
- 2014(29912)
- 2013(29255)
- 2012(27301)
- 2011(24795)
- 2010(25059)
- 2009(23562)
- 2008(23286)
- 2007(20815)
- 2006(18936)
- 2005(17094)
- 学科
- 济(107846)
- 经济(107694)
- 管理(79295)
- 业(72375)
- 企(57449)
- 企业(57449)
- 方法(40424)
- 数学(35723)
- 数学方法(35359)
- 中国(34165)
- 农(32838)
- 财(30910)
- 制(29423)
- 地方(28498)
- 业经(24490)
- 学(21831)
- 农业(21437)
- 银(21228)
- 银行(21171)
- 行(20352)
- 体(20105)
- 贸(20043)
- 贸易(20029)
- 融(19489)
- 金融(19480)
- 易(19402)
- 环境(17831)
- 务(16864)
- 财务(16820)
- 财务管理(16773)
- 机构
- 学院(381094)
- 大学(379838)
- 济(156237)
- 经济(152597)
- 管理(141412)
- 研究(136014)
- 理学(120591)
- 理学院(119085)
- 管理学(117089)
- 管理学院(116382)
- 中国(104540)
- 科学(83257)
- 京(81003)
- 财(78217)
- 所(70011)
- 农(69723)
- 研究所(63101)
- 中心(61698)
- 江(60769)
- 财经(59814)
- 业大(57958)
- 农业(54607)
- 经(54082)
- 范(51218)
- 北京(50994)
- 师范(50636)
- 院(49544)
- 州(47793)
- 经济学(47426)
- 省(45183)
- 基金
- 项目(251440)
- 科学(197162)
- 研究(182143)
- 基金(180726)
- 家(159296)
- 国家(157928)
- 科学基金(133779)
- 社会(116440)
- 社会科(110207)
- 社会科学(110183)
- 省(100076)
- 基金项目(95873)
- 自然(86018)
- 划(84104)
- 自然科(83963)
- 自然科学(83935)
- 教育(83697)
- 自然科学基金(82391)
- 编号(73352)
- 资助(72815)
- 成果(60502)
- 重点(57513)
- 部(55490)
- 发(55344)
- 课题(52804)
- 创(51907)
- 创新(48711)
- 制(48516)
- 国家社会(47883)
- 科研(47347)
- 期刊
- 济(180580)
- 经济(180580)
- 研究(118824)
- 中国(82429)
- 农(63664)
- 学报(62482)
- 财(59713)
- 科学(56774)
- 管理(52642)
- 大学(46977)
- 学学(44502)
- 教育(43442)
- 融(42476)
- 金融(42476)
- 农业(41958)
- 技术(30958)
- 业经(30090)
- 财经(29833)
- 经济研究(28479)
- 经(25698)
- 问题(25230)
- 业(21438)
- 贸(19275)
- 版(18562)
- 科技(17469)
- 资源(17423)
- 商业(17367)
- 理论(17193)
- 现代(17118)
- 技术经济(17044)
共检索到590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买静 于涛 江昼
目前我国"省管县"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到加速推进的阶段,通过对"省管县"体制概念的分析,并结合长三角城市实例,深入探讨了"省管县"体制改革对长三角地区中县与县、县与市、市与市以及省域四种层面城市区域关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从而为我国"省管县"体制改革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省管县 长三角 区域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饶宝红 徐维祥 陆央央 沈阳松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在我国经济、技术和社会整体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提出了将城市化分为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城市化的全面评价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模型,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对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和广东的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了测算与比较,最后指出了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范擎宇 杨山 刘帅宾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旨在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具有全球重要竞争力的长三角地区为案例地,从城市发展的竞争与合作的角度,在测度2006—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竞合水平基础上,运用空间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和重叠社区发现模型等方法,分析长三角地区城市竞合水平的时空特征及交互关系。结果表明:(1)伴随着长三角地区竞合水平整体向上发展的变化,长三角地区在空间上呈现从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孤岛式分布格局逐步向以沪宁合、沪杭甬“片状”连绵一体化空间格局转变,长三角中心区的功能越发突出。(2)从竞合水平时空转移特征看,城市受到自身发展影响存在类型间的转移惰性和路径依赖,多数城市不论是邻域还是自身转移类型均保持很强的稳定性;邻域状态强化了区域低竞合城市的空间集中和高竞合城市的空间溢出,并带动了俱乐部收敛的空间扩散。低邻域和较低状态下各竞合水平类型城市基本位于长三角外围区,高邻域和较高邻域状态下各竞合水平类型城市主要位于长三角核心区和中心区。(3)从网络社区和交叠城市看,长三角地区竞合水平不断向网络化和组团化转变,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开始从城市间竞合转向城市圈之间竞争和城市圈内部合作的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云儿
服务贸易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效率提高和国民产出总量增长的主导力量。文章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特点,提出了提升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应策略,主要包括: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扩大市场经济开放度;大力培育高等专业要素,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强化服务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化政府的孵化和辅助作用。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服务贸易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佘倩楠 贾文晓 潘晨 朱希扬 杨芳 刘敏 象伟宁
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和高强度人类扰动的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和碳排放量信息为关键数据源.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长三角地区1990-2010年城市斑块大小、形状、规则性、破碎化程度、交通锅合度等城市形态特征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碳排放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总体呈现中东南和西北部高、东北部次之、西南部最低的特征。1990-2010年区域碳排放量均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1990-1995 ,1995-2000 ,2000-2005和2005-2010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0.55%,24. 47% ,70.71%和51.43%。研究时段内.道路密度(RD)、交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沛思 贺灿飞
以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和浙江3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利用LMDI方法对3省市1995~2007年的能源强度进行分解分析,得到能源消费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长三角能源消费形势严峻,并较多地受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上海和江苏的能源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发展,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海工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能源强度降低,而江苏却正好相反。近年来,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比较显著,随着该省工业规模扩大,能源强度有所升高,但是其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降低能源强...
关键词:
长三角 能源消费 区域发展 产业结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颖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结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及其基础,指出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各个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并提出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关键词:
世博会 长三角地区 经济一体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黎文勇 杨上广 吴玉鸣
基于市场化视角,首先探讨了市场一体化发展对碳排放效益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2006~2015年长三角地区截面均值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市场一体化对碳排放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指数与碳排放效益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显著地提高了区域碳排放效益;公路网密度与开放程度抑制了碳排放效益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效益的影响由"十一五"的抑制作用转变为"十二五"的促进作用。最后从市场一体化建设、完善政府考核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栋 刘笑杰 金晓斌
碳收支核算及碳平衡分区对于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三角地区301个县级单元为研究对象,引入碳补偿率、碳平衡压力指数、碳生态承载系数和经济贡献系数等方法探究2000—2017年长三角碳收支时空分异与碳平衡分区,并提出以低碳发展为导向的碳补偿空间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总体呈先急剧上升后高位波动的演变趋势,由2000年的5.6亿t增长至2017年的15.6亿t,区域碳排放差异程度呈缩小态势,高碳排放空间聚集性逐渐增强;(2)长三角地区植被固碳功能在抵消当地能源碳排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但空间异质性较大;(3)长三角地区碳平衡压力呈由中心向外围递减的变化态势,县域碳补偿率呈递减趋势,平均补偿率为68.5%,空间匹配较差;(4)基于碳平衡分析,将长三角地区空间划分为碳汇功能区、低碳经济区、低碳优化区、碳强度控制区及高碳优化区5类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长三角县级不同功能区差别化碳补偿空间优化方案和低碳发展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建雨 薄冰雪
开展共同富裕水平测度并研究其时空特征,可以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参考。文章基于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熵权法从富裕程度、共享程度和可持续性三个维度测算共同富裕水平,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核密度估计、Markov转移概率矩阵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和三个子维度水平在考察期内总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地区相对差异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是其主要来源;各城市间绝对差异逐渐扩大,共同富裕各等级城市均对其前期共同富裕水平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收入与消费水平差异是区域差异在指标层面上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地理探测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左学金 王红霞 毛新雅
交通条件的改善正在带来长三角地区城市间关系的新变化。随着长三角地区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相对欠发达城市与相对较发达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有缩小的趋势,长三角地区城市间互动发展的圈层分化现象在加剧,长三角城市区域正逐步走向扁平化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芳 潘晨 贾文晓 刘敏 义白璐 象伟宁
城市群已成为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评估和判断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及其与城市化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计算方法,对"十一五"期间(2005~2010年)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特征和时空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并以其25个城市为研究单元,对"人口—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和区域分异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均属"良",空间分布大致以上海—苏锡常—南京为界,呈南高北低中间差的特征。2010年较2005年生态环境状况稳中有好,浙江省和沪宁沿线的大部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政策调...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评价 城市化 长三角地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建超 徐春鹏 吴群 余德贵 陈健
土地短缺逐渐成为制约长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要素。集约利用土地,不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解决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稀缺,缓解人地关系矛盾的必然选择。从土地利用强度、产出效率、生态效益、可持续利用程度四方面阐释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内涵,以此构建适合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与技术对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分异研究,并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水平差距较大,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重要因素。②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由北向南呈现明显的空间梯度差异特征,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微弱的正相关性,空间分...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静
通过建立模型,对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FDI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仅凭经济总量的增加不足以进一步吸引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才是吸引FDI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