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3)
2023(9296)
2022(7943)
2021(7284)
2020(6277)
2019(14238)
2018(14793)
2017(27490)
2016(15363)
2015(17799)
2014(18491)
2013(17975)
2012(17062)
2011(15898)
2010(16474)
2009(15711)
2008(15317)
2007(14011)
2006(12740)
2005(11760)
作者
(46720)
(38943)
(38614)
(36950)
(24730)
(18299)
(17758)
(15174)
(14657)
(14178)
(13304)
(12898)
(12877)
(12591)
(12084)
(11969)
(11378)
(11314)
(11204)
(11149)
(10213)
(9645)
(9578)
(8967)
(8862)
(8648)
(8645)
(8584)
(8074)
(7671)
学科
(84477)
经济(84403)
管理(42452)
(34594)
方法(31226)
数学(27998)
数学方法(27593)
(27515)
企业(27515)
中国(21852)
地方(19439)
(16718)
(16116)
(15442)
(15259)
业经(14490)
地方经济(13334)
(12842)
银行(12819)
(12378)
理论(12153)
(12006)
金融(11999)
(11729)
(11554)
贸易(11545)
(11126)
农业(10562)
环境(10405)
(10346)
机构
学院(232518)
大学(231086)
(102034)
经济(99774)
管理(82165)
研究(81633)
理学(68807)
理学院(68011)
管理学(66495)
管理学院(66061)
中国(63390)
(49558)
(48712)
科学(47755)
(42526)
研究所(37778)
财经(37589)
(37232)
中心(36180)
(35106)
(33690)
经济学(32479)
北京(32274)
业大(30686)
(30590)
师范(30267)
(29806)
(29160)
经济学院(28903)
财经大学(27380)
基金
项目(137496)
科学(105975)
研究(103521)
基金(96032)
(82902)
国家(82206)
科学基金(68582)
社会(64006)
社会科(60511)
社会科学(60498)
(55199)
教育(48988)
基金项目(48936)
(45542)
编号(43809)
自然(41845)
资助(41658)
自然科(40801)
自然科学(40788)
自然科学基金(39987)
成果(37390)
课题(32007)
重点(31283)
(30819)
(30074)
(27619)
项目编号(26372)
(26253)
大学(25992)
国家社会(25934)
期刊
(125843)
经济(125843)
研究(76890)
中国(49530)
(37159)
学报(33937)
管理(33441)
(32009)
科学(30013)
教育(29643)
大学(25675)
(24338)
金融(24338)
学学(23984)
技术(23495)
经济研究(21439)
农业(21153)
财经(19567)
业经(18970)
(16986)
问题(16606)
统计(14790)
技术经济(13381)
(13351)
(12584)
决策(11734)
商业(11621)
国际(11563)
理论(11533)
图书(11403)
共检索到372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巍  陈万灵  
广州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系,需要确立以市场化为基础的全方位制度性开放战略,推进贸易投资双向开放和内外联动,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高端服务业双轮驱动,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民营企业,发挥区位先发优势拓展国内国际开放空间,发挥开放载体的集约功能和创新功能,以及推进南沙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开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巍  陈万灵  
广州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系,需要确立以市场化为基础的全方位制度性开放战略,推进贸易投资双向开放和内外联动,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高端服务业双轮驱动,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民营企业,发挥区位先发优势拓展国内国际开放空间,发挥开放载体的集约功能和创新功能,以及推进南沙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开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外  
世界经济在“逆全球化”趋势中形成北美、欧盟及东亚三大区域性经济体系,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自由贸易区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贸易体系演进并倒逼内部改革。我国不同时期党中央领导集体持续稳步地推进了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新时代以自贸试验区为核心的三层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系构建了我国对外开放双循环发展基础。习近平新时代对外经济开放体系在战略布局、“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领域系统构建,相关重要论述和战略实践开创了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新格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凤鸣  薛荣久  
一、加入WTO促进了中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确立与完善2001年12月1日中国成为WTO第143个成员,由此进入以WTO规则为基础的对外开放阶段。中国加入WTO后,可以享受的权利有:全面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发展中国家权利,获得市场开放和法规修改的过渡期,保留国营贸易体制,对国内产业提供必要的支持,维持国家定价权,征收出口关税,进出口商品检验,逐步地开放服务市场。与此同时,中国要履行的义务有:遵守非歧视原则,贸易政策要统一,确保贸易政策透明度,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降低关税和逐步取消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倪红福  
中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然而目前还缺乏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对这一伟大实践问题进行系统阐释,亟需总结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和规律,科学回答“对外开放的成就之问”,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学理论体系、方法和工具。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是我国对外开放成功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当今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本质特征,故全球价值链理论和方法是开放型经济的前沿理论和工具,也是解释当前国际经济现象的最有说服力的工具。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和方法的统一逻辑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是具有国内和国际共性的,但也具有历史、思想意识和开放目的的特殊性。因此,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精准设计构建开放型新经济体系的政策保障体制;拓展新时代比较优势理论,积极融入全球生产链并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皓  许和连  乔海曙  祝树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雷  刘毅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我国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机制应在坚持集约经济和适应消费的基础上,强调社会生产与消费两者间的平衡和协调发展,欲达此目的,加快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国家宏观指导是保障这一体系机制正常运转的根本条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娣  
全面开放的经济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正面临环境和条件重大变革的新形势下,准确判断并把握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内涵和新任务,找准加快推动建设全面开放型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为在其他领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内外融通的市场,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全面开放体系意味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地位需要逐步由跟随者、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新时代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更高认识;诠释了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阶段,改革与开放之间辩证关系的再解析;包含了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开放的规模、拓宽开放范围和领域、提升开放质量等一系列目标集成。为了建成全面开放经济体系,要求全面提升中国深度参与乃至引领塑造国际经贸合作新秩序的能力;利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创造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补齐开放领域、开放区域、开放对象等结构不平衡的短板;同时还要有效防范和化解扩大开放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推进、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贸易强国的建设、对外投资模式的创新等则是加快建设开放经济体系的重点抓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万解秋  
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日益庞大和市场不断扩大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融入了这一市场,并给这些国家的经济与金融市场带来了巨量资金与发展动能,但资本市场的开放与自由流动也隐含着某种不稳定因素,一旦触发,将使国内的货币与金融体系经受严峻考验。这正是已经为今天的研究者及管理体系的决策者所注目的问题。中国无疑也处于这一市场体系的严重影响之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福田敏浩  苏杭  金凤德  
本文从体系角度考察经济体系和风险间相互关系。作者将考察对象限定在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领域,用体系风险的概念就与经济制度有关的制度风险、道德危机发表了看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犦赫尔姆特·迈尔  
本文阐释了尚未人知的自然经济体系的思想及其假设,认为该体系对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活动,尤其是对人类自所谓工业革命以来急剧增加的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反作用。在深入观察、直觉感知、以及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投入-产出分析工具的基础上,不仅论证了该体系的存在及其特性,而且从自然经济体系角度,提出了如何应对诸如人口老龄化、人口拥挤、气候变化等人类社会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黎明  陈爽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及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发展的和谐统一,早日走出一条低碳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重大挑战。低碳经济体系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围绕技术创新、碳交易、低碳城市、全民意识、政策体系进行展开,其中技术创新是基础,碳交易是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核心,全民意识的提高是动力,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保障,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发展体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军  余宏  
推行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阐述了建筑节能与循环经济的内在联系,提出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建筑节能的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分析建筑节能的外部性,并探讨了推动建筑节能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