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57)
- 2023(4442)
- 2022(3876)
- 2021(3660)
- 2020(3029)
- 2019(6853)
- 2018(6961)
- 2017(14213)
- 2016(7375)
- 2015(8647)
- 2014(8552)
- 2013(8629)
- 2012(8343)
- 2011(7805)
- 2010(8023)
- 2009(7592)
- 2008(7461)
- 2007(6623)
- 2006(6186)
- 2005(5698)
- 学科
- 济(32870)
- 经济(32849)
- 贸(19222)
- 贸易(19213)
- 易(18704)
- 管理(18335)
- 业(18237)
- 方法(15387)
- 数学(13647)
- 数学方法(13586)
- 农(11714)
- 企(11410)
- 企业(11410)
- 中国(11167)
- 制(7778)
- 出(7500)
- 财(7010)
- 农业(6721)
- 银(6717)
- 银行(6711)
- 业经(6691)
- 行(6511)
- 关系(6451)
- 口(6340)
- 出口(6332)
- 出口贸易(6332)
- 地方(5424)
- 融(5423)
- 金融(5423)
- 体(4874)
- 机构
- 学院(116862)
- 大学(115368)
- 济(57055)
- 经济(56111)
- 管理(41161)
- 研究(40975)
- 理学(34890)
- 理学院(34542)
- 管理学(34151)
- 管理学院(33944)
- 中国(32510)
- 财(25920)
- 京(24403)
- 科学(21635)
- 所(20980)
- 财经(20638)
- 农(19757)
- 经(18645)
- 研究所(18629)
- 经济学(18149)
- 中心(17452)
- 江(16962)
- 经济学院(16728)
- 业大(15980)
- 农业(15798)
- 北京(15670)
- 贸(15262)
- 财经大学(15171)
- 院(14722)
- 范(14139)
- 基金
- 项目(67957)
- 研究(52731)
- 科学(52220)
- 基金(48508)
- 家(41884)
- 国家(41572)
- 科学基金(33710)
- 社会(33533)
- 社会科(31947)
- 社会科学(31941)
- 省(25296)
- 基金项目(25001)
- 教育(23512)
- 编号(22446)
- 划(21381)
- 资助(20524)
- 自然(19620)
- 自然科(19061)
- 自然科学(19055)
- 自然科学基金(18702)
- 成果(18021)
- 部(16138)
- 发(15873)
- 重点(15307)
- 课题(15078)
- 国家社会(14081)
- 性(13955)
- 教育部(13839)
- 创(13758)
- 人文(13615)
共检索到181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小宁 朱梅
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席位后,国内粮食生产与粮食贸易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影响?这里做一下基本分析。 一、“复关”后我国粮食生产与贸易不会受到很大冲击 1、自给型粮食现状,对世界市场依赖不大。我国主要农产品(谷物、棉花、猪牛羊肉)的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我国人口过多,使得人均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值。尽管目前和今后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乃华 谢科进
粮食贸易是市场参与各方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焦点话题之一。我国粮食生产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一般认为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粮食进口将快速增加。但迄今为止,国内粮食市场并没有受到国际市场的严重影响,这一事实产生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业税改革,但农村劳动力、灌溉、播种面积等准固定投入的粘滞性也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分四个部分从这一角度解释我国粮食市场供给稳定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世贸贸易组织 粮食贸易 粮食供给 中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静利 王镭 崔凯
有关朝鲜农业发展情况的数据和资料较少。本文根据笔者实际考察,并结合朝鲜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简要介绍了朝鲜粮食生产的现状和问题,并从中朝贸易特别是农业贸易的问题和症结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 问题 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永务 刘伟平 洪燕真 戴柯炜 陈梅英
利用FAOSTAT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对近50年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生产和贸易变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的收获总面积和年总产量均有所增长,但是年产量增长缓慢,且单位面积产量出现下降;中国和中东国家对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生产扩张贡献大,日本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木本粮食生产规模缩小;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的出口量小,出口增长缓慢,中国的板栗和柿子产量虽很高,但国际竞争力却不强;世界木本粮食的主要进口国变动不大,仍然以日本、法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
关键词:
木本粮食 生产 贸易 格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经勇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对粮食生产与贸易进行保护是各国政府普遍实行的一种特殊政策。但是 ,以国家干预为特点的粮食保护政策 ,必然会扭曲市场运行机制 ,削弱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不利于增强我国粮食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粮食贸易 粮食生产 贸易保护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包宗顺
对FAO全球176个粮食主产国的统计资料分析显示,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生产的长期趋势有二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人均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国家多于人均粮食产量减少的国家,粮食增产国家的人均粮食产量增加幅度也大大高于减产国家人均产量减少的幅度,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能源短缺和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经济动荡加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际粮食贸易和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粮食安全风险在加大。因此可以断定:2007年中期开始的一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应与全球粮食生产供给没多大关联,也即并非全球粮食生产失衡所致,而是能源大幅度涨价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增...
关键词:
世界市场 贸易 粮食安全 中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孔莉 陈俊华 喻发美 贲国艳
粮食生产是伊朗农业经济的重要部分,伊朗的粮食产量在1980年以后得到迅猛增长,30多年实现了粮食总产量的翻倍,这主要得益于伊朗政府对粮食生产的大力扶持,以及高产的粮食品种的引入和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但在过去的30多年里,伊朗的实际粮食生产力水平并没有太大提高,伊朗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依然属于较低水平,生产方式仍以传统模式为主。2015年伊朗解除了因为核问题受到的经济制裁,国际社会对伊朗国内的经济形势的好转持乐观态度,这将刺激其国内的粮食生产与消费,推动其粮食种植业的发展。
关键词:
伊朗 粮食生产 农业政策 经济制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佩民
通过对耕地的粮食产量潜力、提高粮食单产的可能性和科技进步的作用三个方面的分析,表明:我国农业自然资源仍有较大潜力,最高粮食潜力产量可达8000亿公斤以上,但以人口高限16亿计算,只能维持人均粮食500公斤左右较低标准的食物消费水平。从当前主客观条件分析,“九五”再增产500亿公斤,即到2000年实现5000亿公斤粮食产量目标,应该是有可能的。关键是如何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的力度。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欧 张照新 韩一军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满足我国粮食消费需求,既是我国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要求,也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内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系统回顾和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同国家(地区)的粮食生产、贸易的总量和结构的历史变化趋势,并根据FAO相关的研究成果预测未来30年世界粮食生产及贸易的发展趋势,同时借鉴国外粮食生产发展的支持保护政策,提出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粮食 贸易结构 粮食支持政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封志明 肖池伟 李鹏
东南亚既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枢纽。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成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经贸联系日益加强。研究全球最大粮食消费国、进口国以及世界稻米最重要主产区和出口区之间的粮食生产和贸易发展态势,对中国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改善地缘安全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基于FAO数据库中国-东盟各成员国1961—2013年粮食生产与贸易数据,利用集中化指数与回归分析法,定量揭示中国-东盟粮食生产与贸易的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从粮食生产来看,50多年来自贸区粮食总产增长4.06倍,至2013年底总产达到8.09×108t;就粮食贸易而言,1961—2013年自贸区贸易量增长3.19倍,其中粮食进口量年均增长率为2.95%,粮食出口量增长2.40倍,粮食进口总体大于粮食出口,受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调整的影响,自贸区各个子区粮食贸易日趋均匀化。2)从空间格局来看,自贸区主要粮食生产国集中在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其中中国的玉米、水稻比重占明显优势;中国的粮食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其贸易重心开始转向东南亚。3)自贸区的粮食生产与粮食进出口量关系密切,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国别差异明显。其中,中国粮食出口量受国内粮食生产与需求影响较大,是自贸区粮食贸易变动的晴雨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澧丽 龙方 卜蓓
运用DEA方法测算2004—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效率。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对粮食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呈反复波动趋势。根据我国分地区逐步推进粮食生产补偿政策实施的特征,运用双差分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了其对粮食产量增长的政策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正面效应,但其长期效应有待研究。
关键词:
粮食政策 粮食生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洁蓉 何蒲明
从我国居民粮食消费现状及粮食进口贸易的现状出发,在理论上定性分析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对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影响机制和渠道,再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分析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对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 消费结构 进口贸易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自新
中国能否养活自己──对世界和中国粮食生产前景的不同观点林自新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该所出版的《1994年世界状况》与《1995年世界状况》以及去冬今春其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文章、报告,认为食物安全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特别是中国于203...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方 纪飞峰
2008年以来,一些国家粮食短缺,粮价飞涨,发生饥饿粮荒,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与此相对的是,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粮食自给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5%以上。然而,随着我国将迎来15亿人的人口峰值对粮食需求量的巨大推动,以及城镇化率和人均收入迅速提高对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及结构的重要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在未来三五十年是否依然可以继续保持乐观形势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相关影响要素,构建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长期变化的可能情景,在此基础上做出预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国家制定粮食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