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22)
2023(18062)
2022(15052)
2021(13936)
2020(11864)
2019(27044)
2018(26981)
2017(51065)
2016(28660)
2015(32434)
2014(32439)
2013(31394)
2012(28772)
2011(26218)
2010(26157)
2009(23901)
2008(23480)
2007(21252)
2006(18911)
2005(16490)
作者
(83376)
(68691)
(68549)
(65346)
(43584)
(33036)
(31082)
(27010)
(26399)
(24772)
(23261)
(23253)
(22106)
(21616)
(21189)
(21073)
(20942)
(20309)
(19871)
(19865)
(17325)
(17127)
(16805)
(15723)
(15638)
(15583)
(15357)
(15279)
(13878)
(13608)
学科
(106511)
经济(106317)
管理(76754)
(70616)
(57307)
企业(57307)
方法(46960)
数学(39518)
数学方法(39067)
中国(36338)
(31928)
(26130)
业经(25739)
(24426)
地方(21768)
农业(20799)
(20761)
理论(20630)
(19862)
贸易(19850)
(19296)
(18273)
教育(18144)
技术(17339)
(17065)
银行(16993)
环境(16592)
(16239)
(15513)
金融(15511)
机构
大学(402602)
学院(398826)
(150985)
管理(149444)
经济(147461)
研究(136334)
理学(129014)
理学院(127488)
管理学(124932)
管理学院(124224)
中国(98535)
(87047)
科学(86888)
(71019)
(70753)
(69690)
研究所(63553)
业大(63421)
中心(60622)
(59999)
(58006)
师范(57413)
财经(56339)
农业(55649)
北京(55267)
(51134)
(49026)
(48346)
技术(46220)
师范大学(46008)
基金
项目(269210)
科学(209638)
研究(197535)
基金(190779)
(167654)
国家(166167)
科学基金(140439)
社会(122031)
社会科(114787)
社会科学(114751)
(106966)
基金项目(101353)
教育(94775)
自然(91288)
(91066)
自然科(89122)
自然科学(89092)
自然科学基金(87450)
编号(82561)
资助(77544)
成果(68547)
重点(61319)
课题(59082)
(59038)
(57884)
(55648)
创新(51773)
科研(51486)
教育部(50356)
项目编号(50356)
期刊
(166910)
经济(166910)
研究(119560)
中国(84285)
学报(70476)
(64734)
教育(63109)
科学(60603)
管理(54888)
大学(53080)
(52336)
学学(48800)
农业(44345)
技术(37478)
(32482)
金融(32482)
业经(28020)
财经(27337)
经济研究(26783)
图书(25451)
(23431)
(22637)
问题(22442)
(19938)
科技(19815)
职业(18670)
理论(18458)
业大(18234)
技术经济(18148)
(17929)
共检索到595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雪梅  王占军  
基于"教师社会化两阶段论"对526位"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样本教师整体科研水平较高;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结果在性别、学科、科研工作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提升教师科研水平方面,博士培养高校的表现优于目前的工作单位;"学术志趣"对教师的"预期社会化"影响最大;学术发表激励政策、导师对学生的学术能力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教师早期科研活跃率具有一定的预测力;单位组织环境(文化)是教师"组织社会化"阶段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完善评价机制,重视对申请者学术志趣的考察;高校可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导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高校应树立"育人"理念,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雪梅  
以混合研究方法探究教师科研合作影响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质性资料分析建构教师科研合作影响因素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 945份调查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优势(行为态度)、学科文化(主观规范)、学术评价制度(主观规范)与组织资源(知觉行为控制)通过合作意愿的中介作用显著间接地影响教师合作行为,其中学术评价制度发挥显著负向作用。因此,建议高校优化学术评价制度,提供教师合作的机会与平台,尊重教师科研合作的自组织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艺静  
高校教师管理队伍的建设在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都需要与时俱进地去适应"双一流"的建设要求。"双一流"建设的五个基本建设任务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这五大任务的完成离不开高校高质量的管理,而高校的教师管理队伍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是影响高校管理效率的关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旭  郭心雨  刘磊  
【目的/意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和评价指标,而博士研究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博士生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是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管理学作为研究生培养的13个门类之一,研究管理学博士生高水平论文发表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方法】选取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D大学2009~2019年的管理学毕业博士生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管理学博士生高水平论文发表的影响因素。【结论/发现】导师科研能力、学习方式、出国/出境培养经历对管理学博士生发表高水平论文有正向影响。入学年龄、导师社会服务能力对管理学博士生发表高水平论文有负向影响。此外,毕业条件和硕士就读学校类别没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提升管理学博士生高水平论文发表的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树军  
"双一流"建设战略为高校教师流动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高校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对于高校、学科和教师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序流动则造成了人才资源浪费、学科结构失衡、区域教育不公以及教育生态恶化等问题。本文从主体、组织、环境三个维度剖析了高校教师无序流动问题,指出应从科学统筹教师薪酬待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优化高校内部管理环境、重视人才的"外引"与"内培"、完善人才流动法规等五个方面来规范高校教师流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保平  何萌  
遵循国家和主管部门有关规定,规范薪酬体系和标准。构建合理的教师、管理、其他专技和工勤人员的薪酬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高校薪酬体系的自律制度,保障高层次人才的有序流动。2016年11月,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各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开始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这标志着我国一流高校的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全面拉开序幕。在此新的形势背景下,2017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文,进一步要求各部属高校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迪钊  
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对当下"双一流"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生态位理论,从教师自身、高校与区域三个方面,剖析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流动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成功经验,从"高校科学定位,降低生态位重叠度"、"加大高校教师兼职制,拓展生态位宽度"、"引入教师契约管理制度,减轻生态位过度错位"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教师合理流动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阿琴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落地实施,对高校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点课题。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对高校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时代发展趋势。高校教师作为"双一流"的主体力量,发展状况备受瞩目。但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的高校教师在"双一流"的建设进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对此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慧睿  董新  蒋凯  
国际流动是研究生建构国际学术网络的重要途径。以北京大学为例,探究"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通过联合培养、短期访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形式建构国际学术网络的特点与意义。北美和欧洲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建构国际学术网络的主要目的地地区,研究生国际学术网络建构以与一流大学交流为主,并且存在学科差异。国际学术网络建构有利于实现研究生专业社会化,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和国际化能力,并促进科研质量和生产率提高。推动研究生国际流动和国际学术网络建构,有利于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文涛  任兆妮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教师职业道成为当下衡量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和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主要抓手,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为此,应根据"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要求,从特色大学精神、发展规划、建设方案等层面优化师德建设的顶层设计;从设立非常设机构、增设师德建设科级单位等层面完善师德建设的机构设置;从岗前培训、评选激励、晋升选拔、管理考核等层面健全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莉  朱莉  刘念才  
提升科研水平是"双一流"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科研评价在推动高校创新转型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政策改革尤为重要。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选择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问卷调查,从目标群体的视角探究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政策的认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对科研评价政策内容的认同程度普遍较高,对科研评价政策执行的认同程度普遍较低;科研评价政策的内容认同与执行认同程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学科领域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政策的稳定性及其内容的合理性、政策在高校与院系的执行情况、教师在学术发展方面的获益情况及其在政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是影响认同程度的主要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树旺  谭芳玲  李琳  
为弥补现有关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中将转化过程单一化以及未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变量的不足,充分揭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静态差异、动态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合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和创新链,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划分为科技研发、基础研究和科技价值创造阶段,以长江经济带的2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核密度估计、托宾(Tobit)模型等方法测算其2014—2018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分阶段、分流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8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效率主要由规模效率拉动,并呈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价值创造”阶段递减的趋势,基础研究阶段与应用研究阶段的效率值逐渐提高,但科技价值创造阶段的效率值逐渐降低;(2)长江经济带下游区域高校的效率较中上游地区高校存在更明显的两级或多级分化态势;(3)效率影响因素存在阶段性差异,高校科研人员素质在各阶段的影响正向显著,产业结构在基础研究和科技价值创造阶段有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水平在基础研究阶段有显著负向影响。由此提出长江经济带内高校要重视理论性研究成果向应用性成果转化、提高纯技术效率,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缩小区域内部差距,重视人力资本,并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等对策建议,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康晓玲  李朝阳  刘京  张霞  
以中国30所"双一流"A类高校2015~2018年间的政策响应为例,实证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校长任期、学科特色与省(市)内其他高校响应程度对高校的政策响应程度具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实现高校校长适度流动,培育创新创业教研人才,构建校际协同育人机制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响应程度的提高。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华  王艺蒙  刘进  
【目的/意义】培养高素质及拔尖创新的新时代人才是"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关键。【设计/方法】通过对西部某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获奖情况的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单样本t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探讨了个人特征、经费支出、经济来源和学习投入因素对学生获得国际级、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的影响,并将该校高年级获奖学生与美国一流大学高年级本科生学习投入进行比较。【结论/发现】中国一流大学与美国高校在学习投入上各有所长,性别、母亲全年收入、母亲受教育程度、学习策略等对学生获奖具有正向影响,父亲受教育程度、基本日常支出、高阶学习等则具有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为"双一流"高校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日新  王伟  李鹏程  李韵婷  
"双一流"背景下如何提高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利用52所原"211"高校2016年就业数据,建立OLS模型研究高校层面因素对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原"985"高校研究生的就业工资水平高于非"985"研究生,然而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比学校身份更有助于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研究结论一方面为"双一流"建设实现动态监测和管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为高校制定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