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9)
2023(11356)
2022(9737)
2021(8928)
2020(7292)
2019(16851)
2018(16554)
2017(32555)
2016(17659)
2015(20182)
2014(20172)
2013(20138)
2012(19646)
2011(18339)
2010(19034)
2009(17832)
2008(17592)
2007(15973)
2006(14975)
2005(14021)
作者
(53849)
(44390)
(44355)
(42213)
(28619)
(21185)
(20268)
(17262)
(16977)
(16283)
(15123)
(14732)
(14590)
(14498)
(14236)
(13934)
(13258)
(13101)
(13083)
(12988)
(11387)
(11186)
(10940)
(10337)
(10158)
(10134)
(10059)
(10001)
(9143)
(8900)
学科
(79084)
经济(78996)
管理(46101)
(44401)
(33118)
企业(33118)
中国(27462)
方法(26709)
(24461)
贸易(24441)
(23709)
(23673)
数学(22734)
数学方法(22440)
地方(22282)
(18051)
(17317)
业经(17308)
(16543)
银行(16511)
(16323)
金融(16323)
(16116)
农业(15219)
(14648)
(13242)
(12834)
环境(12111)
地方经济(11926)
(11316)
机构
学院(261070)
大学(260066)
(115886)
经济(113320)
研究(101613)
管理(92080)
中国(79656)
理学(76178)
理学院(75233)
管理学(74079)
管理学院(73585)
科学(58234)
(58037)
(55765)
(53205)
研究所(47309)
(45349)
中心(44868)
(42573)
财经(41786)
北京(38314)
(37709)
(37029)
(35878)
师范(35510)
农业(35483)
经济学(35474)
业大(35328)
(33978)
经济学院(31841)
基金
项目(155831)
科学(120888)
研究(117437)
基金(109843)
(95781)
国家(94945)
科学基金(78519)
社会(72856)
社会科(69132)
社会科学(69119)
(60351)
基金项目(55741)
教育(53230)
(52109)
自然(48298)
编号(48207)
资助(47244)
自然科(47062)
自然科学(47046)
自然科学基金(46168)
成果(42066)
(39909)
重点(35786)
课题(35675)
(35087)
发展(32462)
(31941)
(31632)
(30553)
创新(29670)
期刊
(141666)
经济(141666)
研究(92074)
中国(60425)
(43019)
(39246)
学报(37775)
管理(37482)
科学(35476)
(34814)
金融(34814)
教育(32757)
农业(29571)
大学(28900)
学学(26831)
经济研究(24049)
业经(23522)
技术(21976)
(21505)
国际(21205)
财经(20535)
问题(19909)
(17857)
(15619)
世界(15334)
商业(13236)
理论(12810)
技术经济(12615)
现代(12599)
(12451)
共检索到437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谷源洋  陈家勤  朴光姬  
一、国际经贸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世界经济增长的加快,带来国际贸易 的快速发展 80年代后半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3%,而世界商品出口量年均增长5.8%。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呈现负增长,国际贸易的增长率也随其下降,1991年世界商品出口量年均增长3.5%。1992年后世界经济转为正增长,国际贸易随之反弹,1992、1993和1994年分别为4.5%、4.0%和9.6%,1995年为8%。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阁  闫雪晶  
“九五”时期我国国际收支发展趋势分析贾玉阁闫雪晶任何一个与外部世界有经济交往的国家,其宏观经济目标都包含两种平衡,即实现经济增长、币值稳定、充分就业等的经济内部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经济外部平衡,这二者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般来说,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向丽  吴桐  
正在进行中的国际经贸规则重构背后实质为国际经济新秩序之争、世界经济格局之争,影响深远。既有规则的效应大幅下降、规则自身的不足以及美国的推动,是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主要原因。然而,美国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中面临着五大政策两难,包括打破既有国际经贸规则和重构新规则之间的政策两难、对外政治与对外经济政策之间的两难、对外经济与国内经济政策之间的两难、国内利益集团之间的政策协调两难、丁伯根法则两难等。后期美国将采取较为理性和务实的多领域平衡和折中政策,既延续以往某些政策,也会做出适当调整,以多方有效合作的方式重构国际经贸规则。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政府逐步放宽了对服务贸易的限制,国际服务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当前,服务贸易已成为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由以货物贸易为核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袁波  李光辉  权金亮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变化。经济全球化在带来开放发展的同时也来带来了受益不均。与此同时,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巨大挑战而且进展缓慢,区域一体化进程与自贸区建设不断加速,再加上主要大国在规则领域的诉求分歧扩大,使得各方希望对现行国际经贸规则体系进行变革与重塑。2016年以来,随着英国退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袁波  李光辉  权金亮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变化。经济全球化在带来开放发展的同时也来带来了受益不均。与此同时,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巨大挑战而且进展缓慢,区域一体化进程与自贸区建设不断加速,再加上主要大国在规则领域的诉求分歧扩大,使得各方希望对现行国际经贸规则体系进行变革与重塑。2016年以来,随着英国退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荣诚  
根据国务院关于新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批复和沿边开放的战略决策,新疆制订了“两线开放,贸易兴边”和“建立西北国际大通道”的发展规划,即以边境沿线开放为前沿,以铁路沿线开放为后盾,以两线城市开放为重点,形成点线结合,以点带面,辐射全疆的开放格局,使新疆对外开放和地边经贸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一自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以来,新疆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及时作出了一系列配套举措,提出了沿边、沿线城市开放的总体战略布署,明确了以地缘优势带动资源优势、以贸易先行促进产业连动,繁荣商业,扩大对外贸易,外引内联,共建通商口岸,尽快把新疆建成向西开放的贸易及旅游的国际大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雁灵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呈现出多元化、规范化、自由化的发展趋势,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给我国经济带来许多机遇和挑战。深入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并提出以国家和民族发展利益为立足点,既要有融入世界的魄力又要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开拓国富民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谐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席四  
国际服务贸易是世界贸易增长的亮点。近十年来 ,国际服务贸易增长超过国际货物贸易增长 ,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本文分析了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尹政平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贸规则面临新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重塑步伐加快,并呈现出规则理念从追求贸易自由向追求贸易公平演进、规则内容从边境上措施向边境后措施演进、规则性质从自愿型向强制型演进、规则执行从概念化向可操作演进、规则制定主导权的博弈更趋激烈、规则重构从以多边平台为主转向以自贸区平台为主等五大新趋势。我国应顺应国际经贸规则演变新趋势,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在部分领域和区域尝试实施高标准经贸规则,并提出符合我国利益的有中国元素的经贸规则,在融入现有规则体系过程中逐渐获得主导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亮  毛顺宇  胡文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持续蔓延叠加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因素,全球经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大。在此背景下,2020年中国外贸呈现出逆势增长回稳向好的态势,贸易结构得到持续改善,中国外贸发展形势存在诸多亮点。同时,也要看到在国际经贸新形势下,我国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韧性与"卡脖子"短板并存的危与机、新形势下中国贸易结构演进中的喜与忧以及中国外贸转型发展中的进与退。为此,需要以创新驱动加快外贸新旧动能转换,以制度创新推进结构性改革,以开放创新拓展外贸发展新空间,以创新全球治理提升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能力和话语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秉镰  林坦  
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高级的运输组织形式,可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通过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与质量,符合个性化需求对商品运输的要求,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多式联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当今,国际多式联运与生产领域的关系日益紧密,国际联运网络成为核心资源,班轮公司业务不断向陆地渗透。在这种形势下,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必须积极培育大型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构建国际联运网络;理顺管理体制,消除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以海铁联运为突破口,推进海陆联运网络发展;加快先进信息技术在国际多式联运业务中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