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3)
2023(13813)
2022(11292)
2021(10592)
2020(9157)
2019(20754)
2018(20862)
2017(40576)
2016(22064)
2015(24859)
2014(24809)
2013(24186)
2012(22209)
2011(19808)
2010(20010)
2009(18468)
2008(18062)
2007(15936)
2006(14062)
2005(12858)
作者
(61761)
(51368)
(50975)
(49104)
(32675)
(24369)
(23409)
(19998)
(19680)
(18299)
(17375)
(17332)
(16524)
(16290)
(16002)
(15765)
(15121)
(15006)
(14903)
(14886)
(13150)
(12551)
(12411)
(11888)
(11720)
(11635)
(11293)
(11271)
(10394)
(10193)
学科
(88439)
经济(88342)
管理(60458)
(55852)
(44451)
企业(44451)
方法(39531)
数学(35154)
数学方法(34625)
中国(27507)
(25616)
(23101)
(20150)
业经(19131)
(18227)
(16657)
贸易(16643)
(16397)
银行(16369)
农业(16284)
地方(16211)
(16169)
(15690)
(14716)
金融(14709)
(14652)
理论(14332)
(13434)
财务(13369)
财务管理(13339)
机构
大学(305916)
学院(303228)
(125224)
经济(122607)
管理(115260)
研究(102104)
理学(98016)
理学院(97005)
管理学(95104)
管理学院(94544)
中国(81159)
(64944)
(61905)
科学(60154)
(50650)
(49860)
财经(48393)
中心(48291)
(47086)
研究所(45437)
业大(43969)
(43907)
北京(40823)
(39748)
师范(39295)
经济学(39060)
农业(38969)
(37365)
(37097)
财经大学(35959)
基金
项目(199321)
科学(156588)
研究(146738)
基金(144949)
(126332)
国家(125349)
科学基金(107187)
社会(93122)
社会科(88262)
社会科学(88243)
(77053)
基金项目(75548)
教育(68688)
自然(68479)
自然科(66906)
自然科学(66886)
自然科学基金(65652)
(65057)
资助(60021)
编号(59975)
成果(49524)
重点(45014)
(44736)
(42386)
课题(41589)
(41069)
国家社会(38998)
教育部(38559)
创新(38510)
科研(38416)
期刊
(137530)
经济(137530)
研究(93211)
中国(63237)
(48227)
学报(47445)
(45338)
管理(44555)
科学(42782)
大学(36928)
教育(35544)
(34923)
金融(34923)
学学(34354)
农业(29895)
技术(27939)
财经(24324)
业经(22577)
经济研究(22418)
(20939)
问题(19155)
(16478)
图书(16273)
(15533)
理论(15362)
统计(15097)
(14583)
国际(14241)
技术经济(14206)
实践(13883)
共检索到467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勾东宁  徐溯洄  
"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是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积极参与甚至主导东亚区域货币联盟的前提和基础。"两岸四地"之间不断深化的经济贸易联系是推进货币一体化的有利条件,而且"两岸四地"对外开放度、贸易依存度和产品多样性较高,这些都是构成最优货币区的现实基础。同时,"两岸四地"也存在着生产要素流动性不强、通货膨胀率不同、金融一体化程度不等和政策不一致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两岸四地"各经济体的协调与合作来减缓甚至消除。"两岸四地"可以在充分了解并达成基本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经贸往来,通过各自的努力和彼此间的协同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各项指标尽量接近最优货币区所需要的水平,并逐步实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朝运  郑瑜  
近年来,两岸经贸交流持续发展,货币合作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引入货币替代理论,对新台币的货币替代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货币替代程度很低,主要表现为需求方的货币替代。本文同时对港币的货币替代进行考察,并将其与新台币的货币替代比较。分析表明,港币可以采取货币替代的模式实现与人民币的货币一体化,但新台币不适合采取这一模式。笔者认为可以参考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模式来实现两岸的货币一体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瑾婷  
本文借鉴Frankel(1999)的最优货币区内生性假定和动态博弈的相关内容分析货币合作问题,从理论层面上研究两岸四地各经济体之间满足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假定,笔者认为各经济体应以动态博弈推动货币一体化;然后文章通过实证检验两岸四地货币合作是否存在"内生性",结果表明,两岸四地符合货币合作的内生性假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元惠萍  陈浪南  
从分析人民币与新台币由目前的间接通汇到直接通汇,再到两种货币的自由兑换,最后实现两岸货币一体化的可能发展历程,指出了这一历程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建勋  官沁  李海英  
随着大陆与港澳台经济合作与交流的不断深化,区域内经贸联系愈加紧密,市场融合进一步加快。本文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视角出发,在对区域内经济周期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四变量SVAR模型,考察人民币成为该区域主导货币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内地与香港、台湾地区之间需求和货币冲击性并不对称,但外部和供给冲击呈现一定的对称,人民币、港币和新台币实际有效汇率对结构冲击也具有相似的响应路径。因此,在当前"两岸四地"尚不能实现货币统一的情况下,内地与港澳台之间更应充分开展汇率合作,加快贸易金融一体化进程,推动人民币成为该区域主导货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宏波  宋小宁  熊爱宗  
本文利用最优货币区指数模型就1983-2007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在此基础上采用1996年和2007年的截面数据计算并比较东亚地区各主要经济体的双边OCA指数,以期纵向分析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东亚经济一体化水平较亚洲金融危机前有所提高,货币合作成本降低,同时其内部已经形成以东南亚国家为主体的小型经济区,在区内先行开展货币合作具有较强可行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崔晓燕  杨玉波  王少平  
本文建立了一个三变量的结构VAR模型,分别从经济冲击的对称性、经济冲击的规模和经济体对潜在经济冲击的调整速度,以及实际有效汇率对各种冲击的响应三个方面,考察了东亚国家和地区组建最适度通货区的经济可行性。实证研究发现,目前东亚经济体并不满足建立一个全面单一的最适度通货区的条件,但是分别在日本和泰国,以及韩国、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组建子通货区却是可行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媛媛  
本文探讨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中国经济一体化问题。大陆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四地经贸交往不断融合,四地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已具备,但是四地间制度性合作仍欠缺,这不符合四地间经济高度融合的现实,在四地间开展制度性合作并最终建立中华经济区是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谭庆华  
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东亚货币一体化问题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国内研究很少从经济冲击相关性的角度来进行。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先对经济冲击相关性及其与货币一体化的关系进行阐述,再对现在研究经济冲击相关性最常用的向量自回归方法(VAR)进行介绍,然后对东亚地区的经济冲击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是东亚地区具有较弱的经济冲击相关性,暂不宜全面实行整体货币一体化,但可以考虑先在一些子区域内进行,并据此提出了初步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晓艳  
本文运用Bayoumi和Eichengreen(1996)建立的最优货币区指数模型,选择我国大陆和港澳台(以下简称"两岸四地")1985-2011年双边汇率、产出、双边贸易、通货膨胀等指标,检验两岸四地货币合作成本的变化情況。研究结果表明:产出扰动、双边贸易、地区经济规模、通货膨胀率差异是影响两岸四地货币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随着双边贸易的不断扩大,大陆与港澳台货币一体化的成本逐步降低,其中大陆与港澳地区之间的货币合作成本逐年降低,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货币合作成本则波动下降。为此,推动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应在继续深化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同时,率先推进港澳货币一体化,建立人民币与港币、台币的固定汇率机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磊  
2016年后,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协商进程中断,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若干后续协议无法签署或生效,虽然有偶然性的具体原因,但从全球范围来看,该现象既是全球性"逆一体化"背景下的产物,本身也是两岸关系中"逆一体化"的表现。政治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如果能够同步推进,二者可以形成良性的正反馈。现实的情况是,经济影响是全面的,政治投票却是局部的。局部范围内相对占优的选票决定了政权与政党的政策取向,形成对一体化具有现实阻力的"逆一体化"力量。"逆一体化"现象是随着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迅速推进开始出现的,两岸经济一体化过程中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盛九元  
两岸经济关系是在一国框架下形成的特殊经贸关系,20多年来,两岸经济互动正是在这一定位下逐步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以市场开放条件下的要素流动为内涵的经济互动成为两岸经济交流的主要动力,而两岸之间的同胞之情更成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双方互蒙其利,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也逐步形成,并向一体化的更高阶段迈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小衡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已自发形成的功能性一体化正在转为由两岸官方共同参与推动的制度性一体化。但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受到政治僵局等因素的阻碍,为此,两岸应分阶段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以最终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磊  
2016年后,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协商进程中断,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若干后续协议无法签署或生效,虽然有偶然性的具体原因,但从全球范围来看,该现象既是全球性"逆一体化"背景下的产物,本身也是两岸关系中"逆一体化"的表现。政治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如果能够同步推进,二者可以形成良性的正反馈。现实的情况是,经济影响是全面的,政治投票却是局部的。局部范围内相对占优的选票决定了政权与政党的政策取向,形成对一体化具有现实阻力的"逆一体化"力量。"逆一体化"现象是随着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迅速推进开始出现的,两岸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利益相对受损的岛内民众的"逆一体化"倾向是产生该现象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