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98)
2023(7512)
2022(6675)
2021(6240)
2020(5701)
2019(13269)
2018(13431)
2017(27700)
2016(15241)
2015(17527)
2014(18009)
2013(18104)
2012(17083)
2011(15457)
2010(15762)
2009(15132)
2008(15164)
2007(13829)
2006(12346)
2005(11293)
作者
(45364)
(38219)
(37820)
(36545)
(24149)
(18362)
(17623)
(14812)
(14298)
(13639)
(12913)
(12669)
(12135)
(12096)
(12090)
(11921)
(11708)
(11111)
(11071)
(11052)
(9564)
(9451)
(9292)
(8690)
(8639)
(8588)
(8562)
(8502)
(7788)
(7706)
学科
(69032)
经济(68958)
(38603)
管理(37796)
方法(32398)
数学(29520)
数学方法(29299)
(27777)
企业(27777)
中国(22493)
(20657)
(17352)
地方(15658)
(14002)
(13737)
农业(13663)
(13659)
贸易(13649)
(13266)
业经(12570)
(12405)
银行(12376)
(11859)
(11168)
金融(11166)
(9356)
(9302)
环境(9090)
(9059)
财务(9042)
机构
大学(227193)
学院(225210)
(98503)
经济(96459)
管理(82901)
研究(79316)
理学(70551)
理学院(69720)
管理学(68607)
管理学院(68177)
中国(60918)
(48376)
科学(47659)
(47323)
(42044)
(40643)
研究所(37778)
财经(37081)
中心(36051)
(34908)
(33459)
业大(33268)
农业(32060)
经济学(31847)
北京(30958)
(29579)
师范(29288)
经济学院(29136)
(27604)
(27434)
基金
项目(139925)
科学(108037)
研究(101999)
基金(100165)
(87204)
国家(86517)
科学基金(71877)
社会(64347)
社会科(60915)
社会科学(60895)
(54587)
基金项目(52987)
教育(46838)
(46000)
自然(44939)
自然科(43798)
自然科学(43782)
自然科学基金(42989)
编号(42295)
资助(42110)
成果(35573)
重点(32008)
(31942)
(31423)
课题(29245)
(27931)
教育部(27060)
科研(26960)
国家社会(26423)
(26343)
期刊
(110192)
经济(110192)
研究(70567)
中国(42755)
(37165)
(36008)
学报(35264)
科学(32383)
管理(28734)
大学(25849)
学学(24384)
农业(24270)
(23263)
金融(23263)
教育(20655)
技术(18677)
财经(18605)
经济研究(18241)
业经(17787)
问题(16167)
(16042)
(13231)
(12872)
统计(12181)
技术经济(12068)
理论(11922)
商业(11462)
实践(10611)
(10611)
国际(10575)
共检索到342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放  
建国后,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变化主要是由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以及市、镇的新建扩建、所造成的。而联合国在80年代中期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构成的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增长的60%是由于农村到城镇的迁移和市、镇的新建、扩建所致,城镇人口增长的40%来自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而在发展中国家,因农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和市、镇的新建、扩建而造成的城镇人口增长只占城镇人口增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放  
利用 1 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和 2 0 0 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 ,对在“四普”至“五普”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在新增长的城镇人口中 ,有 5 2 %是来自于地域的重新划分 ,有 31 %是来自于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 ,来自于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的只有 1 7%。本文认为 ,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应当主要依靠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 ,因此 ,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解决好从农村迁移到城镇的人口的就业和生活 ,使他们能够顺利向城镇转移 ,这对于 2 1世纪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汉良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从七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1985年的36.6%。与此同时,市镇人口的增长来源也在迅速地发生变化。本文试从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一、人口自然增长的动态变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祖宇   王桂新  
文章利用中国2010年以来全国人口普查、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及其他相关统计数据,测算并考察2011~2020年城市人口增长来源构成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城市人口规模仍在持续增大,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1~2020年的新增城市人口中,56%来自人口迁移,26%来自行政区划变动,自然增长仅占18%,人口迁移仍是推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因素;城市人口增长来源构成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三大增长来源对城市化发展贡献的差异趋于减小,迁移增长对城市化发展的主导作用有所弱化,自然增长与区划变动的影响相对增大。探讨城市人口增长来源构成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贡献,对把握中国新时期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的变化,推进城市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发业  岳钦艳  刘文英  
本文从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森林资源等方面的关系 ,透析了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怀阳,胡英  
根据80年代人口的发展状况,曾预计90年代初我国将要经历第三次出生高峰期的峰项,人口增长势头不会低于80年代,人口的发展形势仍会十分严峻。但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却出现了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的局面。在育龄妇女人数增多的情况下,人口出生率在短期内明显下降,这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从妇女初婚年龄、生育水平、计划生育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等方面分析近两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和特征,从而更客观、准确地认识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韶  朱志胜  
文章利用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1990~2010年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化及趋势演变,并就城镇化格局的合理性及变动成因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大城市主导的快速推进阶段,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会持续;但城镇化的速度会由于中国农村可流动人口减少而有所减缓。1990~2010年中国城镇化格局由分散趋向集中。城镇人口集中趋向东部沿海省区、典型城市群以及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齐普夫指数测算结果证实了以2000年为时间节点的中国城镇化格局由分散化向集中化的转变,目前中国城镇化格局正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七大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人口流动尤其是跨省跨地区的人口流动是引致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动的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晓峰  
古代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缓慢。近代 ,特别是东北开始大规模开发后 ,东北人口迅速增加。从 1 893年至 1 945年的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 ,东北人口数增加了 6倍 ,由 60 0万人增加到 40 0 0万人。大规模移民是近代东北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易富贤  
世界耕地、淡水、矿产、能源等分布极不均匀,中国人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不意味着不足。如果中国亩产增加到美国、荷兰现在的水平,那么粮食还将分别增加30%、70%。人口增加,对现有的资源只是"减法"地消耗;但更重要的却是"乘法"地使"非资源"(如氮气)变为新的资源(如氮肥)。"人口多导致环境污染"被过于夸大,发达国家由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监管机制的完善,环境反而更好。根据社会发展水平判断,即便停止计划生育并鼓励生育,中国人口也很难达到14亿,今后资源、环境等问题,主要是满足既定人口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农,曾昭俊  
文章从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城市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的发展具有趋同性,即城市规模越大,人口增长率越低;(2)迁移的惯性对城市人口增长起促进作用;(3)对外开放能显著促进城市的发展,在经济还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内陆地区,其作用尤为显著;(4)基础设施条件能显著影响城市人口增长的节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波  
本文运用迭代的方法计算出人口极限值xm和人口增长率r,用Logistic模型预测了我国人口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根据预测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庭延  张景曾  张经彦  
众所周知,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严重问题。以河北省为例,其人口总数由1949年的3086万增加到1990年的6159万,在42年间人口约翻了一番。与此同时,虽然经济发展较快,但1986~1989年间的平均人均国民收入仅达到890多元,而这一期间全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为3878元。差距如此之大,固然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