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0)
2023(8793)
2022(7856)
2021(7571)
2020(6725)
2019(15436)
2018(15597)
2017(31491)
2016(17376)
2015(20038)
2014(20668)
2013(20876)
2012(19796)
2011(18173)
2010(18657)
2009(17986)
2008(18188)
2007(16963)
2006(15362)
2005(14028)
作者
(53306)
(44878)
(44555)
(42750)
(28119)
(21562)
(20387)
(17521)
(16645)
(16116)
(15152)
(14998)
(14128)
(14113)
(13998)
(13966)
(13766)
(13040)
(12996)
(12799)
(11352)
(11344)
(11081)
(10282)
(10226)
(10216)
(10100)
(9945)
(9238)
(9065)
学科
(78107)
经济(78024)
(53353)
(47058)
管理(44013)
方法(32448)
(31546)
企业(31546)
农业(30804)
数学(29071)
数学方法(28734)
中国(22328)
业经(19429)
(18798)
(18763)
地方(16434)
(15712)
贸易(15702)
(15297)
(15137)
(14522)
银行(14495)
(13865)
(12276)
金融(12274)
(12008)
(11950)
(11077)
环境(10612)
农业经济(10292)
机构
学院(264687)
大学(261698)
(111911)
经济(109416)
管理(98921)
研究(91112)
理学(83575)
理学院(82676)
管理学(81293)
管理学院(80822)
中国(73932)
(63470)
(56368)
科学(55680)
(52684)
农业(48991)
(48555)
业大(44704)
中心(43763)
研究所(43328)
(42619)
财经(40638)
(36475)
北京(35953)
(34422)
师范(34103)
(33788)
经济学(33249)
(30827)
经济学院(30243)
基金
项目(161543)
科学(124665)
研究(120372)
基金(114263)
(98836)
国家(97911)
科学基金(81657)
社会(74385)
社会科(69986)
社会科学(69962)
(64581)
基金项目(60893)
教育(54257)
(53503)
编号(52060)
自然(51185)
自然科(49843)
自然科学(49828)
自然科学基金(48897)
资助(47170)
成果(43182)
(36485)
重点(36341)
(36328)
课题(35069)
(34737)
(32603)
(31179)
科研(30750)
创新(30521)
期刊
(133950)
经济(133950)
研究(79878)
(65391)
中国(53502)
农业(43880)
学报(41828)
(39653)
科学(38059)
管理(32197)
大学(31710)
(31675)
金融(31675)
学学(29916)
业经(27213)
教育(25156)
技术(23234)
(21173)
问题(20172)
财经(19991)
经济研究(18899)
(17142)
农村(15155)
(15155)
农业经济(14614)
(14562)
技术经济(14140)
(14133)
理论(14028)
经济问题(13688)
共检索到412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建文  董硕  
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重视,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直指“三农”问题,反映了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从我国二元制经济结构角度出发对“三农”问题产生的症结、解决对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本文认为“三农”问题决不是一个或几个孤立的问题和现象,其形成不是某一个因素造成的,实质是整个农村地域系统运行状态不佳,与其他地域系统不协调而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景熙  
本文认为“三农”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问题。作者借鉴西方社会学家T.帕森斯的社会系统论及其“四功能范式”对我国的“三农”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农村社会进步的不可持续性与农民生计的不可持续性交织而成的农村社会系统失衡问题;由于特定历史制度安排所造成的农村社会系统相对封闭以及内部子系统边界不清、功能模糊和反分化倾向,使大系统趋于“无序”或“混沌”状态。为此作者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城乡两个社会系统的融合。本文的对策思考是,应当以统筹和协调的系统论发展观为指导,在增加新农村建设投资的同时,推进农村政治、法律制度、道德规范教育等配套社会改革,促进农民行为模式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立见  
我国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早生、超生、偷生、抢生现象日益严重,原定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现在看来届时接近13亿已成定势。同时,尽管我国人口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其现状仍令人忧虑:法盲、科盲比比皆是;文盲半文盲有1.8亿人,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22.27%;残疾人口有5164万人。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给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形成了巨大压力;人口质量偏低,给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严亮  
物流是任何产业发展的基本需要,物流是否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直接影响产业发展水平。通过深入分析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体育产业的物流系统,提出发展体育产业物流系统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成文  
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系统分析马成文1998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指导方针,这反映出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的核心,它不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和落脚点,而且是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申长江  杨武  
技术整合是一个涉及各种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复杂集合。这要求我们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技术整合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文应用系统论分析的方法深入分析了技术整合系统的特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卫龙宝  葛永明  张维源  
本文从农业科技成果的特性及其供给,农业经营环境与农业科技成果需求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及农业科技成果的传递等方面,对观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障碍因素作了系统分析。作者认为,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是农业科技成果固有的特性所决定的,也与农业经营环境的相对不利有关,还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农业科技成果传递渠道单一、传递方式陈旧及传递能力的不足直接相联系。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英隆  
开放环境下可持续发展与现实的结构不平衡对接,形成转变发展方式的目标与要求。发展方式转变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一个复杂系统,也是一个长时间过程。要达到预期目标,需引入人与自然协调的系统管理方法。基于转方式的管理学诠释,从系统管理角度构建关于转方式目标、动力、成效评估的三维模型,要突出转方式的目标分解与连续性管理、内生源动力与外生动力相协调、效率与效果相统一等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伟平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劳动价值论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 ,需要通过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来解决。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 ,也包括人们认识观念的变化。为此 ,我们应对劳动价值论的创立目的、方法、实质内容和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会珍  郝力文  赵培松  
测量在制造过程的质量改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测量系统的分析成为企业质量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结合计量型测量系统的统计模型,并运用Excel分析制造过程测量方案中抽取样本数、测量人数及测量重复次数的选择对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误差估计的影响程度,最后给出测量系统重复性与再现性评定中的合理样本容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会珍  郝力文  赵培松  
测量在制造过程的质量改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测量系统的分析成为企业质量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结合计量型测量系统的统计模型,并运用Excel分析制造过程测量方案中抽取样本数、测量人数及测量重复次数的选择对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误差估计的影响程度,最后给出测量系统重复性与再现性评定中的合理样本容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金石  林翔岳  
一个地区、一个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于该地区以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环境和社会也会带来深远的影响。由于水资源开发的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涉及诸多部门和地区,因素复杂,耗费资金和资源大,要协调局部与整体关系,要兼顾当前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焦长丰  白人朴  
在建立我国粮食供给波动产生和传导图的基础上,分析了粮食供给波动产生或传导的系统内和系统外原因及不同原因在系统中的不同功能,重点分析了市场波动的放大和传导过程,包括农民市场供给粮波动放大的根本原因分析,完全自由竞争的中国粮食供求模型分析和政府行为的作用分析。认为我国粮食供给波动的深层次原因是种粮比较利益的波动,其深层次原因是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平抑粮食供给波动要求发挥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作用,宏观调控政策必须尊重市场对粮食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多个粮食市场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