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9)
2023(12450)
2022(9676)
2021(9174)
2020(7248)
2019(16086)
2018(16265)
2017(31853)
2016(17523)
2015(19738)
2014(20053)
2013(19539)
2012(18080)
2011(16491)
2010(16944)
2009(16010)
2008(15774)
2007(14682)
2006(13707)
2005(12543)
作者
(49237)
(41282)
(40720)
(39164)
(25891)
(19354)
(18540)
(15620)
(15602)
(14868)
(13993)
(13409)
(13058)
(13042)
(12814)
(12509)
(12077)
(12033)
(11900)
(11757)
(10486)
(10257)
(10035)
(9449)
(9440)
(9429)
(9391)
(9078)
(8340)
(8131)
学科
(72486)
经济(72341)
(52096)
(47890)
管理(44322)
农业(31635)
(29682)
企业(29682)
中国(26707)
方法(22198)
业经(21679)
数学(19486)
数学方法(19237)
(18517)
地方(18052)
(16625)
(14278)
(14197)
贸易(14185)
(14136)
银行(14126)
(14036)
(13859)
(13650)
(12394)
(11865)
金融(11864)
及其(11625)
(11520)
发展(11418)
机构
学院(250173)
大学(243011)
(107090)
经济(104654)
管理(92667)
研究(87278)
理学(77914)
理学院(77114)
管理学(75897)
管理学院(75443)
中国(70302)
(54869)
(51973)
(51267)
科学(49376)
(43455)
农业(41528)
(41387)
中心(41173)
研究所(38546)
财经(38445)
业大(38440)
(34733)
(34475)
师范(34226)
北京(32903)
(32534)
经济学(31394)
(30915)
经济学院(28311)
基金
项目(153522)
研究(122999)
科学(120420)
基金(107159)
(90890)
国家(89940)
社会(77368)
科学基金(76370)
社会科(72772)
社会科学(72754)
(61939)
教育(56011)
基金项目(55585)
编号(54405)
(50647)
成果(45602)
自然(44052)
自然科(42914)
自然科学(42904)
资助(42554)
自然科学基金(42104)
课题(38203)
(36325)
(34511)
重点(34451)
(32311)
(31951)
(31603)
(31578)
(31360)
期刊
(133722)
经济(133722)
研究(80669)
中国(59723)
(58794)
农业(39489)
(36160)
教育(35118)
学报(33348)
(33191)
金融(33191)
管理(32855)
科学(32330)
业经(27575)
大学(27225)
学学(25282)
技术(23763)
经济研究(19375)
问题(19314)
(18733)
财经(18695)
(16157)
农村(15325)
(15325)
农业经济(15116)
(13565)
世界(13371)
经济问题(13074)
(12672)
图书(12455)
共检索到404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青林  
我国提出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战略,通过"五化"协同发展来推动现代化建设。然而,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一直比较薄弱,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现代化,是"五化"之中的重要短板。要推进"三农"现代化,就要以要素现代化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以城乡一体化建设加速农村现代化,以农民的现代化催动农业现代化。对此,应加快推进"三农"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改革,建立并完善一系列的配套制度体系,为"三农"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立法定位兼具自贸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的叠加效应,表现为"比照经济特区"的授权立法方式。因此,引领区的司法保障也应兼顾传承与创新两大方面,在秉持"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基本理念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实现保障路径的贯通:一是司法主动回应立法变动,填补引领区"立法真空";二是准确定位政策功能,辩证把握引领区创新政策的司法运用;三是依法维护市场创新,贯彻司法对市场的谦抑原则;四是全面契合国际化需求,提升引领区司法的国际公信力。上述举措的实现需要构建全新的支撑平台,故设立国际商事法院不仅符合引领区的政策定位,而且具备相当之必要性与可行性。国际商事法院在管辖围界方面需要充分考虑"放宽协议管辖"等改革方向,在审判规则创新方面则应全面对接商事领域的国际通行规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俊显  罗贵榕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就成了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三农"发展不充分矛盾的重要内核。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符合"农"情,有利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发展的优化选择。本文通过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生产体系基本动力不足、产业体系一体化和信息化发展薄弱、经营体系可持续能力低等问题进行分析,在此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及经营体系,助推我国农村、农业的振兴以及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楠   杨思澎   余京洋  
西部地区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人才是强化西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西部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人才缺位困境尤为突出,如农业基础人才源头性缺位、农业现有人才整体性缺位、高端人才区域性缺位等。强化西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要做到完善基础教育机制,培育本土农技人才,形成地区发展内生力;发挥农林高校作用,推进学科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助力地区发展转型;加强地区吸引力,建立健全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提升地区发展活力;提升地区建设水平,促使优秀人才扎根西部,夯实地区发展基础;瞄准关键环节用好高端人才,补足弱点短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都兴方  郭军  
村实行公司化管理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都兴方,郭军所谓村实行公司化管理,就是将具备一定条件的村,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改变成为融农、工、商综合经营,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运用公司制的管理方法,管理村里的经济和各项事务,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益新  
加速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张益新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既是过去历史演进中的主旋律,也是今后迈向新纪元、步入小康和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江苏省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如果农业不能进一步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农村经济就不可能再上新的台阶,农民也将难以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武汉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罗涛  
依法治税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更是引领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径。不断深化我国税收法治现代化建设,是当前各级税务机关面临的核心任务。本文阐述了税收法治现代化的内涵和主要内容,指出了我国税收法治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和原因,并就进一步深化我国税收法治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廖晓军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把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放在财政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磊  李锦鑫  
新时代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职业教育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民生保障。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坚持全面性、适配性的实践遵循。实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而赋能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聚焦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教学改革等,从夯实基础、特色发展、协调推进三条进路着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陆生  彭与格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教育类型,对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近年来,新《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为职业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面对上述机遇,政府、职业院校、企业等应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首要任务,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育人体系,创新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持续深化“三教”改革进程。在战略实施层面,要以落实职业教育信息化2.0行动为“先手棋”,放大数字化技术溢出效应;以加快推进制度保障机制建设为“关键棋”,厚植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根基;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为“制胜棋”,创建开放互融式职教生态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松林  房正国  
"十四五"拉开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幕。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根本和前提,作为工业大省,江苏工业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应该在率先实现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并为全省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前列提供支撑。提出了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定位和表现形态,全面总结了江苏工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突出问题,分析了"十四五"期间江苏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江苏"十四五"期间推进工业现代化建的目标定位和具体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献  李宁辉  郭静利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不断融合,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四化同步发展,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本文基于在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认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按照统筹一体化发展思路,要坚持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用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用农业现代化的理念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以及用现代信息化的理念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四个重点方向。并结合四化同步理念与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仝若贝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发生转移,对农村现代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严重流失,对农村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大量荒地出现、农村空心化日益突出、农业劳动力日渐匮乏。文章提出,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有效利用土地;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培养技术人才等,将是农村地区走出劳动力流失困境,缓解对农业现代化建设负面影响的出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府培生  
1 德国现代化农业的主要经验 1992年5月中旬,我们苏州市代表团一行5人,应德国科隆大学地理学院教授约瑟夫·尼帕博士的邀请,对德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农业现代化考察,主要参观了他们的农牧区、山区和市场,感触很深,颇受启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薛兴利  岳书铭  吴士健  
从经济与技术两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阐明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分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后出现的体制、结构、入世、投资、“出路”等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