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81)
- 2023(6304)
- 2022(5305)
- 2021(4660)
- 2020(3889)
- 2019(8600)
- 2018(8416)
- 2017(16104)
- 2016(8475)
- 2015(9717)
- 2014(9609)
- 2013(9788)
- 2012(9593)
- 2011(9024)
- 2010(9187)
- 2009(8798)
- 2008(8449)
- 2007(7876)
- 2006(7531)
- 2005(6786)
- 学科
- 济(61088)
- 经济(60933)
- 管理(22408)
- 方法(19266)
- 业(17986)
- 企(15844)
- 企业(15844)
- 地方(15690)
- 学(15064)
- 数学(14969)
- 数学方法(14863)
- 中国(12723)
- 地方经济(11951)
- 业经(11817)
- 农(10128)
- 和(9313)
- 理论(8779)
- 财(8725)
- 制(7659)
- 经济学(7190)
- 环境(6966)
- 农业(6657)
- 融(6567)
- 金融(6566)
- 体(6356)
- 发(6194)
- 策(5663)
- 及其(5607)
- 银(5599)
- 银行(5570)
- 机构
- 大学(139349)
- 学院(135899)
- 济(65267)
- 经济(64060)
- 研究(55208)
- 管理(46553)
- 中国(39915)
- 理学(39047)
- 理学院(38524)
- 管理学(37850)
- 管理学院(37588)
- 科学(33246)
- 京(29778)
- 所(29290)
- 财(28368)
- 研究所(26398)
- 农(24581)
- 中心(23123)
- 财经(22157)
- 江(21753)
- 经济学(21671)
- 经(20006)
- 业大(19426)
- 院(19283)
- 农业(19252)
- 北京(19136)
- 经济学院(19037)
- 范(18594)
- 师范(18347)
- 省(17003)
- 基金
- 项目(84504)
- 科学(65874)
- 基金(61846)
- 研究(59470)
- 家(54943)
- 国家(54489)
- 科学基金(45166)
- 社会(41521)
- 社会科(38101)
- 社会科学(38081)
- 省(32039)
- 基金项目(31393)
- 自然(28001)
- 自然科(27312)
- 自然科学(27299)
- 划(27169)
- 自然科学基金(26843)
- 教育(26747)
- 资助(26116)
- 编号(22041)
- 重点(19623)
- 发(19382)
- 成果(19310)
- 部(18990)
- 国家社会(17264)
- 创(16374)
- 课题(16315)
- 教育部(16249)
- 科研(15982)
- 大学(15760)
共检索到222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光远
(五)从十二大前夕到现在在写了这两篇比较大的文章之后,可以说我对社会主义经济效果学要讲的话基本上都讲了。但是有一件事发生了,它对于我去建立这个学科来说,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那就是十二大前夕,当时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开始使用“经济效益”这个名词,而不象过去那样在文件上使用“经济效果”这个名称。我过去使用的一直是“经济效果”这个名称,现在我感到有必要在究竟使用“经济效果”还是使用“经济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光远
(一)从开始接触这个问题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建国以来,我国曾经有过一个不讲求经济效果的时期。一个对社会经济生活、社会经济发展负有领导责任、而且本身又直接拥有强大的国有经济的党和政府,却主张不要算经济帐,只算政治帐,这似乎是难以理解的事情,然而却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实。而且这样的时期并不短:从1958年到1978年长达二十年之久。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为这种思想的推行,作了政治上的准备。1958年“大跃进”时期,这种思想已经居于统治地位。“大炼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光远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82年十二大前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拨乱反正的会议。在经济效果问题上,实际上也“拨”了从1958年后二十年来“不讲求经济效果”之“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讲经济效果,不再视作应该批判的观点,相反地更多地主张要那样去做,成了“拨乱”之后“反”出来的“正”。于是在人们口常议论中乃至在会议上常常讲讲求经济效果的必要性。主张讲求经济效果的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宜楠 任克
三、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在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所犯的错误,简直多如牛毛,特别是中国,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和“一大二公”、“直接结合”、“计划经济”、“满足需要”等“左”倾空想教条主义的影响,全国长期形成了“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即“大锅饭”的严重局面,这是众所周知的。为了揭露这一点,同时通过这种揭露来阐明自己对于当前工资体制改革的见解,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徐节文专门写了一本书。这是共和国成立以来专门研究按劳分配问题的一本书,名曰《论按劳分配》,1982年7月由中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光远
(一) 在今天我国不论在城市或者在农村,凡是关心国家和社会大事的人,都听说过经济效益这四个字,都知道我们党中央近几年来一直非常强调在经济工作中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有的同志还注意到十二大规定的到二○○○年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的提法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工农业年生产总值翻两番。不过许多人恐怕没有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光远
(一) 今天我国不论在城市或者在农村,凡是关心国家和社会大事的人,都听说过经济效益这四个字,都知道我们党中央近几年来一直非常强调在经济工作中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有的同志还注意到十二大规定的到二○○○年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提法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工农业年生产总值翻两番。不过许多人恐怕没有想到对经济效益的研究还是一门学问,没有想到关于经济效益基本概念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经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培元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往往要对各项事业的改革成效进行评价,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也不例外。近年来人们经常引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为区分的标准。然而对两者各自的含意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别,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认识,这表现在一些议论之中,有关学术界也为此进行过专门性的讨论。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理解上的差别之一,似乎是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可能忽视或有损于社会效益;或在强调社会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洪远朋 于金富 叶正茂
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利益 ,经济学是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经济利益问题的科学。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以来 ,社会主义经济学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 ,采取了三种理论形态 ,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社会主义经济学 ,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 ,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与以往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利益观不同 ,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所倡导的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共享利益观”是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
关键词:
利益 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 共享利益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则行
谷书堂教授组织青年经济学者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为对象,撰写了理论经济学新著——《社会主义经济学新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综观全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突破了长期流行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特别是教科书的旧框框,建立了一个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对象、以经济运行为主体的新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宜楠
三、如何把小农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这是一个关于把个体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问题。这个问题和前一个问题有一个联系,即小生产和资本主义比较,小生产是更大的祸害,因此,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我们必须承认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来提高社会生产力。但资本主义不是个体经济发展的方向,我们不能用资本主义生产来代替小生产。那末,无产阶级怎样引导个体经济,既能摆脱小生产又能摆脱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逐步走上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呢? 1894年11月,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说:“第一,法国纲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洪银兴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开放进行了20年,这一场改革的成果在各个领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就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领域来说,首先是明确了检验经济理论、经济政策的生产力标准,这是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在经济领域的体现;其次是依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靖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也指出“现有大部分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的第三产业单位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总方向已经确立,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机组成部分的卫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灿
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所有制分析———对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思考●刘灿[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成都610074]一、对马克思所有制和西方产权理论的基本态度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提出了在保持国家所有权不变条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涛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思考,并结合中国实践形成了丰富和系统的经济学思想。习近平经济学思想涉及中国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已经形成脉络清晰、结构完整的体系,提出经济发展目标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经济发展动力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是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经济发展途径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经济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贡献了新成果和开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杨承训教授任主编、郭军教授为副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已于近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有以下特色:1.指导思想创新。该书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经济观点,坚持"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马克思主义立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