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6)
- 2023(9789)
- 2022(8455)
- 2021(7960)
- 2020(6965)
- 2019(16101)
- 2018(15902)
- 2017(31148)
- 2016(17391)
- 2015(19495)
- 2014(19813)
- 2013(20015)
- 2012(19103)
- 2011(17502)
- 2010(17835)
- 2009(16675)
- 2008(16940)
- 2007(15700)
- 2006(13874)
- 2005(12365)
- 学科
- 济(78519)
- 经济(78442)
- 业(51538)
- 农(47175)
- 管理(40817)
- 方法(33307)
- 农业(31045)
- 企(30105)
- 企业(30105)
- 数学(29761)
- 数学方法(29471)
- 业经(19292)
- 中国(18840)
- 地方(18030)
- 学(17648)
- 财(17594)
- 制(15435)
- 贸(15032)
- 贸易(15025)
- 易(14566)
- 发(11449)
- 银(11347)
- 银行(11297)
- 体(11007)
- 融(11004)
- 金融(11000)
- 行(10814)
- 环境(10480)
- 农业经济(10465)
- 策(10201)
- 机构
- 学院(262941)
- 大学(259989)
- 济(108855)
- 经济(106688)
- 管理(95591)
- 研究(94228)
- 理学(82789)
- 理学院(81781)
- 管理学(80201)
- 管理学院(79730)
- 农(71344)
- 中国(70769)
- 科学(61762)
- 农业(55511)
- 京(54879)
- 所(50976)
- 业大(49341)
- 财(47161)
- 研究所(46705)
- 中心(43424)
- 江(41043)
- 财经(37573)
- 范(35361)
- 师范(34965)
- 农业大学(34374)
- 北京(34081)
- 经(34012)
- 经济学(33145)
- 院(32203)
- 州(31980)
- 基金
- 项目(174840)
- 科学(135454)
- 基金(125810)
- 研究(123296)
- 家(112160)
- 国家(111178)
- 科学基金(92247)
- 社会(77578)
- 社会科(73029)
- 社会科学(73001)
- 省(69822)
- 基金项目(67420)
- 自然(60429)
- 自然科(58924)
- 自然科学(58899)
- 划(58612)
- 自然科学基金(57826)
- 教育(55128)
- 资助(51128)
- 编号(50463)
- 成果(40515)
- 重点(40147)
- 发(39537)
- 部(38945)
- 农(38384)
- 创(35350)
- 课题(34617)
- 科研(33978)
- 计划(33719)
- 创新(33251)
- 期刊
- 济(127045)
- 经济(127045)
- 农(72911)
- 研究(72898)
- 学报(49918)
- 中国(49495)
- 农业(49078)
- 科学(44279)
- 大学(36557)
- 学学(35091)
- 财(34627)
- 管理(28587)
- 业经(26829)
- 融(25399)
- 金融(25399)
- 业(24359)
- 教育(21751)
- 技术(19834)
- 问题(18453)
- 经济研究(18397)
- 财经(18106)
- 版(16463)
- 经(15546)
- 农村(14605)
- 村(14605)
- 世界(14138)
- 农业经济(14119)
- 业大(14076)
- 资源(13671)
- 技术经济(13226)
共检索到387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恒青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区农民收入增加,生活得到逐步的改善。据对农村住户收支的抽样调查,1986年,平均每人纯收入达到316.10元,比1954年增加250.82元,增长3.84倍,平均每年递增5.22%,其中:1979年至1986年平均每年递增12.73%。在收入增加的基础上,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1986年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283.87元,比1954年增长3.36倍,平均每年递增4.86%。其中:1979年至1986年平均每年递增13.18%。农民生活明显改善,生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建伟 张立中
根据不同的草原畜牧业类型,将内蒙古牧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东部草甸草原畜牧业区、中部典型草原畜牧业区、西部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畜牧业区。在分析不同地区牧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差距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地区牧民的消费结构差异、实物消费差异、住房条件差异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
草原畜牧业 牧民消费 地区差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冯海发
消费需求对产业结构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为了全面认识我国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并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需求导向依据,我们基于实际统计资料,以农村改革全面开始的1979年为时界,对我国农民消费结构的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初晴 李纪珍
利用2017年度北京市创新资金项目的5448条专家评审打分数据,对不同类型专家的评分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科研类专家的评审打分显著高于企业类专家,而政府类专家和投资类专家的评审打分显著低于企业类专家;专家地位对科研类专家和投资类专家的评审打分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政府类专家的评审打分没有显著影响;在评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专家地位对投资类专家评审打分的正向调节作用会进一步提升,而对科研类专家评审打分的正向调节作用有所降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珊珊 王德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消费结构逐步优化,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我国农民消费仍处于以生存型消费为主的低水平阶段,总体消费质量仍然不高。农民消费直接制约着农村市场的发展,从而关联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农民消费水平与结构升级,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农民 消费结构 消费质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欣芝 许彦彬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中由政府主导型、农村能人领办型和公司领办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而且还在与地方政府的互动中成为政府扶持资源的主要获取者和受益者。文章首先对不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与地方政府互动时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务之急是要理清地方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即应该扮演好引导者、服务者、提供者与监督者的角色。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地方政府 角色定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利昌 孔晓雯 侯嘉钰 文鸿娣 林煜 郑培杰
广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但城市郊区的农业短时间不可能彻底消失,且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也需要消费大量的粮菜果等农产品,由此,便出现了"农民农"这个特殊群体。本文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对城郊"农民农"群体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广州城郊"农民农"群体生存状况的对策,以期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民农 消费结构 调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惠英 顾焕章
:本文利用 1999年江苏省 340 0个农户消费的截面数据 ,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分析 ,得出农户的消费倾向、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关 农民消费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消费 消费结构 需求弹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以不同类型农民所拥有的资本类型为切入点,分析不同路径城镇化的人群特征及其可持续性水平,找寻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具体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分为以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群体为主的主动城镇化和以被征地农民群体为主的被动城镇化,不同群体的城镇化可持续性存在差异。"产业—城镇"协调发展是同时解决两种途径农民城镇化的关键。除了安居和乐业并重外,可持续性城镇化提升的制度供给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考虑代际差异、提升综合资本等方面考虑。
关键词:
城镇化 路径 可持续性 不同类型农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虹颖 吴文恒 杨新军 张敬飒
不同类型农村地区具有不同的能源消费取向,其造成的用能排放也呈明显的区域差异。研究农户生活用能排放分异,对深刻认识区域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区域用能和环境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渭河下游临渭区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方式获取基础数据,采用排放系数法测算平原地区、黄土台塬、秦岭山地的农户生活用能排放,利用灰色关联法识别用能排放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不同类型地区农户生活用能排放差异显著。沼气比例较大的黄土台塬用能排放最低(1850.43 kg),薪柴为主的秦岭山地用能排放最高(2556.68 kg),多元化用能的平原地区排放居中(1863.20 kg)。2生活用能主要污染物CO2的排放量由平原向台塬、山区依次升高;其余污染物排放量高低,三类地区并无固定顺序:TSP排放秦岭山地居高,固体废弃物排放平原地区居多,这与各类地区主导用能类型相关。3影响用能排放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区域能源供应能力,亦与区域环境影响下农户特征差异有关,依次为农户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和职业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惠英 钟秋波
本文通过对在北京市打工的农民工的消费问卷调查数据,运用ELES模型从代际差异的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消费结构。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在消费方面仍以满足基本生活为主,他们对食品和居住的消费居于各项消费品之首,由于代际差异,两代农民工对8大类消费品的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第一代农民工 消费结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包振强 范金 周青春
论农村消费结构的优化──江苏农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包振强,范金,周青春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及全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1993年江苏农民人均年收入为1267元,比1954年增加13.4倍,其中,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丹 赵冬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飞 石祖梁 李想 方放 郑顺安 刘申 孙仁华
[目的]为明确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推动我国东南丘陵区农村经济和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以19912014年农村能源的统计数据为基准,选取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海南等8个省(市),系统分析了煤、电、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秸秆、柴薪、沼气和太阳能等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1)从能源消费强度看,东南丘陵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以2004年为分界点),2014年较1991年降低了14%;农村生活能源人均消费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增幅为3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