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0(15)
- 2019(18)
- 2018(27)
- 2017(35)
- 2016(26)
- 2015(28)
- 2014(29)
- 2013(38)
- 2012(35)
- 2011(22)
- 2010(39)
- 2009(34)
- 2008(42)
- 2007(26)
- 2006(39)
- 2005(42)
- 2004(34)
- 2003(53)
- 2002(44)
- 2001(56)
- 学科
- 济(117)
- 经济(115)
- 中国(71)
- 教育(60)
- 管理(56)
- 学(53)
- 业(44)
- 企(38)
- 企业(38)
- 融(35)
- 金融(35)
- 世界(33)
- 财(31)
- 制(28)
- 发(28)
- 理论(28)
- 行(27)
- 银(27)
- 银行(27)
- 经济学(26)
- 策(24)
- 问题(24)
- 业经(22)
- 体(22)
- 发展(20)
- 展(20)
- 财政(19)
- 信息(18)
- 农(18)
- 划(18)
- 机构
- 大学(407)
- 学院(288)
- 研究(207)
- 济(157)
- 经济(153)
- 中国(145)
- 京(134)
- 所(126)
- 教育(114)
- 财(112)
- 研究所(108)
- 管理(108)
- 北京(99)
- 师范(86)
- 科学(86)
- 范(86)
- 师范大学(83)
- 江(81)
- 省(74)
- 理学(69)
- 院(69)
- 中心(66)
- 财经(66)
- 理学院(65)
- 管理学(65)
- 管理学院(63)
- 部(61)
- 系(60)
- 经(59)
- 市(58)
共检索到1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定义我们正处于怎样一个时代:GDP保持着高速的增长,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各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矛盾与冲突令我们始料未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陶志琼
从上学到教书到做教育研究者与学校打交道已有40年了,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学校",今天想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需要的是把墙壁上的美好宣言变成师生日常行动的学校。一次,我去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做教师培训。刚进校门,一位刚巧经过我身旁的学生爽朗地向我问好:"客人老师早上好!"这是一位脸上带着灿烂笑意的小学生。受到她的感染,我也眉开眼笑地亲切地问候了一句:"同学早上好!"在上楼的时候,碰到一位老师也亲切地问候了"您好"。我怀着阳光明媚的心情走到行政楼四楼会议室门口时,发现了一个秘密:门边的外墙壁上挂着一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庆昌
让教学适合学生正在成为当代教育的追求,初看起来,这像是因材施教的古老思想在今天新的表达形式,实际上却是教育者在人本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时代中发出的目的性的和本体性这呼唤。我们今天之所以追求"适合学生的教学",说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符合教育时代精神的,对"适合学生的教学"的呼唤、寻求和创造,实际上表达了时代对教育发展的呼唤。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学校教育的竞技化加剧了民众对于教育的焦虑,学业竞争失败后的"躺平"又激发了公众对于教育价值的争议。前期的焦虑与后期的"躺平"看似两个极端,却有着相似的本质。究其根本,都是偏执一端、非此即彼的思维。我们时代社会在加速发展,技术在加速进步,教育本身也在加速,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教育焦虑和"躺平"的发生。为纾解教育的焦虑,避免"躺平"心理蔓延,我们需要全面理解教育的本质,调整教育的心态。教育的要义在于秉承"中庸之道",避免"过度"与"不及"。我们需要以"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和"正在有意无意之间"的心态,获致一种适度的教育和圆满的德性;以"无可无不可"和"有为有不为"的心智,生成教育的智慧,成就智慧的教育。
关键词:
教育功用 教育价值 教育结果 教育心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金生鈜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民主与教育的关系,论述了教育民主的内涵以及价值。提出民主作为生活方式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类生活关系的和谐和人格的优秀发展,是社会形成和谐的共同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共同体的方式。民主对扩大社会和个人的福祉都是有价值的。从民主的智力条件和心理条件来看,教育是民主的重要条件,这是因为教育培养公民的理性、德性、个性以及民主所需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教育的民主化是教育实现其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教育民主涉及教育价值的实践方式,也涉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育民主是教育健康、有序、和谐的生活方式。教育民主意味着要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通过提供选择的自由、理智的开放和实际的参与机会来形成学生的公共道...
关键词:
教育民主 公共精神 公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炳才
我们是否需要控股*陈炳才在与外国企业的合资中,中国企业是否应该控制51%以上的股份,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甚至把这个问题与民族工业相联系,因此,有必要做研究。一、股权问题的基本状况根据《中国统计提要(1996)》提供的数据,1995年外商投资企业合计2...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钧
开放大学是上个世纪70年代高等教育的一项创新,被视为20世纪后半期教育界的最大突破。与传统大学最大的不同是:开放大学没有入学门槛,宽进严出,并在学习时间、地点和方法上给学习者提供极大的便利。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开放大学,但探讨和分析开放大学的内涵及模式却很有必要。
关键词:
开放大学 大学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宣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研究制订工作要求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规划纲要》是一个对我国教育带有未来指向性、全局性的长期战略谋划,是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就高等教育而言,《规划纲要》必须体现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实现教育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针对需要怎样的高等教育、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在人民网举办的座谈会上宣勇教授认为这些都是《规划纲要》应回答的问题,为此,他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描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理想状态。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亚军
我们需要敬业精神张亚军(贵州大学)一个偶然的机会,几位曾经是同行后又离职“下海”的朋友相遇了。闲聊之中,除了各自叙述不同的艰辛和境况外,也流露出对图书馆的深深怀念和某种失落。他们说,若不是图书馆太清贫,谁愿这样……不用苛求这几位朋友。毕竟,我们这个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任何时代,大学之所以是大学都有赖于我们对大学共同底线的坚守。早期的大学虽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但时至今日,大学已成为整个人类共享的智慧之花。大学的理想在于实现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间的平衡,20世纪研究型大学的兴起破坏了这种平衡,近年来创业型大学的兴起又显示出企业化可能正在突破大学的传统边界。当今时代,理性大学和文化大学已逐渐衰落,以研究型和创业型为标志的世界一流大学正成为时代的宠儿。但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那些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只是政府和企业想要(want)的大学,而非我们需要(need)的大学。我们需要的是致力于人的自由和解放事业,能够培养"好人"的"好大学"。
关键词:
大学 研究型大学 创业型大学 好大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林伟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开启了一个叫作"人工智能"的新时代。60年来,人工智能经历了从爆发到"寒冬"再到"野蛮生长"的发展历程。眼下人工智能发展狂潮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由企业界启动和引领的。2016年以来,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呈现井喷式发展。相关数据显示,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和英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目前三个国家相关企业数量占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65.73%。人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我一直很关注日本,不仅关注这两天有日本科学家获得2016年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关注被誉为日本"国宝级匠人"的新津春子。最近还看了美国人写的与日本有关的两本书:《丰田人才精益模式》和《日本第一》,受益匪浅,尤其是美国的社会学家傅高义(也是《邓小平传》的作者)写的《日本第一》,今天读来感触尤深。《日本第一》首次出版于1979年,距今已近40年。在这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日本经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冷洪
以前在企业工作的时候,我就发现老板从来不看我们财务部的报表。后来我明白,一是老板看不懂,二是我们财务的账与他心目中的账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们的财务是基于会计准则和会计科目来处理交易和编制报表的,在反映经济事务和公司价值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举个例子来说,钢铁贸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徐宝忠
教育培训和能力的开发是一个组织经济成果及其他效益的决定因素。能力开发是一切组织中人事管理系统的核心。会计作为一个人,隶属于每一个组织,会计作为一个职业又形成一个自身的组织,而且在这个两重组织中都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会计的能力直接决定着其所在组织的利益。2005年财政部启动了高级会计人才培训工程,旨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会计行业发展要求,通过系统知识学习、专题研究与研讨、强化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学员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学员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打造一批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永军
现实教育实践对儿童立场的理解存在一定误区,如不负责任地任意拔高儿童,迎合迁就儿童,抽象、浪漫、伤感甚至是浮夸地谈论儿童立场。今天,我们亟需正确对待儿童立场,首先必须尊重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其次是严格要求儿童,在教育上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引导儿童;再次是在实践操作中,儿童立场应当因地制宜,而不能以抽象的、普遍的、一般的观点来对待每一个儿童。
关键词:
儿童立场 正确对待 全域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