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2)
- 2023(2384)
- 2022(1826)
- 2021(2073)
- 2020(1545)
- 2019(3684)
- 2018(3722)
- 2017(4990)
- 2016(4061)
- 2015(4638)
- 2014(4908)
- 2013(3939)
- 2012(3684)
- 2011(3525)
- 2010(3794)
- 2009(3186)
- 2008(3028)
- 2007(2865)
- 2006(2726)
- 2005(2658)
- 学科
- 教育(18552)
- 中国(8958)
- 学(7867)
- 理论(6501)
- 教学(5990)
- 济(5503)
- 经济(5499)
- 思想(3558)
- 政治(3403)
- 发(3377)
- 研究(3354)
- 发展(3305)
- 革(3294)
- 改革(3195)
- 展(3183)
- 高等(3180)
- 管理(2982)
- 学法(2888)
- 教学法(2888)
- 思想政治(2867)
- 政治教育(2867)
- 治教(2867)
- 德育(2847)
- 学校(2826)
- 教育改革(2788)
- 经济学(2720)
- 学理(2520)
- 学理论(2520)
- 生(2411)
- 计算(2255)
- 机构
- 大学(50610)
- 学院(44155)
- 教育(25926)
- 研究(20642)
- 范(18293)
- 师范(18234)
- 师范大学(15351)
- 京(12845)
- 科学(11740)
- 职业(10604)
- 所(10242)
- 教育学(10011)
- 技术(9797)
- 研究所(9370)
- 北京(9273)
- 济(8970)
- 江(8638)
- 经济(8472)
- 管理(8266)
- 中国(7782)
- 中心(7591)
- 教育学院(7343)
- 职业技术(7261)
- 院(7246)
- 理学(6537)
- 州(6483)
- 理学院(6315)
- 技术学院(6301)
- 研究院(5998)
- 管理学(5993)
共检索到81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宣勇
高等教育学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等教育学体系已完成创设,但在当下缺乏解释力,亟待完善升级;高等教育研究空前繁荣,但对实践缺乏指导力,亟待精炼整合;高等教育处于教育的龙头地位,但理论创新缺乏引领力,亟待自主建构。未来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要围绕“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的建设来展开: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设要重在自主,学术体系建设要重在协同,话语体系建设要重在融通。重视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三大来源: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规律性意识、政府政策供给中的真理性共识、学者总结提炼创新的系统性学识。建立一个由高等教育活动的实践者、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者三者共同组成的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生产的三螺旋模式。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自主知识体系 三螺旋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宣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研究制订工作要求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规划纲要》是一个对我国教育带有未来指向性、全局性的长期战略谋划,是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就高等教育而言,《规划纲要》必须体现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实现教育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针对需要怎样的高等教育、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在人民网举办的座谈会上宣勇教授认为这些都是《规划纲要》应回答的问题,为此,他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描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理想状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浪 庞学光
科技与人文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停息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广泛又深刻的课题,反映到职业教育领域表现为: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养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精神科学教育学派倡导的"教育即文化"的命题给出了很好的启示:唤醒、陶冶、理解、体验、表达、反省等是职业教育领域应着力加强的方面。
关键词:
科技 人文 职业教育 精神科学教育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实践中高等教育的发展导致了高等教育学的产生,高等教育学的兴起客观上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繁荣。当前伴随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面临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用武之地,这是机遇;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能否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尚存在不确定性,这是挑战。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要从实践出发,通过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来实现学科存在的价值,并通过专业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为赢得更广泛的学科承认而努力。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学 学科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学校教育的竞技化加剧了民众对于教育的焦虑,学业竞争失败后的"躺平"又激发了公众对于教育价值的争议。前期的焦虑与后期的"躺平"看似两个极端,却有着相似的本质。究其根本,都是偏执一端、非此即彼的思维。我们时代社会在加速发展,技术在加速进步,教育本身也在加速,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教育焦虑和"躺平"的发生。为纾解教育的焦虑,避免"躺平"心理蔓延,我们需要全面理解教育的本质,调整教育的心态。教育的要义在于秉承"中庸之道",避免"过度"与"不及"。我们需要以"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和"正在有意无意之间"的心态,获致一种适度的教育和圆满的德性;以"无可无不可"和"有为有不为"的心智,生成教育的智慧,成就智慧的教育。
关键词:
教育功用 教育价值 教育结果 教育心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毛金德
来自学术界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双重质疑导致了教育学的合法性危机。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现代学科制度得以确立。科学知识型通过学科化知识治理方式重新定义了知识标准,建立了新的知识帝国并占领了最高位置。在科学知识型的傲慢与偏见诱导下,教育学学科建设步入误区。实践乃是教育学的家。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满足教育实践需要的教育学。教育实践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横跨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三个世界",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种文化"。教育实践的特点决定了教育学术的形态。与其沉迷于建立统一的教育学,不如基于教育实践分别建立科学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和人文教育学三分天下、各司其职的"大学教育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时代
高等教育民族化伴随着国家现代化及经济、科技、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而产生和发展,只有在对传统文化教育和外来文化教育进行双重“扬弃”的过程中,才能发展有民族特色和国际意识的中国高等教育。应尊重教育传统的民族化,要重视现实国情的民族化,要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 民族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论及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教育学只是普通教育学的简称,在这种意义上,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完全是并列的关系。要想摆脱这种逻辑上的困境,使得“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成为客观的事实,重建完备的教育学是必需的前提。
关键词:
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陶志琼
从上学到教书到做教育研究者与学校打交道已有40年了,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学校",今天想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需要的是把墙壁上的美好宣言变成师生日常行动的学校。一次,我去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做教师培训。刚进校门,一位刚巧经过我身旁的学生爽朗地向我问好:"客人老师早上好!"这是一位脸上带着灿烂笑意的小学生。受到她的感染,我也眉开眼笑地亲切地问候了一句:"同学早上好!"在上楼的时候,碰到一位老师也亲切地问候了"您好"。我怀着阳光明媚的心情走到行政楼四楼会议室门口时,发现了一个秘密:门边的外墙壁上挂着一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由于高等教育研究产生于教育学之外,长期以来很多研究完全没有把高等教育置于教育系统之内。在多学科的视野中,高等教育问题更多地被视为各学科共享的社会问题而非单纯的教育问题。由于教育学视角的缺失,高等教育学显得名不副实,高等教育研究成为一个无根的宽泛的多学科领域。虽然在组织建制层面上,当前高等教育研究在学科制度化方面已经取得进展,高等教育学在我国的大学里也已经获得了学科建制,但在学科的层面上,高等教育研究必须进行反思与否思,重新审视教育学之于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大价值,明确"高等教育"教育学是高等教育研究走向成熟或高等教育学实现学科独立不可或缺的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邬大光 李君筱
高等教育学是我国独有的学科,作为学科建制在我国已有40年的学科史。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亟需高等教育学的理论支持。基于高等教育学走向“成熟”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学还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高等教育学“成熟”的特征包括能够解释实践中的高等教育现象,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引领高等教育未来。影响高等教育学“不成熟”有内外部原因,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命运与其成熟度紧密相关。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实践 自主知识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江
本文从高等教育学的一个特殊视角来考察德育,即将德育作为高等教育实现的途径予以讨论,旨在从一个新的侧面来重新认识德育的地位。文章在描述了德育的历史与现状,并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改进高校德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高等学校 德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简介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全称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研究会)是中国高等按育学会的团体会员,是专门从事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研究会成立于1993年10月19日。研究会的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龙
常识是不同学科之间建立共同认知和理解知识的经验组合。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往往将对高等教育活动的常识当作研究内容的全部,这使得研究成果的解释力变得扑朔迷离。真正的高等教育学是一门说理的学科,其学科传统建立在以专业知识对高等教育的运行规律进行说理的原则上,进而帮助人们理解学科特征。从更长远的视角看,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获得认同并不来自于其借用了多少所谓的科学方法,而在于其是否拥有更宽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想象力,有想象力的学科方能展示出更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常识 传统 想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龙
想象力对于学科而言意味着一种独特的"心智品质",这种心智品质塑造了学科的性格与知识生产方式,并产生了相应的社会影响力。不同的学科呈现不同的社会影响力,使得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价值差异。高等教育学在大学中的位置极为尴尬,它自诞生起就一直面临着不被承认的危机。实际上,高等教育学的危机并非缺乏想象力,而是对高等教育学想象力的内涵没有明确的建构指向。高等教育学的想象力应该由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起的学科空间、拥有上下级学科的知识链条、在社会科学共同尺度内具有超越性的知识构成。高等教育学只有重新构建属于自身的想象力才意味着知识的超越与升级。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想象力 心智品质 学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