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319)
2021(1317)
2019(2547)
2018(2619)
2017(5131)
2016(3037)
2015(3555)
2014(3597)
2013(3553)
2012(3655)
2011(3216)
2010(3504)
2009(3448)
2008(3687)
2007(3625)
2006(3613)
2005(3611)
2004(3269)
2003(3212)
2002(3012)
作者
(9136)
(7418)
(7403)
(7278)
(4727)
(3546)
(3420)
(2912)
(2854)
(2819)
(2623)
(2534)
(2521)
(2404)
(2384)
(2322)
(2259)
(2215)
(2173)
(2094)
(2034)
(1835)
(1793)
(1789)
(1729)
(1727)
(1693)
(1630)
(1612)
(1596)
学科
(11797)
经济(11764)
管理(9026)
(8371)
(6775)
企业(6775)
中国(4909)
(4689)
(4632)
(4549)
(3278)
银行(3278)
(3233)
教育(3206)
(3168)
贸易(3162)
(3114)
(3111)
(3069)
(2838)
地方(2820)
税收(2805)
农业(2792)
业经(2790)
(2773)
理论(2737)
(2673)
金融(2673)
(2579)
方法(2572)
机构
大学(45391)
学院(44746)
(18708)
经济(18133)
研究(17417)
中国(15406)
管理(14257)
(11699)
(10686)
理学(10515)
理学院(10361)
管理学(10126)
管理学院(10037)
(9811)
科学(9509)
(8952)
研究所(8097)
中心(8011)
财经(7933)
北京(7745)
(7300)
师范(7283)
(7166)
(6999)
(6936)
(6618)
人民(6306)
(6005)
师范大学(5800)
银行(5787)
基金
项目(18767)
研究(16182)
科学(14046)
基金(12107)
(9793)
国家(9664)
社会(9522)
社会科(8680)
社会科学(8674)
成果(7954)
教育(7697)
科学基金(7674)
编号(7397)
(7338)
(6099)
课题(5826)
基金项目(5707)
资助(5636)
(4974)
(4905)
(4480)
(4466)
阶段(4462)
重点(4311)
项目编号(4302)
(4184)
(4118)
阶段性(4110)
自然(3988)
规划(3944)
期刊
(29889)
经济(29889)
研究(20358)
中国(12207)
(9973)
教育(8767)
(8045)
金融(8045)
(7337)
管理(6634)
学报(5554)
科学(5066)
财经(4556)
业经(4522)
大学(4439)
农业(4285)
问题(4285)
经济研究(4087)
(3990)
技术(3881)
(3878)
学学(3782)
(3575)
国际(3267)
图书(3107)
会计(3045)
(2840)
论坛(2840)
理论(2748)
(2731)
共检索到90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本·法因  阿尔弗雷多·萨德·费略  金梦迪  方然  保国伟  林日新  
本文从13个方面探讨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它们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不能仅将新自由主义看成是一种强有力的思想,或者是经济、社会政策的一种变化,它本质上也不是国家与市场间关系的转变,或者工人与资本尤其是金融间关系的转变。相反,新自由主义是金融化下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就其本质而言,新自由主义的特点、影响和成果呈现出高度多样化,反映了学术、意识形态、政策和实践的特定组合。反过来,这些组合被附加到特殊的物质文化中,导致了(多样化的)日常生活的新自由主义化,并且进一步影响了经济增长、波动和危机的具体方式。最后,本文认为,在新自由主义自身内外都有可替代的选择。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本·法因  阿尔弗雷多·萨德·费略  金梦迪  方然  保国伟  林日新  
本文从13个方面探讨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它们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不能仅将新自由主义看成是一种强有力的思想,或者是经济、社会政策的一种变化,它本质上也不是国家与市场间关系的转变,或者工人与资本尤其是金融间关系的转变。相反,新自由主义是金融化下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就其本质而言,新自由主义的特点、影响和成果呈现出高度多样化,反映了学术、意识形态、政策和实践的特定组合。反过来,这些组合被附加到特殊的物质文化中,导致了(多样化的)日常生活的新自由主义化,并且进一步影响了经济增长、波动和危机的具体方式。最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新自由主义理论流派及其发展的基础上认为,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全球“一体化”,其本质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向国际垄断资本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作为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同将新自由主义范式化、政治化和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华盛顿共识”不能等同;对于前者应批判性地吸收、借鉴;对于后者须坚决批判、抵制,谨慎落入“一体化”陷阱。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乔纳森·奥斯特里  普拉卡什·洛嘉尼  达维德.富尔切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出现了新自由主义的热潮,主张通过消除管制、开放金融市场加入国际竞争,通过私有化、限制政府实施赤字能力以减少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的推行显著增加了全球贸易和直接投资,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提高了国企效率,减少了政府赤字。但其强调的消除资本跨境流动限制,加强财政紧缩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平等,抑制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当前有必要对新自由主义进行反思,应适度实施资本管制,特别是限制短期债务流动以防范金融风险;财政稳健的国家,即使其债务GDP比率很高,但由于缩减债务的益处较小,而紧缩政策会削弱需求、恶化失业,仍建议其承受较高的负债以促进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左大培  
在近年有关美国政府政治路线和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讨论中,经常使用到"新自由主义"这个概念。可是实际上,有两种极不相同的"新自由主义",这两种"新自由主义"不仅代表着不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主张,在某些方面它们还相互对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明  
近日,IMF研究部副主任Jonathan ostry及其两位同事在IMF期刊《金融与发展》2016年6月刊上发表了《新自由主义:是否被过度销售》(neolIberalIsM:oversold?)一文,对所谓新自由主义的两大政策建议(资本账户自由化与财政收缩)提出批评。此文发布后,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讨论。2016年5月底,英国《金融时报》还专门发布社评,认为IMF不应公开出面批评新自由主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何秉孟  
新自由主义,是一种狂热鼓吹私有化、巿场化、自由化和全球"一体化"即美国化的,代表美国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利益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正是在这种思潮的主导下,1980年代后,美国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在美国构建了极其野蛮的资本主义模式——新自由主义模式。1990年代初,美国政府炮制的"华盛顿共识"岀笼后,新自由主义开始向全球蔓延,给拉美、东亚地区的有关国家和俄罗斯、埃及等国造成了深重灾难;2007年又酿制了美国金融危机,并像瘟疫一样很快蔓延至全世界,祸害全人类。这表明,新自由主义是美国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理论武器,是一股祸水,新自由主义模式是一条通往灾难之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人江  
尽管新自由主义被普遍指认为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并在危机爆发以来遭遇了严峻的挑战,但至今仍然没有消逝,且在部分国家有加强之势。从新自由主义自身的原因来看,它不仅创造了实力强大的政治经济基础,保障了2008年危机之后政治上的屹立不倒,而且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性。从外部原因来看,新自由主义之后缺乏有力的替代方案。导致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产生的经济政治条件目前没有出现,而作为根本替代道路的21世纪社会主义还处于缓慢的探索过程中。以上这些因素,使得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有可能继续面临新自由主义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映桃  
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为自由化、私有化和放松管制。它传入中国20多年来,在学术界和思想界的传播和推动下,影响当代中国的理论与实践。我国应正视当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过度依赖外资、贫富差距拉大、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社会现实,借鉴新自由主义资本市场化、贸易自由化和放松管制等合理因素,坚持市场导向,缩减政府管制,加快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步伐。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和消除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负面影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许建康  
新自由主义的反扑是对20世纪70年代暴露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构性危机的“全球治理”,但“治理”的结果反而使问题愈演愈烈。世界资本积累规律在两极出现了食利者阶层和永久失业大军对立的新变化。世界货币失去作为稳定的价值尺度的功能,世界市场也进入饱和状态,各国按实力大小分割和转嫁相对生产过剩的困境,贸易保护主义下的货币战、商品战层出不穷。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及其国内外泛军事化的政策表明,他们把殖民掠夺战争作为配置世界石油战略资源的基础,以及拉美出现的政治中左化新曙光,是新自由主义全球私有化改革将终结的两个预兆。未来世界发展的正反趋势:“和平与发展”VS“战争与革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月  万鲁建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中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强调自由放任理论与政策的经济学思潮。该思想在国家干预主义盛行的"凯恩斯时代"受到冷落,在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涨"时得到兴盛,成为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全世界不断扩张。上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中曾根政权展开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对日本经济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高  
本文考察了“新自由主义”治教观在一些国家中的实际表现,分析了经济、实业界成为“新自由主义”治教观的后盾、“社会自由主义”抵制“经济自由主义”的原由,最后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者应持的正确态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陈露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经济逻辑取代了教育逻辑,企业逻辑取代了大学逻辑,资本逻辑取代了学术逻辑,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市场化、产业化和商业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新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斗争的焦点。市场经济作为具体的经济运行机制,必然要同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并从属于这种基本制度,为巩固和发展这种基本制度服务,因而有姓"社"姓"资"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把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拼装在一起,而是两者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因而不能照搬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注意发挥两种手段的长处,而不能片面强调任一方面。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卫兴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存在补新民主主义课的因素;不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放大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阶段;不能混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不同内容;"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不容混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营和个体经济,但私营和个体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应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应分清生产力决定论、生产力标准论同唯生产力标准和唯生产力论的区别;三个"是否有利于"标准不是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