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7)
2023(3848)
2022(2492)
2021(2079)
2020(1602)
2019(3350)
2018(3556)
2017(6795)
2016(3805)
2015(4302)
2014(4515)
2013(4108)
2012(3393)
2011(2921)
2010(2847)
2009(2654)
2008(2625)
2007(2419)
2006(2322)
2005(2335)
作者
(10776)
(8905)
(8797)
(8610)
(5680)
(4151)
(4033)
(3492)
(3418)
(3164)
(3073)
(2957)
(2867)
(2865)
(2783)
(2775)
(2681)
(2600)
(2543)
(2508)
(2264)
(2214)
(2162)
(2035)
(2033)
(2021)
(1992)
(1987)
(1801)
(1753)
学科
(16860)
经济(16837)
(10446)
管理(9904)
(7674)
企业(7674)
中国(7336)
(6657)
业经(5761)
农业(4538)
(4361)
地方(4336)
方法(3939)
发展(3937)
(3932)
产业(3621)
(3503)
(3440)
信息(3202)
数学(3087)
数学方法(3064)
总论(3052)
(3048)
信息产业(3018)
(2922)
(2902)
(2737)
银行(2732)
(2624)
金融(2624)
机构
学院(52369)
大学(52172)
(22054)
经济(21609)
研究(19206)
管理(18594)
理学(15587)
理学院(15426)
管理学(15105)
管理学院(15018)
中国(14649)
(11356)
科学(11167)
(10337)
(9511)
(9439)
中心(8895)
(8735)
研究所(8557)
财经(7935)
(7504)
师范(7425)
业大(7367)
(7261)
农业(7223)
经济学(7208)
北京(7053)
(6980)
(6834)
经济学院(6469)
基金
项目(34934)
科学(27965)
研究(26415)
基金(25334)
(22152)
国家(21973)
科学基金(18951)
社会(17732)
社会科(16764)
社会科学(16760)
(13684)
基金项目(13062)
教育(11855)
(11181)
自然(11174)
自然科(10945)
自然科学(10943)
编号(10892)
自然科学基金(10757)
资助(9348)
成果(9015)
(8235)
重点(8090)
(7973)
国家社会(7788)
课题(7710)
(7365)
(7075)
发展(6842)
(6730)
期刊
(26832)
经济(26832)
研究(16865)
中国(12432)
(10089)
学报(8332)
(7892)
科学(7686)
管理(7618)
教育(7046)
农业(6715)
大学(6607)
学学(6082)
(6049)
金融(6049)
业经(4952)
技术(4544)
经济研究(4447)
财经(4007)
问题(3946)
(3560)
(3508)
图书(2931)
现代(2883)
世界(2796)
(2694)
(2594)
国际(2536)
商业(2455)
经济问题(2373)
共检索到83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丁·沃尔夫  王弘  
自2007年8月金融动荡突然爆发以来,已经过去近5年时间。那么遭受危机冲击的高收入国家情况如何?答案很简单,糟透了。在收入最高的六大经济体(加上欧元区)中,目前只有美国和德国超过了以往的发展顶峰。由于美国是早期危机的震源,因此它的恢复还不错。然而,没有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尽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动力强于其他国家,但它的失业率却从2007年7月的4.7%提高至2009年10月的10%,几乎增长了一倍。从那以后,失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代彬   翟誉皓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呈现出的“脱实向虚”趋势引起了政府与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文章以2010—2020年沪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能够弱化管理层的短视行为,进而展现出对金融化的抑制功效,同时产业内竞争强度在其中起到了逆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信息环境与经理人职业焦虑的改善有助于强化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约束效应。上述研究揭示,大规模金融化现象一定程度上是投机逐利动机所导致,而上市公司对境外资本的适度引入不仅不会让实体企业在这一问题上“雪上加霜”,反而可能使有“脱实向虚”倾向的实体经济“化险为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垒   刘青德   李宽  
本文利用2015—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发债数据,实证检验了ESG评级分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会导致市场信息恶化,加剧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债券信用利差。机制分析表明,ESG评级分歧会加剧投资者的有限关注约束程度,促使其更加集中于市场信息的获取,这一现象与有限关注理论一致。该结论在考虑了债券价格中异质信息含量和考虑市场定价交易机制后依旧成立。情境分析发现,发债企业的政府和市场担保属性有利于降低在ESG评级分歧背景下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而相对于仅国内评级机构之间产生的分歧,国内外评级机构之间的分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丁志卿  吴彦艳  
越南是我们的主要邻国,同样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改革开放模式,经济模式和我国有很多相同之处。进入2008年越南经济出现恶化状况,这应当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反思。本文对此次越南经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出了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警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峰  王嘉怡  李春兵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企业跨境投资日益频繁,而汇率波动风险也更加凸显。北京市是"一带一路"的起点城市,其海外投资企业通过使用外汇衍生品来管控汇率风险。然而,外汇风险对冲是缓解还是恶化了企业的财务困境?以2007—2016年北京海外企业为例,研究发现:外汇风险对冲能显著缓解企业的财务困境,而过高的股权制衡度会抑制外汇风险对冲的缓解作用,相比于低成长性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的风险对冲对财务困境的影响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外汇风险对冲对财务困境的缓解作用在高跨境投资额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而"四大"的严格审计会降低风险对冲的缓解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慧中  黄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力  李裕元  李秧秧  
由于种种原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现象日益扩张,水土流失、沙漠化、干旱、沙尘暴等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引起了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利用历史资料,从黄土高原2000a左右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土壤侵蚀的不断加剧、人口的无限制增长以及近几十年来黄河的频繁断流等几个方面出发,说明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在这些重要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包括加强人口控制、加快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节约利用水资源以及提高利用效率等。该研究的目的并非消极悲观,而是正确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演变历史,树立国民的环境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实现黄土高原的生态安全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白华  
据《新西兰先驱报》2009年2月2日报道,受此次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新西兰中小学校的经费状况逐渐恶化。学生家庭缺乏额外的经费支出,难以支付学校的义务捐赠,这更进一步加剧了学校的经费恶化状况。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董国辉  
“贸易条件恶化论”是由劳尔·普雷维什和汉斯·辛格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争议,由此引发了一场历经数十载的“贸易条件之争”。然而,这一理论并没有因此失去其生命力,而是获得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这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外围国家可能会继续面临贸易条件恶化的问题。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邓永飞  
本文对清代中后期湖南境内过度开垦所引起的环境恶化作了比较具体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在水、旱灾害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湖南水稻生产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如农村高利贷与水稻再生产的关系,农民对高产还是稳产的两难选择,以及湖南人民为了维持水稻生产所作的斗争,作了比较深入的论述。研究表明:随着水、旱灾害的加重,虽然清代中后期湖南农民为了维持水稻生产作了很大努力,水稻生产却日趋艰难,这严重地影响了近代湖南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何慧龄  
自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有关"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言论不断出现,这些言论引起了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的普遍担心。虽然目前我国的外资利用还没有受到实质的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言论不利于我国外资的引进。因此,本文首先对"中国投资环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少国  
本文分析了2001年以来我国外部经济环境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认为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从贸易和投资两方面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实质性影响却不大。如果我们利用得当,反而会变不利为有利,加强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对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会产生促进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经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