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
- 2023(156)
- 2022(146)
- 2021(158)
- 2020(116)
- 2019(312)
- 2018(260)
- 2017(467)
- 2016(317)
- 2015(428)
- 2014(398)
- 2013(322)
- 2012(299)
- 2011(290)
- 2010(310)
- 2009(221)
- 2008(218)
- 2007(192)
- 2006(203)
- 2005(182)
- 学科
- 教育(949)
- 政治(790)
- 思想(765)
- 思想政治(751)
- 政治教育(751)
- 治教(751)
- 德育(750)
- 济(750)
- 经济(748)
- 教学(671)
- 地方(471)
- 文献(437)
- 献(437)
- 编目(370)
- 农(369)
- 计算(327)
- 学法(326)
- 教学法(326)
- 算机(323)
- 计算机(323)
- 机化(301)
- 计算机化(300)
- 理论(299)
- 业(293)
- 农业(260)
- 学理(240)
- 学理论(240)
- 方法(228)
- 地方经济(227)
- 管理(220)
- 机构
- 学院(3503)
- 大学(3375)
- 徽(1185)
- 安徽(1183)
- 研究(900)
- 济(899)
- 范(864)
- 师范(861)
- 经济(848)
- 管理(839)
- 职业(787)
- 技术(749)
- 图书(731)
- 京(720)
- 书馆(711)
- 图书馆(711)
- 科学(711)
- 理学(651)
- 师范大学(643)
- 理学院(642)
- 中国(638)
- 省(614)
- 管理学(612)
- 管理学院(608)
- 业大(603)
- 州(598)
- 教育(572)
- 江(572)
- 农(559)
- 职业技术(547)
共检索到6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萧新 张耀蕾
傅椿徽老师从事图书馆学教育工作34年,在编目教学研究、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培养图书情报事业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图书馆学教育 编目教学 傅椿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裴保华 郑均宝
关君蔚院士是我们学习"森林改良土壤学"的启蒙老师.1952年,在我们读大学四年级时,"森林改良土壤学"是作为一门新课在林业高等院校开设的,研究以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风沙、干旱、盐碱的危害.关先生以其锐意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当时仅有的原苏联保德洛夫编著的"森林改良土壤学"的译稿,结合他在国外学习的"理水防砂"和国内的"水土保持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林思桐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朱天俊老师离开了我们。非常遗憾的是,前不久,我才从朱老师女儿那里获悉,悲痛之情无以言表。1955年9月,我考入北大图书馆学系(即现在的信息管理系)。朱老师在担任助教、系教学秘书的同时,兼任我们的班主任。我是班长,与朱老师接触较多,又因年龄相近(我是调干生,年龄较大,只比朱老师小1岁),交流起来不那么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梁淑玲
读罢《我们心中的葛家澍老师》(见本刊2014年第8期)一文,心中除了满满的钦佩,还留下了些许温暖。这位被人们尊为大师、泰斗的人,在自己学生的眼中竟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亦师亦父。大师已经远行,作为普通会计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学习他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无论是"资金运动理论",还是替借贷记账法正名、倡导会计"无阶级性",无一不体现着他敢于挑战权威、独立思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策三
前些年台湾一场教改被认为不成功。当地社会各界进行了尖锐批评。"我们的课改"跟它惊人地相似。我们不该也无需将它们两者简单类比。但如果进行适当的类比,认真思考它所提出的重要问题,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那么,对审视当前课程改革有实践意义,而且对教育学、课程教学论研究有理论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处辉
最近,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在2010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使他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根叔"。一位副部级之贵,有中科院院士之尊,年龄62岁的大学校长,被学生们称为"根叔",表面上看,似乎不太严肃,甚至他连辈份下降了。可所有略懂中国大学文化的人都明白,这是一个中国大学的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办好开放大学",这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高等继续教育领域创新实践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高等继续教育实体,开放大学要想充分发挥其大学功能、有效肩负起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赋予的独特的大学使命,教师无疑是最重要的基石,是办好开放大学的动力之源和关键所在。而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甚至与原有的广播电视大学相比,开放大学教师的素质、能力、地位、作用和成长机制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独有的一些特点,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切实推进开放大学教师队伍建设,2010年11月22日,《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和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合作举办了第一次"中国远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禺磊
记者手记:本刊"业界"栏目定位于对人力资源管理资深专家的专访。我们一方面希望挖掘一些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希望这个栏目是关于人的故事,从中能看到一个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成长经历。我们本期访谈的彭剑锋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专业最早的一批硕士生,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参与创建了人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并先后参与创办了我圈本土两大咨询公司——和君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志宏
关君蔚教授是我的启蒙老师.我从事防护林事业是与敬爱的关老师的教导分不开的.他的思想与作风,对我所从事的工作一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今天值关教授80寿辰之际,我怀着无比喜悦和感激的心情,说一声:"祝您幸福长寿!谢谢您的培养和教诲!"1951年我聆听了关老师讲授的水土保持课,使我知道了大自然对人类有恩赐,也有灾害;人能战胜自然灾害,可以把它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水土保持既有工程措施,又有生物措施;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尔康
我于1955年到南开大学历史系读本科,毕业后留系任助教,又师从郑毅生天挺读研究生课程,于今64年,在求学和任教期间受教于南开的各位恩师。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感谢师恩的心情愈加浓烈,撰此文以抒发我的情怀,在百年校庆之际表达对他们的深切怀念。我从四个方面缅怀老师:(1)听课的初步感受;(2)温馨回忆,情感交流;(3)重温老师学术观点终身受益;(4)老师坚持真理的学术风范,为学界树立做"诤友"的楷模。历史系原本是小系,自从郑毅生师、雷伯伦师加盟以来,蒸蒸日上,在全国史学界名列前茅,一度处于数一数二地位,就是靠我的老师那一代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后辈发扬光大所致。能否保持兴旺景象?南开学人需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继承、发扬南开历史学祖师爷的优良传统,坚持独立思考的治学态度,追求真理的治学精神,用史学研究成果为社会服务,南开史学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
关键词:
南开大学历史系(学院) 郑天挺 雷海宗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姜四军
岁月如梭,转眼我从中南财经大学会计系(现改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毕业20年了。从迈进校门到步入社会,会计已成为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念兹在兹,大学时代的诸多恩师是我会计生涯中的指路明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进入中南财经大学的时候,会计大家云集,一踏进校园就聆听到了著名会计学家、会计思想家和会计教育家杨时展教授的《会审人员的职业道德》讲座。杨时展教授那时已是博士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田春雨
一提到启蒙老师,大家都会想起小学或中学的老师。我在这里要说的却是在我步入社会后影响我一生的老师。说影响我一生,是因为他们让我对一项工作从知之到好之,从好之升华到乐之,并且一如既往地乐之着。一本杂志让我爱上了财政工作十几年前,我调入县财政局工作。初始,我对财政工作很茫然,感觉枯燥乏味,每天的工作就是手写拨款单、盖章、跑银行拿单据、整理单据、编制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伯林
谢霖老师字霖甫(1885—1969年),江苏武进人。自幼天资聪慧,学习刻苦,学业精进。他以优异成绩,获日本商学士学位,学成归来,一直从事会计科学的传播。他是中国会计学界的先驱、改革者、奠基人,是世人崇拜、景仰的会计大师。明年(2015年)是光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90周年校庆、谢霖老师130岁诞辰,我们在这里追忆他的往事,追忆他伟大的一生,学习、继承和发扬他的精神,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留学著述开先河谢霖老师1905年刚满20岁,他深谋远虑,抱着学习日本维新经验和强国富民、振兴中华、昭雪国耻的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章文
当所有人都去挖金子的时候,你就去卖铁锹!一、以自己的"拿手戏"为基础设计生意1.萌生做老板的念头赵师傅这些年来一直在一家汽车修理店打工,办事十分踏实,做事勤勤恳恳,因为有了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技术特别好,深得老板的信任,老板对他的工资也开得特别高。但最近赵师傅越来越高兴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