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0)
2023(2490)
2022(1925)
2021(1999)
2020(1467)
2019(3539)
2018(3590)
2017(4730)
2016(3849)
2015(4408)
2014(4594)
2013(3711)
2012(3414)
2011(3254)
2010(3525)
2009(2858)
2008(2796)
2007(2605)
2006(2532)
2005(2426)
作者
(7723)
(6265)
(6240)
(6189)
(4016)
(3083)
(3025)
(2661)
(2448)
(2441)
(2174)
(2150)
(2082)
(2047)
(2026)
(1974)
(1946)
(1946)
(1899)
(1889)
(1794)
(1676)
(1617)
(1579)
(1523)
(1467)
(1413)
(1367)
(1336)
(1329)
学科
教育(18304)
中国(8994)
理论(5563)
教学(5382)
(4818)
经济(4808)
管理(3994)
(3701)
(3431)
发展(3340)
(3221)
(3217)
改革(3132)
思想(3061)
高等(3037)
研究(3025)
政治(2916)
(2836)
思想政治(2784)
政治教育(2784)
治教(2784)
教育改革(2782)
德育(2763)
学校(2529)
学法(2403)
教学法(2403)
技术(2355)
世界(2322)
(2289)
计算(2212)
机构
大学(45466)
学院(39889)
教育(25380)
研究(19552)
(17379)
师范(17354)
师范大学(14684)
(12051)
职业(10191)
科学(10099)
教育学(9872)
(9534)
技术(8980)
北京(8826)
(8575)
研究所(8569)
(8228)
经济(8105)
管理(7983)
中国(7715)
中心(7447)
教育学院(7230)
(7126)
职业技术(6960)
理学(6401)
理学院(6185)
(5991)
管理学(5912)
管理学院(5794)
研究院(5783)
基金
研究(24283)
项目(21619)
教育(20462)
科学(18774)
成果(13543)
编号(12725)
课题(12715)
社会(12481)
基金(11943)
社会科(11481)
社会科学(11480)
(11250)
(10582)
(9639)
(9446)
国家(9180)
规划(8874)
(8113)
研究成果(7518)
项目编号(7428)
年度(7416)
(7258)
科学基金(7152)
(6805)
(6746)
(6714)
阶段(6698)
(6669)
重点(6639)
教育部(6631)
期刊
教育(43914)
研究(24962)
中国(20323)
职业(10390)
(10228)
经济(10228)
技术(7716)
技术教育(6828)
职业技术(6828)
职业技术教育(6828)
高等(5008)
成人(4604)
成人教育(4604)
高等教育(4485)
(4474)
论坛(4474)
大学(4334)
(3927)
学报(3734)
发展(3549)
(3549)
职教(3545)
(3443)
比较(3394)
科学(3360)
管理(3119)
教研(2882)
高教(2882)
(2819)
图书(2378)
共检索到78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卫华  
在一般认识中,实在论和后实在论都认为认识对象是独立于认识主体的客观实在,认识过程就是寻求与这个实在相符合的过程。但这个实在并不是自明地存在,而是人类推理的结果。现象学要求悬置这个推理的实在,采取更加自明的存在论方式。教育现象学秉持这种观点,首先确立了认识教育世界的起点,即我们身处教育世界之中,并通过与它打交道来认识它。在认识内容上,我们最先获得的是不容怀疑的体验,这也是人存在的最直接的明示。认识教育世界,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教育本质。这种本质不是传统意义上通过归纳、抽象形成的,而是从教育体验中直观得到的,中间不需要任何中介,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了教育认识的可靠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佑全  
我们的思路与认识梁佑全(国旅国内旅游公司)我们公司于1992年正式成立,隶属于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中国公民旅游部,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在规模、形象、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1994年初的年检便已标明,各项指标都排在同行的前列,被国家旅游局评为1993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借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东风,职业教育研究也红火起来了。2016年12月17日至18日,第十一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论坛以"面向2030:职业教育的愿景与变革"为主题,聚焦中外职业教育比较、职业教育理念、农村职业教育、职教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和职教学科建设等问题,吸引了4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职业院校教师和职业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参加,可以说是盛况空前。大会不设主席台,只有主持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高等教育是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国际化与民族化、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大学自治与政府干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等各种关系的集合体,多种矛盾关系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确认识这些关系,应摈弃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在两极的对立统一中探寻联系;运用网状思维,确立"纵、横、变"的分析框架;进行哲学思考,运用"正、反、合"的哲学思维方式,分析高等教育中的矛盾和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世界劳工组织关于国家竞争指数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图显示,美国、捷克、德国、瑞士、丹麦、荷兰6个国家竞争能力和受教育程度都很高,德国、瑞士、丹麦、荷兰4个国家跟职业教育紧密相关,英国、捷克受教育程度很高,但竞争力并不强。这说明一些国家可能没有专业和教材,但是不能没有课程。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8月底9月初是大多数职业学校新学期开学的日子,按照惯例,开学前学校会组织教师学习,请专家做个讲座。有个校长朋友鉴于所在学校目前教师队伍中出现的"不安心工作,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现象,请我去给老师们讲讲如何与工作相处的问题。在准备这次讲课的时候,我想到了最近看过的《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两本关于摩托车维修的书,第一本书的作者就是开摩托车修理店的老板兼伙计,后一本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向东  
教育自身是对成熟思想文化的一种选编。正是因为教育的这种"选编"作用,各个民族在不同时代都会形成自己的"主流思想文化",其所蕴含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塑造和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回顾中国教育史上对成熟思想文化的几次重大"选编",可以看到,突破"经学模式"的束缚,发展科学文化,培育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底蕴等,是历史上的教育留给当今教育的任务。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亢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迅速,政府持续推动、大学自发行动和市场开拓驱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主要动力来源。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不同阶段,政府、大学和市场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三种力量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呈现出三种基本模式,即计划模式、计划主导模式和市场主导模式。21世纪以来,在市场主导模式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表现出强劲的势头,与世界高等教育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中国与世界高等教育融合的关键在于开放和包容,只有开放包容、携手共进,才能实现世界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佳乐  
今天,职业教育之于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已被广泛认可。然而,在中国职业教育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因此,追寻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具有重要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静  
~~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我们是如何控制“空心村”的清河县人民政府“空心村”的出现有其原因。“空心村”现象在全国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河北省清河县控制“空心村”,向旧村要地的做法,值得借鉴。河北省清河县隶属邢台市,下辖8镇12个乡,320个行政村,50.9万亩耕地,总人口...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只要有时间,每天下午我都要到离家不远的公园去快步走,一来是为锻炼身体,二来也是为缓解工作一天后的疲劳。公园内道路两边的每根路灯杆子两侧各挂有一面条幅,且条幅大小高低对称,内侧(靠近道路)条幅上都写有相同的内容,即"xx地产"。外侧条幅的内容各不相同,间隔写着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等内容,条幅的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培俊  
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全国教育大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要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期待相契合、同我国日益提高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尊崇教师,是对国家和民族美好未来的期望和寄托;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是对教书育人崇高事业和教师职业的敬畏;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敬。尊崇教师,更加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合作和积极作为;更加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呵护;更加需要学校创新管理,营造尊师重教的小环境;更加需要教师的自尊自爱自强不息;更加需要法律保障和专业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