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
- 2023(184)
- 2022(160)
- 2021(142)
- 2020(158)
- 2019(279)
- 2018(267)
- 2017(426)
- 2016(277)
- 2015(273)
- 2014(234)
- 2013(259)
- 2012(259)
- 2011(200)
- 2010(207)
- 2009(183)
- 2008(180)
- 2007(176)
- 2006(152)
- 2005(151)
- 学科
- 管理(685)
- 济(569)
- 经济(567)
- 业(565)
- 企(477)
- 企业(477)
- 学(409)
- 财(384)
- 税(281)
- 税收(271)
- 中国(270)
- 收(270)
- 务(252)
- 财务(252)
- 财务管理(252)
- 环境(247)
- 企业财务(228)
- 农(201)
- 水(195)
- 制(189)
- 方法(183)
- 降(180)
- 降水(170)
- 生物(167)
- 银(163)
- 银行(163)
- 业经(161)
- 行(152)
- 生物学(146)
- 及其(143)
- 机构
- 大学(3425)
- 学院(3284)
- 研究(1669)
- 中国(1367)
- 科学(1272)
- 济(1192)
- 经济(1162)
- 农(1009)
- 所(989)
- 研究所(929)
- 管理(882)
- 京(877)
- 农业(806)
- 业大(750)
- 中心(743)
- 财(741)
- 理学(737)
- 理学院(714)
- 管理学(667)
- 室(664)
- 省(662)
- 管理学院(660)
- 院(630)
- 实验(624)
- 实验室(600)
- 重点(579)
- 北京(577)
- 财经(546)
- 江(540)
- 农业大学(537)
共检索到5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旭 危玮肖
面对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降息有利于激发出更多的融资需求。人民银行指导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仅能起到引导存款利率下行的作用,下行的作用,也更接近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正生 张璐
2019年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下降",同时推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此后,降低贷款利率水平成为货币政策一项重要目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促使中央银行降息力度明显加大,自此到2020年3月底,作为LPR定价锚的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下调15个基点,LPR利率下降26个基点,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了46个基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鲁靖 易法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煜辉
央行2012年6月以来的两次降息招致了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被指责为之后房价出现反弹的关键原因。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并不客观。央行这两次降息总体效果是"非对称"的,银行的息差受到明显的挤压。我们以为未来利率政策的取向依然会指向这个方向。所以,实际存款利息下降可能会非常有限。中国过去十年是个通胀的经济,人为将利率压低到自然利率之下,给储户规定一个低利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彬彬
文章回顾本轮宽松周期中的两次降息,指出其共性特征是降息前有高层定调、信贷社融状况不稳定,及面临显著提振经济主体信心和市场预期的压力。文章指出临显著提振经济主体信心和市场预期的压力。文章指出,1月不满足降息基本条件,政策当局仍珍惜正常1的宏观操作空间、降息必要性不足的宏观操作空间、降息必要性不足,货币政策效力更多依赖结构性而非总量调节。未降息并不影响央行强调的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
关键词:
降息 央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磊
英国央行2016年8月4日将基准利率下调至历史低点,并表示将购买政府和公司债券,这一举措是英国公投脱欧后采取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的一部分。分析人士警告称,面对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对英国经济作用有限,还需辅以财政政策。英国央行将主要利率从0.5%下调至0.25%,为英国央行322年历史中的一个低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廖淑萍 刘津含
从2019年初开始,全球央行不断开启降息模式,先后有28个国家或地区选择了不同程度的降息,其中印度已连续四次降息,而美联储在7月议息会议后宣布降息25个基点,引发市场最广泛关注。本轮降息潮的大背景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贸易摩擦升级导致的悲观预期。部分国家出口下滑、通胀低迷、国内外投资疲软等也是引发降息的主要原因。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降息在一定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瑜
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较为强劲虽然美国6月份的非农新增就业人数明显回落,创2021年以来的新低,但从两个角度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薪资增速回落趋势的停滞,甚至增加了核心通胀黏性的风险。其一,劳动力市场并非快速降温,而是延续韧性放缓的趋势。一方面,虽然美国6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从30.6万降至20.9万,低于海外市场预期的23万,
关键词:
美联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