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3)
- 2023(7034)
- 2022(6255)
- 2021(5866)
- 2020(5173)
- 2019(12143)
- 2018(11954)
- 2017(23288)
- 2016(13236)
- 2015(14970)
- 2014(15207)
- 2013(15198)
- 2012(14472)
- 2011(13274)
- 2010(13569)
- 2009(12653)
- 2008(12881)
- 2007(11594)
- 2006(9943)
- 2005(8862)
- 学科
- 济(55181)
- 经济(55111)
- 管理(33666)
- 业(32289)
- 方法(26251)
- 企(25455)
- 企业(25455)
- 数学(22991)
- 数学方法(22738)
- 农(15601)
- 学(14226)
- 财(13232)
- 中国(13152)
- 地方(11973)
- 业经(10828)
- 农业(10374)
- 贸(9996)
- 贸易(9992)
- 制(9886)
- 易(9602)
- 和(9136)
- 银(7922)
- 理论(7886)
- 银行(7886)
- 融(7880)
- 金融(7878)
- 务(7869)
- 财务(7851)
- 财务管理(7829)
- 环境(7758)
- 机构
- 大学(194780)
- 学院(191882)
- 济(76063)
- 经济(74164)
- 管理(71243)
- 研究(68621)
- 理学(61141)
- 理学院(60298)
- 管理学(59159)
- 管理学院(58791)
- 中国(51420)
- 科学(44477)
- 京(42244)
- 农(36975)
- 所(36192)
- 财(34961)
- 研究所(33059)
- 中心(31962)
- 业大(30714)
- 江(29781)
- 农业(29486)
- 财经(27869)
- 范(27677)
- 师范(27399)
- 北京(26547)
- 经(25232)
- 院(24986)
- 州(23390)
- 经济学(23256)
- 师范大学(22503)
- 基金
- 项目(127150)
- 科学(99389)
- 基金(92241)
- 研究(89739)
- 家(81642)
- 国家(81033)
- 科学基金(67935)
- 社会(55427)
- 社会科(52396)
- 社会科学(52379)
- 基金项目(49813)
- 省(48981)
- 自然(45412)
- 自然科(44301)
- 自然科学(44286)
- 自然科学基金(43476)
- 划(42974)
- 教育(41575)
- 资助(37567)
- 编号(36697)
- 成果(30650)
- 重点(29238)
- 部(28567)
- 发(27443)
- 创(25657)
- 课题(25390)
- 科研(24928)
- 计划(24304)
- 创新(24048)
- 教育部(23683)
共检索到281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超深 赵炜 冯田
在区域协同发展的理念下,都市圈日趋成为重要的区域发展单元,但其学理基础仍较为薄弱,难以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针对该问题,文章系统地梳理了都市圈相关概念,明确了其内涵、空间尺度与典型特征。以成都都市圈为实证对象,以都市带内主要交通交换量为研究对象,对集计模型和非集计模型测算值进行校核,验证了空间联系规模,梳理了都市带重大交通设施情况,测算了规划运能,从交易成本和交往机会等空间组织视角研判了空间发展趋势,分别对德阳、眉山和资阳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提出当前应强化都市带布局与组织理念。对都市圈空间组织特征的定量描述有利于横向比较,提高相关规划与决策的科学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奕松 黄明华
功能关联视角下,适宜的都市圈空间结构是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的重要支撑。文章使用手机信令数据测度跨城人口联系,基于“嵌入性”理论及网络分析方法研判西安都市圈空间组织特征。研究发现:西安都市圈尚处于极化向均衡的演化阶段,次级城市辐射能力有限,次区域人流关联特征分异显著,但部分中小城市在网络嵌入中表现出提升能级或跨界联动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嵌入效应,提出西安都市圈未来规划及发展建议:以实际功能关联网络动态界定治理范围;基于城市单元网络嵌入特征构建网络功能体系;以局部跨城关联优化为线索,引导组群嵌入、环带成网的空间结构,并发挥嵌入治理的共识效应,实现都市圈各级城市的高效发展及整体结构的有机均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兴端 常洁
在都市圈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发展有其特殊性。从国内外典型都市圈农业发展来看,要充分发挥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作用,实现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协调,合理规划农业区域布局、生产结构、功能结构。农业是成都都市圈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成都都市圈建设中充分重视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作用,正确把握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准确理解都市圈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深刻认识成都都市圈农业发展的特殊性,促进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建军 周小天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特大城市为中心、以一定空间联系为标准划分的都市圈成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适应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更加准确地划定都市圈,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现有都市圈划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等新方法、新理念,运用交通路网、手机信令、企业总部分支、区域投入产出和生态环境等数据,以广州市为例进行试划,进而尝试建立一套面向规划、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划分方法,为我国其他城市都市圈的划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都市圈 国土空间规划 广州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怡 刘立
在构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大背景下,成都市结合地方实际,更新理念,创新方法与模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本文从编制思路的确定、编制工作的推进以及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等方面阐述了成都市国土空间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丹 蔡玉梅
2006年以来,美国启动了"2050空间规划"研究。该规划构建了美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架构,包括战略框架的总体设计、基础设施远景规划、高速铁路远景规划等专项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规划的研究背景、目标、内容以及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和区域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
空间规划 基础设施 巨型都市区域 都市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大全 朱世豪 刘涛
用地指标是我国空间规划实施和国土空间管制的关键政策工具。研究收集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了用地指标分配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省级和市级因素对指标分配的交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用地指标分配策略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绝对量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而相对量呈现西部和东南高、中部和东北低的空间特征;(2)用地指标分配模式主要受经济发展需求驱动,缺乏对水土等资源环境限制性因素的考虑;(3)快速发展期的省倾向于集中分配策略,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则更为均衡。因此,需坚守资源环境底线,配合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实施差别化的用地指标管理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云龙 刘小鹏 刘泓翔 张羽婷
都市圈是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以成都平原为主体的地域空间上有条件形成一个都市圈。将成都与14个地级市之间的经济距离、引力和场强进行计算,最后综合划定成都都市圈的空间范围为成都、自贡、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眉山、雅安、资阳等。根据指标划分,确定德阳、绵阳、眉山、资阳为内圈层城市,自贡、遂宁、内江、乐山、雅安为外圈层城市。考虑到城市首位度以及中心城市与各城市之间的引力和场强的大小,确定成都都市圈为一个初级都市圈。
关键词:
都市圈 空间界定 经济距离 引力和场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金鹤 崔登峰
以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规划法律、规划机构、规划体系都在不断完善。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明确区域规划的目标与重点,倡导规划编制主体的多元化,健全区域规划运作体系,创新协调与合作机制,完善法律与政策保障,适度控制区域开发强度,鼓励区域规划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国土空间规划 主体功能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晨 刘爽 耿佳
半城市化地区作为一种在景观格局、社会构成和空间形态等方面发生深刻转变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在不同发展战略引导下,其未来发展可能会出现保持现状、持续发展或依赖陷阱等截然不同的结果。特大城市郊区半城市化地域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居环境改善,对其进行主动干预和精明管治势在必行。文章以成都市为例,研究半城市化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其特征演变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从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以及城乡接合部的自发发展3个方面解析成都市半城市化发展的驱动机制,基于成都市环城生态区规划实施与城乡统筹规划的创新做法,进一步探讨半城市化地区如何通过规划介入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发展区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洁 张京祥
作为一种新的地域空间结构 ,都市圈的规划需要不同于传统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文章在论述了都市圈相关概念和萌生背景之后 ,参考国外都市圈规划案例 ,总结了都市圈规划异于城镇体系规划的特质要求 ,并对都市圈规划的理念、方法做了探讨
关键词:
都市圈 都市圈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国华 欧心泉
2019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建设进入新时代。从过去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到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围绕规划的变与不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改造方式在不断深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伟 钟祥浩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和区域经济差异历来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区域经济差异在空间上就表现为该区域某一时段的经济空间结构,区域差距变化在空间上就表现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运用变差系数和空间自相关模型,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对成都都市圈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和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时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变差系数分析表明,成都都市圈县域经济差异在研究时段内大致沿"倒U型"的变化轨迹,县域经济差异不断缩小。通过县域人均GDP的全域自相关分析发现,Moran’sI从1999年的0.70下降到2007年的0.66,说明从总体上,成都都市圈经济空间结构的集聚效应是减弱...
关键词:
经济空间结构 成都都市圈 空间自相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国平
日本自1950年颁布了《国土综合开发法》以及其后在1962年发布了《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以来,在近70年间,编制和实施了多个规划,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应对新的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和国土空间出现的新问题,日本于2005年改《国土综合开发法》为《国土形成计划法》,一改过去数量扩张的"开发",转向存量提质的"利用",先后编制并发布了2次《国土形成计划(全国计划)》,致力于建设均衡、紧凑和网络型的国土空间。未来10~20年,中国人口也将进入减少状态和超老龄化社会,国土空间规划与开发利用必将与其相适应。借鉴日本在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营造方面的实践,研究认为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营造应该有新理念和新变革,应该从大规模国土空间开发向国土保护转型,从数量扩张型向存量优化和减量提升的国土空间规划转型,从增量规划到存量规划再到减量规划的转型;应着力形成多重"紧凑型+网络型"的国土空间结构,打造均衡、安全、安心的可持续国土空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慧 李沛霖 文扬
基于调整的ASIF(活动总量—模式分配—能源强度—排放因子)交通碳排放测算法,系统构建适用于我国都市圈低碳交通空间组织优度评价的分析框架。对都市圈交通组织进行点、线、网络空间解构,厘清不同交通空间要素对都市圈出行量、出行结构、出行距离影响机制。对标都市圈尺度下交通空间组织低碳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达国家相关经验,识别我国都市圈交通组织在点、线、网维度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类提出促进都市圈交通低碳发展的空间组织策略和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ASIF 低碳 都市圈 交通 空间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