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3)
2023(4577)
2022(3527)
2021(3434)
2020(2410)
2019(5830)
2018(5934)
2017(9800)
2016(5647)
2015(5941)
2014(5877)
2013(5206)
2012(4721)
2011(4225)
2010(4417)
2009(3964)
2008(4001)
2007(3137)
2006(3035)
2005(2822)
作者
(13402)
(11356)
(11085)
(10809)
(7230)
(5407)
(5062)
(4427)
(4257)
(4081)
(3949)
(3885)
(3701)
(3657)
(3558)
(3541)
(3339)
(3196)
(3183)
(3141)
(2988)
(2717)
(2717)
(2683)
(2595)
(2582)
(2558)
(2488)
(2324)
(2248)
学科
(19208)
经济(19160)
管理(11896)
(11391)
(10725)
(9111)
企业(9111)
(8055)
(8016)
业经(7943)
农业(7513)
中国(7458)
(5976)
地方(5171)
体制(5166)
(4875)
教学(4691)
农业经济(4643)
(4495)
金融(4495)
方法(4467)
发展(4395)
教育(4395)
(4387)
(4340)
银行(4335)
(4247)
理论(4096)
(3873)
数学(3852)
机构
学院(66340)
大学(64662)
(26151)
研究(25949)
经济(25447)
管理(21218)
中国(20261)
理学(17312)
理学院(17100)
管理学(16805)
管理学院(16660)
(15909)
(13836)
科学(13626)
(12577)
(11739)
中心(11593)
(11293)
研究所(11024)
财经(10928)
(10803)
师范(10711)
(10026)
(9704)
北京(9206)
(9106)
(9090)
师范大学(8697)
教育(8552)
经济学(8405)
基金
项目(41416)
研究(35550)
科学(31887)
基金(27701)
(23693)
国家(23399)
社会(21874)
社会科(20479)
社会科学(20475)
科学基金(19601)
教育(17662)
(16744)
编号(15302)
基金项目(13963)
成果(13757)
(13557)
课题(11995)
资助(10554)
(10428)
自然(9941)
重点(9898)
(9790)
(9698)
(9674)
自然科(9649)
自然科学(9645)
自然科学基金(9466)
(9423)
国家社会(9351)
(9124)
期刊
(35619)
经济(35619)
研究(25693)
中国(21207)
教育(17037)
(13859)
(13061)
农业(9463)
学报(9328)
(8882)
金融(8882)
管理(8802)
大学(8311)
科学(8035)
学学(7402)
技术(7113)
业经(6522)
财经(5847)
职业(5607)
经济研究(5344)
(5129)
问题(4180)
(4129)
技术教育(3939)
职业技术(3939)
职业技术教育(3939)
(3935)
世界(3770)
改革(3715)
社会(3715)
共检索到116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阎星  高洁  
2007年6月,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成都试验区")。按照国家提出的"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要求,"成都试验区"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优化城乡功能和形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严冰  
中国城乡土地的"二元性"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分设性"妨碍了城乡土地、劳动和资本的有效配置,因而也妨碍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村土地配置仍然要回归市场渠道,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成都统筹城乡改革实践表明,在国家现有土地制度框架下,在"确权"基础上,通过适时、有针对性地政策调整与改革,农用地、农地转用以及农地经营权的让渡都可逐步采取市场定价途径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娟  
现阶段体制和政策障碍极大地制约着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乡二元体制和政策缺陷是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化率较快提升,但仍明显落后于东中部甚至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二元体制与政策缺陷更为明显和突出。本文首先分析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接着梳理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的体制和政策成因,进而在借鉴成都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现代田园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创新和政策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健生  
面对日趋扩大的城乡差距,改变原来缩小城乡差距就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既有思路,代之以还应包括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新认识。通过城乡公共服务的统筹治理,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和平等发展。本文以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为例,对城乡公共服务统筹治理与制度创新作出分析探讨,认为应从完善地方立法、改革地方财政制度、扩大政府购买服务以及调整政府政绩评价方法来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本燕  张翼  
成都的统筹城乡发展实践迄今已走过了六个年头,科技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由于创新不够,城乡统筹发展还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在推动成都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要合理界定地方政府的科技职能、建立以成都城乡产业集群为中心的特色区域创新体系、调整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和科技服务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金明  王晨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背景与动因,接着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七种模式,即城乡用地"一张图"模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土地综合整理模式、宅基地承包地双放弃一退出模式、生态搬迁模式和耕地保护基金创设模式,然后从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地、节约集约用地、健康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可持续发展、符合法理精神和以人为本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成都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启示,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华瑛  
城乡统筹是成渝试验区的核心任务。对成都2001—2005年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综合量化评估发现,成都市所辖19个区县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呈现中心——外围梯度分布态势,属于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各区县排位基本呈上升趋势,离主城相对较远的各区县排位有升有降,下降幅度较大的分别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郫县、蒲江县和崇州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华瑛  苏伟豪  
目前,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从静态、定性的角度研究较多,从定量、实证方面涉足较少,因此,定量分析评价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成果,以四川成都为例,在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成都2001-2005年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综合量化评估,并做简要的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道才  李刚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关系到城乡统筹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并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我国城乡关系的演进,表现出特殊的系统性规律。为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体制三个领域内进行系统性改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顺湘  
同处西部的成渝两地均是现代化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或"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特征,其统筹城乡改革具有典型性和共同性;但两市的市情及发展程度等历史基础不同也决定了其改革的差异性。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区域的特性出发,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走整体推进之路;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则走的是渐进之路。两地改革的有效推进,将在欠发达地区乃至全国产生积极的"以点带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岚东  
成都市近年来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初步成效,并于2007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统筹城乡试验区的设立必将为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商业银行必须紧密关注成都最新的发展规划,克服体制和机制的困难,及时完善和调整竞争策略,以加快创新为突破口,实现自身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伦一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从2003年开始的成都统筹城乡实验,直接带来了成都城建类客户近10年的历史机遇期并孕育了大批分布产业链各环节的小微客户群。企业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商业银行需做到融资与融智并重、发挥整合优势、加强产品创新、有效利用科技手段、服务成都,发展自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波  
民生是中国城乡统筹改革实践的原动力。改革起始期,是民生呼唤下的自发改革与政策调整;改革深入期,是民生推动下的体制转轨与制度创新;改革攻坚期,是民生引导下的统筹发展与新农村建设。30年农村改革历程,致使民生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改革的渐进式节奏相互吻合,推动着"人本"式的农村改革健康有序地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卓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将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本地区"十二五"规划。如何构建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公共文化事业均衡发展,关键看能否准确把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是否在实际工作中较好地坚持"四性"原则。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晓鸣  廖祖君  王娟  
全面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重构城乡一体化的金融与投资体系,更充分地发挥其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功能,这既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都"试验区"已有改革成果的必然选择,也是成都"试验区"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宏观背景、农村金融需求变化及基本判断,指出当前成都市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的突出挑战,并提出进一步推动成都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打造支持"三农"的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农村担保及保险体系等七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