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3)
2023(8071)
2022(6646)
2021(5985)
2020(4812)
2019(10931)
2018(10805)
2017(20517)
2016(11068)
2015(12640)
2014(12774)
2013(12543)
2012(12121)
2011(11350)
2010(12021)
2009(11112)
2008(10992)
2007(10413)
2006(9791)
2005(8893)
作者
(31544)
(26517)
(26372)
(25335)
(17291)
(12319)
(11954)
(10095)
(10057)
(9885)
(9178)
(8843)
(8665)
(8599)
(8522)
(8139)
(7871)
(7658)
(7632)
(7314)
(6989)
(6521)
(6380)
(6197)
(6115)
(6106)
(5810)
(5755)
(5363)
(5166)
学科
(68505)
经济(68465)
管理(33423)
(28375)
(23096)
企业(23096)
地方(20635)
方法(17414)
中国(17411)
(15089)
数学(14885)
数学方法(14734)
地方经济(13544)
业经(13522)
(12092)
(11194)
(10532)
(10408)
农业(10048)
理论(9264)
环境(9016)
及其(8584)
(8557)
贸易(8549)
(8518)
金融(8518)
(8515)
银行(8515)
(8476)
(8303)
机构
学院(166199)
大学(161929)
(81218)
经济(79510)
研究(61759)
管理(60959)
理学(50264)
理学院(49712)
管理学(49065)
管理学院(48709)
中国(47547)
(36912)
(34264)
科学(32241)
(30163)
(28025)
财经(27773)
中心(27484)
研究所(26558)
经济学(25435)
(24953)
经济学院(22359)
北京(22351)
(22220)
(22161)
师范(22042)
(21926)
(20821)
财经大学(19940)
(18550)
基金
项目(95501)
研究(77364)
科学(75188)
基金(66264)
(55287)
国家(54762)
社会(49489)
科学基金(47001)
社会科(46832)
社会科学(46821)
(38219)
教育(35915)
基金项目(33206)
编号(32558)
(30833)
成果(28196)
资助(27892)
自然(26415)
自然科(25724)
自然科学(25719)
自然科学基金(25256)
课题(24618)
(23349)
重点(21761)
(21236)
(20509)
(20322)
发展(20264)
国家社会(19978)
(19924)
期刊
(107306)
经济(107306)
研究(59772)
中国(39693)
(27378)
管理(27039)
教育(23339)
(20350)
(19672)
金融(19672)
科学(18317)
技术(18071)
经济研究(17604)
学报(16550)
业经(15536)
财经(14858)
大学(13934)
农业(13564)
问题(13106)
(13067)
学学(12677)
(10704)
技术经济(10234)
国际(9843)
世界(9543)
(9141)
论坛(9141)
现代(8719)
经济管理(8569)
改革(8527)
共检索到282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振华  
具有引领性、爆发性的新经济,是成都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支点。人才是新经济赛跑中最核心、最活跃的竞争因素。2016、2017连续两年的成都"一号文件"都聚焦于成都的人才资源。当前,新经济建设要求人才政策适应"新"特点,适应新经济的结构需要和机制需要。成都新经济建设要紧扣人才的本质内涵,从优化人才标准、完善人才使用、健全用人机制、做优人才服务等方面推进。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陆雍森  
在全球化进程中,以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驱动的知识经济正影响着各国经济增长动力和方式;信息化正把世界联成一体的网络经济,而网络化促进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这是新经济系统的上层特征,但其基础则是按照生态学规律运作的自然系统承载能力极限。中国的新经济应该从现状的前工业化跃过中间阶段,跨越到后工业化阶段。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使这种跨越成为可能,当然许多重大障碍是必须清除和逾越的。"先污染,后治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认识上的误区。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建设必需做到:稳定人口增长率;建立循环型经济体制;将传统的工农业改造为清洁生产和污染预防型的过程;生态环境的整治;可持续城镇体系建设、驾驭税收政策和跨越政治界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洁  
新经济不仅体现为一系列新技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而且还可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通过新技术创新的需求效应、新技术创新的成本效应、新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效应、资源跨界的整合效应、新技术与新产品的融合效应五大方面来促进新经济的发展,并在创新主体间的分工联动和互补发展、产业组织形式趋于生态化和网络化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从生产者驱动陆续转为消费者驱动、培育与积累新经济发展的高级要素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我国新经济的发展,应充分吸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洁  
新经济不仅体现为一系列新技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而且还可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通过新技术创新的需求效应、新技术创新的成本效应、新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效应、资源跨界的整合效应、新技术与新产品的融合效应五大方面来促进新经济的发展,并在创新主体间的分工联动和互补发展、产业组织形式趋于生态化和网络化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从生产者驱动陆续转为消费者驱动、培育与积累新经济发展的高级要素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我国新经济的发展,应充分吸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在结合国情特色的基础上,从推动重大技术创新、培育创新主体、创新投融资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发展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等方面着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甘培强  
新经济时代,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除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外,还必须创造条件吸引和留住人才。作为知识性员工中的一部分,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所谓新新人类群体,因其独特的工作和处事原则,显得与众不同,本文就该群体特点,他们中意及厌烦的企业文化以及相应的留才策略等作了一个大概的叙述,希望能给相关企业一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洁  
新经济不仅体现为一系列新技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而且还可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通过新技术创新的需求效应、新技术创新的成本效应、新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效应、资源跨界的整合效应、新技术与新产品的融合效应五大方面来促进新经济的发展,并在创新主体间的分工联动和互补发展、产业组织形式趋于生态化和网络化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从生产者驱动陆续转为消费者驱动、培育与积累新经济发展的高级要素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我国新经济的发展,应充分吸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英法  戴雅娜  徐运红  
发展绿色产业,推进生态经济建设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在全媒体时代,媒体日益成为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的主导力量。媒体对民众的引导需借助一定的语言来实现,媒体语言直接关系到媒体内容的传播效果。在生态经济建设的舆论引导中,恰当的媒体语言可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有助于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的普及,从而将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纳入环保、节能、低碳、循环利用的生态化轨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鲁虹  葛玉辉  张哲之  
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正在对中国实体经济带来冲击与影响。危机面前,企业裁员行为比其他任何人力资源职能更能体现和展示一个企业的文化和社会责任。本文提出了危机裁员的概念和新经济环境下裁员管理的原则,并从领导机构、裁员标准、裁员过程的组织干预以及裁员后的凝聚力重建四个方面阐述了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如何进行危机裁员管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丽娟  
随着网络营销渠道兴起,混合营销渠道的冲突问题随之而来。本文在介绍了混合营销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混合营销的冲突和原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宝珍  熊焰青  
新时代微信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有诸多优势:使用用户多,分布类群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传播性和针对性强;可信度高。同时新经济时代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诸如造假成本低,搜寻成本大;商品质量无监管;虚假的点赞和转发营销等。为此,应在运作策略、设计策略、客户服务策略等方面着力创新,使得商家自身由传统营销的低效率、高投入,转变为微信营销的低投入、高产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童晶  
新经济时代的资源配置在信息化和全球化中被不断革新,推升裂变出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创意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和流量经济等行业风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物纳米和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是构建新经济产业体系的关键创新领域,也是引领社会生产力再次跃升的主要技术驱动力。我国新经济发展在政策设计、人才技术和社会环境层面存在短板,亟需通过提升新经济服务实体发展的能力、增强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应用等五大措施加以培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温新建  
本文在探索市场需求信息与新世纪企业管理策略的基础上 ,阐述了企业定制运营策略的方略、风险探讨以及如何与新世纪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作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彬  李春晖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驱动力,是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主要路径,也是我国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新经济"形势下,我国从以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为主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向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变。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较大,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引进技术的路径依赖、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不足、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有限、科技创新项目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制度不完善、科技创新主体与投资方目标不一致。在"新经济"背景下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冬梅  
了解国外学界对新经济政策的看法,有利于我们坚定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心。国外学者主要从应对经济危机、应对政治危机、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以及资本积累的需要等视角,来论述苏联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