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4)
2023(8095)
2022(6719)
2021(5864)
2020(4755)
2019(10619)
2018(10342)
2017(18753)
2016(10133)
2015(11587)
2014(11432)
2013(11156)
2012(10355)
2011(9948)
2010(10303)
2009(9450)
2008(9099)
2007(8090)
2006(7490)
2005(6930)
作者
(32213)
(27411)
(27072)
(26085)
(17239)
(13066)
(12158)
(10610)
(10262)
(9718)
(9600)
(9168)
(9144)
(8779)
(8561)
(8410)
(7830)
(7821)
(7742)
(7505)
(6985)
(6869)
(6527)
(6351)
(6219)
(6202)
(5875)
(5595)
(5443)
(5291)
学科
(63812)
经济(63783)
管理(26222)
(19487)
地方(19078)
方法(17385)
(15990)
(15114)
企业(15114)
数学(14748)
数学方法(14605)
地方经济(13027)
环境(12757)
中国(12753)
(11589)
业经(11396)
资源(9245)
理论(9220)
生态(8531)
经济学(8427)
农业(8396)
(8187)
(8016)
(8005)
(7145)
(7055)
(6964)
金融(6963)
产业(6401)
土地(6292)
机构
学院(156558)
大学(154417)
(68626)
经济(67176)
研究(62380)
管理(52468)
中国(44788)
理学(44386)
理学院(43696)
管理学(42810)
管理学院(42532)
科学(39775)
(33661)
(32330)
研究所(29748)
(28178)
(27087)
中心(26795)
(24455)
业大(23805)
(23138)
(23070)
师范(22929)
财经(22576)
经济学(22010)
北京(21716)
农业(20951)
(20319)
科学院(19922)
经济学院(19416)
基金
项目(104710)
科学(81931)
基金(75006)
研究(74612)
(67397)
国家(66917)
科学基金(55954)
社会(47632)
社会科(45039)
社会科学(45029)
(41098)
基金项目(39779)
自然(36232)
自然科(35166)
自然科学(35156)
(35101)
自然科学基金(34470)
教育(33806)
资助(29665)
编号(28955)
重点(25387)
(24770)
成果(22659)
(21929)
课题(21619)
(21037)
国家社会(20292)
创新(19775)
发展(19563)
计划(19462)
期刊
(85850)
经济(85850)
研究(48955)
中国(33139)
学报(26036)
科学(25006)
(23406)
(20804)
管理(19665)
大学(19146)
学学(18328)
教育(17528)
农业(16085)
技术(14485)
经济研究(14122)
财经(11801)
资源(11751)
业经(11711)
(11190)
金融(11190)
问题(10755)
(10388)
(9185)
技术经济(8442)
统计(7399)
(7297)
世界(7186)
现代(7054)
(7042)
林业(6990)
共检索到242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伟龙  任平  曾雨晴  
研究目的:全面认识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时空演变过程和演变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影子工程法、替代市场法测算了1998—2012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县(区、市)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并借助Geo Da和Arc GIS软件,分析了耕地涵养水源价值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1)1998—2012年间,成都平原经济区耕地涵养水源价值总体呈现急剧减少向缓慢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1998—2003年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从276.49×108元/a,减少到234.95×108元/a,年变化率为3.31%;2003—2012年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从234.95×108元/a,减少到223.77×1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石师   金晓斌   王世磊   刘静萍   应苏辰   周寅康  
中国耕地生态系统受损日趋严重,识别具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价值的耕地并进行差异化管控意义重大。参考欧盟高自然价值农田理念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高自然价值耕地的内涵,建立涵盖空间组成结构和关键功能的纵向传导识别方法,基于“利用强度—邻域环境—本底条件”的综合分类体系,对高自然价值耕地进行空间识别和类型划分,并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高自然价值耕地以保护资源本底为目标,在具备基本生产功能的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景观异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研究区共有高自然价值耕地21.04×10~4hm~2,占耕地总量的11.6%,主要分布于中部平原向西部山地的过渡地带以及南部浅丘地区;(3)研究区的高自然价值耕地包括自然演退防治类、综合效益提升类、人为干扰管控类、区域特色挖掘类、立地优化整理类和现状重点保护类。研究结果可为推动耕地多元功能保护,创新耕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伟  刘红  袁兴中  张跃伟  齐静  
利用三期遥感分类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结合野外地面核查和生态空间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水源涵养重要区2000~2010年生态系统格局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类生态系统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以森林和农田为主体生态系统;10a间,由于三峡水库蓄水淹没了大量农田和林地,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分别向湿地生态系统转化了179.99km2和191.27km2;其他生态系统(主要是人工表面)面积在时段内增加了506.63km2,主要是城镇建设占用部分森林和农田转换而来;时段内森林生态系统总的面积未发生较大减少主要是由于近年退耕还林、森林工程等生态工程的实施获得了大量补充;研究区后期的生态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勤  徐佩  王玉宽  彭培好  刘洋  
林盘是成都平原特有的农村聚落单元,也是地域性的景观、生态和文化资源,其生态系统服务对于农户生产生活以及区域生态安全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农户问卷,估算林盘潜在和实际的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林盘内维管束植物种类106科254属310种,脊柱动物种类22目48科148种;(2)林盘的供给服务划分为20类,药用产品(145种)、园林产品(107种)、食用产品(53种)和木材产品(44种)种类较多,其他产品种类少,利用效率较低;(3)小、中、大型林盘实际供给服务价值量平均值约为2 867元/年·个、6 195元/年·个和9 842元/年·个;(4)郫县林盘实际供给服务价值量约为2 525.82万元/年,食用产品、园林产品和木材产品占比51.87%、22.64%和10.35%。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邓坤枚  石培礼  谢高地  
该文以长江上游为研究区域 ,根据上游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别 ,划分为暗针叶林、其它针叶林、阔叶林、经济林、竹林、灌木林和 6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区域 ,并利用年降雨量、林冠截留量数据以及“影子工程”等方法 ,计量和评述了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效益。结果表明 :长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年涵养水资源量为 2 397 2 81 4× 1 0 8m3 ,涵养水源的年经济价值为 1 6 0 6 1 79× 1 0 8元 ,相当于该区域 1 99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1 4。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士美  谢高地  张彩霞  盖力强  
基于多年的定位监测数据,研究了亚热带5种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的流量过程。结果表明,里骆杉木林、西江坪常绿阔叶林的年内林冠截留量曲线呈现单峰型,而宜山龙桥的3种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量曲线则呈双峰型。5种森林生态系统累积林冠截留价值的过程曲线基本一致。里骆杉木林和西江坪常绿阔叶林的水文调节量变幅较大,而龙桥3种类型的年内水文调节量变幅较小。5种森林生态系统的月平均水文调节量依次为西江坪常绿阔叶林>里骆杉木林>龙桥柠檬桉马尾松混交林>龙桥马尾松林>龙桥杉木林。5种森林生态系统水资源供给功能过程曲线呈现与水文调节功能曲线相似的规律,对应的月平均水资源供给量分别是751.92、486.92、332...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项巧   范继辉   杨紫滟  
西藏是“亚洲水塔”的一部分,探明全球变化背景下其水源涵养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可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提供支撑。本研究基于InVEST模型估算了西藏1991—2020年的水源涵养量,并探讨了关键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藏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84.32 mm,呈西北低,东南高的格局;2)1991—2020年,其距平值以0.72 mm/a的速率显著(P<0.05)增加,全域有81.98%的区域呈上升趋势;3)西藏全域除东部外,气候呈暖湿化转变,降水增幅大于蒸散发需求,主导水源涵养呈正向变化;4)草地的退化导致西藏水源涵养能力降低了21.14%,西藏草地土壤相较于林地,在缺水地区具有更强的持水能力。为了保护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应考虑在怒江源等区域设立保护区,并实施保护原生草原、控制人工林在缺水地区种植等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兰萍   柯新利   左成超   余强毅   吴绍华   李飞  
为揭示耕地系统时空演变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本研究将耕地资源和耕地利用统一纳入耕地系统,采用InVEST模型、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核算方法评估1980—2018年市级尺度下中国(统计数据未包含港、澳、台地区。下同)耕地系统时空演变对碳储量、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1)耕地系统时空演变导致碳储量减少3×108 t,碳排放增加1×108 t,因此导致碳收支共损失4×108 t;2)林地、湿地被开垦为耕地是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化肥、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的大幅增加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3)耕地系统时空演变对碳收支影响的空间差异明显,东南沿海、西北地区的城市碳收支出现提升,而东北地区的城市碳收支损失严重。因此,应重视从“人类-自然”耦合系统视角剖析耕地系统变化的碳效应;未来既要对耕地侵占林地、湿地等生态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以减少碳储量损失,还需要提高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促进耕地由传统集约利用模式向可持续集约利用模式的转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伟  周渝  张勇  孙荣  
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生态保护意义重大。以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状况的生态参数修订"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综合分析了该区域2000~2015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以森林为主,占比达到了75%以上;时段内森林、湿地和人工表面面积呈增加趋势,农田和裸土持续减少;(2)15年间,研究区ESV增加了87.09亿元,增幅为6.63%,但增速呈逐渐减弱趋势;各类ESV中森林贡献率最大,其次为湿地和草地;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主要是气候调节和水文调节服务,且水文调节服务ESV在时段内增加趋势最为显著;(3)ESV价值密度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巴山、方斗山、川河盖、四面山、金佛山等中低山区;时段内主城区"四山"、金佛山、黑山,以及中部川东平行岭谷的精华山、黄草山、雪宝山区ESV呈明显增加趋势,城口县和巫溪县交界地区、巫山县北部、奉节县中部、彭水县北部、黔江区南部、以及江津区、綦江区南部ESV呈轻微减少趋势,全市有36个区县ESV呈增加趋势,3个区县ESV有所减少;(4)湿地面积虽小,但其ESV总量仅次于森林,且单位面积ESV较其他类型更高,应更加注重对湿地的有效保护;(5)城镇化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研究区ESV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说明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耦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龙  杨伶  张大红  彭强  
水源涵养林在京冀流域水源地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在野外调查与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筛选及专家咨询方法,建立了京冀水源涵养林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研究过程中采用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等对京冀水源涵养林建设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价值量估算并货币化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3年,京冀水源涵养林建设产生了可观的生态效益,总生态效益为39 343.13万元,其中涵养水源效益为20 792.87万元;水土保持效益为278.01万元;固碳制氧效益为4616.25万元;净化大气环境效益为5673.9万元;改善小气候效益为2466.8万元;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为5515.3万元。本研究的计量结果将为京...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志刚  余德  韩成云  王凯荣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2009年开始建设,目前已完成首要阶段的建设工作。基于土地覆被遥感解译数据,利用生态价值评估模型及GIS空间统计方法,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8~2016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格局及动态演化。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覆被方式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8年间区内草地和建筑用地面积明显增加,水域面积减少加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减少最明显的是林地和水域系统价值。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两者合计占比38%以上,但食物生产、水源涵养与废物处理的各单项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比例较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年均减少率超过20%的区域主要在城市地区,从空间分布来看,南部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增长具有优势,尤其在2012~2016年间总的优势更为明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敏超  李迪强  温琰茂  栾晓峰  
从凋落物层和土壤蓄水能力角度来定量评价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涵养水分功能;以三江源地区年径流量作为指标来评价其涵养水分功能;使用影子价格法评价其涵养水分功能价值。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植被凋落物和土壤涵养水源能力总计为1.646 9×1010t,涵养水源能力总价值为1.103 4×1010元,其中,植被凋落物涵养水源能力为1.55×108t,价值为1.039 8×108元;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为1.631 4×1010t,价值为1.093 0×1010元。三江源地区年径流量为4.93×1010m3,价值为3.303 1×1010元。可见,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巨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菊  傅斌  张成虎  胡治鹏  王玉宽  
岷江上游是中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成都平原的重要水源生命线,该文使用InVEST模型与影子工程法,对其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与价值进行量化评估与空间制图,可为当地水源地保护与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小流域水源涵养量多年平均值为219.36 mm,总量为49.19亿m~3,价值为40.83亿元,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汶川中南部,低值区多集中在松潘县与茂县境内。受评估方法的限制,不同学者对该流域的相关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可比性较差,但是岷江上游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水源涵养价值。空间化评估结果可直观的反映水源涵养量与价值的空间差异,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补偿效益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书林  
为了克服传统森林水源涵养服务功能估算所面临的空间尺度问题,将遥感技术引入到森林水源涵养服务功能评估中,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模型估算了研究区森林涵养水量,并进一步估算了森林年涵养水量价值量和年净化水质价值量。与样本点实测土壤水分含量数据对比发现,tvdi模型能适用于研究区土壤水分含量的估算。研究发现,不同树种单位面积森林年涵养水量价值量和年净化水质价值量排序为:马尾松林>桉树林>杉木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尧  徐佩  傅斌  王威  王海雯  
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可以指导森林保护、水资源利用以及区域规划等。文章在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内涵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常用水源涵养功能评估模型进行归纳与分类,从经验模型和物理模型两方面综述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估模型研究进展。论述了各类模型的主要特征、优缺点以及应用现状,总结了在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代表性应用成果,探讨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估模型的主流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