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5)
- 2023(9356)
- 2022(8394)
- 2021(8001)
- 2020(6648)
- 2019(15549)
- 2018(15446)
- 2017(30071)
- 2016(16396)
- 2015(18367)
- 2014(18331)
- 2013(18148)
- 2012(16465)
- 2011(14734)
- 2010(14350)
- 2009(12876)
- 2008(12239)
- 2007(10355)
- 2006(8892)
- 2005(7435)
- 学科
- 济(62400)
- 经济(62335)
- 管理(45024)
- 业(42162)
- 企(35411)
- 企业(35411)
- 方法(31134)
- 数学(27099)
- 数学方法(26785)
- 农(15880)
- 学(15451)
- 中国(15086)
- 财(14213)
- 地方(13755)
- 业经(13636)
- 农业(10755)
- 理论(10683)
- 和(10656)
- 环境(10547)
- 贸(10472)
- 贸易(10467)
- 易(10114)
- 技术(9929)
- 务(9386)
- 财务(9328)
- 财务管理(9314)
- 制(9232)
- 划(8847)
- 企业财务(8826)
- 教育(8679)
- 机构
- 大学(228720)
- 学院(226693)
- 管理(93107)
- 济(83392)
- 理学(81920)
- 经济(81403)
- 理学院(80974)
- 管理学(79466)
- 管理学院(79085)
- 研究(74867)
- 中国(52629)
- 科学(50579)
- 京(49002)
- 农(37590)
- 所(37569)
- 业大(37283)
- 财(36094)
- 研究所(34932)
- 中心(33295)
- 江(30897)
- 范(30735)
- 北京(30635)
- 师范(30438)
- 财经(30111)
- 农业(29772)
- 院(28010)
- 经(27450)
- 州(25742)
- 师范大学(24904)
- 技术(24173)
- 基金
- 项目(166757)
- 科学(130296)
- 基金(120699)
- 研究(118923)
- 家(106292)
- 国家(105462)
- 科学基金(90322)
- 社会(72723)
- 社会科(68890)
- 社会科学(68872)
- 基金项目(66026)
- 省(65456)
- 自然(61471)
- 自然科(60007)
- 自然科学(59993)
- 自然科学基金(58883)
- 划(55520)
- 教育(53820)
- 资助(49213)
- 编号(48447)
- 成果(38159)
- 重点(37042)
- 部(35769)
- 发(34879)
- 创(34566)
- 课题(32923)
- 科研(32313)
- 创新(32199)
- 计划(31109)
- 大学(30589)
共检索到309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英华 张世熔 张素兰 魏甦 肖鹏飞
采用格网方式,并结合重点抽样布点,运用地统计学方法中的普通克里格和概率克里格法对成都平原 76 个样点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进行空间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域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总体水平不高,但局部区域有超标现象,12 %的区域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小于10 mg/L), 5 %的地区未达到我国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小于20 mg/L);其分布特点是北部 (7.38 mg/L)>东部(5.72 mg/L)>西部(3.91 mg/L)>南部(1.51 mg/L);彭州、郫县、新都三县(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的概率最大(0.25~0.50),而区域西北部的大邑县、都江堰以及...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含量 空间变异 概率克里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大付 陈红卫
作者以华北平原麦玉两熟和南方红壤地区双季稻两种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在麦玉两熟区,通过50个农户的调查,周年产量10347.5—14211.0kgh/m 2,氮肥用量499.5—670.5kgh/m 2,氮肥利用效率51.79%—54.44%;河北景县水体硝酸盐含量测定未发现超标;对不同产量地块水样测定,高产地块硝酸盐含量高于中产地块;对桓台和温县水体调查中发现,有3个水样硝酸盐含量超标,占调查总数的15.8%;对同一井水多年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水体中硝酸盐含量逐年增加。双季稻作区117个农户调查,氮肥用量为436.3—594.3kgh/m 2,产量为6273.1—9278.2kgh/m 2,氮肥...
关键词:
粮食作物 种植模式 地下水 硝酸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建耀 王亚 张洪波 赵新峰
地下水为重要的资源,一旦受污染,将难以更新与恢复。近年来,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地下水硝酸盐的转化过程与机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来源以及避免污染的方法措施;地下水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确定方法;如何减少或者除去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别外还有一些地下水硝酸污染与人体健康的研究等。在综述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三个方向:水与硝酸盐运移的耦合; 界面过程;人文影响与全球角度。
关键词:
地下水 人类活动 硝酸污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增强 唐次来 邵淼 赵秋丽
通过柱实验,考察了200~300目的还原铁粉(Fe0)在加入活性炭、粉煤灰及不同停留时间不同Fe0/C质量比的条件下对模拟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加活性炭能促进Fe0还原硝酸盐,而且使得出水氨氮最大降低近50%,而粉煤灰却导致硝酸盐还原率降低15%~40%;停留时间对硝酸盐的去除率有重要影响,延长硝酸盐在反应区的停留时间有利于硝酸盐的去除;活性炭粒径对硝酸盐还原的影响差别不明显,但粒径为0.25 mm(60~80目)的较2~4 mm的更有助于降低出水的铵氮;在铁粉量相同时,不同Fe0/C质量比对硝酸盐的去除无明显差异,但当其比值为2时,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低于0.5 mg/L,...
关键词:
硝酸盐 零价铁 活性炭 地下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运清 秦红灵 全智 魏文学
蔬菜种植具有集约化程度高和施肥量大等特点,但长期种植蔬菜对深层土壤硝酸盐含量与分布的影响及其与地下水NO3--N含量的关系尚需深入分析。以湖南长沙县黄兴镇蔬菜基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种植年限菜地的浅层地下水、0-100 cm土壤剖面样品和植物样品等分析NO3--N含量,探讨长期蔬菜种植对菜地土壤剖面硝酸盐分布和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种植年限对地下水NO3--N含量影响明显(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燮京 李华明
用硝酸根电极法间接测定亚硝酸盐氮并与硝酸盐测定的经典方法——二磺酸酚分光光度法比较, 结果表明: ①该方法对亚硝酸盐氮标准系列样品测定的相关系数都在0.9998以上; ②该法对稀释的NO3- - N标液中加入NO2- - N标准系列的回收率为98.0% ~103.2% , 平均为101.0% , 优于二磺酸酚法; ③该法对野外地下水样加NO2- - N标准系列的回收率为94.0% ~110.0% , 总体平均回收率为102.6% 。硝酸根电极法是野外测定地下水亚硝酸盐氮的较好方法。对该方法中尚存在的读数稳定性、氧化剂的选择、亚铁离子干扰的排除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硝酸根电极法 地下水 亚硝酸盐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亚萍 陈余道 刘汉乐 黄月群 眭华生
由于地下水中溶解氧的约束与电子供体的缺乏,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原位修复十分困难。论文通过实验室微元体、砂柱和含水砂槽实验研究,发现:乙醇作为电子供体,容易被普遍存在的反硝化菌利用,同时导致硝酸盐被快速去除,且没有亚硝酸盐积累;含水介质中的溶解氧对该过程影响是短暂的,有限的溶解氧被率先利用后,硝酸盐去除速率明显加快;乙醇不会被含水介质吸附,迁移能力强,其羽状体中溶解氧与硝酸盐通常是低浓度的,甚至是缺失的。用乙醇作为电子供体,促进地下水硝酸盐原位修复,投注简便,不要外来微生物接种,具有很强的可利用潜力。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污染 原位 生物去除 乙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崔亚莉 王亚斌 邵景力 池娅萍 林坜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实施的日益临近,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调控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针对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现状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确定了优先考虑严重超采中心区及深层水减采等一系列地下水调控原则,结合地下水可采资源量,给出了南水北调实施后的地下水规划开采量。应用所建立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了地下水调控的恢复效果,结果显示,经过10年地下水开采调整,重点控制区内的浅层地下水中心漏斗水位有不同程度回升,石家庄漏斗年均水位上升速率2.1m/a;深层地下水漏斗影响范围也有显著缩小,德州水位回升年均上升速率为(0.8~1.5)m/a。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广明 刘立军 费宇红 李铎 钱永
本文根据华北平原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可调蓄地层、调蓄空间、调蓄水源以及调蓄有利地带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华北平原地下水最大可调蓄空间为1478.05×108m3,现状地下水位埋深条件下的可调蓄空间为326.29×108m3。制定了地下水调蓄有利地带的选取原则,华北平原地下水调蓄的最好地带是山前冲洪积扇和中东部平原的古河道带。本文在山前冲积扇地带选择了7处地下水调蓄有利地带进行专门研究,提出了各调蓄有利地带调蓄空间、调蓄水源以及调蓄方式。7处调蓄有利地带利用当地水源调蓄方案实施后,地下水可增加补给量为16.68×108m3/d。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对3处有利地带的调蓄效果进行了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兆吉 雒国中 王昭 刘春华 李亚松 姜先桥
本文通过对华北平原1991年~2003年系列地下水资源潜力及供需分析,浅层地下水总体处于采补平衡状态,但黄河沿岸及中东部平原古河道带尚有54.95×108m3/a潜力,而在山前平原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地下水超采27.83×108m3/a;深层地下水除豫北平原、鲁北平原部分地区尚有一定潜力外基本处于严重超采,总超采量12.44×108m3/a;南水北调工程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但在短期内可满足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利用南水北调的契机涵养水源是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基本保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淑兰
从长期利用角度,提出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及时空变化特点与机理,运用环境学、系统论观点把地下水的质(水质)—量(水量)—形(地面形态)统一起来,寻求地下水开采量(水位)与地下水水质、区域下降漏斗和地面沉降的关系,以此进行华北地区地下水环境发展趋势的预测和评价研究
关键词:
地下水 环境影响 预测 评价 华北平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巍巍 王式成 王根绪 邓伟
论文对安徽淮北地区69个地下水位站的1980—2006年平均地下水埋深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淮北地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2.33 m,1980—1990年各地下水年均埋深较浅、变幅较小,1990年以后地下水埋深变幅加大,且埋深有明显的加深趋势。研究认为淮北平原地下水动态虽然受降水量、蒸发量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但近些年来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这些人类活动包括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利用、水利工程、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等。其中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是导致安徽淮北平原地下水埋深下降、地下水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适度开发利用地下水有利于淮北地区地下水的循环更新,但过度的开发利用,已造成平原北...
关键词:
淮北平原 地下水 埋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李平 向长萍 王运华
以硝酸盐含量有显著差异的 2个小白菜品种湘潭矮脚白 (高硝酸盐含量基因型 )和上海青 (低硝酸盐含量基因型 )为材料 ,通过测定其吸收硝酸盐的速率、硝酸还原代谢库内硝酸盐的浓度 (MPS)、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等 ,研究其硝酸盐含量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 ,2个小白菜品种吸收硝酸盐的速率、NRA存在显著的差异。硝酸盐含量较高的品种湘潭矮脚白具有较低的NRA ,但具有较高的硝酸盐的吸收速率 ;而硝酸盐含量较低的品种上海青则具有较高的NRA ,吸收硝酸盐的速率则较低。因此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基因型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吸收硝酸盐的速率不同和硝酸盐还原能力有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小白菜 硝酸盐 基因型差异 生理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景力 赵宗壮 崔亚莉 王荣 李长青 杨齐青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华北平原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并用于评价模拟区地下水资源量。首先在对华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概化,垂向上分为3个含水层组。运用地下水模型软件GMS建模,将模拟区剖分为164行、148列4km×4km的规则网格。以2002年~2003年作为模拟期,通过深浅层地下水流场和65个典型观测孔的拟合对模型进行识别,并进行了模拟期的地下水均衡分析。运用所建立的地下水流模型,评价出1991年~2003年华北平原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256.68×108m3/a;总可开采资源量为213.49×108m3/a,其中浅层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91.65×108m3/a,深层为22.64×108m3/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晓丽 胡田田 周振江 代顺冬 陈思
【目的】研究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对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为番茄的优质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金鹏1号"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盆栽试验,通过回归拟合,建立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与灌水量及氮、磷、钾肥用量因子间的回归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及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当其他因子为中间水平时,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随灌水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与施氮量和施磷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且施氮量的增幅大于施磷量。灌水量与施钾量、施氮量与施磷量间的交互作用为正效应,灌水量与施磷量、施氮量与施钾量间的交互作用为负效应。【结论】灌水量较低时,少施磷肥或合理配施钾肥能抑制硝酸盐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