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7)
- 2023(14726)
- 2022(12820)
- 2021(11857)
- 2020(9810)
- 2019(22473)
- 2018(22632)
- 2017(43018)
- 2016(23452)
- 2015(26351)
- 2014(26692)
- 2013(26621)
- 2012(25098)
- 2011(22828)
- 2010(23105)
- 2009(21234)
- 2008(20549)
- 2007(18057)
- 2006(16299)
- 2005(14801)
- 学科
- 济(114448)
- 经济(114335)
- 管理(63312)
- 业(59942)
- 企(47955)
- 企业(47955)
- 方法(41867)
- 数学(35833)
- 数学方法(35465)
- 地方(30701)
- 中国(30248)
- 农(27626)
- 学(24688)
- 业经(24283)
- 财(21291)
- 农业(19022)
- 制(17801)
- 贸(17654)
- 贸易(17637)
- 地方经济(17525)
- 易(16935)
- 环境(16751)
- 融(16530)
- 金融(16528)
- 和(16464)
- 银(16077)
- 银行(16034)
- 理论(15987)
- 行(15501)
- 技术(15076)
- 机构
- 大学(339564)
- 学院(338138)
- 济(141538)
- 经济(138515)
- 管理(130732)
- 研究(123412)
- 理学(111685)
- 理学院(110349)
- 管理学(108559)
- 管理学院(107954)
- 中国(91458)
- 科学(76059)
- 京(74583)
- 所(63594)
- 财(62365)
- 研究所(57735)
- 农(55397)
- 江(54588)
- 中心(54301)
- 业大(49442)
- 财经(49047)
- 北京(47513)
- 范(46913)
- 师范(46447)
- 院(44770)
- 经(44329)
- 农业(43043)
- 经济学(42251)
- 州(41584)
- 师范大学(37698)
- 基金
- 项目(224846)
- 科学(175785)
- 研究(165738)
- 基金(160655)
- 家(139917)
- 国家(138716)
- 科学基金(117989)
- 社会(103514)
- 社会科(97975)
- 社会科学(97948)
- 省(88666)
- 基金项目(85313)
- 自然(75765)
- 教育(74925)
- 划(74161)
- 自然科(73908)
- 自然科学(73893)
- 自然科学基金(72521)
- 编号(67767)
- 资助(66495)
- 成果(55568)
- 发(52294)
- 重点(50728)
- 部(49171)
- 课题(47715)
- 创(46112)
- 创新(43040)
- 科研(42308)
- 发展(41938)
- 国家社会(41774)
- 期刊
- 济(168567)
- 经济(168567)
- 研究(107149)
- 中国(69539)
- 学报(52431)
- 农(50687)
- 管理(50289)
- 科学(49291)
- 财(45148)
- 教育(39643)
- 大学(39179)
- 学学(36696)
- 农业(35255)
- 融(32048)
- 金融(32048)
- 技术(30492)
- 经济研究(26778)
- 业经(26699)
- 财经(24131)
- 问题(21419)
- 经(20685)
- 图书(18595)
- 业(18168)
- 技术经济(17783)
- 理论(16513)
- 科技(16177)
- 资源(16092)
- 现代(15946)
- 世界(15561)
- 商业(15399)
共检索到522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统计局课题组
本文在对珠江三角洲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对珠江三角洲与成都平原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采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对珠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 ,找出成都平原的差距 ,认为 :成都平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努力学习珠江三角洲等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实施创新战略、整合战略、合作战略 ,加强与加快成都平原的建设 ,进而带动整个四川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成都平原 珠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 比较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益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 2 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 ,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 ,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 ,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 ,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港澳回归对这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 ,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济经济的严峻挑战 ,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 ,将共同成为 2 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泽厚,黄朗辉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比较及开发策略研究张泽厚,黄朗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也逐步由传统的"速度型"和"粗放型"向"效益型"和"集约型"转...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清泉
论述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城市发展状况,揭示了城市群发展的圈层结构,探讨了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发展势态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城市发展 空间结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雷
展览经济是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 ,不少地区把展览经济的发展作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本文试从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年来展览经济的发展实践来透视我国展览经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展览经济 实践 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树德
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综合改革,已成为广东全省最有活力、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地区。加速发展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提高整体素质,将进一步促进这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显著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番禺、深圳、珠海、佛山、顺德、南海、江门、台山、新会、中山、东莞、惠州、肇庆、清远等15个市16个市县。经过近14年的探索,这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具规模,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各种生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翱卿
科技、经济、社会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条件;科技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本文仅就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几年来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作一些扼要的分析。处在我国南海之滨的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最大的平原,它包括四个市、十二个县,面积约21500平方公里,人口863万,耕地841万亩,它背靠智力密集、对外开放的广州市,南接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自从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变化之大、经济商品化程度之高,在中国农村名列前茅。据统计,该区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为83.43亿元,1985年达到198.3亿元,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丽娅
泛珠江三角经济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体制最复杂的区域组合。从当前泛珠江三角洲整合的现状来看,归纳起来有两大因素的制约:一是行政体制的制约;二是金融资源流动的制约。本文认为,要加速泛珠江区域经济从行政区经济到都市圈经济的转变,也要围绕这两大制约因素进行体制的创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易燕明 杨兆礼 万齐林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雷电灾害对国民经济影响造成的损失及其基本特征。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省雷电灾害高发区,中心位置位于广州东北的从化和增城区,整个珠江三角洲为一个雷电发生高值区,同样的土地面积上雷电灾害发生的次数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占该地区自然灾害损失的6%左右,最高年份可达9 25%,该地区雷电灾造成的损失远高于全省1 46%的平均水平。雷电灾害已经成为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第四大灾害,每年因雷电灾害损失都在5000×104元以上;雷电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因地域有较大差异,但与雷电灾害的发生概率、区域经济总量关系密切,每年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与雷电发生的次数...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区域发展 珠江三角洲 雷电灾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赛飞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卓慕宁 吴志峰 王继增 刘平 朱立安
本文以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为基础 ,构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并用主成分分析法 ,分析和阐述该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异规律。分析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可为决策管理部门制定可持续发展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可持续发展 空间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冬平,杨友孝
随着珠三角以城市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战略应运而生。建设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内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泛珠三角构建区域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在于:①弱化行政区划概念,强化经济圈概念;②以制度整合为突破口,扫清体制障碍。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对策是组织创新、机制整合和框架重构。
关键词:
泛珠江三角洲 经济圈 发展战略 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傅朗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珠江三角洲要维持可持续发展在土地、人口素质、自然环 境和金融生态方面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 珠江三角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吴唐生,沈静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天旸 何鑫 王喆
珠江三角洲持续高速发展 ,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 ,珠江三角洲需要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区域城市圈 ;适应世界产业发展趋势 ,利用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以系统的观点提出城市圈梯度发展战略 ,即以“大三角”极核城市向腹地和国际辐射 ,以“轴心线城市带”带动东西两翼城市带发展 ,形成优势产业带 ,辐射山区。
关键词:
城市圈 梯度发展 珠江三角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