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7)
- 2023(13480)
- 2022(11784)
- 2021(11151)
- 2020(9313)
- 2019(21550)
- 2018(21334)
- 2017(41598)
- 2016(22221)
- 2015(25003)
- 2014(24749)
- 2013(24087)
- 2012(21718)
- 2011(19312)
- 2010(18839)
- 2009(16876)
- 2008(16053)
- 2007(13417)
- 2006(11376)
- 2005(9246)
- 学科
- 济(86009)
- 经济(85912)
- 管理(65996)
- 业(60972)
- 企(51186)
- 企业(51186)
- 方法(43839)
- 数学(38561)
- 数学方法(38017)
- 农(22888)
- 中国(22214)
- 财(21834)
- 业经(19168)
- 学(18205)
- 地方(17117)
- 农业(15630)
- 理论(14899)
- 和(14856)
- 务(14676)
- 财务(14606)
- 贸(14579)
- 财务管理(14577)
- 贸易(14573)
- 环境(14539)
- 易(14155)
- 技术(14043)
- 企业财务(13807)
- 制(13441)
- 划(12379)
- 银(11024)
- 机构
- 大学(306532)
- 学院(304940)
- 管理(127639)
- 济(118885)
- 经济(116326)
- 理学(112603)
- 理学院(111430)
- 管理学(109398)
- 管理学院(108842)
- 研究(95512)
- 中国(68732)
- 京(63653)
- 科学(60432)
- 财(51972)
- 业大(46049)
- 所(45889)
- 农(45251)
- 中心(44141)
- 财经(43577)
- 研究所(42429)
- 江(40984)
- 范(40327)
- 师范(39979)
- 经(39922)
- 北京(39375)
- 经济学(35556)
- 农业(35461)
- 院(35217)
- 州(34010)
- 财经大学(33013)
- 基金
- 项目(223633)
- 科学(176808)
- 基金(163557)
- 研究(163429)
- 家(141861)
- 国家(140711)
- 科学基金(122620)
- 社会(103132)
- 社会科(97723)
- 社会科学(97697)
- 基金项目(87851)
- 省(86802)
- 自然(80870)
- 自然科(78930)
- 自然科学(78912)
- 自然科学基金(77467)
- 教育(75269)
- 划(72923)
- 编号(67249)
- 资助(66817)
- 成果(52180)
- 部(49445)
- 重点(49279)
- 发(46909)
- 创(46569)
- 课题(44509)
- 创新(43385)
- 科研(43037)
- 教育部(42790)
- 国家社会(42387)
- 期刊
- 济(118554)
- 经济(118554)
- 研究(83603)
- 中国(50158)
- 学报(47150)
- 科学(44350)
- 管理(44097)
- 农(39750)
- 财(38316)
- 大学(35969)
- 学学(33721)
- 教育(32104)
- 农业(28317)
- 技术(27010)
- 业经(20892)
- 财经(19993)
- 融(19652)
- 金融(19652)
- 经济研究(18844)
- 图书(17681)
- 经(17029)
- 问题(15745)
- 资源(15579)
- 科技(14965)
- 理论(14698)
- 技术经济(14245)
- 业(14007)
- 实践(13708)
- 践(13708)
- 版(13545)
共检索到413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艳 李俭富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城市空前的繁荣,然而也给城市水资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通过构建水资源约束下的适度人口容量模型,对成都市未来年份的适度人口容量加以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和谐发展对策。
关键词:
适度人口容量 水资源 和谐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童玉芬 王静文 梁钊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适度人口,既能够符合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同时又能达到一定生活水准和发展目标,它是制定中国未来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文章采用可能-满意度模型(P-S法),基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适度人口概念及其内在机制分析,提取自然资源、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三方面中的12个指标,以2030年和2050年为目标时间点,分别计算单个因子和多种方案下对应的适度人口规模。结果表明:在各种主要资源环境约束下,若我国2030年的人口规模介于11.57~13.22亿人之间,2050年介于14.65~16.26亿人之间,则可以实现最低的临界适度目标;若2030年和2050年总人口能分别达到9.86~11.11亿人和11.88~13.89亿人,则可以实现理想的适度人口目标。未来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始终是水资源;2030年之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进一步趋紧,之后直到2050年后将趋于好转。
关键词:
适度人口 资源环境 可能-满意度模型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仲礼 游韵 李艳
从成都市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成都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确定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决策集和隶属度函数,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求出评判矩阵,然后确定模糊集以及综合评判矩阵,最后采取加权平均法求出评价等级指数,并就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较大,而新津县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弱,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仲礼 游韵 李艳
从成都市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成都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确定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决策集和隶属度函数,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求出评判矩阵,然后确定模糊集以及综合评判矩阵,最后采取加权平均法求出评价等级指数,并就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较大,而新津县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弱,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海春 许江萍
本文提供了一个分析结构,把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问题联系起来,研究城市扩张过程中的人口规模问题,以便做到对城市规模心中有数,既避免政策过紧阻碍城市化进程,又避免人口迁移失控导致城市衰落或导致人口过剩出现拉美国家那样的城市病。
关键词:
适度人口规模 辅助决策模型 政策变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雪梅 石培基 董翰蓉 吴文婕 付春燕 魏伟
以典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城市武威市凉州区为例,对水资源承载力、城市适度规模的内涵进行阐述,基于水资源承载能力建立城市适度规模计算模型,构建了城市适度规模与实际人口的距离协调度评价模型,并给出评价区间标准;对水资源约束下的城市适度规模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凉州区的地表径流量相比1950年代下降程度显著;2000—2009年凉州区水资源处于超载状态,超载类型为水质和水量结合型,超载度年均增长率5.11%,城市适度规模与实际人口的距离协调度处于濒临失调衰退黄灯区向轻度失调双黄灯警区过渡阶段;未来20年水资源超载度年均增长率3.15%,虽然超载速度减缓,但是可利用水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需水量,城市适度规模与实际人口的距离协调度将进入轻度失调双黄灯警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俭富 王艳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城市空前的繁荣,同时也给城市水资源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通过构建以水资源承载力为测度方法的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的优化模型,对成都市未来年份的适度人口容量加以预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保缺水型城市水资源安全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人口容量 水资源安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菲雅 蒋若凡
建设人口均衡城市,首要在于充分摸清人口底数,准确预测人口增长规模,才能科学制定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文章针对以往单一指标预测人口总量精度不高的问题,利用灰色预测所需信息少和神经网络非线性映射能力强的优点,筛选出与人口总量紧密联系的9个主要因素,力图建立多指标灰色PSO-BP神经网络人口预测模型,并对2015年至2030年成都市人口总量进行预测。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在论文的最后,作者依据模型预测结果,为成都市建设人口均衡城市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红勇 黄秋爽
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对所存在的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焚烧,政府扶持经费不够,再生产品效益较低,缺乏配套的法规及产业政策,缺乏再生产品行业质量标准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分类"、对再生产品进行质量认证以及出台相应政策、加大管理力度等对策。
关键词:
建筑垃圾 产业政策 再生产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姜杉钰 余星涤 张凤仪 王峰
基于对成都市近年来建设用地利用情况的分析,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把握建设用地的产出效益,最终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形成评价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成都市近年来市区建设用地总量增速和建设用地率涨幅均趋于放缓,用地结构不断优化,投入强度不断提升。随着集约节约利用程度的提高,2016~2020年建设用地综合产出效益总体增加,其中经济效益稳中有升,社会效益持续向好,但生态效益则受到能耗和工业废气排放的增加不容乐观。结论认为,成都市建设用地的经济产出反映出工业化后期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在人口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建设用地的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以保障更多的社会面需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若愚 钟易霖 踪家峰
以西部中心城市成都市为研究对象,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对成都市社会区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成都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主因子有一般工薪阶层及专业技术人员因子、流动人口与居住条件因子、少数民族人口因子、知识分子因子、产业工人因子。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将成都社会区划分为6个主要类型即:传统第三产业人口和白领人口聚居区、蓝领工人聚居区、高校人口及知识分子阶层聚集区、流动人口聚居区、少数民族及远郊农业人口聚居区,形成"圈层+扇形+多核心+多组团"的社会空间结构特征。分析认为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城市发展的历史路径构成的客观因素与城市规划、宏观政策构成的主观因素是限制、调节和控制成都社会空间结构形成的关键要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德春 房泽伟 冯同祖
首先,阐述了水资源和能源对粮食生产的投入约束关系。然后利用贝叶斯网络构建了粮食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粮食安全风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的粮食安全风险较低,但不同区域粮食安全风险有差异,对应的投入系统薄弱点也不同。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提出了合理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存建 徐育建 冯亮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空间数据库平台的支持下,对成都市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在1995—2000年间,耕地与建设居民用地、耕地与林地、林地与草地以及水体与耕地等之间的转换强度较高。耕地减少10972 hm2,林地减少2220 hm2,草地增加8042 hm2,建设居民用地增加4830hm2,水体增加323hm2。减少耕地的主要去向是建设居民用地、草地和林地;减少林地的主要去向是草地。人口总数,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工业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建设居民用地同步增加;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与耕地同步减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玲
青藏高原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城市人口容量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显著。文章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利用2012年数据测算青藏高原门户城市西宁市的适度人口容量,结果表明,西宁市现居人口超过适度人口容量。分析影响西宁市适度人口容量的因素,发现西宁的区位要素、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三个因素对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适度人口容量 城镇化 青藏高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林山,程晓明,陈东明,朱坤,卢林,尹卉
目的:测算成都市贫困人口社区医疗救助项目成本,为完善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补偿机制提供基本依据。方法:调查收集2003年试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提供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服务过程中6大类成本的消耗情况以及各类贫困救助项目的提供情况,用成本测算方法计算出各服务项目的成本。结果:成都市共开展了25个社区医疗救助项目,其中,成本在10.00元以下的有10项;成本在10.00~40.00元之间的有11项;成本在100.00元以上的有4项。结论:贫困人口社区医疗救助项目成本低廉,政府应给予合理补偿,以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发展,从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机制。
关键词:
贫困人口 医疗救助 成本测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