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9)
- 2023(12319)
- 2022(10540)
- 2021(9966)
- 2020(7981)
- 2019(18633)
- 2018(18712)
- 2017(35063)
- 2016(19181)
- 2015(21727)
- 2014(21897)
- 2013(21579)
- 2012(19867)
- 2011(17911)
- 2010(18046)
- 2009(16217)
- 2008(15625)
- 2007(13602)
- 2006(12009)
- 2005(10031)
- 学科
- 济(73625)
- 经济(73537)
- 管理(51749)
- 业(50825)
- 企(38677)
- 企业(38677)
- 方法(31913)
- 农(31502)
- 数学(27363)
- 数学方法(27033)
- 中国(21594)
- 农业(20989)
- 业经(19647)
- 地方(18373)
- 财(17993)
- 学(15933)
- 制(13815)
- 理论(13521)
- 和(12346)
- 教育(12243)
- 环境(11812)
- 发(11263)
- 贸(11127)
- 贸易(11116)
- 技术(11048)
- 易(10758)
- 银(10522)
- 银行(10490)
- 划(10254)
- 务(10227)
- 机构
- 学院(263716)
- 大学(263027)
- 管理(106245)
- 济(97776)
- 经济(95146)
- 理学(91884)
- 理学院(90839)
- 管理学(89284)
- 管理学院(88801)
- 研究(86768)
- 中国(63974)
- 京(56828)
- 科学(54643)
- 农(45774)
- 财(43869)
- 所(42114)
- 业大(40967)
- 中心(40470)
- 江(39443)
- 研究所(38284)
- 范(37527)
- 师范(37224)
- 北京(35972)
- 财经(34739)
- 农业(34409)
- 州(32534)
- 院(32105)
- 经(31564)
- 师范大学(29962)
- 技术(29555)
- 基金
- 项目(184351)
- 科学(143746)
- 研究(139770)
- 基金(130468)
- 家(112346)
- 国家(111270)
- 科学基金(95700)
- 社会(85373)
- 社会科(80392)
- 社会科学(80372)
- 省(73538)
- 基金项目(70259)
- 教育(64465)
- 划(61120)
- 自然(61079)
- 编号(59811)
- 自然科(59555)
- 自然科学(59543)
- 自然科学基金(58423)
- 资助(52468)
- 成果(48920)
- 课题(41167)
- 重点(40674)
- 部(39932)
- 发(39507)
- 创(38129)
- 项目编号(35647)
- 创新(35333)
- 大学(34629)
- 科研(34584)
共检索到389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曾帆 邱建 蒋蓉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全国各地均展开了美丽乡村规划的实践探索。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乡村系统的复杂性要求适应于地域条件的规划模式及地方路径。成都市乡村规划建设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以及两次灾后重建(2008年5·12汶川和2013年4·20芦山)的政策革新中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地域文化等方面实践探索,提出了一种基于成都地区独有的内涵式发展的乡村规划建设模式和地方路径,即产村融合的规划模式及技术框架,包括规划集中选址、成片连线建设、"产村单元"构建、"小组生微"布局、建筑风貌塑造等,并在此实践基础上凝练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和理想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健 樊金萍 王丽波 张璐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推进,乡村绿地的功能特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乡村绿地规划对构建社会主义农村新风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乡村绿地"农业、生态、景观、游憩、文化等"方面功能的认识,充分肯定了绿地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根据绿地景观、层次、文化原则对绿地规划中的宏观布局模式、中观布局模式及微观布局模式类型进行了深入考究;同时针对公共绿地、道路绿地、河道绿地、宅前屋后绿地、庭院绿地等绿地构成要素的功能特征及景观特征,选择适宜的设计方法。文章还根据乡村绿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政策法规,强化基层宣传;丰富理论研究,创新规划设计方法;融入历史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曦 薛雄志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而环境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农村环境治理应从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树立农村居民环保理念入手,同时注重发挥基层政府在农村环境专项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事后治理与事前保护双管齐下,完善环保立法与加强环保监管力度相结合。
关键词:
美丽乡村 环境治理 专项规划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德祥
建设类高职院校服务美丽乡村建设既有合作的需求,又有合作的途径,更有合作的未来。建设类高职院校能为也应该为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其优势体现在建筑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行业背景优势和各类相关人才的资源优势,但也面临体制性、信息性、地域性和经济性障碍,服务需求和服务制约间存在的矛盾;为此,政府层面要完善政策,促进合作,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建立服务项目打包委托机制。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成立建设职教集团,编制服务项目目录,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开展技术培训服务和农民工培训,校地文化融合,服务当地美丽乡村建设。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类高职院校 建筑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博峰
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乡村景观设计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尊重、挖掘并继承乡村特色文化,并兼顾外在的生产景观设计。当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设计理念不合理、前期调研工作不充分、设计人员能力参差不齐、资金不足等,导致乡村景观的特色及优势难以发挥。为此,应当树立科学的乡村景观设计理念,将地域文化特色等融入乡村景观规划方案,提升乡村景观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多渠道筹集乡村景观设计资金。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景观 规划设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沁
乡村是人类文明的根基,但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我国西部地区乡村承受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转移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景色秀美的乡村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美丽乡村的消失不仅影响着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着西部地区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还危及着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安全。现实要求我们要在不断总结美丽乡村建设中已经取得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从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进而为全人类构筑起安全的生态屏障和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美丽乡村 模式 生态文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堞凡 王浩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农业园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园区集社会公益性、企业盈利性和生态环保性三大功能于一体,在国家与地区发展建设的方针政策统一指导下,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部署要求,统筹区域规划及园区当地的自然、社会资源和农业发展条件,对农业园区进行统一布置,协调发展。由于发展迅速,目前对于农业园的研究多从建设管理方面出发,在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角度的研究较少,在我国建设美丽乡村背景下,为整合新农村资源、文化、生态环境等条件,促进新农建设与经济发展,新型农业园的规划设计尤为重要,文章就目前我国新型农业园发展状况,对新型农业园的规划设计进行探究,为美丽乡村建设下...
关键词:
美丽乡村 新型农业园 规划 设计 探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雅建
党的十九大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江苏省南京市在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过程中,将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着力打造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鹏飞
近年来,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国制定了许多支持性政策,为现代农村规划指明了方向。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现代农村规划应从整体出发,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校一相统一的原则。然而,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现代农村规划中依然面临全局意识不强、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资金不足的问题,为此,我们应树立科学的规划理念,对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晓菲
十九大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持续深化和稳步拓展。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在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理念的科学指导下,制定综合化、合理化的乡村休闲旅游规划。为此要在厘清乡村休闲旅游规划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乡村地区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开发休闲旅游的重要特征,制定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的指导原则,提出乡村休闲旅游规划路径,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的农村休闲旅游规划提供一孔之见。
关键词:
美丽乡村 休闲旅游 规划 原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倩
十九大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持续深化和稳步拓展。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在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理念的科学指导下,制定综合化、合理化的乡村休闲旅游规划。为此要在厘清乡村休闲旅游规划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乡村地区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开发休闲旅游的重要特征,制定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的指导原则,提出乡村休闲旅游规划路径,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的农村休闲旅游规划提供一孔之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怡 刘立
在构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大背景下,成都市结合地方实际,更新理念,创新方法与模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本文从编制思路的确定、编制工作的推进以及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等方面阐述了成都市国土空间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韫智
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景观,对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探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尊重地域文化特色等景观设计的3个原则,其次分析不同类型的乡村景观"乡村聚落性景观、乡村生态性景观及乡村生产性景观"等,最后提出尊重传统乡村肌理、构建聚落温馨格局,构造尺度宜人的乡村生活空间,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景观设计应做到商民分离等乡村景观规划建议,为乡村景观实际设计打下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先军 吴俊峰
农村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农村(社区)内的成年农民(居民),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在平等、互助的原则下,通过心灵契约的形式自发构成的非正式学习团体。基于县域美丽乡村的建设背景,着力构建和培育服务美丽乡村的农村成人学习共同体,是打造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是丰富农村成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归属感、认同感,培养家乡情怀、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学习型美丽乡村的最佳选择。通过分类建构协同机制合力助推,完善四级协同培育机制、成校孵化培育、借力搭台丰富学共体展演舞台等实践举措,县域14个乡镇(街道)整体推进,扶持培育了一批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的农村成人学共体,满足农民(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基于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农村文化礼堂的项目推进、成人学校对学共体的培育等,使桐庐乡村基本达到"村貌悦目协调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五美目标。
关键词:
社区学习共同体 美丽乡村 美丽居民 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