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1)
- 2023(9996)
- 2022(8477)
- 2021(7847)
- 2020(6572)
- 2019(14578)
- 2018(14532)
- 2017(27267)
- 2016(15661)
- 2015(17708)
- 2014(17960)
- 2013(16913)
- 2012(15904)
- 2011(14417)
- 2010(14912)
- 2009(13909)
- 2008(13701)
- 2007(12765)
- 2006(11529)
- 2005(10708)
- 学科
- 管理(49089)
- 济(48933)
- 经济(48841)
- 业(42800)
- 企(35485)
- 企业(35485)
- 财(18485)
- 制(18153)
- 农(17602)
- 中国(17185)
- 方法(15530)
- 业经(13127)
- 数学(12756)
- 体(12603)
- 数学方法(12484)
- 理论(12018)
- 银(11852)
- 银行(11827)
- 策(11549)
- 行(11386)
- 学(11165)
- 农业(10734)
- 务(10656)
- 财务(10614)
- 财务管理(10587)
- 融(10459)
- 金融(10451)
- 地方(10401)
- 教育(10025)
- 企业财务(10017)
- 机构
- 学院(215146)
- 大学(211767)
- 济(83497)
- 经济(81212)
- 管理(76998)
- 研究(76826)
- 理学(64117)
- 理学院(63381)
- 管理学(62237)
- 管理学院(61814)
- 中国(58847)
- 京(45703)
- 财(45384)
- 科学(44802)
- 所(39481)
- 农(37507)
- 江(36924)
- 中心(35360)
- 研究所(35103)
- 财经(33344)
- 业大(30256)
- 经(29987)
- 范(29354)
- 农业(29170)
- 北京(29114)
- 师范(29018)
- 州(28437)
- 院(28357)
- 技术(27069)
- 省(26213)
- 基金
- 项目(135467)
- 研究(105308)
- 科学(105222)
- 基金(93432)
- 家(80833)
- 国家(80054)
- 科学基金(67461)
- 社会(63318)
- 社会科(59711)
- 社会科学(59702)
- 省(55249)
- 教育(50900)
- 基金项目(47757)
- 划(46244)
- 编号(45387)
- 自然(41626)
- 自然科(40638)
- 自然科学(40625)
- 成果(40024)
- 自然科学基金(39897)
- 资助(38768)
- 课题(34099)
- 重点(31273)
- 制(30461)
- 部(30291)
- 发(29480)
- 创(28646)
- 性(28347)
- 年(28036)
- 项目编号(27358)
共检索到349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超儒
随着成都市各产业的成长,对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技能人才培养体制除企业内部的提升、转岗培训活动外,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体系来完成的。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政府担负着积极引导高技能人才需求、完善劳动力市场以及创造良好社会大环境的责任,所以,政府应当成为技能人才教育培训的投资主体。■成都市工业企业内部技能人才培■训状况与问题成都市工业企业内部技能人才培训状况。成都市工业企业内部技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厚望
近年来,湖南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断优化,但仍存在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尚未形成、双师型教师不足、实践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尚未对接等问题。基于现存问题,高职院校应进一步突破办学瓶颈,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造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高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 对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随着入世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加快培养大批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落实相应的政策,我们将各地制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措施》作了选编,供各地及企业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春絮 张春明 邵长兰
随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学历层次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建成,职业专科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升入职业本科继续学习。保障“专本衔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首先需要确立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跨层次人才培养的内涵,运用类型观的理论视角,明确“专本衔接”人才培养的实体、对象和特征要素。已有的跨层次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着培养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学科化、培养方式固化等问题。为进一步实现“专本衔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从加强类型化的制度改革、明确类型化人才培养定位和改进类型化培养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专本衔接”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小娟
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优化,培养体系日益健全,但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培养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政府、企业、学校未形成多元协同配合机制,表现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履行不力、企业内部培养机制不健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培训质量不高。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一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二要健全企业内部培养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三要提升人才培养培训质量,增强职业院校基础培养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强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78家先进制造类企业的调查分析及访谈,剖析了广州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企业高技术技能人才普遍缺乏;本科、高职是高技术技能人才最佳学历;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效性不足;高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程度不高。据此,从政府、企业、高校以及行业协会四个协同共育主体出发,提出协同培养的政策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培就司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米靖 赵庆龙
中国经济转型期是一个长时段。在此过程中,经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需求。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将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相联系,厘清在经济转型中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变迁以及相关特征。
关键词:
经济转型期 职业教育 高技能人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高平 王丽娟
在全球经济长周期深度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时期,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必须正视现有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制造强国"建设内在要求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形成政府、企业、培训机构三者之间有效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职业院校的主渠道作用、社会培训机构的重要补充作用,提升培养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规模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岗位能力提升、技术技能创新,促进技能人才队伍迅速振兴、壮大。
关键词:
技能人才 培养培训 职业教育 人力资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燕军 尹媛
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和科技竞争中,高技能人才培养成为各国教育战略的核心。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下,英国约翰逊政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可从以下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进行分析:规制性要素包括规则设定及资金支持;规范性要素包括奖项激励以及“全球英国”目标推动;文化-认知要素包括抨击传统精英主义以及引领技能立国的社会共识。借鉴英国经验,我国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应注意以下三点: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路径,多方协力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社会共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晓燕 袁二凯 马建华
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任务。伴随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中职与高职、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的贯通培养实践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中国特色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贯通培养目前存在多校分段衔接难、长学制培养学习动力保持难、模式多样管理难、本科落实形成特色难等问题,建议通过一体化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开放性设计人才培养路径、创新性衔接职业教育本科等举措完善贯通培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汇波
包钢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生产建设需求为导向,紧紧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等环节,更新观念,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健全和完善培养、选拔、使用、激励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高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惠敏 俞克新
"统筹抓好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十七大将"高技能人才"培养列为一个重点,既说明重视,又说明重要。中国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聪明和智慧,刻苦学习的精神,在世界上富有盛名。但为什么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呢?大家普遍认同,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不足,实践能力不强,这些影响国家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的人的潜质差距,可能是关键因素。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理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主要特征。但现实是高职院校基本上还是沿用普通高校的培养模式,因此培养的人才仍然实践能力不强,适应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工作技能不足,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冬萍
高技能人才是社会的财富,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供需失衡,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历史赋予了高职教育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之重任,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使高职教育更适应市场经济需求。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高技能人才培养 问题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