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6)
- 2023(13000)
- 2022(11440)
- 2021(10816)
- 2020(8884)
- 2019(20489)
- 2018(20340)
- 2017(38930)
- 2016(21309)
- 2015(23705)
- 2014(23790)
- 2013(23333)
- 2012(21671)
- 2011(19618)
- 2010(19636)
- 2009(18032)
- 2008(17826)
- 2007(15775)
- 2006(13947)
- 2005(11899)
- 学科
- 济(86881)
- 经济(86782)
- 管理(59258)
- 业(58891)
- 企(46819)
- 企业(46819)
- 方法(38109)
- 数学(32620)
- 农(32521)
- 数学方法(32160)
- 中国(22444)
- 业经(21824)
- 农业(21410)
- 学(21154)
- 财(21047)
- 地方(18602)
- 制(17704)
- 理论(14527)
- 贸(13734)
- 贸易(13726)
- 易(13313)
- 务(13223)
- 和(13221)
- 财务(13154)
- 财务管理(13125)
- 环境(12867)
- 企业财务(12511)
- 体(12486)
- 银(12361)
- 银行(12317)
- 机构
- 大学(303031)
- 学院(301653)
- 管理(120384)
- 济(114558)
- 经济(111794)
- 理学(104747)
- 理学院(103535)
- 管理学(101574)
- 管理学院(101036)
- 研究(100685)
- 中国(74684)
- 京(65295)
- 科学(64578)
- 农(53741)
- 财(51848)
- 所(50266)
- 业大(47577)
- 中心(46325)
- 研究所(45898)
- 江(43653)
- 财经(41851)
- 范(41589)
- 师范(41197)
- 农业(41111)
- 北京(41059)
- 经(38038)
- 院(36749)
- 州(35705)
- 经济学(33388)
- 师范大学(33252)
- 基金
- 项目(208908)
- 科学(163646)
- 研究(152849)
- 基金(150773)
- 家(131472)
- 国家(130294)
- 科学基金(111733)
- 社会(95325)
- 社会科(89992)
- 社会科学(89967)
- 省(81967)
- 基金项目(80661)
- 自然(72858)
- 自然科(71122)
- 自然科学(71108)
- 自然科学基金(69814)
- 教育(69591)
- 划(68585)
- 编号(63065)
- 资助(61714)
- 成果(51387)
- 重点(46397)
- 部(45558)
- 发(44294)
- 课题(43219)
- 创(42611)
- 创新(39743)
- 科研(39649)
- 大学(38837)
- 教育部(38755)
- 期刊
- 济(130376)
- 经济(130376)
- 研究(87019)
- 中国(59626)
- 农(53143)
- 学报(50836)
- 科学(47226)
- 管理(42522)
- 大学(38831)
- 财(37988)
- 学学(36556)
- 农业(36118)
- 教育(34865)
- 技术(25514)
- 融(24595)
- 金融(24595)
- 业经(23264)
- 财经(19697)
- 经济研究(19049)
- 问题(16983)
- 经(16768)
- 图书(16505)
- 版(16074)
- 业(15992)
- 科技(15062)
- 理论(14882)
- 技术经济(14135)
- 业大(13905)
- 资源(13838)
- 实践(13634)
共检索到437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亚楠 陈会广 陈利根
研究目的:以成都市幸福村为例,在分析土地综合整治中治理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解释治理结构改善的原因。研究方法:采用自主治理理论对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制度创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新型自治组织对传统组织既有替代又有补充作用,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并改善社区自主治理结构,保证自主治理效率;社区参与治理,改变了政府或市场的治理模式,提高了制度绩效。研究结论:鼓励社区自主治理发展,选择政府、市场与社区在各自领域内协同配置资源的治理模式,有助于保障农民权益,降低社会风险和促进城乡统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冰 韩冬
通过对成都市农村的抽样调查,农民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集中表现出来以下几种意愿倾向:农民是否自愿参与取决于补偿预期的实现;部分农民不能适应集中居住带来的生产生活改变;希望通过产权改革真正获得土地的财产权利;希望建立起能够维护自身权益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希望通过现代农业发展增加收入。为尊重农民的上述意愿和保障农民的权益,推进和完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本文在分析了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农民意愿 土地流转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殳 李佯恩
结合中央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精神,成都市经过近十年的土地综合整治实践,已逐步由单纯注重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和耕作便利转变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保护乡村景观等多重目标。从实践效果看,主要体现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特点。生态保护建设农房集中居住区。通过建设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其更适合居民的生产与生活;通过改善和增设村庄内部公共设施,如绿地、街心花园、体育、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大松 肖山
随着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开展,农村场域的产权结构、居住环境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此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对成都市温江区幸福村的调研数据建模分析,可知影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收入水平等因素。通过对以上因素的解析,一方面可掌握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下的农村社保发展现状,另一方面可为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本化运作、夯实农村养老保险发展水平提升的物质基础,从而稳步提升土地综合整治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险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大松 肖山
随着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开展,农村场域的产权结构、居住环境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此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对成都市温江区幸福村的调研数据建模分析,可知影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收入水平等因素。通过对以上因素的解析,一方面可掌握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下的农村社保发展现状,另一方面可为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本化运作、夯实农村养老保险发展水平提升的物质基础,从而稳步提升土地综合整治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险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佯恩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幅员1156平方公里,接近成都全域面积的十分之一;辖区21个乡镇,户籍人口87.6万,其中农业人口65.3万,目前约有4.2万户、15万农民居住在土坯房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紫薇 赵广德 舒建英
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以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为路径,对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资源实施分区分类管控、全域全要素整治,优化"三生空间"布局,提升耕地数量和质量,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并探索实施标准体系、生态价值评估、城市生态管理以及项目实施和空间管制的统筹等机制,全面保障项目落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欢
城市近郊农村土地综合整理在缓解城乡土地利用供求矛盾和探索让农民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两个主要方面的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作为一项涉及复杂利益关系的制度创新过程,当前各地推进的土地综合整理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方面,关键是必须正视问题,找准症结,明确思路,通过更深入的制度突破和政策调整来有效化解矛盾,力求把农村土地综合整理更加平稳有序地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土地综合整理 城市近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建云
乡镇政府、村委、普通村民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面临决策互动、利益纠纷。根据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政府的作用,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分为政府强制型土地整治、政府主导型土地整治、市场介入型土地整治三种类型。选取周口平坟、崖口村围垦—土地转让、成都建设用地票交易作为实证材料,运用乡村治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从根源上看清土地整治的现状。发现区位在某种程度上能影响土地整治类型。地方政府在土地问题中的行事与乡村关系有很大的关联,制度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传统的乡村关系。因为市场介入土地整治在农村变得更有活力。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引起制度创新的原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若政府强制交易...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乡村治理 乡村关系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仲礼 游韵 李艳
从成都市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成都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确定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决策集和隶属度函数,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求出评判矩阵,然后确定模糊集以及综合评判矩阵,最后采取加权平均法求出评价等级指数,并就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较大,而新津县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弱,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仲礼 游韵 李艳
从成都市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成都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确定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决策集和隶属度函数,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求出评判矩阵,然后确定模糊集以及综合评判矩阵,最后采取加权平均法求出评价等级指数,并就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较大,而新津县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弱,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倩 翟坤周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然而一些地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逐渐偏离了其综合目的及价值取向,从而导致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出现。成都市是全国率先进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城市之一,本文在研究其试验做法与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稳健地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确定农村综合整治的动因,更加重视农村建设;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补充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农村综合整治工程的合法性;第五,民主选举村议事会和村民代表,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主动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思婕 张彼西 张文秀
自2003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九年聚焦"三农"问题,2013年更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宅基地改革是目前国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成都作为西部地区农村宅基地改革的先驱,研究其绩效,对新一轮在全国开展的农村宅基地改革具有指导意义。该文跳出了以往从社会、经济、生态评价绩效的模式,以农业、农村、农民为视角,基于对成都周边5县(区)11村农户调研数据,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测算宅基地改革绩效具体分数。研究发现:成都地区农村宅基地改革综合绩效总体较好,尤其是在改善农村面貌方面取得了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欢
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认为,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可能导致合作共赢陷入囚徒困境、过度的行政主导可能激发社会矛盾、农民集体组织的虚置及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农民利益极易受损、短期化倾向将影响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可持续性。然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达成利益的相对一致较为困难,在实践中潜藏着某些难以预料的风险,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缓解城乡土地利用供求矛盾、探索让农民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和促进现代农业增长等方面的重大现实意义。从总体上看,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侯冬梅 刘明星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面广,若缺乏对乡村历史文脉的认知,很容易在大拆大建中对其造成破坏。本文在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加大保护乡村历史文脉的力度,并就如何处理好历史文脉整治与保护的关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 乡村振兴 历史文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