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9)
2023(6481)
2022(5334)
2021(4941)
2020(3907)
2019(8692)
2018(8547)
2017(15814)
2016(8868)
2015(9787)
2014(9676)
2013(9216)
2012(8464)
2011(7559)
2010(7775)
2009(7277)
2008(7345)
2007(6352)
2006(5755)
2005(5412)
作者
(23674)
(19974)
(19803)
(19064)
(12745)
(9555)
(9074)
(7647)
(7519)
(7174)
(6879)
(6799)
(6537)
(6370)
(6335)
(6333)
(5866)
(5842)
(5826)
(5798)
(4995)
(4842)
(4733)
(4613)
(4534)
(4487)
(4485)
(4409)
(3969)
(3917)
学科
(30475)
经济(30401)
管理(30232)
(24172)
(21030)
企业(21030)
(12076)
(11815)
方法(9648)
中国(9496)
(8489)
(8311)
业经(8310)
数学(8033)
数学方法(7893)
体制(7134)
(6939)
财务(6923)
财务管理(6906)
地方(6710)
企业财务(6548)
环境(6322)
(6245)
银行(6240)
(6016)
(5959)
(5946)
金融(5943)
(5940)
理论(5938)
机构
大学(120054)
学院(119653)
(47452)
经济(46126)
管理(42932)
研究(41175)
理学(36112)
理学院(35601)
管理学(35047)
管理学院(34803)
中国(31528)
(26498)
(25902)
科学(23299)
(20069)
财经(19791)
(19523)
中心(19072)
(17805)
研究所(17107)
(16672)
师范(16516)
北京(16224)
(16130)
(15886)
(15536)
业大(15122)
经济学(15015)
财经大学(14588)
师范大学(13607)
基金
项目(78641)
科学(62843)
研究(60238)
基金(57273)
(49156)
国家(48773)
科学基金(42698)
社会(38963)
社会科(36939)
社会科学(36935)
(30684)
基金项目(30460)
教育(28889)
自然(26399)
(26071)
自然科(25760)
自然科学(25755)
自然科学基金(25264)
编号(24276)
资助(22097)
(21077)
成果(20601)
课题(18069)
重点(18030)
(17838)
(16870)
国家社会(16595)
(16198)
创新(15871)
教育部(15708)
期刊
(57062)
经济(57062)
研究(40307)
中国(30508)
(22645)
管理(18206)
教育(17753)
科学(15725)
学报(15582)
(15445)
大学(12854)
(11938)
金融(11938)
学学(11842)
技术(11580)
财经(10279)
农业(10084)
(8784)
经济研究(8282)
业经(8151)
问题(7586)
职业(6343)
(6164)
现代(6047)
会计(5792)
财会(5756)
(5662)
科技(5472)
(5451)
(5330)
共检索到191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怡  刘立  
在构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大背景下,成都市结合地方实际,更新理念,创新方法与模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本文从编制思路的确定、编制工作的推进以及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等方面阐述了成都市国土空间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淑娟   廖心琪   卞勇   柳泽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远的系统性社会变革,国土空间是碳源和碳汇的载体,如何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统筹作用,通过各层级国土空间差异化治理助力落实“双碳”目标,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议题。通过系统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与“双碳”战略的融合思路,以省级、市县级和片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为例,提出了“全程嵌入—目标耦合—空间支撑”的技术框架和传导方式,为“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郝庆  彭建  魏冶  王丰龙  姚华松  李禕  王伟  张书海  邓玲  赵雲泰  马学广  戈大专  戴俊骋  朱鹤  张茂鑫  
科学辨析"国土空间"概念内涵是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的前提。应根据国土空间治理需求变化和学科理论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完善对"国土空间"的理解。本刊邀请15位青年学者研讨"国土空间"的概念内涵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议,主要观点如下:(1)国土空间是复杂的人地耦合系统,具有构成要素多元性、时空尺度嵌套性等特征。需要用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思维,进行国土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与系统修复保护,提出基于自然的空间治理方案。(2)国土空间是"流"所构建的网络空间,是不同利益主体组成的关系空间和为精细化治理服务的可计算领域。需要通过"流空间"进行国土空间的整合,推动区域之间资源和要素的共享,实现协同发展;也需要重视人地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构,协调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实现和谐发展;还需要完善国土空间开发管控的技术手段,平衡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灵活性与统一性矛盾。(3)国土空间是有温度的空间。需要充分感知国土空间的风险性、适宜性、约束性、可达性,编制"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土空间规划,提升国土空间的人文关怀、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4)国土空间是国土空间规划和空间治理的对象,是具体的海洋空间、乡村空间、文化空间等,具有载体属性、资产属性、权利属性等,需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实现资源资产统一管理,彰显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满足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对国土空间的多样化需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袁源  王亚华  周鑫鑫  张小林  
研究目的:基于大数据视角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升弹性、增强效率的理念探索与实践应用研究。研究方法:借助互联网LBS数据(人口迁徙和人口热力),分别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进行区域人口流动格局分析和存量建设用地潜力评估。研究结果:(1)规划编制理念应推动双向驱动决策机制,从经验判断走向数据支持;(2)人口迁徙和热力数据在宏观和微观场景中的实践应用有助于空间规划编制实现提升弹性、增强效率的目标。研究结论:大数据技术方法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落实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得到进一步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璇   梁邦利   潘龙   单新华  
本文梳理了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编制的必要性,总结了浙江省嘉善县科学规范技术规定的动态修订、提高县域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引导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支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实践做法,并展望了未来转型趋势。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伟鹏  张古月  黄晓芳  
本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新《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于乡村地区国土空间管理的相关要求,提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须重点转变的思维方式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超深  赵炜  冯田  
在区域协同发展的理念下,都市圈日趋成为重要的区域发展单元,但其学理基础仍较为薄弱,难以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针对该问题,文章系统地梳理了都市圈相关概念,明确了其内涵、空间尺度与典型特征。以成都都市圈为实证对象,以都市带内主要交通交换量为研究对象,对集计模型和非集计模型测算值进行校核,验证了空间联系规模,梳理了都市带重大交通设施情况,测算了规划运能,从交易成本和交往机会等空间组织视角研判了空间发展趋势,分别对德阳、眉山和资阳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提出当前应强化都市带布局与组织理念。对都市圈空间组织特征的定量描述有利于横向比较,提高相关规划与决策的科学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曾帆  邱建  蒋蓉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全国各地均展开了美丽乡村规划的实践探索。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乡村系统的复杂性要求适应于地域条件的规划模式及地方路径。成都市乡村规划建设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以及两次灾后重建(2008年5·12汶川和2013年4·20芦山)的政策革新中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地域文化等方面实践探索,提出了一种基于成都地区独有的内涵式发展的乡村规划建设模式和地方路径,即产村融合的规划模式及技术框架,包括规划集中选址、成片连线建设、"产村单元"构建、"小组生微"布局、建筑风貌塑造等,并在此实践基础上凝练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和理想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曾帆  邱建  蒋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舒宁  
基于当前我国规划体制改革的发展态势与多省市已开展的诸多总规层面规划实践,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特点,分析了北京已开展的分区规划(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对空间治理如何由总体层面走向落地实施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思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孔宇  甄峰  李兆中  傅行行  
智慧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影响着人地关系,而智能技术作为智慧社会崛起的主要动力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在改变着国土空间的保护、开发与治理模式,也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当前规划编制中,智能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在技术层面也有很多实践,但缺少对智能技术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性思考。基于"生态文明"基础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对传统规划编制与当前智能技术应用梳理的基础上,从智能感知与收集、智能分析与处理、智能评估和智能决策四个方面,系统地构建全流程的智能技术辅助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框架,以适应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新要求,辅助编制更合理、科学、智慧的方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明君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蓝图,也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2019年5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确立了"五级三类"的规划编制体系。当前,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紧张编制过程中,规划编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目前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编制方法及流程,并就不同流程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松  
国土空间规划是中国新时期空间治理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国加强了国家层面对地方层面的国土空间开发和规划编制工作的引导。文章认为,面对国土资源开发所表现出的新特征和规划引导面临的现状问题,及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是今后推进国土开发与协调地区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构建“多规合一”的规划法规政策体系迫在眉睫。但是,从“大拼盘”到“大融合”的过程中面临多种体制机制束缚。文章在回顾国土空间规划现状问题与制度缺陷,分析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背景、国土空间规划的本质属性和需求层次,并就“多规融合”的实现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小东  韩昊英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好"多规划合一、多部门合一、多责权合一",研究从一个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者视角出发,采用现场座谈和个人访谈的研究方法,归纳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行政部门间的博弈关系、规划编制部门间的博弈关系和新老规划体系之间的博弈关系,行政部门为了行政权力范围大小形成了内部、同级、上下级之间的博弈行为;规划编制部门间为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话语权、项目经费等内容进行了博弈;新旧规划体系之间也形成了传承或消亡的博弈关系。总之,这些博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高效性、科学性和实施落地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只有切实做到"图合一、心合一、力合一",才能真正实现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静远  
国土空间规划是新时期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行动指南,是超大城市提升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对谋划城市开发保护格局、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指导和约束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起着重要作用。基于超大城市的现实问题,本文对如何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推动超大城市区域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