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4)
2023(6790)
2022(5703)
2021(5159)
2020(4354)
2019(9583)
2018(9665)
2017(17675)
2016(9996)
2015(11321)
2014(11676)
2013(10922)
2012(10046)
2011(9106)
2010(9326)
2009(8865)
2008(8739)
2007(8017)
2006(7125)
2005(6691)
作者
(28745)
(24093)
(23818)
(22775)
(15198)
(11333)
(10904)
(9167)
(9121)
(8625)
(8258)
(8113)
(7893)
(7784)
(7662)
(7319)
(7109)
(7046)
(6972)
(6816)
(6110)
(5933)
(5796)
(5565)
(5456)
(5433)
(5255)
(5225)
(4899)
(4803)
学科
管理(34866)
(32933)
经济(32853)
(28180)
(24687)
企业(24687)
(13815)
(13196)
中国(10879)
(10559)
方法(10465)
(9664)
业经(8908)
数学(8422)
数学方法(8268)
(8053)
财务(8020)
(8005)
财务管理(8000)
体制(7817)
(7757)
银行(7740)
企业财务(7579)
(7550)
金融(7543)
(7405)
理论(6954)
地方(6776)
(6549)
环境(6271)
机构
大学(139450)
学院(139260)
(53425)
经济(51945)
管理(49957)
研究(48857)
理学(41770)
理学院(41278)
管理学(40564)
管理学院(40296)
中国(37476)
(30276)
(29966)
科学(28445)
(24419)
(23131)
(22986)
中心(22477)
财经(22271)
研究所(21648)
(19974)
业大(19733)
北京(18942)
(18461)
(17982)
农业(17903)
(17748)
师范(17741)
经济学(16404)
(16376)
基金
项目(90238)
科学(70689)
研究(68138)
基金(64291)
(55944)
国家(55477)
科学基金(47225)
社会(42753)
社会科(40378)
社会科学(40372)
(35837)
基金项目(33357)
教育(31828)
(30482)
自然(29354)
自然科(28636)
自然科学(28626)
自然科学基金(28089)
编号(27951)
资助(25878)
成果(24533)
(22618)
课题(20903)
重点(20601)
(20089)
(18895)
(18875)
(17971)
创新(17751)
国家社会(17678)
期刊
(65040)
经济(65040)
研究(44820)
中国(35721)
(26037)
学报(22419)
(22029)
管理(20844)
科学(19858)
教育(19582)
大学(17455)
学学(16330)
农业(14361)
(14284)
金融(14284)
技术(12766)
财经(11634)
业经(10236)
(10001)
经济研究(9740)
问题(8304)
(7411)
(7147)
财会(6970)
会计(6778)
职业(6619)
科技(6600)
现代(6450)
(6289)
论坛(6289)
共检索到223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据成都规划局消息,成都将首次进行中心城总体规划,让城市面貌更美,并在编制前公开征集市民意见建议。据成都市规划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成都中心城有望形成一环七楔、五山七河、多廊多园形态的自然格局。这意味着在目前成都一环一轴的中心城格局上,成都还将建成环城生态公园、多条生态景观廊道,并在环城分布七条楔形绿地。据了解,引绿楔入城,是为了调节城市的自然格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敬辛  韩博  孙同昕  张金慧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河南省淅川县县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分析了调水源头周边城镇发展规划中遇到的两难问题,阐述了既保证生态环境质量,又保证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些方法和途径,提出了树立生态成本观念,划定生态功能分区,调整生态成本结构的城镇规划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彭翀  李婷  彭仲仁  黄婷  
近年来,美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都已趋于成熟。在美国,公众参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全过程已经成为小城镇规划的基本模式。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国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组织特点、组织程序和实施效果,并以德州丹顿(Denton)2030总规为例,从参与主体、组织形式、实施过程及内容、反馈机制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分析其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组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小城镇规划提出建议与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江东桂  戴威韬  
本文围绕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依据、必要性、重点内容、现实作用等提出相关思考,以期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提供参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郭亚东  何长元  周清  
针对湖南省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年)编制效率低下的问题,从涉及到的几个规划主体,主要包括规划部署和验收机构、地方政府和国土资源局、规划编制单位和规划软件开发商,探讨制约编制进程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阮梦乔  
近年来,随着特色小镇规划与建设热潮的涌现,特色小镇规划与我国法定规划体系脱节、冲突的问题日益浮现,造成特色小镇规划科学性降低、实施困难。镇总体规划与特色小镇规划具有协同编制的良好基础,本文以灯塔市佟二堡镇为例,解析镇总体规划与特色小镇规划在定位与产业、规模与范围、结构与用地、管控与实施等环节协同编制的过程,探索特色小镇规划编制与我国城乡法定规划编制体系融合对接的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晓瑞  周国艳  
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开发区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区总体规划编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安徽固镇经济开发区为例,运用GIS技术对开发区总体规划编制中的用地适宜性评价进行了研究。在ArcGIS9.2支持下,通过建立开发区的数字高程模型,提取高程、坡度因子,同时建立水域、居民点和道路交通因子图层,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最后在ArcGIS9.2的空间分析模块中进行多因子叠加分析,从而得到开发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很适宜用地占11.95%,基本适宜用地占69.08%,不适宜用地占18.97%。通过应用GIS旨在为科学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合理利用开发区土地资源提供定量化的分析手段和结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江丽   张睿杰   郝鹏飞  
我国已迈入国土空间规划时代,由于国家对国土空间规划内容和成果提出了很多高标准要求,所以规划编制中必须应用GIS软件技术。有些规划从业人员在使用GIS编制规划时会遇到操作技术难题,文章依据多年编制规划的实践经验,以编制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例,通过运用GIS制作一张完整的县域用地现状图(包含统一数据坐标、创建总规数据库、绘制现状图要素、制作图幅配置、统计面积等内容),以及部分重要规划图的差异内容,详细阐述了一套使用GIS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操作方法与流程。结果表明,GIS采用这套操作方法编制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简便高效,值得推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同海,徐迪,吴澄燕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广大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的积极努力下,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逐步开展。特别是“六五”以来,我国城市的各项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蓬勃发展,全面改革给城市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也向城市规划提出新的任务和课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六五”期间,在加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的同时,我国许多城市、县城及建制镇进行了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据统计,至1985年底,全国324个城市中,已有319个市编制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尚洁  段元强  
我国规划体系在规划编制主体、规划内容与规划任务、规划技术标准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造成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生态规划等(简称多规)相互之间存在"不协调"现象,引发规划落地困难、空间管理无序、土地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而城市总体规划是一全局性、综合性规划,涉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生活等各领域,是对城市用地进行综合性战略部署的工作平台。通过城市总体规划改革与创新,形成融合"多规"的城市总体规划,解决各规划之间的"不协调"现象,同时避免将来各规划之间矛盾循环发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桃  刘科伟  
针对"多规合一"背后存在的空间规划体系内容重叠且相互矛盾及不协调的问题,指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首先对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纵横向关系进行梳理,发现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存在横向规划之间缺乏衔接、纵向区域性规划缺位、规划内容重叠导致资源浪费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吸取国际经验,提出我国规划体系的改革方向——增加区域性规划:横向上将多规重叠内容进行整合提升作为上位规划,指导多规衔接;纵向上作为区域规划,为城市总体规划瘦身。最后,以县域总体规划为例,并对其规划地位、主要内容、编制重点及规划成果进行论述,以期为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及我国规划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佳  胡晓鸣  
作为公共参与的重要环节,公众咨询已在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得到了较多开展,但这项工作的方法设计与内容缺乏详细案例总结。基于巢湖案例,本文认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公众咨询结论,可以且应该被吸收为规划编制的技术性原则和相关规划内容要求,并总结讨论了相关方法的特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伟  
提出城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具有科学研究与规划导向双重特点。针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工作,总结梳理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按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归纳研究方法,从形态、实证和政治经济学角度整理研究脉络。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工作的目的,提出"理论—资料—分析—规划研究结论—比选方案"的空间结构研究与规划工作框架,并以《巢湖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空间结构专题研究为例,探讨总体规划编制中的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晶  
刚性的土地规划与弹性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均属于空间规划,是指导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的行动纲领,但由于各自具体目标、工作职责和实施手段的不同,土地规划的刚性要求更加突出,而城市规划的弹性要求相对比较明显。单一的刚性或者弹性并非越强越好。当前,资源紧约束已成为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共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