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31)
2023(5418)
2022(4607)
2021(4420)
2020(3556)
2019(8172)
2018(7929)
2017(15696)
2016(8732)
2015(9353)
2014(9596)
2013(9425)
2012(8796)
2011(8045)
2010(8102)
2009(7337)
2008(7308)
2007(6341)
2006(5391)
2005(4738)
作者
(25995)
(21812)
(21376)
(20413)
(13759)
(10454)
(9776)
(8497)
(7925)
(7590)
(7287)
(7168)
(6899)
(6734)
(6643)
(6553)
(6499)
(6189)
(6114)
(5955)
(5402)
(5193)
(5183)
(4948)
(4870)
(4822)
(4702)
(4586)
(4383)
(4338)
学科
(36765)
经济(36712)
管理(22011)
(20927)
(16306)
企业(16306)
方法(15608)
数学(13793)
数学方法(13665)
中国(12455)
地方(9819)
(8921)
(8389)
(8381)
城市(6689)
业经(6647)
(6606)
(5922)
金融(5922)
农业(5882)
环境(5651)
(5612)
银行(5590)
(5367)
理论(5352)
(4932)
城市经济(4929)
财务(4924)
财务管理(4913)
技术(4867)
机构
大学(124733)
学院(122952)
(47931)
经济(46652)
研究(45876)
管理(44030)
理学(38334)
理学院(37711)
管理学(36944)
管理学院(36707)
中国(32899)
科学(30196)
(26517)
(23967)
(22590)
(22238)
研究所(22138)
中心(19942)
业大(19192)
(18298)
财经(18231)
师范(18098)
农业(17823)
(17129)
(16836)
(16644)
北京(16472)
经济学(15490)
师范大学(14946)
(14857)
基金
项目(86899)
科学(69221)
基金(64494)
研究(59402)
(57821)
国家(57357)
科学基金(48760)
社会(38959)
社会科(36889)
社会科学(36876)
基金项目(34765)
(33037)
自然(32927)
自然科(32215)
自然科学(32208)
自然科学基金(31618)
(29009)
教育(26855)
资助(25792)
编号(21937)
重点(19949)
(19244)
(18715)
成果(17999)
(17464)
计划(16792)
科研(16542)
创新(16391)
(16302)
国家社会(16291)
期刊
(50495)
经济(50495)
研究(36330)
中国(22974)
学报(22251)
科学(20620)
(19837)
(16411)
大学(16206)
学学(15456)
管理(15230)
农业(13411)
教育(11634)
(10777)
金融(10777)
财经(8866)
问题(8347)
经济研究(8163)
技术(7835)
(7664)
(7571)
业经(7286)
城市(7213)
(7115)
资源(6810)
(6292)
现代(6094)
科技(5680)
业大(5584)
世界(5348)
共检索到176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颜文涛  贵体进  赵敏华  邹锦  
河流水系是影响城市形态发育演变的重要因素。以成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比较法,探讨成都城市形态与河流水系的关系特征。研究表明,成都城市形态与河流水系的关系经历了二江珥城、二江抱城、二江环于城中的两次转变;从水系格局和自然过程的适应性、水系功能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形态功能与水系格局的适应性等方面,剖析成都城水关系的适应性智慧;从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功能维度三个方面,提出对当代生态城市实践的若干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一帆  田国行  
通过梳理洛阳古代都城水系治理与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文献,辨识出洛阳对雨洪资源有机调控的生态智慧,认为全面统筹城市空间的"家家流水,户户园林"思想是解决城市雨洪灾害的重要途径。并根据当代高密度人居环境城市现状,利用GIS平台划分流域,模拟水流路径。提出基于城市空间尺度与湿地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提升水系连接度,构建自然水系与城市管网相融合的生态排水界面,从而真正解决城市雨洪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雨洪管理目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邢忠  陈诚  
河流水系是影响和制约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自然环境因素。文章在回顾河流水系与城市空间结构关系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我国水网城市①空间结构发展误区,对与河流水系融合共生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以南阳市城区空间发展研究为例,提出在城市河流水系生态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保护性利用河流水系复合生态功能,挖掘潜在边缘效应,融入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架构完整的城市空间格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佩  阎小培  
将生态学中的“适应观”引入高速增长下的城市形态研究,对适应性的思想基础和国内外城市形态中有关适应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构适应性城市形态的原则和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彦光  罗静  
论述城市形态演化的分维数值变化特征和规律,指出城市生长机制可以用基于DLA模型的人口-用地空间扩散和基于DBM模型的交通网络渗透规则进行解释。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分形模型导出度量城市形态的两个空间指数,该指数用以作为城市规划合理性的定量判据之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锦棠  姚圣  田银生  
英国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的研究认为住区是构成城镇景观的三种重要"空间单元"之一。该方法主要从地平面、建筑类型和功能用途三种形态复合来研究物质空间的特征。其住区研究的成果集中在三个方面:物质形态特征、住建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对应关系、形态塑造者的特征。研究成果反应出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动态与关联的研究思维,综合理解经济活动、塑造者与形态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都是我国住区研究的有益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碧琳  孙一民  李颖龙  
针对当前韧性概念相对模糊而导致的中微观尺度城市形态层面研究的缺失、城市转型的适应性规划实证研究不足的问题,首先通过综述城市韧性和适应性转型构建韧性城市形态理论框架,进而选取4个韧性特征,即多样性、连通性、模块化、冗余度,针对生态空间、土地利用、街道网络、街区地块、建筑足迹运用城市形态分析方法进行中微观城市空间物理要素韧性评价;最后通过适应性循环的城市转型叙事方式,运用上述评估方法对1979~2019年规划干预下的深圳蛇口工业区进行实证分析,该片区通过生态系统的重构、土地的复合紧凑利用和街道网络的高效整合实现了韧性城市形态的适应性转型。由此在城市扩张与气候变化背景下,探索城市片区的韧性演进规律,提供适应性转型路径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萍  
科学评估城市商品交易市场的业态适应性,对促进城市流通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36个重点城市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我国城市商品交易市场的业态适应性变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商品交易市场的业态适应性总体处于不断提升状态,业态适应性发展态势良好,而且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块状或带状集聚特征。从影响因素来看,人口集聚、收入水平、农业和服务业水平、基础设施水平、信息化发展能力等都是影响城市商品交易市场业态适应性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提升发展城市商品交易市场的战略选择方面,应将这些方面的因素予以充分考虑。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彭茂  
城市群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成都城市群将带动四川融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然而,国内城市群的发展并无太多经验可循,各地城市群也在摸索中不断前进,显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多。利用文献研究、比较与借鉴等研究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审批程序(ULURP)的核心理念,结合成都城市群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提出ULURP对成都城市群发展的借鉴及启示,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规划委员会的设置与运行、竞争机制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参与机制的引入、沟通机制的建立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鹤  董卫  
从城市形态出发,将沈阳的变迁划分为明代军事城堡、清代都城和近代奉系统治三个主要阶段。进而分析了上述历史时期内沈阳城市空间、景观形态和建筑形式的特征及异同,同时探讨了权力影响城市形态变迁的途径。最后总结了权力与城市形态变迁的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广斌  崔庆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智慧城市被视为重振经济的重要领域,亦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及解决部分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欧洲许多城市都展开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活动,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总结。本文首先对欧洲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特别是对建设要点及其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部分智慧城市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对欧洲智慧城市建设的5点启示:战略规划与内容设计、有限预算与资金来源、政府作用与多方关系、公众参与及弱势群体以及对绿色与可持续的关注,以期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君瑞  
The efforts made by OCLC researchers to enhance 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DDC)so as to adapt it to Web environment are described.From the experience of OCLC researchers,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梁珊  邓羽  贾宁  刘毅  
城市形态与污水设施的运行之间关系密切,探讨城市形态对城市内污水设施的影响对解决现有设施存在的水力失效及未来情景应对能力欠佳等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论文测算了现阶段中国地级城市的城市形态,设置了城市形态情景和排水情景,使用Kruscal算法进行管网定线、SWMM软件模拟系统性能,构建自上而下的虚拟城市空间与污水系统耦合模型,探索了不同形态城市的污水系统生命周期成本、结构和性能的一般性规律,构建了系统经济性、有效性和适应性指标体系以综合评估城市污水系统。研究发现,在城市人口36.24万、面积35 km2的规模下,污水系统的生命周期成本约为6亿~7亿元。方形、长条形和星形的流速失效比分别为0.55、0.67、0.55,充满度失效比分别为0.35、0.42、0.36。在排水情景改变下,污水量变小时,系统流速失效情况均更为严重,而充满度失效情况均有所改善;当污水量变大时,流速失效情况均有所改善,而充满度失效情况更为严重。分析系统结构特性,发现越分散的污水系统连通性越好,长条形城市的污水系统相较于方形和星形城市更为集中。对指标作相关性分析,发现越分散的污水系统经济性和有效性更好,但适应性更差。从系统经济性和有效性角度出发,方形和星形城市更有利。从污水系统适应性角度出发,长条形城市优于方形和星形城市,结合2010—2015年的城市形态分析,长条→长条(变化前后城市形态均为长条形,以此类推)、星形→长条、方形→长条的86个城市的城市发展方向不够合理,各城市在未来扩建或新建规划中应在因地制宜基础上考虑内部污水设施,选择合理的城市形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雪松  秦天宝  
欧盟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在跨国界河流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实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欧洲水资源管理政策经历了水质标准制定阶段、排污限制阶段和综合管理阶段。2000年颁布的《欧盟水框架指令》建立了一个综合水资源管理的框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法、目标、原则和措施。欧盟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发展对我国跨边界河流水资源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冰冰  马元驹  戴德明  
回顾自1494年帕乔利的《簿记论》发表至今的利润确定变迁历程,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与评述,发现利润确定的变迁历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一是以会计账簿记录为特征的利润确定阶段(1494~1939年);二是以收入费用配比为特征的利润确定阶段(1940~1979年);三是以资产计价为特征的利润确定阶段(1980年至今)。利润确定复杂化的历史原因在于,利润确定过程中资产计价逐渐取代了收入费用配比的主导地位;应当坚持收入费用配比的主导地位,兼顾资产计价,而非相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