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3)
2023(10657)
2022(8285)
2021(7204)
2020(5794)
2019(12950)
2018(12483)
2017(23358)
2016(13172)
2015(14403)
2014(14240)
2013(13624)
2012(12285)
2011(10983)
2010(10951)
2009(10093)
2008(10025)
2007(8705)
2006(7866)
2005(6861)
作者
(41553)
(34813)
(34776)
(32678)
(22156)
(16656)
(15469)
(13492)
(13335)
(12166)
(12095)
(11723)
(11279)
(10839)
(10820)
(10716)
(10659)
(10263)
(10080)
(9932)
(8845)
(8493)
(8490)
(7967)
(7885)
(7664)
(7607)
(7575)
(6986)
(6949)
学科
(54479)
经济(54413)
管理(34815)
(33316)
(25089)
企业(25089)
方法(21283)
数学(18532)
数学方法(18341)
中国(18124)
(16383)
业经(13356)
(13049)
地方(12156)
(11440)
农业(11385)
(9862)
贸易(9859)
(9528)
环境(9219)
(8852)
(8828)
产业(8393)
城市(8039)
技术(8038)
理论(7975)
(7543)
银行(7488)
(7363)
(7361)
机构
大学(194490)
学院(192857)
(75628)
经济(74078)
研究(70487)
管理(69816)
理学(61481)
理学院(60624)
管理学(59338)
管理学院(59009)
中国(49299)
科学(47869)
(42987)
(41468)
(36924)
业大(35509)
农业(34470)
研究所(34455)
(31777)
中心(30547)
(28458)
(26646)
财经(26476)
师范(26238)
(25474)
北京(25013)
(24297)
经济学(23923)
农业大学(23218)
(22356)
基金
项目(139877)
科学(110169)
基金(103443)
(94574)
国家(93839)
研究(93001)
科学基金(79111)
社会(61740)
社会科(58574)
社会科学(58557)
基金项目(55586)
(54386)
自然(53442)
自然科(52305)
自然科学(52284)
自然科学基金(51342)
(47305)
教育(42097)
资助(39994)
编号(34569)
重点(32390)
(30572)
(29624)
(28926)
计划(28332)
创新(27192)
科研(27128)
国家社会(26756)
成果(26649)
课题(24650)
期刊
(79018)
经济(79018)
研究(52784)
学报(40673)
(39025)
科学(35508)
中国(34543)
大学(29448)
学学(28211)
农业(26413)
管理(23481)
(22362)
教育(17153)
(14131)
(14117)
金融(14117)
业经(13365)
技术(13311)
经济研究(13284)
财经(12772)
问题(12416)
业大(11747)
(11467)
(11062)
科技(10066)
农业大学(9996)
资源(9698)
现代(9070)
商业(8873)
(8584)
共检索到270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楼嘉军  李丽梅  
成都城市休闲化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本文通过建立城市休闲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了成都城市休闲化水平;从经济与产业发展、交通设施与安全、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空间与环境、休闲生活与消费等5个方面解析了1986~2014年成都城市休闲化演变过程。结果发现,自1986年以来,成都城市休闲化进程呈现稳中趋升态势,经历了初步发展、缓慢上升、较快上升、快速上升4个阶段。贡献度分析表明,初步发展、缓慢上升、较快上升3个阶段,城市休闲化主要表现为生活与消费的休闲化,快速上升阶段,城市休闲化的主要表现为交通设施与安全。变化影响指数分析说明,休闲生活与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交通设施与安全、休闲服务与接待分别是初步发展、缓慢上升、较快上升、快速上升阶段城市休闲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本文并从经济发展力、设施建设力、休闲需求力等方面对城市休闲化演变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楼嘉军  李丽梅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楼嘉军  李丽梅  
成都城市休闲化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本文通过建立城市休闲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了成都城市休闲化水平;从经济与产业发展、交通设施与安全、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空间与环境、休闲生活与消费等5个方面解析了1986~2014年成都城市休闲化演变过程。结果发现,自1986年以来,成都城市休闲化进程呈现稳中趋升态势,经历了初步发展、缓慢上升、较快上升、快速上升4个阶段。贡献度分析表明,初步发展、缓慢上升、较快上升3个阶段,城市休闲化主要表现为生活与消费的休闲化,快速上升阶段,城市休闲化的主要表现为交通设施与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秀玉  陈忠暖  
以广州市为例,构建由公共休闲保障系统、公共休闲资源系统和公共休闲支撑系统构成的公共休闲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城市公共休闲服务发展水平,分析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水平发展演变过程,并构建回归方程模型分析城市公共休闲水平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广州市公共休闲各子系统以较为稳定的增长发展水平促进了公共休闲服务水平的整体增长,公共休闲保障系统和公共休闲支撑系统的发展水平历年差异较小,公共休闲资源系统的发展水平历年差异较大;(2)广州市公共休闲服务水平经历了缓慢发展、平稳上升、快速增长和持续增长4个阶段,各个阶段公共休闲服务水平发展的内部影响因素差别较为明显;(3)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城市居民休闲生活和需求是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水平发展的重要外部驱动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红涛  楼嘉军  刘润  刘松  
采用计量经济学和空间地理学方法,构建了休闲消费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中国城市居民休闲消费进行了综合测算。结果显示:休闲消费水平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人口"胡焕庸线"两侧出现休闲消费鸿沟;休闲消费水平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核心城市向外辐射的空间圈层模式;个人可支配收入、城市经济实力、地理环境差异、闲暇时间、休闲动机和城市文化等是居民休闲消费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姜洪涛  牛帅  
以内蒙古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其空间分析和数学模型剖析了生态用地的时空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生态用地面积在数量上呈现持续减少趋势,净减少了5 611.23 km2;该区生态用地总面积动态度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但生态用地内部变化较为剧烈,各类生态用地动态变化的相对值依次为耕地>草地>其他用地>林地>水域;区域生态用地变化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大部地区呈现负增长趋势,东部与中部地区尤为明显,全区仅有巴彦淖尔市的生态用地数量呈正增长趋势。同时该研究对推动生态用地演变的驱动力因素做了宏观性分析,可为今后内蒙古有效利用生态用地提供方向,进而可以合理有序地编制该区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工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晓莲  
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活动对于人们越来越重要。本文首次采用CGSS2006微观调查数据对影响城市居民休闲活动参与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受教育年限、收入、性别、幸福感以及住房状况对于休闲活动的参与存在促进作用,年龄、婚姻以及失业对休闲活动的参与存在阻碍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诗  柴彦威  郭文伯  谭一洺  刘伯初  
休闲满意度作为对休闲经历或情境感觉到满足的程度,对衡量居民的休闲活动评价和认同以及反映对于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西宁市2013年居民活动日志问卷调查数据,应用时间地理学方法从个体整日活动、即时活动出发,基于ordered logit模型试图从整日视角分析女性休闲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宁女性整日休闲满意度相对于休闲时长、休闲频率、休闲地离家距离而言,更多地受到休闲同伴、休闲类型和固定性较强的非休闲活动影响,家人或朋友的陪伴、个人事务活动的时长与休闲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工作活动频率与家庭照料活动时长与休闲满意度存在负相关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承忠  
古代北京城市休闲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多方面因素影响了北京城市居民休闲发展的阶段特征。从都城的性质与功能、都城民俗、都城居民的人口构成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这些因素对北京城市休闲发展的影响。认为国家机器对古代北京的休闲功能具有完善作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对休闲发展具有明显影响;都城由军事城市向消费城市的转变及宦官集团、文人士大夫集团等特殊阶层对休闲发展有重要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莉  侯国林  夏四友  黄震方  
休闲旅游是旅游消费的发展趋势,休闲旅游资源是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载体与基础。以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POI数据为基础,运用最近邻层次聚类分析、Ripley’s K函数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整体呈现中心集聚与外围分散的分布模式,康娱类、文化类、专项类以及自然类休闲旅游资源分别表现出以传统商圈、文化中心、绿地公园以及自然景点为依托的布局特征。(2)不同类型休闲旅游资源的特征空间尺度存在差异,康娱类特征空间尺度最大,专项类和文化类特征空间尺度次之,自然类特征空间尺度最小。(3)距市中心距离、游客密度、街道活力、居民密度、资源禀赋、道路密度等是影响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4)在影响因素中,距市中心距离、游客与当地居民密度是主导因素;资源禀赋、街道活力是驱动因素;道路密度、距主干道距离与区域经济是诱发因素;政府行为、重大事件是调节因素,四个维度共同作用,形成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承忠  
以北京市民端午节放假期间的活动日志为基础,通过微观调查,揭示了北京市民端午节期间休闲行为的一般时间特征及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其休闲行为的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许晓霞  柴彦威  
对女性休闲活动的研究是西方休闲研究中的重要主题,而国内针对女性休闲活动的直接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2007年北京市民活动日志的第一手数据,建立女性参与休闲的多项logit模型,分析女性休闲活动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休息日与工作日影响因素的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周坤  
本文对休闲城市的标准做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对城市休闲的基本问题从规划实践的角度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对城市休闲的产业体系、城市休闲的游憩方式与城市休闲的空间构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小安  李莹  
随着休闲概念的普及与发展,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前沿课题。本文在研究城市休闲影响因素和城市休闲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对建设休闲城市进行了初步探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烨欣  甘翠丽  李文  周鹭岚  范水生  毛丽玉  
[目的]休闲乡村的发展是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并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效途径。目前学界在省域层面检验休闲乡村示范点分布及成因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空间格局并探索其影响因素,验证示范点选址合理性的同时揭示空间分布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省休闲乡村发展的优化路径与建议,为休闲乡村的深入推进与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方法]文章在利用Arcgis10.7的基础上,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值等参数,从空间分布形态、区域分布差异、空间分布密度3方面对福建省2014-2020年142个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运用Moran’s I 指数、地理联系率与缓冲区分析等指标和方法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空间分布呈集聚性和不均衡性特征。(2)示范点在不同设区市和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存在差异。在福建9个设区市中,逾55%的示范点集中分布在福州、泉州、三明、宁德4市。在闽东南西北中5大地理区域内,闽南地区分布最为密集,闽东地区次之,闽中地区最少。(3)示范点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形成厦门北部1个高密度中心,厦门西南部——漳州东北部1个次高密度中心。(4)示范点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双重影响。地形地貌是自然因素核心要素,人文因素关键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交通区位、旅游资源禀赋和客源市场规模。[结论]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能够立足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休闲乡村建设应立足自身条件,遵循阶段性发展规律,着重考量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往建设最适宜区去选址与布局;进一步说,福建省及同类地区在未来发展中应立足自身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依托当地农业发展基础,抓住社会经济发展机遇,发挥各地区位优势和示范区溢出效应,从而推动休闲乡村空间布局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