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5)
- 2023(11481)
- 2022(9975)
- 2021(9427)
- 2020(7791)
- 2019(18143)
- 2018(18118)
- 2017(35089)
- 2016(19303)
- 2015(21673)
- 2014(21779)
- 2013(21429)
- 2012(19510)
- 2011(17464)
- 2010(17470)
- 2009(15961)
- 2008(15607)
- 2007(13475)
- 2006(12170)
- 2005(10626)
- 学科
- 济(76906)
- 经济(76808)
- 管理(54927)
- 业(51220)
- 企(42204)
- 企业(42204)
- 方法(34494)
- 数学(28733)
- 数学方法(28354)
- 中国(22484)
- 农(20581)
- 业经(17788)
- 财(17525)
- 地方(17377)
- 学(16695)
- 理论(14694)
- 农业(14132)
- 贸(12973)
- 贸易(12968)
- 制(12917)
- 和(12557)
- 易(12528)
- 环境(12438)
- 技术(11518)
- 务(11162)
- 财务(11095)
- 财务管理(11067)
- 教育(10932)
- 划(10644)
- 企业财务(10454)
- 机构
- 大学(271954)
- 学院(271515)
- 管理(110243)
- 济(102892)
- 经济(100298)
- 理学(95155)
- 理学院(94047)
- 管理学(92457)
- 管理学院(91958)
- 研究(90047)
- 中国(65478)
- 京(59315)
- 科学(57545)
- 财(46308)
- 所(44872)
- 研究所(40803)
- 农(40145)
- 中心(40039)
- 业大(39358)
- 江(39319)
- 范(39073)
- 师范(38780)
- 北京(37948)
- 财经(37391)
- 经(33841)
- 院(33130)
- 州(32690)
- 师范大学(31595)
- 农业(31210)
- 经济学(29379)
- 基金
- 项目(186491)
- 科学(146703)
- 研究(137494)
- 基金(134231)
- 家(116150)
- 国家(115170)
- 科学基金(99571)
- 社会(85798)
- 社会科(81202)
- 社会科学(81176)
- 省(73051)
- 基金项目(72657)
- 自然(65102)
- 自然科(63557)
- 自然科学(63547)
- 教育(62407)
- 自然科学基金(62366)
- 划(61383)
- 编号(56729)
- 资助(54975)
- 成果(45540)
- 重点(41070)
- 部(40102)
- 发(40046)
- 课题(38981)
- 创(38321)
- 创新(35573)
- 科研(35096)
- 项目编号(34708)
- 教育部(34405)
- 期刊
- 济(116099)
- 经济(116099)
- 研究(81545)
- 中国(47401)
- 学报(40388)
- 管理(39774)
- 科学(38826)
- 农(36794)
- 财(33405)
- 教育(32151)
- 大学(30416)
- 学学(28232)
- 农业(26109)
- 技术(23175)
- 融(20119)
- 金融(20119)
- 业经(19815)
- 财经(17245)
- 经济研究(16989)
- 问题(16904)
- 图书(15966)
- 经(14644)
- 理论(13935)
- 科技(13378)
- 业(12984)
- 现代(12970)
- 实践(12880)
- 践(12880)
- 技术经济(12769)
- 资源(12562)
共检索到394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赖斌
文章充分吸收了成都旅游形象以往提法的经验,并基于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背景,站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将成都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为"田园成都"。进而,按照"人—地"、"人—人"两大形象感知系统分别给出了塑造"田园成都"旅游形象的思路,提出了确定"田园成都"城市旅游形象标识及主题口号、以城市影响力助推旅游形象号召力、策划组织"田园成都"全球营销推广活动等营销策略。
关键词:
田园成都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城市旅游形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步忠 周青 曾咏梅
旅游地形象塑造从本质上说是旅游地旅游信息影响的结果。网络旅游信息以其费用低廉、覆盖面广、功能全面、使用灵活的特点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旅游信息源。网络旅游信息传播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本文以南昌市政府旅游官方网站和旅行社网站为对象,通过对南昌市网络旅游信息传播影响旅游地形象塑造的调查分析,发现了网络旅游信息促进南昌旅游地形象塑造存在的多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步忠 子涛 曾咏梅
通过文艺作品传播对云南大理旅游地形象塑造的调查分析,认为有关云南大理的文艺作品本身就是旅游地形象文化厚度的长期积淀,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旅游地形象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传媒,文艺作品传播在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方面具有其他媒介渠道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艺作品传播增进了大理旅游地形象塑造。大理旅游地形象塑造应重视旅游地遗产保护和文化增益的特质。
关键词:
文艺作品传播 旅游地形象塑造 文化增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唤麟 龚胜生 刘冬梅
依据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座谈等方式所得资料,本文对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结构、现有旅游形象与旅游形象竞争进行了分析,认为武汉城市圈旅游形象应定位于:荆楚文化与三国文化之域,中国近代历史大舞台,人文山水荟萃地,会议、商务与教育中心,休闲度假与购物的天堂。本文认为武汉城市圈塑造良好旅游形象还应通过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完善识别符号、改善接待条件、规范服务行为等形象建设策略改善旅游形象,并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公关与节事活动因"客源地"制宜地开展旅游形象宣传。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旅游形象 塑造 定位 策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安民,王佳红
论长春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与定位黄安民,王佳红一、导言城市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城市的感知形象(Image),即旅游者在游览城市的过程中通过对城市游憩设施(包括公园、购物中心、风景点、文化设施、娱乐城、餐饮点、城市建筑、广场、街道等)的游览和城市社会文化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戴宾 邓立新
本文对成都60年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进行了总结和评述,针对成都城市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基于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的理念,结合成都统筹城乡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成都未来空间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城市空间 田园城市 新型城乡形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俊 蒋玉川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深入,生态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指导下,成都市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挑战性。文章运用态势分析法结合成都实际,科学分析了成都建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可能性,并对其未来建设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晓京
观看方式与目的地旅游形象密切相关。旅游者对目的地的观看方式不同,所形成的旅游形象也就不同。观看方式受世界观、价值、态度、倾向性、信念等因素的影响,是社会文化熏陶的结果。旅游观看方式具有非政治性、非历史性、局部性、肤浅性、浪漫性、男性眼光等特点。只有认真研究不同目标市场旅游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针对不同的旅游观看特点,才能塑造满足旅游者心理期待和心理想象的旅游形象。
关键词:
旅游观看方式 旅游形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侯兵 黄震方 尚正永
城市意象和旅游形象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城市意象研究多侧重于意象空间的感知探讨,关注的是城市现存的意象空间形态,而城市旅游形象研究虽相对成熟,但多是套用了企业形象的研究手法,缺乏从城市意象变迁的角度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的发生和演变机理。城市意象具有显著的时空维度特征,与城市旅游形象保持紧密的关联性。扬州城市意象从时间纵向的角度上在地理区位的历史变迁、文学作品的意象表达、城市休闲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有鲜明的体现,由此阐释了城市意象变迁对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价值;结合扬州城市旅游形象的演变历程,得出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飞龙
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形象是提升城市地位,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首先对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概念进行了描述;再从城市形象的地缘、人文和政策三大识别系统出发,对广州的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分析,肯定了"花都、商都、岭南文化名城"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合理性;最后总结了广州市在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形象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
城市旅游形象 城市形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铭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旅游业之间竞争也表现的日趋激烈。旅游目的地只有千方百计提高知名度,扩大旅游市场份额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旅游目的旅游形象有极高的辨识度,也为旅游品牌形象塑造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以山西王家大院为例,对景区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现状及旅游品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王家大院旅游品牌形象塑造存在品牌形象定位塑造不准确、品牌形象行为塑造不完善和品牌形象视觉塑造不到位的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运用CIS理论提出传达品牌形象服务理念、完善品牌形象塑造行为和构建品牌形象视觉系统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景区旅游品牌形象,促进旅游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王家大院 旅游品牌形象 问题 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熊亚丹 沈华靖 殷耀如
文化型旅游地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本文以景德镇为例,论述了旅游形象定位对文化型旅游地的市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实行形象感知策略、联合促销策略、品牌宣传策略及产品定价策略。
关键词:
文化型旅游地 形象 市场拓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辉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从表面到内在显示出的地域性群体精神。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其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色的鲜明体现,并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目前城市形象的同质化,是由城市精神支撑的城市人文个性的丧失所造成的。因此,对于当今社会的城市形象塑造,必须考虑到城市“人”的最本质的持续的需求。
关键词:
城市精神 城市形象 文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丽丽 张金山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现代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移动互联无疑是新时代的主要标志和最具变革性的力量。当前,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2013年5月,麦肯锡在发布的《展望2025:12项决定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报告》中罗列了有望改变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的12大颠覆技术,移动互联网位居首位。迈克尔·塞勒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世敏 黄玲
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旅游形象现况不佳。要树立西部各省市区旅游目的地良好形象 ,应当在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企业管理的前提下 ,从更新观念、政府主导、形象要素整合、形象传播等方面着手采取对策 ,从而促进我国西部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旅游目的地 形象塑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