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0)
2023(399)
2022(380)
2021(350)
2020(300)
2019(576)
2018(583)
2017(1270)
2016(590)
2015(649)
2014(577)
2013(616)
2012(606)
2011(495)
2010(450)
2009(355)
2008(436)
2007(404)
2006(343)
2005(361)
作者
(1473)
(1201)
(1189)
(1157)
(842)
(641)
(566)
(522)
(477)
(445)
(443)
(417)
(414)
(397)
(395)
(382)
(353)
(342)
(332)
(296)
(292)
(290)
(288)
(284)
(284)
(280)
(260)
(252)
(251)
(239)
学科
(2667)
(2666)
管理(2521)
(2501)
企业(2501)
(2478)
外债(2476)
国家(2466)
(2453)
债券(2442)
公债(2442)
(2388)
家公(2343)
(2014)
财务(2014)
财务管理(2008)
企业财务(1986)
(1715)
经济(1712)
方法(1148)
数学(1091)
数学方法(1089)
(730)
银行(730)
(678)
金融(678)
(606)
(574)
财政(383)
(366)
机构
大学(7606)
学院(7578)
(3610)
经济(3555)
(3352)
中国(3137)
管理(2845)
研究(2520)
财经(2293)
理学(2258)
理学院(2241)
管理学(2232)
管理学院(2215)
(2136)
(2020)
(1988)
金融(1958)
银行(1929)
财经大学(1797)
(1740)
(1404)
人民(1313)
(1306)
经济学(1289)
中心(1262)
国人(1208)
中国人(1207)
中国人民(1180)
经济学院(1179)
金融学(1072)
基金
项目(4148)
基金(3394)
科学(3341)
研究(3105)
(2817)
国家(2802)
科学基金(2543)
社会(2156)
社会科(2097)
社会科学(2095)
基金项目(1704)
自然(1654)
资助(1629)
自然科(1589)
自然科学(1589)
自然科学基金(1568)
教育(1340)
(1336)
(1160)
(1119)
编号(1083)
(1081)
教育部(1018)
人文(980)
(979)
社科(962)
国家社会(955)
成果(943)
重点(924)
(899)
期刊
(3458)
经济(3458)
(3307)
研究(3161)
(3065)
金融(3065)
中国(1652)
财经(1337)
(1108)
管理(1043)
财会(919)
学报(757)
经济研究(736)
(665)
财政(665)
会计(651)
大学(642)
学学(640)
会通(626)
通讯(626)
市场(618)
科学(585)
中国金融(564)
理论(523)
实践(452)
(452)
财经大学(451)
国际(445)
(409)
中国货(380)
共检索到12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蔡丽兰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工具,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亚于股票。但随着证券市场的规范和投资者的理性,只有具备良好业绩和发展潜力的公司及其投资项目才能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所以可转债发行能否成功直接与发债公司自身素质和发行时机息息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微  
可转债定价是可转债发行与投资分析的关键。文章通过引入Tsiveriotis&Fernandes模型和LSM模型,以编程的形式在matlab软件上模拟中行转债的理论价格,编程充分考虑赎回、回售、转股价格调整等要素,并利用对偶变量技术提高LSM模型的模拟精确度。实证分析表明,TF98和LSM模型对可转债价格拟合较好,并进一步解释各模型定价高于或低于实际价格的原因,并就哪一个模型更适用于可转债投资决策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田昆儒  王冬年  
可转换债券(简称可转债)有双重属性,即债券性和期权性,因而关于可转债双重属性的理论研究也分为两类:强调可转债债券性的研究和强调可转债期权性的研究。可转债的双重属性使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也表现出两种特征,即可转债融资的债券性特征和可转债融资的期权性特征。通过从资产规模、资产结构、负债水平、偿债能力、公司成长性、公司风险、过度投资等7个方面对可转债双重属性的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可转债双重属性与公司可转债融资特征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晓然  余玉苗  
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分离交易可转债",是债券和股票的混合融资工具。它起源于美国,在海外市场由来已久,至今依然是成熟市场常用的投融资工具,但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尚属于创新产品。截至2007年12月,国内只有"马钢股份"、"中化国际"、"武钢股份"、"唐钢股份"、"日照港"、"中信国安"、"深高速"、"上海汽车"等十多家上市公司先后发行了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国彬  刘龙庭  
可转债是证券市场的投资品种之一。我国的可转债市场虽然经过了近12年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实践及其自身特点,分析我国可转债实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黄靖贵  杨善朝  冯霞  
本文基于鞅方法的定价理论,在全面考虑赎回条款、回售条款、公司不具稳定性的信用风险以及转股时股市受到稀释作用对可转债价值的影响后,给出可转换债券一个比较精确的定价公式。应用这些公式对南京水运公司可转换债券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定价公式的数值与实际市场可转债的价格波动情况吻合相当好,能反映出良好的预测效果.因此该可转债定价结果将有助于发行公司、投资者、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更准确的了解可转债的定价机制,而发行公司、投资者、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对可转债定价机制的熟悉将有助于在我国证券市场建立起一种成熟稳健的避险工具,从而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丽安  
从 2 0 0 2年可转债的发行巨额包销、交易跌破面值到去年上半年可转债的超额认购、交易价格大幅上扬 ,我国可转债市场的融资规模首度超过了股票市场的增发、配股和新发股票的总融资额 ,可转债作为股票和债券的衍生品 ,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和关注 ,本文根据 2 0 0 3年 6月 30日前我国可转债市场相关数据 ,对可转债的特征、部分嵌入条款、市场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实证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冬年  袁振兴  
分离交易可转债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种创新产品,可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人需求:具有高风险偏好的投资人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交易购入认股权证,而债券部分则可以满足低风险偏好的固定收益投资人的需求。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胡杏  宋哲   孙鑫宇   
我国可转债市场发展情况可转债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成本公司股票的公司债券,是一种既具“股性”又具“债性”的混合型证券。就投资者而言,在可转债未转股前,它是一种公司债券,持有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权利。在可转债转股后,持有人即成为股东,可以获得公司的股息和红利,同时也要承担持有公司股票的投资风险。对发行人而言,当可转债作为债券时,其票面利率通常比普通债券低,因此发行方的利息支出较低,融资成本也相对较低。可转债转股后,债权债务关系转换成了股权投资关系,
关键词: 可转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冯建芬  周轩宇  段梦菲  
可转债和可交换债是固定收益产品中含权最多,也是最复杂的产品,在所有设计要素中,赎回和回售是比较灵活的设计条款,二者的不同设计到底会对可转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基于最小二乘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和公共随机数方法多角度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同时考虑到可转债与可交换债券的差异,探讨了稀释效应对可转债价值和行权特征的影响。论文实证研究发现:虽然提前赎回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提前赎回条款能够明显缩短转股时间,提升转股概率,进而降低可转债价值,其中赎回触发比例和赎回锁定期对提前转股影响最大,其次是赎回触发天数;与赎回条款不同的是,不考虑转股修正条款的情况下,可转债回售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为降低提前偿债的可能性,转股修正条款是必要的。不过回售条款仅仅对自身的行权特征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可转债价值,对赎回和转股的行权特征影响甚微。另外论文对稀释效应的实证发现稀释比例大小对可转债价值几乎呈线性影响,稀释比例越大,转股权价值越低,可转债价值越低,但稀释效应并未显著影响各个期权的行权概率和行权时间等特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洵  
作为解决"大而不倒"问题的一种自救安排,应急可转债具有危机缓冲、自我救助和风险管理等功能,因此在次贷金融危机后受到了国际银行业的广泛关注并付诸实践。应急可转债功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其具体条款的良好设计。探索发展应急可转债,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拓展资本补充渠道、优化银行资本结构,应当在扫清法律障碍、合理设计条款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培育适宜我国应急可转债发展的市场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玉琴  
一、引言早在20世纪,国外有金融财务学者就指出,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可转债减少信息不对称(Stein,1992)、抑制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以及减少代理成本(Green,1984)。较近的研究Lewis(1999,2003)也认为,可转债发行人可以通过转债条款的设计有效地解决公司外部融资时面临的特定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以及财务风险等问题。但是国内不少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股权融资偏好,这与发达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不相符。从理论上说,在我国市场背景下进行可转债融资选择研究,可以丰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理论,特别是符合我国实际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白娜  章翼丹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由公司发行的、在普通债券上附加转换权期权(conversion option)的金融工具,其作为一种成熟的融资工具已有一百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