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8)
- 2023(7733)
- 2022(5970)
- 2021(5463)
- 2020(4515)
- 2019(9935)
- 2018(10257)
- 2017(19073)
- 2016(11160)
- 2015(12780)
- 2014(12872)
- 2013(12324)
- 2012(11743)
- 2011(10488)
- 2010(10628)
- 2009(9929)
- 2008(9985)
- 2007(9332)
- 2006(8350)
- 2005(7862)
- 学科
- 济(41184)
- 经济(41113)
- 管理(26022)
- 业(24498)
- 企(19166)
- 企业(19166)
- 方法(15146)
- 中国(14021)
- 学(13848)
- 农(13252)
- 数学(12519)
- 数学方法(12258)
- 业经(10251)
- 财(8892)
- 制(8845)
- 农业(8582)
- 地方(7822)
- 理论(7380)
- 贸(7262)
- 贸易(7255)
- 融(7165)
- 金融(7164)
- 银(7109)
- 银行(7054)
- 易(7052)
- 发(6946)
- 行(6773)
- 体(6504)
- 和(6206)
- 策(5992)
- 机构
- 大学(162939)
- 学院(159786)
- 研究(65576)
- 济(57238)
- 经济(55849)
- 管理(49729)
- 中国(48920)
- 科学(46442)
- 理学(41863)
- 理学院(41173)
- 农(40705)
- 管理学(39923)
- 管理学院(39678)
- 京(37562)
- 所(37349)
- 研究所(34357)
- 农业(32969)
- 业大(30006)
- 中心(28842)
- 财(26659)
- 江(26577)
- 北京(23748)
- 院(23594)
- 范(22967)
- 师范(22496)
- 省(22410)
- 科学院(20999)
- 技术(20859)
- 农业大学(20644)
- 室(20577)
- 基金
- 项目(106298)
- 科学(81220)
- 基金(76143)
- 家(71249)
- 国家(70663)
- 研究(69410)
- 科学基金(57008)
- 省(41227)
- 社会(40892)
- 自然(40258)
- 自然科(39340)
- 自然科学(39325)
- 基金项目(38993)
- 自然科学基金(38604)
- 社会科(38392)
- 社会科学(38379)
- 划(36758)
- 教育(32025)
- 资助(31953)
- 编号(27114)
- 重点(25380)
- 成果(23547)
- 计划(23211)
- 发(23123)
- 部(22217)
- 科研(21071)
- 创(21064)
- 科技(20931)
- 课题(20343)
- 创新(19906)
共检索到254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美华 巨婷婷 刘洋 许玲 孙文娟 赵泮峰 尹靖东
【目的】利用C2C12成肌细胞探讨肌源性干细胞成脂过程与调控成脂和成肌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PPAR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C/EBP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alpha)和Myogenin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关系。【方法】分别用2%马血清和三联诱导剂诱导C2C12细胞成肌和成脂分化,在马血清促进的成肌分化第0、1、3和5天收集细胞进行姬姆萨染色观察肌管形成情况;在三联诱导的成脂分化第0、2、4、6和10天收集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成情况;提取成肌诱导第0、1、3、5天和成脂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芙蕊 韩若冰 郭梦雅 赵洵武 李和平
为探究COL1A1基因表达的Ⅰ型胶原蛋白α1链在组成生物体结构和骨发育中的重要作用,以梅花鹿茸生长过程的小鞍子(前期)、二杠(中期)和三杈茸(后期)3个典型时期鹿茸顶端组织及其茸皮、间充质、前软骨和软骨4个组织层为试验材料,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SP技术),从时空角度研究鹿茸生长过程中顶端不同组织COL1A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模式及其相互间DNA甲基化差异。结果显示:1)COL1A1基因在前、中、后期的茸皮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9.73±0.92)%、(7.60±0.69)%和(3.73±0.23)%;间充质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3.20±0.40)%、(1.33±0.23)%和(1.60±0.69)%;前软骨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4.67±0.83)%、(2.53±0.46)%和(2.67±0.23)%;软骨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5.60±0.40)%、(2.80±0.40)%和(2.27±0.61)%。2)COL1A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区域共有25个CG位点,在17个CG位点上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甲基化。3)对COL1A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差异分析发现,相同时期中,茸皮组织甲基化率最高,间充质组织甲基化率最低;相同组织中,中期比前期显著下调;CG位点的比较中,前期与中期的CG位点差异程度较大。综上,COL1A1基因在快速生长期,以及在间充质组织、前软骨组织、软骨组织中对鹿茸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DNA甲基化水平上探究梅花鹿鹿茸不同组织的时空表观遗传差异,为鹿茸快速生长与骨化机制的研究,以及哺乳动物组织再生和器官修复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谷淑华 孙文星 褚维伟 韩海银 党小勇 陈杰
[目的]以新淮猪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为试验材料,探讨核受体辅激活蛋白3(NCOA3)启动子甲基化对其在肌内与皮下脂肪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NCOA3在肌内脂肪与皮下脂肪组织的表达水平。构建NCOA3启动子缺失报告载体,并采用双荧光报告基因系统分析启动子区域活性。预测NCOA3启动子区CP G岛,利用亚硫酸氢盐法(BSP)检测2种脂肪组织NCOA3启动子区CP G岛甲基化水平,并通过甲基转移酶处理,以检测甲基化对NCOA3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NCOA3 mRNA在肌内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皮下脂肪组织(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乾锋 刘贺贺 张涛 罗俊 胡博 王继文
采用RT–PCR技术扩增和克隆鸭Myo G基因启动子,并对其启动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技术检测Cp G岛在鸭肌肉组织中的甲基化水平,用q RT–PCR检测Myo G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扩增得到鸭Myo G基因启动子序列2 730 bp,对启动子序列预测后,发现存在2个Cp G岛,其中Cp G岛(–2 536–1 997 bp)存在5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多个真核生物结构元件。甲基化检测结果表明:在鸭的个体和组织水平上,启动子甲基化率均未聚类在一起;Cp G位
关键词:
鸭 肌细胞生成素 启动子 DNA甲基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皇甫一凡 昝林森 王洪宝 成功 刘扬 高建斌 李耀坤 杨宁
【目的】建立稳定成熟的牛成肌细胞胰岛素诱导成脂分化体系,为肉牛肉脂品质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取1日龄荷斯坦公牛犊后腿肌肉,用Ⅳ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成肌细胞,用胰岛素诱导成肌细胞成脂分化,以未添加胰岛素的培养基为对照组,检测成肌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并分析与成肌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C/EBPα、C/EBPβ、C/EBPδ、PPARγ、Myf5、MyoD)分别诱导第3,6,9,12,15天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分析牛成肌细胞的诱导分化情况。【结果】成功分离培养了牛原代成肌细胞。胰岛素处理组细胞中脂滴的油红O染色明显,C/EBPβ、C/EBPδ、PPARγ和MyoD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邹芝英 王茂元 李大宇 杨弘
采用高保真PCR方法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基因组DNA中分离出β-actin基因启动子序列,将β-actin基因启动子插入pN1-EGFP构建成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β-actin,并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载体导入人胚肾上皮细胞HEK 293T,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外源基因EGFP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β-actin基因启动子调控区具有典型的启动子特征,含有TATA Box、CArG和CCAAT Box 3个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50%~60%的HEK 293T细胞中发出绿色荧光,显示尼罗罗非鱼β-actin基因启动子能够驱动EGF...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阳 骆骅 李伯江 贾超 谢庄 赵兴波 钟金城 李齐发
【目的】了解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DDX4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DDX4基因mRNA表达水平,采用克隆测序技术获得牦牛和犏牛DDX4基因启动子区序列,采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检测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DDX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牦牛睾丸组织中DDX4基因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犏牛(P<0.0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志云 朱春红 姬改革 徐文娟 单艳菊 李慧芳
以高邮鸭和金定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生肌调节因子MyoD1和Myf5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鸭胚(13、15、17、19、21和23胚龄)骨骼肌成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yoD1和Myf5基因在鸭胚胎期骨骼肌成肌细胞中的表达模式和差异.结果表明,Myf5和MyoD1基因在胸腿肌成肌细胞中呈现不同的表达规律:胸肌成肌细胞中,Myf5基因的表达呈"低→高→低→较高"的趋势,类似反"∽"形;MyoD1基因的表达呈"低→高→低"的趋势,在金定鸭17胚龄时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P0.05)...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姬改革 朱春红 陶志云 刘宏祥 宋迟 李慧芳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IGF-Ⅰ和MSTN基因在鸭胚胸肌成肌细胞的表达规律。[方法]以生长速度不同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试验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鸭13、15、17、19、21和23胚龄时胸肌成肌细胞IGF-Ⅰ、MSTN 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品种间比较。[结果]IGF-Ⅰ与MSTN MRNA表达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都存在17胚龄的表达高峰,19胚龄之后,表达显著下调并持续至23胚龄;高邮鸭IGF-ⅠMRNA的表达比金定鸭多了13胚龄的表达高峰,且在13胚龄时,2个基因的表达量都是高邮鸭极显著高于金定鸭(P
关键词:
鸭 胚胎 成肌细胞 IGF-Ⅰ MSTN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渤洋 吕文涛 巨婷婷 刘洋 姜美华 尹靖东
【目的】以小鼠成肌细胞(C2C12)为模型探讨蛋氨酸代谢产物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对肌肉来源的多能干细胞成脂分化及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含有0、0.25、1.0和2.0 mmol·L-1SAM的培养基处理细胞,在处理后的0、24、36和48 h分别对各处理组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并测定光密度(OD)值;在处理后第2天收集细胞总RNA与总蛋白,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成脂相关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SAM处理后,细胞表现出脂肪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内脂肪沉积水平上升,并且随SAM处理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 孙文星 徐春瑛 褚维伟 谷淑华 陈杰
为探讨核受体辅激活蛋白2(NCOA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其在肾周脂肪组织及皮下脂肪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NCOA2基因在肾周脂肪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构建系列NCOA2基因5'侧翼区缺失表达载体,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NCOA2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在分析核心启动子区CpG岛的基础上,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BSP)法测定NCOA2基因核心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肾周脂肪组织中NCOA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皮下脂肪组织;NCOA2基因核心启动子区位于-483~-179 bp;预测发现该区域存在1个Cp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勤 柴志欣 王吉坤 王会 钟金城
为了探究骨骼肌α肌动蛋白1(ACTA1)基因在肌肉和脂肪等6个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及mRNA表达水平,以类乌齐牦牛、麦洼牦牛为研究对象,成功克隆了牦牛ACTA1基因启动子区序列,且采用重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SP)检测ACT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模式,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CTA1基因在臀大肌、心脏、肾脏、肺脏、肝脏和脂肪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牦牛ACTA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及第一外显子区部分序列总长为1 028 bp;BSP法分析发现肌肉组织DNA甲基化水平最低,脂肪组织甲基化率最高,其中,类乌齐牦牛臀大肌、心脏、肾脏、肺脏、肝脏和脂肪的甲基化概率分别为6.25%,6.88%,20.00%,16.25%,26.25%,29.38%,麦洼牦牛臀大肌、心脏、肾脏、肺脏、肝脏和脂肪的甲基化概率分别为5.00%,7.50%,18.13%,20.00%,26.25%,28.75%;ACTA1基因mRNA表达量在肾脏、肺脏、肝脏和脂肪均极显著低于臀大肌(P<0.01),且显著低于心脏(P<0.05),类乌齐牦牛和麦洼牦牛心脏mRNA表达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类乌齐牦牛肺脏组织甲基化率显著低于麦洼牦牛(P0.05),各组织甲基化水平与ACTA1基因mRNA表达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797,P=0.002)。结果表明,ACTA1基因DNA甲基化模式对肌肉发育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可为牦牛遗传育种表观遗传标记提供部分数据支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龙梅 朱哲坤 王栋 刘玉兰 付书林 邓昌彦 郭玲
以梅山猪-大白猪正反交为模型,以65日龄和100日龄的胚胎心脏组织为研究材料,对MKRN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CpG岛设计引物,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BSP法),分析MKRN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胚胎心脏组织的甲基化程度。结果显示:对于65日龄胚胎,猪MKRN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大白×梅山和梅山×大白杂交后代的胚胎心脏组织中均表现高度甲基化(75.6%、76.4%);对于100日龄的胚胎,大白×梅山杂交后代的胚胎心脏组织表现高度甲基化(80%),而梅山×大白杂交后代的胚胎心脏组织呈现低甲基化(35.6%)。由此可见,猪MKRN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模式随着正反交、胚胎发育时期不同而呈现出一定变化,即在胚胎发育65日龄时,正反交子代均具有高度甲基化;而在胚胎发育至100日龄,正交子代呈现高度甲基化,反交子代呈现低甲基化,说明在胚胎发育晚期父本或母本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明显的去甲基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成勇 黄玉政 袁玉国 张信军 张玉峰 耿士忠 鞠辉明 谢庄
为了提高转基因动物乳腺特异性表达水平,构建了两种不同启动子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以比较其乳腺特异性表达效果。应用山羊β-酪蛋白或牛αs1-酪蛋白调控序列、鸡β-球蛋白隔离元件、巨细胞病毒(CMV)基因表达调控元件构建了乳腺特异性表达复合启动/增强子(Pcmv),以单一的酪蛋白启动子作为对照,与人乳铁蛋白cDNA组成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并制备了转基因小鼠。经ELISA检测,复合启动/增强子构件指导人乳铁蛋白cDNA在原代转基因小鼠乳腺中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表达水平(2.0~8.1 g.L-1)明显高于单一酪蛋白启动子构件(0~12 mg.L-1),而在所有转基因小鼠的血清和唾液中未检测到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宁越 米雪 陈星伊 邵建航 昝林森
【目的】为了探索秦川牛(Bos taurus)SMAD1基因在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通过研究沉默、过表达该基因后对牛原代成肌细胞分化及成肌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期为BMP信号通路在牛肌肉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牛SMAD1(NM_001077107.2)已知序列设计并合成靶向沉默SMAD1基因的干扰序列si SMAD1和阴性对照siRNA-NC。以秦川牛原代成肌细胞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克隆获得SMAD1基因CDS序列,构建腺病毒过表达穿梭载体pDC316-mCMV-EGFP-b SMAD1。将腺病毒基因组质粒和腺病毒载体穿梭质粒共转染到HEK 293细胞中,通过Cre-loxp重组酶获得重组腺病毒。获得的携带目的基因的腺病毒标记为AD-b SMAD1,重组质粒pDC316-EGFP标记为AD-NC,用做对照组病毒,利用LaSRT法测定腺病毒的滴度。将获得的干扰序列si SMAD1和过表达腺病毒AD-b SMAD1分别侵染秦川牛原代成肌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MAD1基因和成肌标志基因MyoD、Myf5、MyoG的mRNA水平,并观察对细胞分化融合情况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了1条能有效沉默SMAD1基因siRNA,将其转染秦川牛原代成肌细胞后进行人工诱导分化,相比对照组,SMAD1基因分别下调了75.4%(诱导1d,P<0.01)、66.7%(诱导3d,P<0.01)、60.0%(诱导6d,P<0.01)、54.7%(诱导9d,P<0.01)和144倍(诱导9d,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