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8)
2023(6115)
2022(5150)
2021(4769)
2020(4088)
2019(9293)
2018(9184)
2017(17113)
2016(9599)
2015(10870)
2014(10877)
2013(10543)
2012(9867)
2011(9237)
2010(9556)
2009(8965)
2008(9071)
2007(8259)
2006(7509)
2005(7017)
作者
(28420)
(24092)
(23861)
(22558)
(15431)
(11225)
(10766)
(9164)
(9140)
(8676)
(8369)
(8197)
(8027)
(7781)
(7772)
(7332)
(7090)
(7078)
(7016)
(6984)
(6330)
(6010)
(5765)
(5640)
(5516)
(5366)
(5343)
(5325)
(4853)
(4831)
学科
管理(35287)
(34942)
经济(34864)
(29504)
(26645)
企业(26645)
方法(13955)
(12515)
(12261)
数学(11152)
数学方法(10926)
(9930)
中国(9639)
业经(9364)
(8984)
(8722)
体制(7422)
(7405)
财务(7385)
财务管理(7365)
技术(7349)
理论(7036)
(7027)
企业财务(7005)
(6941)
银行(6923)
(6662)
金融(6659)
(6623)
(6421)
机构
大学(147293)
学院(142734)
(56637)
经济(55367)
管理(54126)
研究(50557)
理学(46349)
理学院(45734)
管理学(44953)
管理学院(44646)
中国(36995)
(31361)
科学(30430)
(30034)
(25872)
研究所(23303)
(23072)
财经(22977)
(22468)
中心(22285)
(20890)
(20716)
师范(20688)
业大(20016)
北京(19500)
(18225)
经济学(17588)
农业(17573)
(17508)
师范大学(17112)
基金
项目(94497)
科学(75759)
基金(70356)
研究(69526)
(61718)
国家(61237)
科学基金(52337)
社会(45194)
社会科(42800)
社会科学(42790)
基金项目(37058)
(35623)
自然(33389)
教育(32906)
自然科(32621)
自然科学(32608)
自然科学基金(32063)
(31018)
资助(27737)
编号(27692)
成果(25071)
(23129)
(21942)
重点(21762)
(20031)
课题(19580)
(19358)
国家社会(19207)
教育部(19109)
创新(18885)
期刊
(65254)
经济(65254)
研究(45040)
中国(31515)
(24653)
学报(23439)
科学(22357)
管理(21468)
(20702)
教育(19344)
大学(18093)
学学(16785)
农业(13442)
(13207)
金融(13207)
财经(12161)
技术(11953)
(10406)
经济研究(9629)
业经(9424)
问题(8504)
(7666)
图书(7183)
理论(7079)
(7074)
科技(6987)
(6670)
技术经济(6536)
现代(6344)
实践(6322)
共检索到221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顾云虎  
以班级授课为特征的现代课程与教学制度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它依赖于一定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作知识支撑,成绩排名是这种知识逻辑的实践展开,它们本质上是同谋的关系。成绩排名有知识依据,但陷于悖论,交织着当下教育的种种矛盾。革除成绩排名的弊端,需要提高教师素质,改革评价模式,但更要反思其知识基础。教育理论工作者有责任为课程与教学制度设计探究新的知识依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明全  
制度性知识代表了特定社会对下一代进行文化教育和价值引导的基本规范,由此具备了进入课程内容的合法性基础。然而,制度性知识要发挥其教育功能。必须在课程设计中接受合理性的批判,即考察它是否与学生的经验建立关联从而使其对学生具有意义,这是当代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以"制度性知识与学习者的意义关系"为核心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观,在处理制度性知识与课程的关系时既考虑传统教育所强调的"传递——接受"的认知关系,也充分关注"对话——理解"的意义关系,在课程设计中彰显人的生命体验和存在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建伟  
一、批判中的建构在经济思想史中,经济学家选择制度分析方法不仅仅是源于其对经济现实的关注与洞察,同时也基于其对既有的正统经济学范式的不满与批判。他们在批判中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经济学说史上不容忽视的制度分析学派,制度分析在不同的制度经济学家那里有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正德  
学校教学制度文化反映了学校教学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诉求。当下我国中小学教学制度文化存在常规管理僵硬、数字管理盛行、以"权"为本、"非人化"管理等弊端。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多方参与的发展性多元评价体系,变革教学管理规范和教学管理组织结构,重建民主、科学、创新、合作的新型式教学制度文化框架,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教学创新和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光伟  
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各个分支中,新制度经济学可算是"此物最相思",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谓的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制度主义,乃是资产阶级本体论意义上的虚假理论发展之路;其"虚假"就在于本体论工作预设,在于逻辑推理所依据的本体的虚假性,这样才有社会物理学寅数学物理学寅现象学的社会物理学的体系更迭性和知识不断翻新,而其中的话语是高度一致的物象学科(工作)语言。这种资产阶级理论为社会主观批判实践提供了"漫画",创立工作范型,巧设了批判模本,而要求研究对象规定的真正意义的去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杰  
传统公司制度以效益为核心价值取向,然而任何法律制度包括公司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其内在道德伦理价值,现代公司制度不能无视企业经营与管理伦理而自行构建一套规则体系。市场道德适用的局限性,决定了除了功利性评判之外,公司制度构建同样需要普适的伦理道德为其提供更高层次的价值评判标准。由此来看,公司社会责任运动其实是对长期被忽视的公司制度伦理价值的一种回归。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托马斯·波克维茨  吴明海  梁芳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1测试的本质是通过理性系统、"实践性知识"对学校课程知识进行排序、分类和鉴别。尽管PISA为世界多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横向比较的成绩排名,政府也常常参考这些成绩排名来制定和改进本国的教育政策,但我们很少注意到:PISA排名来源于发达国家教育一整套分类细密的实践性知识。这些知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到了类似于课程"炼金术"一样的作用,在这种炼金术的催化下,凝练成指导学生种种行为和思维模式的规范。各国在追求以PISA测试模式来改进本国课程体系时,很少意识到发达国家正是通过这样一整套适合当代西方知识社会的规范性要求,影响着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进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邱昆树  
学生学校生活由认知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构成,其品质之高低不仅对学生,对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皆可谓影响重大而深远。然而,从现实情形来看,当前学生学校生活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认知生活功利化、社会生活个体化、精神生活虚无化等问题。因此,需要重建学生学校生活,具体包括建立基于正义原则的学校制度、开展基于友爱原则的学校活动和营造基于超越原则的学校氛围。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汪毅霖  唐玉琴  
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在国家能力的处理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或是回避对国家能力的直接分析,或是未能深入讨论国家能力的内生性。然而无论是理论还是历史经验都可以证明,国家能力并不是一个外生变量。相反,强国家能力来源于有意识的国家制度建设,这一假说可以得到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有力印证。一旦一个经济体成功地通过国家制度建设形成了强国家能力,则该经济体的经济绩效就可能得到显著改善,因为强国家能力是市场经济和创新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大国崛起的经验说明,世界上并非只存在一种通向强国家能力的国家制度建设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太平  李炎清  
灌输式教学重视客观、普遍的知识的传授,教师在灌输式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学生被看作"知识容器";灌输式教学过程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强调知识对学生的控制,其过程呈现封闭的特点,其教学远离生活世界,其基本方法是机械性灌输。在交往理论看来,知识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对话关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与知识对话中寻求人生的意义,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认同和相互尊重的主体间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解放的过程,其间充满了复杂性。教学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方法应该贯彻对话精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小瑞  宋歌  李晓煦  
学业成绩定义不明确是学业成绩影响学生补习参与结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对代表性样本5,961个学生进行分析,在控制个体特征、家庭以及学校等主要变量后,结果表明:班级排名越靠前,学生参加补习的概率越低。年级排名越靠前,学生参加补习的概率越高;班级排名越靠前,年级低分组的学生参与补习的概率下降,但年级高分组参与补习的概率没有显著下降。区内排名越靠前,学生参加补习的概率也越低;班级排名越靠前,区内高分组学生的补习概率下降,但低分组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以班级及区为参照排名时,研究结果支持"补差";以年级为参照时,研究结果支持"培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盼望  
民国乡村教育的知识论立场体现了传统中国与现代西方在知识结构、思维模式、认知空间、生存哲学等方面的不同,也即对待人生第一问题与第二问题的侧重偏差。传统中国社会侧重对第二问题的探索,文化较为早熟,其后果也是科学知识的落后和近代话语权利的旁落,乡村教育事业自然难逃此劫。或可预见,将来人类知识极度丰富,知识探索的重心从第一问题转向第二问题,传统中国伦理教化可能重获新生,但这需要坚守传统文化重生的前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建文  
对于存在设立瑕疵的公司,各国大都通过相应补救措施,允许继续保留其法律人格。对此,英美法系采原则承认主义;大陆法系在制度表层,普遍采原则否定主义,但在深层次则包含着尽可能承认的立法精神。在这种差异化的制度安排背后,其实存在着不同法系公司法制度的深层次理念差异。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撤销登记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在登记主管部门及最高人民法院补救性制度安排的基础上,还应基于制度理念的探寻作出新的制度设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娟  刘云华  
运用福柯关于规训技术的相关理论,借助经合组织发布的PISA政策文本,对PISA排名政治进行批判分析发现,PISA测试排名蕴藏着独特的政治学意涵。其具体表现为:将"复杂世界"转化为简单排名、用教育排名预示经济竞争力,以此建立排名转化关系,进而衡量参与国或地区学校质量和未来经济发展;开展连续多轮测试,由此形成各参与国或地区的纵向排名曲线,进一步产生了排名与自身及他国教育预期的比较、自身不同轮次排名的比较;呈现排名的相对"位置"、绝对"排位区间"以及"全貌",来描绘全体的横向排名图景。最终,经合组织将所有参与国或地区的教育置于一个全球监控的体系之中,进而施加其排名政治,逐步加深对全球教育的规训。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柏略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消费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现实考察所形成的重要理论。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问题进行了批判,明确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造成社会生产的相对过剩与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不足,导致资本主义出现财富与贫困双重积累而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社会主义条件下,消费成为社会生产的目的,也成为社会生产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生产和需要之间建立起一种更为合理的联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加快消费模式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