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0)
- 2023(10636)
- 2022(9535)
- 2021(9161)
- 2020(7742)
- 2019(18316)
- 2018(18338)
- 2017(35824)
- 2016(19631)
- 2015(22256)
- 2014(22248)
- 2013(21901)
- 2012(19643)
- 2011(17596)
- 2010(17605)
- 2009(16005)
- 2008(15257)
- 2007(13091)
- 2006(11220)
- 2005(9578)
- 学科
- 济(76351)
- 经济(76273)
- 管理(54946)
- 业(51991)
- 企(44387)
- 企业(44387)
- 方法(40314)
- 数学(35547)
- 数学方法(34886)
- 农(19035)
- 中国(18022)
- 财(17090)
- 学(17019)
- 业经(16274)
- 地方(14806)
- 理论(14493)
- 贸(12966)
- 贸易(12959)
- 易(12585)
- 农业(12565)
- 和(12512)
- 技术(12204)
- 制(11532)
- 环境(11522)
- 务(11407)
- 财务(11333)
- 财务管理(11314)
- 企业财务(10673)
- 划(10651)
- 教育(10039)
- 机构
- 大学(272430)
- 学院(272410)
- 管理(111728)
- 济(101466)
- 经济(99141)
- 理学(98243)
- 理学院(97198)
- 管理学(95049)
- 管理学院(94592)
- 研究(86595)
- 中国(61824)
- 京(57910)
- 科学(57325)
- 农(45494)
- 业大(44388)
- 财(43806)
- 所(43686)
- 研究所(40350)
- 中心(39115)
- 江(37908)
- 北京(36291)
- 财经(36165)
- 农业(36050)
- 范(35334)
- 师范(34993)
- 经(32896)
- 院(31467)
- 州(31457)
- 技术(30515)
- 经济学(29101)
- 基金
- 项目(194833)
- 科学(151987)
- 基金(139976)
- 研究(139490)
- 家(122660)
- 国家(121664)
- 科学基金(104589)
- 社会(84567)
- 社会科(80087)
- 社会科学(80062)
- 省(77681)
- 基金项目(74698)
- 自然(71062)
- 自然科(69457)
- 自然科学(69443)
- 自然科学基金(68148)
- 划(65297)
- 教育(65192)
- 资助(59309)
- 编号(57634)
- 成果(45629)
- 重点(43469)
- 部(41989)
- 创(40729)
- 发(40569)
- 课题(39583)
- 创新(37851)
- 科研(37562)
- 计划(36236)
- 大学(36107)
- 期刊
- 济(104225)
- 经济(104225)
- 研究(74268)
- 中国(47044)
- 学报(46078)
- 科学(41120)
- 农(40943)
- 管理(40040)
- 大学(34168)
- 学学(32274)
- 教育(32039)
- 财(31580)
- 农业(29216)
- 技术(25411)
- 融(18292)
- 金融(18292)
- 业经(17902)
- 经济研究(16663)
- 财经(16366)
- 图书(15020)
- 业(15018)
- 科技(14180)
- 经(13769)
- 理论(13517)
- 技术经济(13493)
- 问题(13378)
- 统计(12695)
- 版(12676)
- 实践(12661)
- 践(12661)
共检索到375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海峰 吴明亮 翁伟 沈宇峰 张利峰
油菜机械化收获作业时茎秆的物理特性对收获质量有较大影响,研究油菜茎秆生长过程中的模型特性可以为收获作业提供原始数据,对田间油菜茎秆直径进行测量,通过直径变化来间接表达其生长模型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分枝部位茎秆直径大小变化是按指数函数递减,其变化模型为y=77.74e–1.011 3x(R2=0.986 2),且茎秆部位的改变对其直径大小的影响极显著;主茎秆直径随离地高度的增加呈线性降低,变化规律为y=–0.9817x+34.35(R2=0.987 1),且变化幅度90%处在0~2 mm内。
关键词:
油菜 茎秆 模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兆朋 谢方平 吴明亮 魏宵 刘剑锋
为了给苎麻切割器的设计及切割动力学分析提供茎秆的力学性能参数,以苎麻成熟期底部茎秆为材料,对茎秆及其木质部进行了弯曲和扭转试验,得到其弯剪模量分别为155.7、252.9MPa,剪切模量分别为42.1、44.8MPa;对木质部和韧皮部进行了拉伸和压缩试验,得到其拉伸弹性模量分别为1876、481MPa,压缩弹性模量分别为154.2、50.9MPa。运用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研究方法,确定了茎秆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552MPa、压缩弹性模量为102.4MPa、同性面泊松比0.22及异性面泊松比为小于0.099;木质部的同性面泊松比为0.72、异性面泊松比为小于0.068;韧皮层弯剪模量为72.3MPa...
关键词:
苎麻 底部茎秆 力学特性 弹性参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述光 陈赛 吴明亮 谢方平 何顺舟 谢伟
利用微机控制万能材料试验机、扭转试验机、静态数字应变仪等测定油菜品种油利6号、早熟420、湘杂油1613成熟期角果切变模量及角裂极限应力。将油菜角果简化为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通过拉伸试验测定角果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得到其切变模量;通过角果的扭转结合电测应变试验,测量出角裂时的2个主应变,利用平面应变理论得到角裂时的极限切应变,分析计算得到角果角裂极限切应力。结果表明:成熟期油菜角果含水率8%~10%,成熟度95%~98%油利6号角果切变模量约为116 MPa,角裂极限应力为0.180 MPa;早熟420、湘杂油1613切变模量分别为137 MPa和142 MPa,角裂极限应力分别为0.213 MPa和0.221 MPa。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震 吴明亮 官春云 罗海峰 汤楚宙 邓平 庞晓远
为降低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的油菜籽粒损失率和脱出物的含杂率,以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湘杂油1613号油菜为试验对象,研究收获前10 d油菜植株主茎秆与各级分枝、各级茎秆与角果的连接力随生长时间和位置的变化。结果表明:油菜主茎秆与各分枝的连接应力值为4.154~9.156 N/mm2;主茎秆与角果的连接枝应力值为6.747~15.821 N/mm2;各级分枝与角果连接应力值为4.842~15.400 N/mm2。第1、2分枝与角果连接应力值沿植株的生长方向呈下降趋势,第3分枝与角果的连接应力下降趋势不明显。沿植株的生长方向主茎秆与角果连接应力值有明显的变小趋势;至成熟期,主茎秆及分枝与角果...
关键词:
油菜 茎秆 角果 连接应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平 吴明亮 官春云 罗海峰 汤楚宙 黄震 庞晓远
为了方便且准确地测定油菜茎秆之间的连接力,在掌握湘杂油1613号油菜各级茎秆及角果连接枝直径分布的基础上,设计了2种夹具:一是角度可调夹具,用于测定油菜主茎秆与分枝茎秆的连接力;二是开槽夹具,用于测定角果连接枝与各级茎秆之间的连接力。将夹具安装于SANS CMT6104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种夹具均能较好地夹持油菜试验部位,完成各项参数的测定。
关键词:
油菜 茎秆 连接力 夹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雪萍 刘世尧 尹能文 荆凌云 魏丽娟 林呐 肖阳 徐新福 李加纳 刘列钊
【目的】探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甘蓝型油菜茎秆纤维组分含量及木质素单体G/S测定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采集近红外光谱,根据马氏距离GH(Global H)筛选出103份纤维组分含量材料和75份木质素单体G/S材料作为定标样品,采用Van Soest法和GC-MS法对茎秆纤维组分含量和木质素单体比例进行测定,统计结果表明定标样品化学测定值变异范围较大,3次重复差异较小,可用于近红外模型构建。运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校正模型,对比各模型性能参数,筛选出最优定标模型并用检验集对模型进行验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素文 温媛 孙德岭 王公恕 张宝珍 方文慧 赵前程 刘莉莉
通过对花椰菜亲本主要经济性状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杂交一代单球重和成熟期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花椰菜杂交一代单球重预测回归模型为B6-1=0 5010-0 0098B3-2+0 1772B4-2-0 0481B12-2+0 0760C3-2+0 0503C5-2-0 0316C6-2+0 0377C7-2+0 1943C8-2+0 0086B13-3-0 0287C6-3-0 0256C14-3-0 0318C17-3+0 0391C21-3,母本的全株重(B4-2)和父本的成熟期(B13-3)对模型贡献最大,均达极显著水平;花椰菜杂交一代成熟期预测回归模型为B13-1=-12 3706+0...
关键词:
花椰菜 育种 回归模型 单球重 成熟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洁 何红琼 牛应泽 郭世星
为明确油菜茎秆强度相关性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农艺性状间的关系,以四川地区茎秆强度不同的10份甘蓝型油菜自交系为研究材料,对茎秆强度相关性状间和茎秆强度相关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茎秆强度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为油菜茎秆研究的最适时期。在这一时期,穿刺强度和抗折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78~(**)),壁厚与穿刺强度、抗折强度和纤维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0.67~(**),0.58~(**)),但纤维素含量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48~*)。通过对茎秆强度相关性状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壁厚和穿刺强度均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0.60~(**)),而茎粗与一次分枝数和单株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r=0.66~*,0.53~*),与角果长度呈显著负相关(r=-0.65~*)。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茎秆强度相关性状间关系密切,且对茎秆强度相关性状的改良不会造成经济价值的巨大损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红琼 郭世星 牛应泽
以20个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为材料,分析了茎秆上、中、下部主要茎秆强度相关性状和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油菜品种间茎秆强度相关性状和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多数都存在着明显差异。上、中、下部茎粗、壁厚、穿刺强度和压破强度等主要茎秆机械强度相关性状都随着茎秆部位增高而降低。各部位间穿刺强度与压破强度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中部茎秆强度指标与其它不同部位的相应和不同强度指标具有相对较高的相关性。本试验结果表明,油菜茎秆强度的改良和提高,将对一些株型相关性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株高和多数主要经济性状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黄向伟
北京四中网校是北京四中的远程教育机构,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从事网络化教学和服务的最早的办学单位之一,代表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远程教育的最高水平。 2003年,是中国基础远程教育成熟之年,发展之年。网校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准确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我同意这样的说法:基础教育网校的本质是面向中小学生提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服务。在目前教育体制以及优质的教育资源稀缺的背景下,课外辅导和家庭教育的需求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海峰 汤楚宙 官春云 吴明亮 谢方平
为减少油菜在机械化收获时的掉粒损失,以碧浪–200Y型油菜联合收割机割台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种割台茎秆分离装置:撮箕形茎秆分离装置、侧置籽粒收集装置、栅格式茎秆分离装置、拨杆主动型茎秆分离装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侧置籽粒收集装置工作时阻力较大,并伴有侧压挂枝现象发生,难以实现茎秆分离,田间掉粒损失为4.1%;撮箕形装置能够实现茎秆分离,但是插入茎秆处过宽,导致插入茎秆效果不理想,茎秆有回弹现象,田间掉粒损失为3.7%;栅格式装置田间掉粒损失为3.6%;拨杆主动型装置掉粒损失最小,无反弹现象,田间掉粒损失为3.2%,效果较理想。
关键词:
油菜 联合收割机割台 茎秆分离装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华杰 周冀衡 徐文军 许明忠 张一扬 李强 张浩然
采取上部6片烟叶一次采收调制技术,分析了成熟期间连续灌溉对云烟97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物理特性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田经连续灌溉后,上部烟叶开片度随成熟度提高而增大的趋势更加显著;组织结构的疏松度得到改善,叶密度明显减小;4种成熟度的上部叶总糖、还原糖、淀粉、总N和烟碱含量均低于同一成熟度自然排灌状态下的烟叶,K含量提高0.115%,烟碱含量降低0.104%,内在品质趋于协调;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均不同程度提高,经济性状得到提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俊 吴普特 赵西宁
降雨产流阈值是受雨下垫面能够产流的最小降雨量值,是产流产沙规律研究的重要参数。采用室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用传统直线回归法推求了4种下垫面条件下坡面降雨产流阈值,并综合考虑了其他因素对降雨产流阈值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多参数非线性降雨产流阈值模型。结果表明:传统直线回归法得到的4种不同调控措施下坡面的降雨产流阈值分别为:裸坡9.4mm、黑麦草23.6mm、苜蓿15.8mm和春小麦19.5mm。结合直线回归法并充分考虑降雨强度、植被覆盖度和前期土壤含水量3个因素对降雨产流阈值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一种多参数非线性降雨产流阈值模型,由该模型得到的4种不同调控措施下坡面的降雨产流阈值分别为:裸坡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汤亮 朱艳 刘铁梅 曹卫星
【目的】以油菜生理生态过程为基础,通过定量分析油菜对温度(包括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的反应,构建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的油菜生育期模拟模型。【方法】每日生理发育时间由每日生理效应累积形成,而每日热效应、春化效应、光周期效应与品种灌浆速率互作共同决定每日生理效应大小。模型通过引入温度敏感性、生理春化时间、光周期敏感性和基本灌浆因子4个参数反应不同油菜品种的遗传差异,从而使得每个油菜品种达到特定生育时期所需生理发育时间恒定。利用不同地点、播期、品种和肥料处理的试验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校正和检验。【结果】播种到抽薹、初花、终花、成熟期的模拟值与预测值RMSE(根均方差)分别为1.37%、1.52%、2.6...
关键词:
油菜 生理发育时间 生育期 模拟模型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如宾 王新越 张文全 徐卫亚 陆进彬 向天兵
为揭示复杂地质条件下富水区深埋隧洞围岩-灌浆圈-衬砌复合系统的外水压力作用规律,该文自行研制适用于深埋隧洞的大型高外水压力物理模型试验测试系统,选取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松林隧洞TSLT-005与TSLT-006(TSLT-005、 TSLT-006为断层编号)交叉断层典型洞段为研究对象,开展含交叉断层深埋隧洞衬砌外水压力物理模型试验,揭示不同隧洞埋深、不同地下水位及不同排水条件下,衬砌的外水压力变化规律,并给出各工况下的外水压力折减系数建议取值范围。结果表明:隧洞埋深和地下水位对衬砌结构的外水压力影响明显,随着隧洞埋深的增大,受高地应力影响,围岩与灌浆圈自身的孔隙度与渗透性下降,对地下水渗流势能起到较好的削弱作用,导致衬砌的外水压力整体呈降低趋势;随着地下水位升高,衬砌全环的外水压力呈增大趋势,且由于岩体中细颗粒会被高水压冲散,因此形成较为连通发育的渗流通道,渗压增速也会随地下水位的升高而增大;设置衬砌排水孔可有效降低隧洞拱肩及其以上部位的外水压力,当隧洞围岩存在交叉断层分布时,断层带影响的衬砌部位外水压力降低效果受到一定削弱,且对衬砌的外水压力分布影响较为明显,在高地下水位工况下,需重点关注“断层带”对围岩衬砌结构整体的影响范围;当衬砌结构不排水时,600 m埋深的外水压力折减系数约为200 m埋深的92%,设置排水孔后,600 m埋深的外水压力折减系数约为200 m埋深的85%;当隧洞围岩存在交叉断层时,在不排水情况下,衬砌最不利点的外水压力折减系数建议取值0.95以上,在排水条件下,衬砌处的外水压力折减系数建议放宽至0.82;最后,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衬砌的外水压力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在衬砌不排水工况下,误差约为9.3%,在衬砌排水工况下,误差约为7.8%,表明高外水压力作用物理模型装置和试验结果基本上合理可行。该研究为富水区深埋隧洞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安全提供科学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